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请!颜使君请!”
李邺和颜真卿进了店铺后门,在后堂坐下,一名侍女给他们上了热茶。
李邺招林苍海坐下说话,李邺笑问道:“什么时候运来的木绵?”
“回禀殿下,上次殿下刚走,张刺史就派卑职来长安开店,然后半个月前,第一批十万斤木绵运来长安,生意火爆,现在库存只剩下万斤了。”
“你们本钱多少,三百文一斤能赚钱?”
“回禀殿下,我们收购价三十文一斤,然后用轧棉机去绵籽,本钱大概是五十文一斤,运到长安来,一斤的本钱在七十文左右。”
李邺和颜真卿对望一眼,两人眼神里都是同一句话,这本钱还是真低啊!
“现在是冬天了,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储存木绵?”
“回禀殿下,我们去年就开始存储了,储存了二十万斤,实际上,泉州那边到处都是这种木绵树,二十万斤只是很少一部分,还有福州、建州、汀州、漳州都有很多,要是大家都响应殿下号召运到长安来卖,估计价格又要大跌。”
李邺摇摇头,“不要光想着长安,天下这么多州县,而且你们的价格不能再低,三百文是极限,不能光只想着自己占市场,而不管别人死活。”
“卑职记住!”
李邺起身离开了店铺,颜真卿忧心忡忡道:“他们本钱太低了,棉花竞争不过他们!”
李邺笑了笑道:“木绵只适合做填充料,纺织不如棉花,它的纤太短,很难捻成线,以后棉花走布料路上,木绵走填充料路子,各有各的市场,这一点我倒不担心。”
停一下,李邺又道:“我担心的是他们各州恶性竞争,为了抢市场拼命压价,张平虽然是福建道观察副使,但他的资历还是浅了点,压不住李承昭、李椅那些老官僚。”
“那殿下有什么办法吗?”
李邺点点头,“办法就是官府只负责收储一个环节,然后以统一价格卖给商人,所获利益,朝廷和地方对半分,至于怎么销售,那是商人的事情。”
“有道理,卑职建议在福建道观察使府下设立一个木绵署,专门负责协调这件事。”
李邺点点头,这個建议不错。
回到自己朝房,杜佑把一份快报交给李邺,“殿下,这是云中高都督派人紧急送来的一份情报,昨晚半夜到长安。”
李邺接过报告回到自己位子上坐下,茶童连忙送来一盏热茶。
李邺一边喝茶,一边仔细看高秀岩的报告,昆坚三兄弟争位,导致被回纥大败,逃去了遥远的北方,葛逻禄认怂,退还了薛部落的上千里土地,回纥重新获得了草原霸主地位。
自己还真是小看了这个登利可汗,原以为他会悄无声息湮灭掉,没想到他居然能东山再起,抓住机会,一举击败了死敌。
没有了昆坚抗衡,回纥确实是草原上霸主,没有哪个部落能对抗它。
还有葛逻禄,这几年它倒是乏善可陈,慢慢衰落下去。
看完报告,李邺沉思片刻吩咐道:“去请内卫李都统过来!”
不多时,李成华匆匆赶来,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李邺笑了笑道:“今天辛苦内卫了!”
今天李邺和政事堂官员去城内各地调查市场,内卫出动了三千多人保护高官们。
“感谢殿下夸奖,这是内卫的职责!”
这时,杜佑送来了高秀岩的报告抄件,李邺把抄件递给李成华道:“这是高秀岩从云州发来的报告,关于草原最近半年的情况,你先看看,然后调查长安这边草原商人,或者回纥人,还有辽东那边是在京商人,我一份完整的报告,在新年前给我!”
“卑职遵令!”
李成华接过报告,行一礼匆匆去了。
李邺却陷入沉思中,他让内卫继续调查只是想完善高秀岩的报告,但李邺并没有怀疑这份报告的真假,相反,这份报告来得非常及时,让他还有三个月时间进行部署考虑。
可如果把过多资源都投向北方,那河北的藩镇怎么办?
沉思良久,李邺派人去把李泌和刘晏请来。
李泌目前是主管吏部的辅相,和主管户部的刘晏一起,被称为大唐最有实权的两大臣子,掌权人事权和财权,落实方面的权力甚至超过了右相李岱。
另外李泌和刘晏还兼任李邺幕僚的职务,并没有卸任,很多重大军国事务,他都会听取两人的意见。
不多时,李泌和刘晏先后来到李邺的朝房,李邺把高秀岩的报告原件给二人看了一遍。
待刘晏看完,李邺问道:“两位有什么想法?”
