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海县总人口四万八千人,民族构成比较复杂,粟特人占了一半,另一半则来自西方各国,大食人、波斯人、可萨人、大秦人、犹太人,甚至还有来自地中海的商人,另外还有一些来自高加索山脉的民族,从人种上区别,基本上都是白种人。
但不管县民来自哪里,它们都在十几年前一度成为了大唐子民。
这座曾经是大唐最西面的县城,此时已被安博尔家族势力所控制。
安博尔做了二十年的康国宰相,一直掌控着康国的经济财政大权,康哥国王康斯坦丁早就想收拾他,但安博尔在军中人脉很深,让康斯坦丁投鼠忌器。
这次唐军到来,康斯坦丁便借用唐军的力量控制住撒马尔罕,果断下手清洗了安博尔安插在军中的十三名心腹将领。
随着十三名军中将领被解职,安博尔意识到不妙,连夜离开撒马尔罕,逃往他的封地阿拉尔城,也就是咸海县。
他的家族都在阿拉尔城,包括他的一堆儿子、侄子和几个兄弟,还有他的十几位妻子。
安博尔家族养了一千军队,严密控制着阿拉尔城的数万百姓,也残酷地盘剥他们。
唐军的三千军队,由一千河西军和两千安西军组成,主将叫刘太和,张掖人,他当年便是咸海县的一名校尉,参加过夺取咸海县的战役,现在他已升为虎贲郎将。
再一次率军前来夺回咸海县。
望着这座熟悉的三角形县城,刘太和百感交集,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他又再一次来到这座大唐最遥远的县城前。
他将出任第一任咸海都督,率三千军驻扎咸海县五年。
三千骑兵兵临城下,城头上守军乱成一团,拼命敲响警钟。
“当!当!当!”
刘太和心中充满了鄙视,这大钟还是他们当年留下来的,还有城门,十几年了,都没有更换过。
刘太和望着破旧的城门,当年就很陈旧了,现在不仅是陈旧,更是破旧,大门上布满了裂缝。
“传我的命令,两百骑兵上前,用爆裂箭炸开城门!”
立刻有两百名骑兵奔了上去,一起张弓搭箭,一名校尉大喊一声,“射击!”
两百支爆裂箭同时射出,密集地击中了城门,‘嘭!嘭!嘭!’响起一片爆炸声,硝烟弥漫。
城上士兵纷纷吓得蹲下,抱着脑袋,密集的爆炸声让他们恐惧万分。
待硝烟散去,奔来就破旧不堪的大门几乎荡然无存,满地的碎木,两扇大门只剩下靠边的一点残存。
刘太和战刀一挥,“杀进城去!”
三千骑兵齐声呐喊,挥舞着长矛战刀向城内杀去。
就如同夺取城池的一样的容易,唐军占领咸海城也易如反掌,一千士兵纷纷跪地投降,这一次唐军没有屠杀他们,接受了士兵投降。
随即一千士兵包围了安府,很快,安博尔带领整个家族出来投降。
唐军却没有留情,将他们家族的男子全部杀死,一个不留,家族财富全部没收。
刚开始,满城百姓都害怕万分,躲在家中不敢出来,随着大唐的赤龙旗在城头升起,满城百姓终于认出了这支军队,当年曾经统治这座城池两年的大唐军队,唯一免除他们的赋税的军队,给所有百姓都留下深刻记忆。
如今,这支军队又回来了,顿时满城欢腾,人们激动万分,纷纷从家里出来,载歌载舞、敲锣打鼓欢迎大唐军队的归来。
城内当即成立了都督府和县衙,都督府不管政务、只管防卫,县衙负责管理政务,由安西都督府贸易署参军郑文庆出任县令。
郑文庆是京兆咸阳人,在太学学了四年粟特语,太学毕业后,被朝廷分配到安西都督府贸易署任参军,负责安西都督府和西方各国贸易。
郑文庆又升一级,当上大唐最西面县城的县令。
郑文庆当县令的第一天,就命令十几名粟特人衙役在全县各地贴满了‘大唐皇帝陛下给城内子民的一封信。’
信是用汉文和粟特文所写,内容不多,全县百姓也只记住最后一句。
‘全城无论百姓或者商人,免赋税五年!’
