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867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第1449章 兵分三路

  御书房内,李邺注视着沙盘上的庆州和原州。

  另一边站着韦见素和郭子仪。

  李邺沉思良久问道:“枢密使觉得朕派谁去剿灭党项比较好?”

  郭子仪早已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出征党项,非李晟不可!”

  李邺点点头,他想到的也是李晟。

  这时,韦见素问道:“陛下打算怎么处置党项人?”

  李邺叹口气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年南匈奴内附,东汉对他们过于仁慈,留下了隐患,后来曹操将南匈奴又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别安置在关内、河东和河北等地,以其贵族为帅,这就是五胡乱华的根子.

  此时的党项和五胡何其相似,我们强大的时候可以藐视这些异族,可当我们未来不幸衰弱,这些异族又会给我们的子孙带来什么?

  韦相国,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局啊!”

  韦见素深为动容,捋须道:“陛下说得对,微臣完全支持灭党项!”

  下午,李邺接见了大将军李晟。

  李邺在平南诏的战争中表现得极为突出,给李邺创造了一个制衡小国的典范,灭而不亡。

  有些小国不能灭亡,比如南诏,南诏以及南部的各个小民族多如牛毛,十分复杂,朝廷可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他们。

  留下南诏这个代理人,由它去管理,省了朝廷很多麻烦,石国也是一样,它是粟特九国之一,假如彻底灭了他,就会将其他粟特八国彻底推给大食,唐朝就无法在河中地区立足了,所以南诏模式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以驻军控制石国,分享其资源,同时又不干涉石国内政,还用联姻来安抚石国。

  这都是南诏模式打下的基础,也是这个缘故,李邺很看重李晟。

  “微臣参见陛下!”李晟躬身行礼。

  李晟现在出任右卫大将军,校检兵部尚书,他这个职务就是一个闲职,如果天子想起你,用你,你就可以立刻上马出征,如果天子想不起你,或者不想用你,你就只能闲一辈子了。

  比如左卫大将军高秀岩,李邺就不会再用他了,他已经六十多岁,年事已高,所以李邺封他为左卫大将军、代国公,就是让他安享晚年。

  但李晟可不一样,他才四十岁出头,正年富力强。

  李晟虽然出征南诏获得成功,但他毕竟之前站错了队,他还是比较忐忑。

  这次天子决定用他出征党项,他也格外激动。

  李邺指着沙盘上原庆等州道:“党项叛乱之事,将军知道了吧!”

  “卑职昨天看了唐朝旬刊,已经知道了。”

  李邺用木杆指着延州道:“现在党项围攻延州,该怎么解救?”

  李晟沉思片刻道:“陛下,微臣认为党项真正想攻的不是延州,而是灵州!”

  “何以见得?”

  “陛下,党项和别的游牧民族不一样,他是半牧半农,他们人口已经到了五十万的关键点,如果能突破五十万人,那就会很快向一百万挺进,作为党项的贵族,他们肯定希望人口尽快突破,但想突破五十万,必须有充足的粮食保证,在庆州和原州附近,最大产粮重地就是河套了,一旦占领灵州河套,党项就有独立建国的诉求了。”

  不得不说,李晟的推断还是很有说服力,历史上,党项就是在控制灵州河套后,正式建立了西夏国,一直是宋朝的附骨之疽。

  “你们认为他们是佯攻延州?”

  “也不是,微臣认为他们还是想掠夺延州的火油,但不要延州的土地,微臣看旬刊,旬刊上说党项攻打延州已经几天,到现在陛下还没有得到延州失守的消息,说明他们是围而不攻,诱引我们主力去救延州,给灵州那边争取时间,一旦我们主力将达延州,他们就会立刻下手抢夺火油,然后迅速撤退。”

  李邺点点头,“如果朕给你五万军队,你会怎么对付党项?”

  “回禀陛下,如果给微臣五万军队,微臣会要长安的三万军队和云州的两万军队,长安的三万军队磨磨蹭蹭北上,云州的两万骑兵一分为二,一支火速去支援灵州,另一支则疾速支援延州。”

  李邺满意地点点头,“如卿所愿!”

