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727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太后,这是我们说好的,我不希望你随意改变主意,改变计划,将我置于被动。”

  说着,李邺把旨意放在桌上,淡淡道:“重拟一份,把皇太兄三个字去掉,改成监国摄政王。”

  张太后站起身,从帘内走出来,走到李邺身后,细嫩的手指搭在李邺肩头,在他耳边低声道:“你这个没良心的,我不用这个办法,你会来见我吗?”

  李邺气结,“你——”

  张太后媚然一笑,坐在李邺怀中,搂着他脖子娇滴滴道:“人家这么配合你,你就不给人家一点奖赏吗?”

  李邺心中恼火,但又没有办法,只得一把抱起她,向里屋走去。

  回到官房,李邺将一柄神龙令放在桌上,这是太后送给他的,他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什么意义?

  这时,杜佑在门口道:“殿下,独孤尚书求见!”

  李邺点点头,“请他进来!”

  片刻,独孤烈匆匆走了进来,躬身行礼,“微臣参见殿下!”

  “尚书免礼,请坐!”

  独孤烈坐下,忽然看见桌上的神龙令,不由一怔,“神龙令!”

  李邺笑道:”这是太后赐给我的,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尚书了解吗?“

  独孤烈点点头,“这是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秘密制作的一支令符,凭此令符可调动东宫三千军队,就是这三千军队包围则天皇帝的寝宫,抓捕了武三思等人,推翻了则天的统治。

  这支神龙令就成了大唐溯本正源的标志,中宗传给了睿宗,睿宗传给玄宗,玄宗传给肃宗,代表大唐正统,新帝登基时,它和玉玺八宝一样放在御案上,作为礼器。”

  “仅仅是礼器吗?”

  “当时还设了一个神龙使,是一个武艺极高的人,专门保护持神农令的人,上一任神农使是烈凤,现在的神龙使我估计是裴旻。”

  “但裴旻已经不是贴身护卫了,改任神武军将军。”

  独孤烈点点头,“所以它的护卫功能已经消失,就是一个单纯的礼器,太后才会把它赐给你。”

  “原来如此!”

  李邺拾起神龙令,把它放进柜子里,既然只是一个礼器,那对他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独孤烈也转到正事上,他取出一份报告,呈给李邺道:“这是兵部按照殿下要求,制定的一份马球大赛草案,请殿下过目!”

  唐朝的马球大赛在安禄山造反后就彻底停止了,先帝李亨曾经想恢复,但也没有能够成功。

  李邺自然也想恢复马球大赛,一方面这是大唐盛世的体现,另一方面,长安无数马球迷都期待一年一度的大赛重开。

  马球大赛是兵部的事情,由兵部中的驾部负责,下面再设一个马球署为执行机构,李邺自然就把它交给了独孤烈。

  李邺拾起方案看了看,笑道:“边军中各都督府,卫军中的各卫,还有演武堂和军校以及民间的球队,加起来至少有三四十支,是不是太多了?”

  独孤烈笑道:“所以就有资格赛和决赛两种比赛,我们建议所有报名队伍分别在长安、洛阳、太原举行资格赛,然后算积分,前二十四名参加在长安举行的决赛,整个比赛大概持续半年左右,从明年三月份一直延续到九月份左右,成为举国关注的盛会。”

  李邺点点头,“再加上武举大赛,举重、步射和骑射,就算不识字也可以报名,选中后再进行学文培训,相信马球和比武一定会很热闹!”

第1213章 强势竞争

  十二月十二日,从云州送来的八百里快信终于抵达了长安,报信士兵直接将快报送到了云朔都督府进奏院。

  云朔都督府进奏院和云州进奏院是一班人马,两块牌子,其他驻军州也是一样,比如甘凉都督府进奏院,同时也是凉州进奏院。

  没必要单独给都督府设进奏院,太浪费了,也主要是长安地价太贵。

  进奏院的官员一般都是身兼二职,如果是州府送来的奏折,当然是交给门下省白虎堂,如果是都督府送来的奏折或者快报,则交给枢密院。

  朝廷在大明宫丹凤门外修建了两座占地颇大的建筑,一座是白虎堂,另一座便是枢密院的外联大堂。

  这就像后世的政务大厅,各州的奏折直接交给白虎堂,各军的奏报则送给枢密院的外联大堂。

  此时,长安已经被一场大雪覆盖,全城上下银装素裹,眼看还有半个月就到新年,整个城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各个店铺的生意也是全年最好的时候。

  这两天,李邺和高官们都在了解市场,不出李邺所料,坊墙拆除后,越来越多的沿街店铺开出来了,很多东市和西市的店铺都搬了出来,比如西市卖酒的二十几家店铺全部搬到了东面沿街。

  还有牲畜的店铺搬到了西城外,那边建立了一个牲畜交易中心,占地很大,三十多家店铺每家都有四五亩地,大量的猪、牛、羊、驴、骡、马以及骆驼等等牲畜都在这里交易,生意十分火爆。