满城百姓再度欢腾。
这是一招鲜,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只要使出这一招,人心全部归附,无一例外。
老百姓们都很单纯,也很现实,说大道理没用,给出实在的利益才是真理。
长安。
这几天整个朝廷都很热闹,唐军西征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长安,满城百姓欢腾起来,敲锣打鼓欢庆唐军重新控制河中,毕竟这是大唐强盛的标志,哪个大唐百姓不希望自己的王朝重新强盛?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朝廷官员的欢欣鼓舞却是因为大唐吞并了拔汗那,控制了石国。
这两国一个产金,一个产银,控制了这两国,就意味着大唐的金银产量将极大增加。
丹凤酒楼的品雪院内,右相韦见素、左相张立以及户部尚书萧华正相聚吃午饭,他们今天上午讨论财政货币,一直讨论到中午,便一起过来吃饭。
当然是AA制,各吃各的,最后各自记帐,不过他们是相国,有每天三十贯的午餐补贴,额度都是三十贯,只要不超过三十贯,都可以记住公务开支。
他们一般都是吃十几贯的定餐,然后要喝十贯的茶,他们喝的茶不是茶贵,而是水贵,每天清晨从终南山取来的山泉水。
听起来好像很奢侈,不过对于一个帝国而已,这点奢侈真不算什么?
“韦相国,天子的态度呢?”萧华试探问道。
“天子当然很支持,只要有足够的存量和矿源,我也认为完全可以推行,总比推行纸钱好吧!”
说到纸钱,三人脸上都露出一丝苦笑,去年冬天天子想发行纸钱,以一百万两黄金为抵押,发行一百文、五百文、一贯钱和十贯钱四种纸币。
结果满城文武都强烈反对,纷纷认为这比当年大钱还狠,大钱当十钱,至少还是铜的,这次居然用纸,多荒唐。
当然,最后让天子取消想法的不是大臣们反对,而且纸钱防伪不过关,纸钱非常容易假冒,这个不是一张两张柜坊的柜票造假可以查案,这个天下各地都会出现假纸钱,涌入市场,根本就查不胜查,最后引发大乱,谁都不收纸币。
张立想了想道:“今天下午我们再和天子谈一谈吧!我建议先把大框架竖起来,然后再往框架内详细地填内容,筹备半年,基本上就可以实施了。”
韦见素点点头,“张相国说得对,先把大框架竖起来!”
这时,萧华低声道:“我刚刚听到一个消息,不知真假,独孤尚书要辞职了。”
韦见素眉头一挑,“当真?”
萧华苦笑一声,“就是不能肯定啊!”
最近已经传出裴遵庆要辞职,现在独孤烈也要辞职,难道天子要搞什么大动作?
张立沉默片刻道:“估计下午天子会和我们谈到此事!”
第1412章 货币改制
李邺这几天也心情极好,西征胜利,完成了他的政治部署,他们还如愿以偿获得大量财富,尤其是圣女会的财富,全部被李成华得到了,相当于五年的大唐财富,让李邺狂喜。
当然,还有另一件事,李成华极力推荐石国公主进宫,说此女融东西方美女优点于一身,为稀世珍品,各国王子都想娶其为妻,大食哈里发也多次派人来索取,这样的描述,让李邺心中也充满了期待。
这段时间,李邺一直在考虑货币问题,去年他提出发行纸币交子,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后,李邺也意识到唐朝发现纸币的条件还不成熟,便也取消了发行纸币的想法。
但现实也摆在这里,大唐目前经济出现通缩,眼看着天下各地都在生机勃勃复苏,但市场上钱却不足,农民赚钱难,商人赚钱难,市井百姓赚钱难,所有人都喊赚钱难,钱都到哪里去了?
其实李邺也知道,天下近一半的钱都集中在长安,长安造新城,天下多少豪门世家都过来买地,都想在权力中心置办一座宅子,为家族子弟进京所用。
长安扩城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卷走了天下上百万贯的铜钱,也是导致天下各地缺钱的一个原因。
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货币投放跟不上大唐经济复苏。
但大唐的货币不是纸币,想印多少就有多少,铜钱是要铸造出来,大唐最高峰的时候,一年铸钱也不过七十万贯,现在远远没有恢复过来,一年铸钱才四十万贯,跟不上啊!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铜钱币值太低,如果能把金银货币用起来,一枚银币相当于五百文,一枚金币相当于三贯钱,货币通缩问题就能解决了。
以前不可能,大唐没有这么多黄金白银,但现在不一样了,朝廷多年的积累,以及日本、河中金银大矿的支撑,发行金银币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这时,侍从在门口禀报:“陛下,左右相国和萧尚书求见!”
李邺点点头,“宣他们觐见!”
