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1038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幽州城能不能守住且不去说,辛俊所说的“汴州朝廷内乱”,那就是纯胡扯了。

  别人都有席卷天下之势了,内部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捣乱?

  坐享其成,改朝换代难道不好吗?

  辛俊怒目圆睁,指着辛雄的鼻子骂道:

  “大哥,你这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我们辛氏一族何时变得如此懦弱?难道你要让朝清背负投降的骂名吗?”

  辛雄毫不退让,冷声道:

  “二弟,你口口声声说为了辛氏,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城破之日,我们所有人都难逃一死!

  到那时,史家的血脉断绝,你又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先人?

  争口气有个屁用,人要活着才有将来,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两人的争吵愈发激烈,恨不得互掐脖子,殿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史朝清坐在“龙椅”上,听着两位舅舅的争论,心中愈发纠结。

  他知道,辛雄的话虽然刺耳,但句句属实;

  而辛俊的坚持,不过是当了“嘴替”而已,句句所言皆是自己心中所想。

  辛夫人见儿子神情痛苦,忍不住开口道:“清儿,你……你怎么看?”

  史朝清抬起头,目光在两位舅舅之间游移,最终缓缓开口道:“两位舅舅,你们的意见我都明白。可是……我们真的没有选择余地了吗?”

  辛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道:

  “朝清,你能这么想,舅舅很欣慰。

  投降虽不光彩,但至少能保住我们一族的性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要活着才能谈以后。”

  然而此刻辛俊却依旧不甘心,咬牙道:

  “朝清,你若投降,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命运完全由别人掌控!

  你难道忘了,你父亲是如何教导你的吗?”

  史朝清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他当然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史思明曾经告诉史朝清,命运只有抓在自己手里才牢靠,任何人都是信不过的!

  可如今形势逼人,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汴州军还没打到幽州,并不代表他们无法打到幽州!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倒在地,颤声道:“报!汴州朝廷的大军已抵达幽州城外,汴州军主将车光倩派人送来最后通牒,若再不投降,明日便攻城!”

  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史朝清身上。

  史朝清缓缓站起身,目光坚定:“传令下去,开城投降。”

  辛俊闻言,脸色大变,正要开口反对,却被辛雄一把拉住。

  辛雄低声道:“二弟,大局已定,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辛俊咬了咬牙,最终长叹一声,颓然坐回软垫上。

  史朝清走到殿外,眺望远处的城墙,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幽州将不再是史家的天下,而他,也将从一个“皇帝”变成一个普通的降臣。

  “朝清,某先去跟车光倩接洽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要求,你先别着急开城门。”辛雄对史朝清叉手行了一礼,也不等对方回答,便直接出了大殿。

  史朝清看着舅舅离去的背影,他抬起手似乎想叫住对方,喉咙又被什么堵住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最后,满心的忧愁化为了一声长叹。

  是啊,已经兵临城下了,这时候倔强还有什么用呢?


第705章 走不完的套路

  这一年自初春开始,河北及洛阳的局面,便如同狂风骤雨般变幻莫测。各路人马轮番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目不暇接。

  天下大势,仿佛一张巨大的棋盘,棋子落下的每一刻,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

  先有安守忠死于李怀光与控鹤军之手,后有控鹤军被李宝臣所灭,其残部投靠了方清。

  接着又是关中有事,李宝臣不得不退走洛阳,回关中平叛。

  而汴州军趁机大杀四方,夺取洛阳后,史思明又蹦出来了,使用卑劣手段收拾了李归仁。

  最后他又在白马渡,被方重勇击败。

  这一波洛阳与河北剧变,诸多军头死的死降的降,就连史思明都被刘龙仙给逮住了。仅剩下幽州的史朝清,面对已然逼近幽州的汴州军主力,惶惶不可终日。

  天下局势可谓是一个月一个样,处于剧烈的震荡之中。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从洛阳退回关中的宝臣大帅在做什么呢?

  现在关中的局面变成什么样了呢?

  答案简单而明白:李宝臣正跟韦坚斗得不可开交呢!压根就没有精力去顾及河北的事情!

  将时间拨回到几个月前。

  这天深夜,北风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一般。长安城内的百姓早已入睡,在梦中回味着当年大唐的荣光。

  年景不好,日子还是要过,人们总是会习惯苦难,实际上百姓们的忍耐力,要比当权者们想的,强了太多。

  不过此时此刻,长安大明宫紫宸殿烛火摇曳,映照出韦坚那略显苍白的脸庞。他站在御书房外,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指尖微微颤抖。

  密信中的内容,让他心惊肉跳:李宝臣已率大军从洛阳启程,不日将抵达长安。

  韦坚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惶恐。

  他知道,李宝臣此次回京,绝非善事。作为长安朝廷的军队掌控者,李宝臣手握重兵,权倾朝野,早已不将皇帝李琬放在眼里。

  此次他带兵回京,显然是冲着韦坚和朝中反对他的势力而来。

  至于那件“不可描述”的事情,韦坚更是心知肚明。他与李宝臣,不仅在权力上有争夺,更是有私仇在身,没有任何讲和的余地。

  “不能再拖了……”

  韦坚低语了一句,随即推开御书房的门,快步走了进去。

  他并不是没有部署,只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

  谁能想到,如今洛阳局面未稳,李宝臣竟敢带兵回转长安,这让韦坚的部署直接落空。

  韦坚在心中抱怨李抱玉行动迟缓。

  御书房内,皇帝李琬正坐在案前,手中捧着一卷书,眉头紧锁。见韦坚匆匆进来,他慌忙的将书藏到身后,略带慌张地问道:“韦相公,这么晚了,你来此找朕有何急事呀?”