  原来在西市,受到场地限制,选择余地就少得多。

  临近新年,卖得最好的就是羊,一天要卖十几万只,这还只是私人卖牲畜,针对普通百姓。

  相军方、官方都有自己的货物来源,数量更加庞大。

  李邺视察的西市,虽然很多店铺搬走,但西市依旧热闹异常,李邺和御史台主官颜真卿走进了一家粮铺,粮铺内十分热闹,至少有三十余人在买粮食,叫喊声此起彼伏。

  粮食是李邺最关心的问题,每年冬天,长安粮价都要大涨,一方面是外面的粮食进不来,但更重要是控制粮食的权贵趁机涨价。

  因为粮价暴涨,民怨沸腾,尤其军队军心不稳,这可是要命的大事情,逼得唐朝统治者不得不迁往洛阳。

  所以粮食从来就不是短缺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涉及到太多权贵利益。

  但这并不是无解,一旦权贵们从别的地方获得丰厚利益,比如工商业,他们就会在粮价上放手。

  宋朝就是这样做的,放开工商业,使宋朝的工商业极为发达,粮食就由朝廷来做主了,占城稻才能引进来,粮价便宜,人口滋生超亿。

  这個道理李邺也知道,他之前就和关陇贵族谈过,长安斗米不得超过八十文,这是他和朝廷能接受的底线,八十文他不动用常平仓,一旦突破八十文,常平仓就立刻放粮。

  粮铺的掌柜认出了李邺,吓得他连忙出来行礼,“小民参见殿下!”

  李邺点点头,“我就来随便了解一下粮价,不影响你们做生意。”

  旁边颜真卿问道:“现在米价最高多少?”

  “斗米八十文,从月初到现在都是这个价,倒是小麦涨跌不等,现在每斗小麦六十文,磨好的面粉差不多六十五文。”

  “别的店铺都一样吗?”李邺又问道。

  “都一样!”

  “那今年最便宜是多少钱一斗?”

  “三个月前,米价到六十文一斗,这是今年最便宜的价格。”

  “你们忙,我去看看别处。”

  李邺又走出了粮铺,颜真卿低声道:“粮价还是被操控的!”

  李邺点点头,“希望大规模推广交州稻后,米价能降到三十文每斗。”

  颜真卿知道很难,必须要打压关陇贵族,逼他们不敢和朝廷对抗,李隆基打击关陇贵族后,长安米价跌倒斗米十文,那才是真正的盛世,可惜好景不长。

  “殿下,卑职提个建议!”

  “你说!”

  颜真卿笑了笑道:“我们可以发行一份物价快报,每天一早,把前一天各种重要物品的价格报告政事堂和殿下,这样就可以随时掌握。”

  李邺欣然道:“这个想法我很久前就有了,一直没有实施,颜使君提议得很及时,明天我提请政事堂讨论。”

  李邺之所以没有实施,是因为他想创造一种物价指数,用十几种重要的民生物品为根基设立指数,然后观察各地的物价指数变动,就能掌握大唐的社会动向,如果某个地方的物价指数突然变高,那一定是出大问题了,这种指数对朝廷控制地方很有用。

  紧接着,李邺又进了一家布店。

  布店的规模也只能算中等,但店内商品琳琅满目,有传统的丝麻织品,也有最新潮的棉织品。

  但卖的最火爆的还是各种充填料,尤其是棉花,放在几个巨大竹筐里,两边挤满了人。

  伙计不认识李邺,但看李邺的气势,以为是大客户到来,伙计满脸堆笑上前介绍道:“欢迎贵客光临小店,小店经营四十年,童叟无欺!”

  李邺指了指大筐子里的棉花笑道:“现在棉花怎么卖?”

  伙计挠挠头道:“回禀客官,这里是散棉,如果客官量大,还可以再优惠!”

  “我就问散棉!”

  这时,掌柜奔跑上前一把推开伙计,他虽然不认识李邺,但看到了两边的护卫,连忙恭恭敬敬道:“回禀殿下,散棉五百文一斤!”

  “才五百文?”

  李邺不解问道:“去年还是一贯钱,今年怎么跌去一半?”

  掌柜苦笑指着最边上的几筐棉道:“就是因为它们?”

  李邺走上去细看,他捻了捻棉纤,心中一动,便笑道:“这是木绵?”

  “对!这就是从泉州运来的木绵,每斤只要三百文,简直要人命啊!”

  旁边颜真卿着实震惊万分,绵从来都是论两,而且是官员才有的福利,官员每年发十几两绵,现在居然论斤卖,还那么便宜,才三百文一斤。

  李邺又问道:“你们是从哪里进的货?”

  掌柜摇摇头,“这是我花三百文一斤买来的,他们设了几家专门店,就是北面第一家和对面两家。”

  “走!看看去。”

  李邺带着颜真卿出门去了。

第1214章 游牧消息

  走了不到百步,李邺就看见一块大牌子,‘泉州绵’,红底白字,对面两家商铺也是一样的牌子,显然都是同一家。

  走进门口,只见人声鼎沸,里面黑压压全是抢购填充绵的百姓,每个人都是拎着大包小包出来。

  李邺根本挤不进去。

  “监国殿下!”

  旁边有人低声喊了一句,李邺回头,只见一名中年男子站在不远处。

  他也看清了李邺,连忙上前行礼,“卑职是泉州司仓参军林苍海,在泉州陪同殿下去过流求!”

  李邺想起来了,一起去流求的几名官员中,好像就有此人。

  “原来是林参军!”

  李邺指指店铺笑问道:“这是你开的吗?”

  “这是泉州官府开的店,卑职是主事。”

  “给我说说里面的事情,我很有兴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7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7/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