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874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另一方面,吐蕃军的掠夺性使吐火罗各国对吐蕃十分戒备,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宗教往来,吐蕃军队对吐火罗各国都没有能渗透进去,除了朅师国。

  而坏消息首当其冲就是朅师国,亲大唐的国王一家被杀,吐蕃重新扶持了亲吐蕃的国王上位,并在朅师国驻军三千人。

  第二个坏消息是,吐蕃在大勃律重新筑城,驻军七八千人。

  或许是吐蕃的目标暂时没有指向安西,所以他们没有对小勃律下手,峡谷对岸的小勃律也装糊涂,对吐蕃军不断向西扩张视而不见,也不向安西汇报,这就导致这些年安西对吐蕃军的西扩一无所知。

  很多事情比较巧合,就在吐蕃准备了多年,准备开始对吐火罗大展手脚之时,唐军也展开了对吐蕃军的打击。

  唐军走的依旧是瓦罕走廊,大军沿着播密川向西而行,抵达昏驮多城后再折道向下,穿过上千里的雪山峡谷,抵达护蜜国。

  护蜜国是一个产粮之国,也是唐军最后一站休息之处,再向东走三百多里就是朅师国。

  唐军一万五千骑兵加上两万头骆驼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昆仑山和葱岭一带,虽然海拔也在四千米以上,但它和青藏高原相比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主要以高山河谷地形为主,如果是翻越雪山,海拔就是四五千米,气候寒冷,呼吸困难。

  可如果走在河谷内,海拔一下子就降到一两千米,氧气充足,空气新鲜,植被充裕,河流也很多,行军就比较舒服了。

  其实走护蜜国是绕道而行,多走了上千里路程,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基本上一路都在河谷行军,只有一小段雪山高原。

  唐军在护蜜国休整了三天,大军开始掉头东行,沿着一条河谷向朅师国浩浩荡荡杀去。

  这条路当年李邺走过,在朅师国熬过一个缺粮的冬天后,李邺带着数十人来到护蜜国买粮食,在这里遇到了莲花生大师。

  这条几百里的河谷是朅师国通往吐火罗的必经之路,吐蕃人极为重视,距离朅师国还是五十里,两座堡垒矗立在前面,阻塞了唐军的去路。

  几名唐斥候刚刚靠近,立刻被石堡内的吐蕃士兵发现了,乱石飞射,一名唐军斥候躲闪不及,被飞石击中面部,鼻梁骨被打断,满脸是血,被其他几名唐军士兵救了回去。

  席万里站在一块大石上,用千里眼观察数百步外的吐蕃军堡垒,吐蕃军堡垒位于高处,居高临下,堡垒是用大石砌成,颇为坚固,分上下两侧,第三层顶台上似乎也有士兵。

  “将军,他们点烽火了!”

  席万里放下千里眼,旁边一座堡垒上燃起狼烟,直冲谷顶。

  收拾这两座堡垒比较容易,席万里当即对副将荔非雷令道:“派三名神射重弩手,用箭雷炸塌堡垒!”

  对付这种堡垒,其实火炮是最合适的,但发给安西的改良版火炮还在路上,安西这里还是长辫子火炮,军队普遍不太喜欢,他们更喜欢箭雷,方便实用,威力强大。

  当即有三名重弩手奔上去,每人配两名副手,副手负责上弦点火。

  距离堡垒两百五十步左右,他们找到了掩护点,三人各趴在一块大石上,举弩瞄准了右边堡垒中层的窗户,辅助士兵点燃了火绳。

  ‘咔!咔!咔!’三支重箭同时射出,精准地射进了窗户中,瞬间三声爆炸在右边堡垒内响起,随即滚滚浓烟从窗户喷出。

  紧接着又是三支弩箭射出,同样从中层窗户精准射入,堡垒内再次响起剧烈的爆炸。

  “轰隆!”

  两次爆炸使右边的堡垒再也支撑不住,轰然倒塌了。

  三名神射手又准备射左边一座堡垒,副将荔非雷大喊道:“不用射了,敌军已经跑了!”

  神射手放下了重弩,数十名唐军士兵奔过去查看,片刻大喊道:“吐蕃士兵都跑光了!”