  韦坚躬身行礼,语气沉重说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见对方没有发难,李琬这才暗暗松了口气,示意韦坚坐下:“说吧,何事让韦相公如此慌张?”

  韦坚并未坐下,而是上前一步,将手中的密信递给李琬道:“陛下,李宝臣已率大军从洛阳启程,不日将抵达长安。”

  李琬接过密信,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变得有些古怪:“李大帅……他为何突然回京?朕并未召他回京啊!”

  他看上去有些慌张,实际上心中完全无感。傀儡就是傀儡,李宝臣有收拾自己的动机么?

  没有的吧?完全没有的吧?

  李琬知道,韦坚确实是跟李宝臣不对付。可是,这跟自己这个傀儡皇帝有关系么?

  其实吧,看到这两人狗咬狗,李琬差点没笑出声来。

  韦坚叹了口气,低声说道:“陛下,李宝臣此次回京,显然是冲着微臣和朝中反对他的势力而来。他手握重兵,早已不将陛下放在眼里。此次回京,恐怕是要对陛下不利啊!”

  李琬闻言,内心毫无波动,对此无力吐槽。

  但他还是努力装出一副极为惶恐的模样,握紧密信的手微微颤抖,有些犹疑的询问道:“那……那朕该如何是好?韦相公,你可有良策?莫非,莫非李宝臣这贼子要弑君?”

  他嘴角抽搐,强压着笑意,那模样看起来比哭还难看。

  韦坚沉吟片刻,一字一句缓缓说道:“陛下,如今长安城内,有李宝臣的内应,禁军之中也是党羽甚多。我们若与他硬碰硬,只怕难以取胜。为今之计,唯有暂时离开长安,前往太原避难。”

  至于李宝臣带兵回转长安的事情,不提也罢。

  李抱玉当真是成不了大事!

  韦坚心中大骂。

  “太原?”李琬愣了一下,随即摇头道,“不可!朕乃天子,岂能轻易离开京师?若朕离开长安,天下人如何看待朕?李宝臣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

  走是不可能走的,如今长安人送李琬雅号为“泥塑天子”。既然是泥巴捏的,那有什么好走的?

  李琬顾左右而言他,漂亮话是一套一套的,但说到底,他就是不动。

  他不着急,韦坚可急坏了。

  韦坚又上前一步,几乎是要和李琬脸贴脸了。

  他有些失态的恳求道:“陛下,如今形势危急,李宝臣已率大军回京,若我们不早做打算,只怕到时连离开的机会都没有了!太原乃河东节度使李抱玉的地盘,他对陛下忠心耿耿,定会全力保护陛下。只要我们到了太原,便可重整旗鼓,联合各地藩镇,共同讨伐李宝臣!”

  这话韦坚自己都不信,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李琬都需要有台阶下,一块遮羞布很重要。

  李琬依旧犹豫不决:“可是……朕若离开长安,岂不是将江山拱手让给李宝臣?朕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韦坚见李琬如此固执,他也干脆撕破脸皮不装了。

  韦坚对着李琬大声咆哮道:

  “陛下!江山社稷固然重要,但陛下的性命更为重要!若陛下留在长安,李宝臣定会以‘清君侧’为名,逼迫陛下交出大权,甚至……甚至对陛下不利!到那时,江山社稷又有何用?

  如果陛下不走,不如现在就下退位诏书。这天子陛下不当,有的是人来当!”

  李琬被韦坚的话震住了,脸色愈发苍白。他低下头,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道:“韦相公,你说得对……朕不能坐以待毙。可是,朕若离开长安,李宝臣定会派人追杀,我们该如何安全抵达太原?”

  李琬心里苦,韦坚手里没有兵权,那是相对于李宝臣而言的。对抗李宝臣确实兵力不足,但杀他这个天子,韦坚手里的本钱还是很足的。把李琬杀了,再立李琬之弟为天子,将责任推给李宝臣。

  还能怎么样,现在就这世道啊!说实话,这一招李琬还真没办法抵抗。

  韦坚见李琬终于松口,心中略微松了口气,他连忙为自己圆场道:“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当。今夜子时,我们从皇宫密道出玄武门,直奔太原。李抱玉已派人在城外接应,只要我们出了长安,李宝臣便奈何不了我们。”

  其实李抱玉并未派人接应,只是现在这个节骨眼,有没有接应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琬必须离开长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10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8/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