  李邺当即任命李晟为御史大夫、关内防御使,率三万军队去救援延州。

  同时紧急发鹰信给云州都督张光晟,命他的两万军队分兵两路,一路火速去救援灵州,另一路赶去延州阻击党项人对火油的掠夺。

  鹰信很快,张光晟在黄昏时分接到了鹰信,他连夜出兵,命令大将卢雁率领一万骑兵赶赴灵州,他自己亲自率领一万军奔赴延州。

  与此同时,李邺的另一份鹰信也到了太原,命令太原三城防御使辛京旻率五千军队火速北上,暂时接管云州防务。

  就在李邺调兵遣将准备对党项动手的同时。

  辽西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在一片辽阔的草原上,一支迁徙队伍正缓缓向西而行。

  这是一个西室韦的小部落,只有千余人口,一千多辆大车满载着帐篷和其他家具以及各种日用品,女人和孩子都坐在大车上,男人则骑着马,车队两边跟随大群牛羊。

  队伍浩浩荡荡向东而行。

  自从室韦三万军队被全歼,亲室韦的拔野古小可汗被消灭了,室韦贵族们也终于感觉到了危机到来。

  他们终于开始考虑后路,这一个小部落就是他们的迁徙试探。

  迁徙队伍不能走俱罗勃部的地盘,这是俱罗勃部出兵的条件之一,如果室韦的迁徙队伍进入他们的牧场,他们将立刻撤军。

  室韦部不想丢掉这唯一的盟友,他们只能沿着鄂嫩河的南岸迁徙,鄂嫩河是俱罗勃部和拔野古部的分界线,实际上他们就沿着两个部落的边界而行,在拔野古的这一边。

  队伍已经走了四天,他们很紧张,一旦他们被拔野古部俘虏,很可能就会成为奴户。

  奴户其实和拔野古部最底层的牧民差不多,只不过交给贵族的税要多一些,当然,还是歧视。

  但如果他们投降唐朝,变化只是名称,室韦人的称呼就没有了,他们就会成为大唐子民,户籍为辽西,几代人后,就会成为汉人了、

  现在朝廷也不准备把他们往内地迁徙,而是把他们留在辽东种田,把他们从游牧民族改造为农耕民族,一步步汉化。

  这支西迁的试验部落是不幸的,下午时分,一支数千人的拔野古骑兵杀来,将千余辆大车团团包围,面对骑兵凶神恶煞的大喊,男子不敢抵抗,纷纷跪在地上,女子则抱着孩子在大车内哭泣。

  草原各部的贵族对人口还是比较欢迎的,这意味他们会得到更多的税羊。

  拔野古骑兵搜走了他们所有兵器,便命令队伍转道向南,前往拔野古的王地,他们的命运将由达达可汗决定。

  一般是平均分给八个部落,成为拔野古部的奴户。

第1450章 俱伦湖畔

  迁徙的队伍后面还远远跟着几名室韦骑兵,当迁徙部落被拔野古军队俘虏后,几名室韦骑兵立刻掉头赶回去报告。

  数天后,在黑水河畔北部的一顶巨大的王帐内,大室韦可汗哈尔德面色凝重,士兵的汇报让他意识到,他们已经无法向西迁徙了,拔野古部封锁了他们西去通道。

  西室韦可汗乌苏的兄弟阿鲁敦道:“可汗,如果我们给足俱罗勃部利益,从他们境内借道西去呢?”

  哈尔德摇摇头,“俱罗勃部西面是烛龙山,延绵几千里,根本无路可走,只能沿着大山南下,要么进入拔野古的地盘,要么进入仆骨部的地盘,一个比一个狠,哪个会饶过我们?”

  阿鲁敦还想再说什么,可汗乌苏摆手止住了兄弟,“不要再想什么侥幸的事情了,草原早已瓜分,哪里还有我们的份,只有通过战争去争夺。”

  哈尔德也叹口气道:“西去是不可能了,要么向北,向东,其实向东也不可能,只有两条路,向南或者向北!”

  乌苏可汗咬牙道:“大哥,和唐军决一死战吧!赢了咱们保住家园,输了,咱们向北撤退。”

  阿鲁敦也道:“可汗,这样拖下去,我们士气都没有了。”

  哈尔德点点头,“可以组织一批人先向北撤退,作为开拓先锋,寻找定居点,把各项准备都做好了,避免仓促撤退,然后大军南下,和唐军决一死战。”

  哈尔德考虑得周全,乌苏可汗也深为赞同.