  主将席万里催马上前去查看,左边堡垒内都空了,里面还有不少粮食和十几头高原驴子,吐蕃士兵果然跑光了。

  右边的堡垒坍塌,到处是血迹,似乎炸死压死了不少人。

  士兵们一起动手,将堡垒拆除,一共清理出三十八具吐蕃士兵尸体。

  但席万里更感兴趣的是吐蕃士兵的装备,短剑、破甲、盾牌,基本上和十年前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弓箭,还是用皮兜子甩石。

  当然,吐蕃军并不是造不出弓箭,而是普通单弓射出的箭矢穿透不了唐军士兵的盔甲,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经过无数次实战后,吐蕃士兵还是选择了传统的甩石,至少石块击中头部,敌军会晕厥过去。

  唐军在处理了三十几具尸体和短暂休息后,一万五千唐军又沿着河谷继续向数十里外的朅师国都城商弥杀去。

第1461章 再征勃律(下)

  大军抵达高山之城商弥,原本以为会有一场恶战,没想到近三千吐蕃军又撤退了。

  副将荔非雷着实不解,对席万里道:“吐蕃费心费力夺取朅师国,在这里经营了好几年,居然就这样放弃跑掉了,这未免太儿戏了吧!”

  席万里沉思片刻道:“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吐蕃想在大勃律和我们决战。”

  荔非雷一惊,“将军的意思是说,大勃律的军队会有不少?”

  席万里点点头,“应该不少,加上朅师国的军队就可以和我们抗衡了,所以朅师国的驻军才会撤退,一旦我们被击败,朅师国一样能重新夺回来,对吐蕃来说暂时放弃也无所谓。”

  荔非雷想了想又道:“那朅师国的国王怎么办?”

  “暂时废除,也不用杀他,再杀他没有意义,留一千军队守朅师国,辎重也留下,我们大军轻装前行,继续向西!”

  朅师国的国王是兄弟四人中的老四,三个兄长不是被吐蕃杀了,就是被唐军杀了,国王得知唐军占领了朅师国,吓得半死,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不料这次唐军不杀他了,只是暂时让他闲居,等唐军击败吐蕃,再重新让他当国王。

  这让国王感动不已,他们哪里是亲唐亲吐蕃,都是没有办法,谁获胜就只能依附谁。

  唐军留了一千士兵驻守朅师国,两万头骆驼也留下,随即带着二十天的干粮向大勃律杀去。

  前往大勃律,要沿着婆娑水河谷石壁上的商道一路西行,到婆娑水和信度河交界处,这里就是小勃律了,不过他们不去小勃律,也不了峡谷。

  尽管两侧都是茫茫的雪山,而他们在河谷内而行,海拔并不高,也就两千米左右。

  军队继续沿着信度河而行,信度河就是今天的印度河,巴基斯坦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西部,它的上游我们叫狮泉河,目前唐军走的就是狮泉河。

  大勃律就在今天的班公湖附近,作为小国,大勃律实际上已经被灭亡了,但它的国民还在,零零星星分布在辽阔的高原上。

  大勃律王城一带海拔较低,土地肥沃,能种小麦,当年被李邺一把火烧成了白地,但很快,大勃律的百姓又回来了,这块占地数千顷的肥沃土地他们舍不得。

  大勃律安宁了整整七年,五年前,一万吐蕃军再度占领了大勃律,他们修建了一座城池,又占据了七成的肥沃土地,开始在这里经营。

  去年,吐蕃开始西扩了,占领了朅师国,利用宗教和佛教圣地乌仗那搞好了关系,又派人联系拔汗那。

  他们没有惊动唐朝,以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占领吐火罗,但他们忽略了商人,商人把他们的意图告诉了唐军,战争终于来临。

  远处数十里外是一座极为雄伟的大山,夕阳照着大山上,金光闪闪,格外壮观,大山下就是大勃律的核心地区了。

  席万里默默望着金山,他雄心万丈,今天他要在金山下矗立自己的丰碑。

  当年他的父亲,安西名将席元庆在远征小勃律,翻越雪山时被冻伤,伤了肺脉,从此就和一个废人差不多了,最后郁郁而终。

  今天他要完成父亲的遗志,彻底毁灭吐蕃西扩的梦想。

  这时,荔非雷带着一名斥候奔来道:“启禀将军,斥候发现敌情!”

  “讲!”

  斥候上前行礼行礼,“我们发现前方三十里外的树林内有异常,周围有敌军巡哨,无法靠近,我们初步判断有埋伏!”

  席万里点点头,“继续去探!”

  斥候走了,荔非雷笑道:“敌军必然是冲击我们队伍最薄弱的中间部分,不如将计就计!”

  席万里微微一笑,“英雄所见略同,我们想到一起去了!”