李泌微微笑道:“殿下是担心明天开春回纥大军会杀到边境?”
李邺点点头,“确实是有点担心回纥军会影响到我的计划。”
李泌又笑道:“这个问题我们半年前就探讨过!”
李邺精神一振,“愿听详解!”
李泌不慌不忙道:“殿下,卑职之前认为有六成的可能回纥大军开春后会杀来,为什么只有六成,因为卑职认为回纥会受到昆坚的牵制,不一定过得来,但现在昆坚部北遁了,回纥军没有了后顾之忧,那他们杀来大唐的可能性就增加到九成了。”
李邺沉吟一下道:“你们觉得朔方,云州和幽州,这三个地方回纥会选哪个方向?”
“云州!”
旁边刘晏毫不犹豫道:“既然田神玉已经投降了回纥,那回纥最有可能前来支援田神玉,进攻云州就一定是他们首选。”
==
【今天效率太低,只写了两章】
第1215章 战略建议
李泌点点头道:“刘尚书说得对,回纥的目标是太原城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殿下还要给云州增兵,再增添最先进的火器,相信云中县能守住,只要守住云中县,回纥大军就不敢向南冒进,那他们下一步极可能就转道去幽州了,早就有证据,朱泚也投降了回纥。”
李泌的推断和李邺的想法基本相符,只不过李邺认为,回纥大军重点是河北,云州是次要,当然,他们也会攻打云中县,一旦攻不下,会立刻转道河北。
李邺负手走了几步道:“我考虑这个冬天从飞狐陉杀过去,先把朱泚给灭了,二位的意见呢?”
李泌摇摇头道:“殿下这个想法不错,但从全局看,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李邺没有打断李泌的话,让他继续说下去。
李泌又继续道:“幽州太复杂,不光是叛军势力的老巢,还近二十万高句丽人,还有契丹人、奚人,尤其契丹人占领了辽东,一直对平州虎视眈眈,上次洛阳的朱滔刺杀事件就是契丹人虎视中原的证明,他们想利用刺杀把大唐搞乱。
所以殿下击败朱泚军容易,占领幽州容易,但要站稳幽州就太难了,就像站着一块摇晃不稳的大石上,前有回纥的进攻,后背有藩镇的反扑,内部还有大量内应造反引敌,殿下不感觉很被动吗?”
旁边刘晏也道:“李尚书之前和卑职一起商讨此事,我们都认为只要守住云州,幽州就别管了,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先铲除黄河南面的李正已,没有了后顾之忧,再发动河北之战。”
李泌也道:“卑职也就是这个意见,但卑职要提醒殿下要注意三点,第一,要防范朔州,回纥人拿不到云中县,回纥可汗很可能会派兵绕道南下,屠城马邑县和善阳县,以报当年之仇;第二,不可小看藩镇的合纵联盟,在灭亡面前,他们一定会同仇敌忾,一旦殿下派大军进攻李正已,合纵军会围魏救赵,攻打卫州和怀州,威胁洛阳,逼殿下退兵,所以卑职建议雷万春的军队撤到怀州;第三,火油的威力藩镇都有领教,卑职相信回纥囤积了大量火油,他们会用火油来支援藩镇,所以殿下一定要对火油有准备。”
内卫调查效率极高,仅仅过了两天时间,李成华便向李邺提交了调查补充报告。
“启禀殿下,这两天内卫走访了近三百名商人,掌握了大量的消息,基本上和报告吻合,但需要补充几点,第一个葛逻禄人向回纥示弱是有原因的,葛逻禄人也爆发了内部争端,据说是婆匐部葛逻禄和金山葛逻禄去年爆发了冲突,冲突原因不详,金山葛逻禄被击败,伤亡惨重,他们没有实力和回纥对抗,才示弱退出薛部落的土地。”
李邺默默点头,他有一种直觉,两支葛逻禄人爆发冲突,很可能和祆教东扩有关系,想到祆教,李邺就想到了金山灵,他连忙摇摇头,把那個女人从自己脑海里甩掉。
李邺一直不愿多想这件事,又道:“然后呢?继续说!”
