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1045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这个叫张叔点点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是啊,朝廷对咱们不薄,咱们也得对得起朝廷。这永济渠修好了,咱们的日子就好过了。来往客商一多,家里多留几间屋舍出租,都能弄不少钱。

  这运河修好了啊,什么都跟着一起好……”

  辛夫人听着他们的谈话,心中一阵酸楚。

  她想起自己在幽州城内的日子,那些锦衣玉食、前呼后拥的时光,如今却像是一场梦。她轻轻放下帘子,闭上眼睛,试图平复心中的波澜。

  河北的百姓,似乎并不怨恨汴州朝廷,那么,他们之前是在怨恨谁,也就是明摆着了。

  除了史思明,辛夫人想不到那些人还能恨谁。或许,自己也是他们怨恨的对象之一吧。

  客船继续前行,河岸边的民夫们渐渐远去,但他们的声音却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辛夫人忽然感到疲惫不堪,那些民夫的满足感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她的心里。

  史朝清这时候正好回船舱休息,他听到母亲正在轻轻叹息,忍不住低声问道:“母亲,您怎么了?”

  辛夫人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看到远处的一片田野。田里的夏麦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光秃秃的秸秆,在秋风中轻轻摇曳。

  她忽然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景象了。

  在幽州城内,她看到的只有高墙和宫殿,听到的只有刀剑和马蹄声。以及史思明常在耳边所说的:“一切有我!”

  正在这时,车光倩忽然走进船舱看了他们一眼,冷冷地说道:“前面就是魏州元城了,今晚在那里歇息,明日启程前往汴州。”

  言语中没有任何烟火气,仿佛是一个死人在开口说话一般。说完这句话,他便转身离去,不做任何停留,也没有询问辛夫人母子的想法。

  这很正常,刀俎也不曾问过鱼肉疼不疼,他们只听执刀人的号令!

  辛夫人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看向车光倩的背影露出一丝苦笑。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些民夫身上,看到他们依旧在河堤上忙碌着,仿佛这世间的纷争与他们无关。

  说实话,辛夫人真的很羡慕,羡慕他们的简单满足。

  人们总是羡慕别人身上有而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哪怕自己拥有,或者曾经拥有了很多,远远超过那些人。

  客船缓缓驶入元城岸边渡口停下,渡口岸边有一个因为漕运形成的集镇,路上人来人往,显得格外热闹。

  辛夫人跟在史朝清身后,看到街边的摊贩正在叫卖,孩子们在田野里追逐嬉戏,卖瓜果的老妇人坐在摊子旁边缝补衣物。

  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仿佛战乱从未发生过。没有那个地方的人天生就想着杀人,人们总是会追求美好而平静的生活。

  即便是老虎,不扑杀猎物的时候,看上去也是那样憨态可掬。

  史朝清似乎察觉到辛氏的复杂心情,他凑过来低声说道:“母亲,这里的人似乎过得还不错,汴州那边没有行苛政。”

  辛夫人点了点头,心中却感到苦涩。她知道,这些百姓的平静生活,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而她,曾经是那场纷争的一部分,甚至是不光彩的一部分。

  当晚,在车光倩的带领下,他们来到新建的,位于元城郊外的驿馆歇息。

  汴州朝廷接管了魏州后,重建了驿站,重建了与河南的官方联系,一切都再次朝着统一帝国的方向推进,逐步将河北纳入版图。

  因为免税三年的政策,所以任何反对汴州朝廷的大户与豪强们,都会被本地百姓抵制,无法推行他们的手段。

  入夜之后,辛夫人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思绪万千。

  辛夫人想起那些民夫的话,想起他们的满足感,忽然感到这么多年,她一直都是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

  人们在骂史思明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骂她。史思明在河北疯狂搜刮民脂民膏,也有她的一份。

  史朝清走进房间,看到辛氏情绪低落,于是低声安慰她道:“母亲,您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这里离汴州还有一段距离。舟车劳顿,还是好好休息为上。”

  辛夫人点了点头,却没有动。她的目光依旧落在窗外的月色上,仿佛在寻找什么。不远处月光下的空地上,史思明似乎在向她招手。

  定睛看去,又只是树的影子在晃动。

  辛夫人掩面轻轻抽泣着,心乱如麻。在旁人眼中,史思明是个恶魔,但在她眼中,那是世上最好的男人。

  如今史思明死了,死于方清之手,也是死于天下大势,而非是私仇。

  去汴州后就要面对方清的发落,她怎么可能睡得着呢?

  第二天一早,他们继续上路。客船沿着永济渠缓缓前行,河岸边的民夫们依旧在忙碌着。船只沿着运河向西渐行渐远,河岸边的民夫们,也渐渐消失在视线中,河道变得宽阔起来。

  辛夫人轻轻放下帘子,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试图让自己相信汴州朝廷的诚意,相信方清的诚意。

  毕竟,除了相信外,她与史朝清现在已经一无所有。

  辛夫人这几日一直在揣摩,总觉得汴州朝廷如此对待河北百姓,定然是为百年大计,势必不会把她怎么样的。

  一个志在统一天下的政权,为难史思明的家眷,将他们处以极刑,又有什么意思呢?