  吐蕃军的主帅正是老将马重英,也就是达扎路恭,之前他就是吐蕃西部经略元帅,因为吐蕃国力无法支持两线作战,最后不得不砍掉西部战略。

  虽然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但吐蕃国力并没有起来,反而日渐衰落,这一方面和吐蕃在南诏的失利有关,同时也因为唐朝切断和吐蕃的一切贸易,对吐蕃影响巨大。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吐蕃内耗。

  迫于困境,吐蕃朝廷急于打破唐军的封锁,便将目光投向了西面。

  马重英再次上任,出任西部经略使,负责打通并开拓吐火罗一线。

  此时,马重英率领的一万骑兵藏身在一片广袤的树林内,他在朅师国部署了三千人,在大勃律部署了七千人。

  马重英已经老了,不复当年之勇,他没有把御敌放在朅师国,而放在大勃律,说明他已经没有置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一心只想着退路。

  而且伏击唐军也没有一点新意,他不想一想,一旦伏击失败,他们就很难有机会翻身了。

  为了防止被唐军各个击破,他给驻扎朅师国的大将下了严令,一旦唐军主力杀来,立刻放弃朅师国退回大勃律,集中兵力和唐军决战。

  唐军队伍似乎没有发现他们的存在,继续向大勃律都城方向行军而来,一万多军队拉了三里长。

  但唐军并不是走树林前面这条路,而是走树林稍微偏北一点的另外一条路,距离树林约一里左右。

  但这条北一点的路是一条横卧的‘S’型曲线,越来越向吐蕃军的树林靠拢,从最初的相距三里已经渐渐缩短到相距一里,然后道路又偏向北面。

  一轮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明亮的月光下,马重英的目光阴冷,闪烁着杀机,他已经看到了,在远处迅速移动的一条黑线。

  前面是主力军,后面是辎重队伍,兵力也比较多,但中间腰部比较薄弱。

  马重英很清楚狼的弱点在腰部,军队也一样,把行军中的军队截为两段,使他们首尾难顾,必然大乱。

  马重英缓缓拔出战刀,又抬头看了一眼明亮的弯月,眼睛眯了起来,在月光下作战,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种战斗方式,可唐军就未必喜欢了,他嘴角露出一丝残酷的笑意,战刀在月光下划出一道弧线,直劈向前方。

  “杀!”

  “呜——呜——”

  号角呜咽吹响,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原野,一万骑兵发动了,在树林中疾速奔跑,俨如野兽群奔跑,将胸中蓄积已久的杀气宣泄出来。

  万马奔腾,铺天盖地,沉重的马蹄声俨如平地上打响的闷雷,使大地颤抖,呼啸着向唐军席卷而去。

  唐军在号角声响起时发现了伏兵,队伍顿时一阵大乱,他们现在是行军队伍,拉长有三里左右,要迅速组成作战阵型并不容易。

  这时唐军也吹响了连续号角声,这是前后集团骑兵集结的号令,中间的三千骑兵眼看着一里外的吐蕃军汹涌杀来,越来越近。

  他们忽然丢下上千样物品便仓皇北逃,马重英忽然感觉不对劲,唐军配合得太有章法了,前后军队集结,中间士兵北逃。

  马重英忽然明白了,这是对方准备前后夹击自己。

  他大喊道:“停止追击,撤军!撤军!”

  “呜——”

  吐蕃军停止追赶的号角声吹响,前面的吐蕃军纷纷停下。

  就在这时,吐蕃军脚下猛烈的爆炸了,不止一个,上千支手雷同时爆炸,成千上万颗淬了剧毒的铁丸四下飞溅。

  一批批战马在嘶鸣的倒地,北方的数千吐蕃军乱成一团。

  前后唐军各有六千骑兵,由席万里和荔非雷统领,他们迅速集中了阵型,席万里下达了反杀令,前后两支唐军骑兵同时向吐蕃军杀去。

  之前假装仓惶逃走的三千骑兵也在大将卫真的率领下调头杀回来了。

  前后两支唐军骑兵越奔越近,终于和马重英的七千主力骑兵轰然相撞,另外还有三千骑兵在混乱中,伤亡惨重,没有能集结起来,被反杀回来的三千唐军骑兵冲得七零八落。

  七千吐蕃骑兵就仿佛河流中的一块大石,他们集结成一团,拼命抵挡两倍于己的唐军冲击,正是他们的集结一团给了唐军另一个计划,三千唐军骑兵绕过敌军转圈奔跑,不断向将威力强大的箭雷射进吐蕃骑兵群的中央部分。

  马重英焦头烂额,他心中有一种极为不妙的感觉,恐怕今天这一战又要惨败了,自己回去怎么向赞普交代?

  就在这时,一支嗤嗤冒烟的箭雷落在他的马鞍前,不等马重英反应过来,箭雷骤然间爆炸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8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4/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