李成华又继续道:“然后就是辽东那边,据说契丹军队已经在平州驻军,同时训练出一支几万人的高句丽军队,这支高句丽军队的主将好像还是朝廷那边过去的。”
李邺脑海里忽然跳出一个人,前梅花卫主将王思义,攻破洛阳后,他就不知所踪,还有一批他的心腹手下,大概两千人左右也不知所踪。
幽州的高句丽军队首领应该就是这个王思义,还有他的两千军队,狡兔三窟,这个王思义和他的手下躲过了自己军队的围剿,渡黄河北上了。
“还有补充的吗?”李邺又问道。
“就这两点,其他暂时没有了。”
李成华把报告交给了李邺,李邺沉思良久又道:“我们拿下太原后,河北藩镇非常紧张,要防止他们狗急跳墙,派刺客来长安,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李成华点点头,“卑职明白!”
要阻止战争,那就干掉想发动战争的人,这个弱者思想在藩镇那边大受追捧,从李希烈到田承嗣,再到朱泚,他们一直都是这样的干的,他们一定还会这样干。
这个新年就会成为内卫挑战性最大的一个新年。
下午时分,李邺下达了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向河东道北部增兵三万,其中一万增加云州防御,另外两万增加为朔州的防御。
第二道命令,命令雷万春率本部大军撤退到怀州,准备随时支援卫州的薛嵩部。
这里面还有一丝对薛嵩的不满,作为最后一个藩镇以外的军阀,薛嵩居然没有进京,说明这个薛嵩并没有醒悟,手中只剩下一万军队和一个卫州,他竟然还放不下手中的一点点军权,李邺便决定借这次机会,让雷万春安排时机抓捕薛嵩,以防止他率军投降藩镇。
次日一早,李邺来到中书省圆殿,参加逢五例行军政议事。
军政议事实际上就是朝会,只是不叫朝会这个名字,那就没必要让张太后和天子出席。
军政议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临时军政议事,临时有重要事情,由李邺召集五品以上文职官参加。
第二种就是例会,每月逢五举行,也就是每月的初五、十五和二十五这三天举行,一个月三次军政议事会。
今天是十二月十五,近百名五品官员济济一堂,官员们都坐在四周阶梯式座位上,位子越向下表示官职越高。
最下面便是政事堂的九名成员,加上两名政事堂行走,御史大夫颜真卿和谏议大夫崔涣,一共十一名成员围坐在一个巨大的环形桌前,正北面是摄政王李邺的座位,他的位子比其他十一人稍高一点,背后下方也坐着几名秘书监官员。
今天议事是由礼部尚书韦见素主持,七名辅相每月轮流主持,这个月轮到了韦见素。
但政事堂议事是由右相召集并主持,和军政议事不一样。
军政议事并不是每个大臣都有资格发言,一般只有摄政王和政事堂成员有直接发言权,就是不需要经过同意,就可以直接发言。
其他官员首先要经过主官同意,然后在议事主持那里备案,最后还要在现场提出发言申请,摄政王李邺同意后才能发言。
任何朝代的官员都不能随意越级发言或者越级汇报,那是对上司的不尊重,违背了尊卑等级的礼制。
但凡事都有例外,很多低层官员怎么冒死向天子上书?
尤其是武则天破坏规矩,允许低层官员越级上奏后,后来皇帝虽然抨击武则天,却保留了她允许低层官员越级上奏的规定。
但又不能随心所欲越级上奏,这里面有一个渠道,就是谏院。
谏院有点类似后世的信访办,不仅是沟通朝廷和普遍百姓的一条渠道,同时也是沟通低层官员和上位者之间的渠道。
目前谏院大门口设有四个铜匦,分别是青、丹、白、黑四色,其中“延恩匦”为求仕进者投之;“招谏匦”为言朝政得失者投之;“申冤匦”为有冤抑者投之;“通玄匦”为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
虽然武则天设立时出现了大量告密,弄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但它设立的本意是为了通冤滞、知民情。
有点扯远了,随着一声清脆的云板叩响,军政议事开始了。
韦见素缓缓道:“今天的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讨论长安扩城方案,第二个是提名明年年号候选,两个方案都事先发给大家了,我们先开始第一个议题,讨论长安扩城方案。”
第1216章 扩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