很快,韦见素、张立和萧华匆匆走了进来,躬身施礼,“参见陛下!”
李邺微微笑道:“三位爱卿免礼,请坐吧!”
三人坐下,李邺又问道:“有刘尚书的消息吗?”
韦见素点点头,“昨天下午得到消息,他带着数十万灾民坐船去辽东了。”
这倒是刘晏的风格,做事细致认真,喜欢亲自抓落实,所以他也要去辽东,这当然最好不过,但刘晏也累。
“看样子,他要到年底才能回来!”
“陛下,辽东是大事,如果安置不妥当,导致灾民又从辽东逃回来,以后再想迁徙百姓去辽东,就难了,刘尚书应该就是这个思路,微臣完全支持他。”
李邺点点头,“既然如此,朝廷再从河北调派些官员吗?物资不缺,朕就担心刘尚书人手不足。”
“微臣遵旨,今天就安排!”
三人这才把话题转到今天的主题上。
张立欠身笑道:“陛下,最近朝廷传闻将从西域运来大量金银,能不能告诉我们,究竟有多少?”
“量很大,光圣女会的白银就有一千二百万两,拆除了一座用白银建造的寺院,大概称重了一下,另外圣女会的金币有五千万枚。”
“这么多?”三人都震惊了。
李邺笑了笑道:“这是圣女会七十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如果他们不招募军队,财富还会更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因为圣女会拥有这么多财富,它才最后走向灭亡,就算不被粟特各国抢走,也会迟早被大食抢走。”
“陛下,还不止圣女会的财富吧?”
李邺微微笑道:“还有拔汗那的黄金库存,我亲眼见过,金库里面光金佛就有几百尊,最小都有十几斤,还有各种各样黄金制品,金光闪烁,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当年他们还给太上皇进贡了一只上千斤的大金鼎,现在还在朕的内库,另外还有石国白银库存,大概有六百五十万两,还有其他财富,缴获萨巴赫的财富等等。”
萧华作为户部尚书,欢喜得嘴都合不拢,这相当于大唐多年的财政收入啊!
他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问道:“陛下,可以一次性运回来吗?”
“当然可以,十万头骆驼足够了!”
这时,韦见素笑道:“既然如此,我们可以着手发行金银币了,陛下以为如何?”
李邺点点头,“发行新货币是大事,意味着财富的重新分配,我们必须考虑周全,有明确章程,各有后果都要考虑到,朕最担心两件事,一是投入市场后,就会被大户储藏起来,发挥不了调节币值的作用,其次就是担心兑换率出现漏洞,被人抓住漏洞,大发横财,这两个问题,朕估计就是发行金银货币后,首先要遇到的大问题。”
三人对望一眼,韦见素笑道:“陛下,这两个问题,我们今天上午讨论也谈到了。”
“哦?你们是怎么看这两个问题,给朕说说?”
韦见素给萧华使个眼色,萧华躬身道:“陛下,金银币投入市场,肯定会被大户豪门人家储存,因为它更方便,更容易携带和传家,这是必然的,相信就算是微臣,也不会存一窖铜钱,而不把它们兑换成金银,但这只是我们想当然的推论,现实未必会这样走,因为里面有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币值,现在一两黄金兑换三十贯钱,一两白银兑换三贯钱,但在天宝年间,一两黄金只能兑换十贯钱,一两白银只能兑换一贯钱,是战争导致黄金和白银的上涨,随着大唐渐渐安定复兴以及大量黄金白银的涌入,黄金和白银肯定会恢复到天宝年间的水平。
其实这个趋势早就看出来了,黄金还不明显,白银最明显,安禄山占领长安那一年,白银曾涨到一比七,一两白银兑换七贯钱,安史之乱结束后,慢慢降到一比五,前年降到了一比三,那么当年兑换白银那批人亏大了,这批人就是豪门世家,如果发行金银币,他们还会再屯吗?”
韦见素笑道:“萧尚书说得对,不光是白银,黄金也一样,我记得最高时,一两黄金可以兑换五十贯钱,现在一两黄金跌倒三十贯钱,虽然没有像白银那样腰斩,但也损失惨重,相反,铜钱的币值却很稳定,自从陛下进驻长安以来,斗米五十文一直没变过,微臣天宝八年卖一双布鞋花了五十文,现在买同样一双布鞋,还是五十文。”
李邺点点头,“只要让人相信,黄金白银兑换铜钱的比率是逐渐下降的,就不会有人再囤积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