  室韦人开始行动了,所有室韦人都被要求打包做好迁徙的准备。

  但没有人知道他们会向哪里迁徙,尽管没有明说,所有人家都自觉地收拾东西。

  唐军斥候也发现了室韦人的异动,立刻南下向主帅汇报。

  马璘也刚刚得到拔野古可汗派人送来的消息,他们俘获一个准备西迁的室韦小部落,这立刻让唐军生出警惕,这是一个撤退信号,室韦部有迁徙的计划了。

  大帐内,众将站在沙盘前商议下一步的行动,马璘对魏丰之前的判断极为推崇,他问道:“魏长史怎么看?”

  魏丰微微笑道:“打不过就跑,很正常,关键是往哪里跑,这支西迁小部落应该是试探,说实话,室韦向西面逃我觉得不现实,草原早就被占满了,哪里还有牧场给他们,更重要是室韦人和铁勒人不同种、不同源,草原更容不下他们,如果他们真的想强行向草原迁徙,必然会遭到拔野古、仆骨、回纥、思结等部落的联合围剿,最后便是被瓜分的结局,所以我从来不认为室韦会向西撤离,他们也不傻,应该心里有数。”

  张典沉吟一下道:“如果不向西撤退,那就是向北或者向东撤退了。”

  魏丰捋须道:“向东是我们的渤海府,那是大唐的地界,他们绝不会去,最后只有一个选择。”

  众将异口同声道:“向北!”

  “一点没错,我相信室韦一定是想向北撤退!”

  马璘心中不免有些焦急了,他想了想道:“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出动出击,不能再等下去,大家以为如何?”

  张典和余长阳都支持马璘出动出击的决定,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魏丰,他是军师,他有否决权。

  魏丰沉思良久道:“我相信没有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家乡,室韦人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北迁,如果我们北上,很有可能会和他们军队遭遇,击败他们我不担心,但我考虑的是歼灭敌军,所以需要一支军队先绕道敌军北面,切断他们的退路,这支军队人手不能少于三万,否则会有漏网。”

  “长史认为对方会有多少军队?”马璘问道。

  “最多五六万吧!毕竟之前已经被歼灭三万了,他们没有多少人口,这还包括俱罗勃部的一万军队。”

  马璘当即作出决定,留一万人守柳城老巢,他和余长阳率领六万大军北上正面迎战,张典率四万大军负责拦截敌军退路,又命大将王昭率一万军队直接北上偷袭敌军老巢,四支军队各司其职。

  马璘和余长阳率领六万大军北上,与此同时,六万室韦部联军也正好南下。

  双方在俱伦湖以北遭遇了。

  这几天天空阴沉,乌云笼罩,一场关乎室韦人命运的决战也在俱伦湖以北的草场上缓缓拉开了序幕。

  出乎唐军意料,室韦军竟然扎下大营,周围布下营栅,并削了大量的木刺,插满大营周围三百步内。

  室韦人的布局让唐军一头雾水,难道室韦人想用防御来削弱自己?

  事实上,室韦军驻营也是迫不得已,大室韦可汗哈尔德在这个关键时刻病倒了。

  室韦军只能选择守势,等可汗病情好转后再和唐军决战。

  但唐军却没有耐心等他们可汗的病好,当天晚上,唐军便投入了夜战。

  ‘咚!咚!咚!咚!’激昂的鼓声在黑夜中敲响,一万军队护卫着一千辆牛车缓缓向室韦军大营靠近,每一辆牛车上都有一具一窝蜂发射器,同时配备了五箱火药箭。

  一千辆牛车迅速在三百八十步外排列好了大阵,这个距离既躲开了地上的木刺,同时也是对方弓弩达不到的射距。

  一窝蜂发射器用生铁打造,制作成本比较昂贵,唐军火器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耗时一年,才制造出一千具一窝蜂发射器,由四千名士兵负责操纵,用于定位对射,有极大的杀伤力。

  它有点像多管火箭炮,一具发射器有八十一管,点燃后由火药推进,可同时发射八十一支弩箭射程,约六百步。

  火药是绑在每只箭上,有一根总线,点燃总线后,八十一支火箭的火绳都会被点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8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7/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