  当然了,那些倒行逆施,手上血债无数的除外。

  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如果真要杀,在幽州城悄悄的杀便是了,推给乱兵劫掠一了百了,没必要押送回汴州再处以极刑。

  辛氏自认为她从未有过任何杀戮,别说是人了,就是鸡也没杀过,汴州朝廷这次树立了典型,以后便会有更多人投效。

  大概这条命是保住了,只是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别的磨难,辛氏叹了口气,开始闭目养神。

  ……

  何百万家那奢华的大堂内,方重勇端起酒杯,对汴州境内的诸多大商贾说道: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本官很看好诸位能为百姓,为民生做点事情,名垂千古。”

  他说了一句,结果没人给他捧哏。

  商人们都是人精,最是会察言观色。方重勇一开口,他们就知道后面要来什么,一个个都不敢接茬。

  “今天官家来这里给你们面子,就是为了三件事!”

  正当没人开口接话的时候,方来鹊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方重勇身后钻了出来,对一众商贾高喊道。

  卧槽,你这话说得太直白了!

  方重勇大怒,刚想将其乱棍打出,却听方来鹊继续说道:“三件事,第一件,关于钱;第二件,也是关于钱,第三件,还是关于钱!”

  “朝廷是想干一番大事业的。

  五年内,我们要一统天下,十年内,我们要再造盛唐!

  朝廷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

  现在朝廷需要民间的商贾们都动员起来,你们的那些财帛,放在家里吃灰,没有用处,都是喂了米虫!

  不如拿出来,和官府一起开钱庄,造福百姓。

  那些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放在家里又有什么意思呢?马上汴梁城要建成了,还要扩建,各行各业都需要钱,人不能等着钱!要动起来!

  我在这里有个提议,也不算是提议,算是各位帮我一个忙。

  我打算以朝廷的名义,在汴梁城核心地段,建一个汴州建设商行。专门为将来本地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帮扶他们从业,救济民生。

  我话讲完,谁支持,谁反对?”

  方来鹊叉着腰问道,依旧是一对死鱼眼,双目无神不知道在看哪里。

  听到这番话,方重勇一拍额头,心中大骂卧槽!

  挂万漏一,居然忘了这厮是过目不忘的。

  方来鹊这话说得跟自己在家练习的时候一模一样,但是现在这种宴会的场合,哪里能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啊!

  这踏马跟抢劫有什么区别?

  果不其然,在场众人都是面露为难之色,谁也没有开口接话。

  这钱投进去,基本上就是肉包打狗有去无回,只是维护自己与朝廷的关系而已。不,应该说是与方清之间的关系。

  而且钱数还不能少,少了有侮辱官家之嫌,多了肉疼得要死,对于爱财的商贾们而言,比杀了亲儿子还疼。

  可是,现在方清还不是天子啊!他的保证,靠谱么?

  包括何百万在内,一众商贾心中都打了个问号。

  正在这时,席间有个商贾,似乎是觉得方来鹊这个家奴有点神经不正常,言辞滑稽可笑。

  于是他嘴角露出笑容,却又很快隐去。

  结果这一幕正好被方来鹊看到了。

  他发狂一般冲过去,将那位商贾的桌案,用力直接掀翻。

  方来鹊指着惊慌失措的商贾大骂道:“官家为了汴州百姓茶饭不思,生怕他们没吃的饿着,没衣服冻着。现在提议要建商行帮他们,你居然还笑得出来!有什么好笑的!官府要没收你的所有财帛,让你去和普通百姓一样辛苦劳作,我看你还笑不笑的出来!”

  “够了!”

  方重勇猛拍桌案,大喝一声!

  “张将军,你将我这家奴带回府,让王娘子好好管教一下!别有事没事的到处发狂撒野!”

  方重勇对身后的张光晟吩咐道,后者像是拖死狗一样将方来鹊拖出了大堂。

  闹剧结束,在场众人都是面色变化不定,很多商贾都是彼此间交换着眼神,谁也没有开口。

  “家奴不懂事,各位别见怪,下次宴会绝对不带他。

  对了,刚刚说到哪里了?”

  方重勇恍然大悟一般问道。

  “官家,刚刚说到我等愿意支持官家的提议,只是不知道官家的提议具体是什么,可否细说。”

  何百万面露讨好之色询问道,一众商贾皆是纷纷附和不止,场面又变得融洽起来了。


第711章 海纳百川

  辛夫人和史朝清抵达汴州后,就被安排在开封城内一处普通的宅院里,四周也不是很安静,白天有孩童的打闹声,晚上有鸡鸣狗叫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或者说汴州民风浮躁,喜好逐利,根本安静不下来。

  方重勇就这样把史朝清他们晾着,既不接待,也不处置,隔三差五的送一些粮食和普通衣物给他们。那些服侍辛夫人的下仆,也都是辛氏的家仆。

  这种态度,让史朝清心痒难耐,又像是悬在半空之中不掉下来。不往下看还算好,往下一看是万丈深渊,怎会不令人胆怯?

  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很久,十多天之后,朝廷派了一位礼部郎中,来到史朝清母子居住的院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10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5/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