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1105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这年头饭可以乱吃,话是不能乱说的!

  方重勇这番话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白了。

  李自正最好不要乱讲话,方重勇还可以护着他。要是胡乱攀咬,指不定事后会被当做是“同党”一并处置了。

  到时候,死的可就不止是一个李自正了!搞不好就是凉州安氏全族之人!

  这些弯弯绕绕,李自正也是很久之后才琢磨明白的。

  一场同室操戈的血战,在一炷香内消弭于无形之中。李自正的部曲将兵戈入库,只保留随身的横刀,各自回军帐歇息去了。

  阻拦在营门口的拒马与木栅被搬开。大营内外的尸体,也被统一收殓安葬掩埋。

  这场兵变就像一把刚刚要出鞘的刀,正要杀气四射的时候,被人强行按回了刀鞘!

  远远观摩这一切的辛云京等人都傻眼了。

  原本他们以为方重勇进大营后,会谈很久的,没想到一炷香时间就解决了问题。那些桀骜不驯的丘八,看到方重勇亲自担保,都十分顺从的放下了武器,各回各家,回归原本建制了。

  这让辛云京感觉有些沮丧,也让他看到了自己和方重勇之间的差距。

  一个人能发起兵变不算本事,很多丘八都会搞,甚至可以说不需要有多高的职位,没什么了不得的。

  唯有兵不血刃的平息兵变,才是唯一真神!

  很显然,无论是李抱玉还是辛云京,在赤水军中的威信都远不如方重勇。

  这是当年方重勇在河西乃至西域纵横捭阖,遗留下的崇高威望和坚实信誉。

  功在微末之处,发力之时,便是举重若轻,一个承诺就能抵得上千军万马。而发起兵变的辛云京,无论找什么理由,杀死主将李抱玉和李抱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军中其他将领都是兔死狐悲,多少都会对他有所提防,不可能推举辛云京为赤水军军使。

  方重勇带着李自正回到帅帐,李琦顿时一脸惊讶,没想到让众人束手无策的危机,居然这么快就解决了!他虽然没有在军中待过,但是对丘八们蛮不讲理的性格,却是知之甚详。

  “陛下,李自正不知其父已经投靠吐蕃,军中将士亦是不知,这些都是一场误会。

  下官已经按照陛下的意思妥善处置了,如今赤水军归属朝廷序列,河东军的番号废除,请陛下明鉴!”

  方重勇对李琦叉手行礼道。

  “好好好,赤水军归建,朕心甚慰啊!哈哈哈哈哈哈!”

  李琦面露尴尬之色,只好陪着笑脸附和。帅帐内众将也跟着笑了起来,气氛已然没有之前的凝重,四周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只不过,辛云京感受到后背凉凉的,似乎有一双阴冷的目光在注视着自己。他悄悄回过头,却发现李自正看着自己,眼中的恨意是如此直白,不加掩饰。

  辛云京忽然想起当年他第一次跟方重勇见面,就被对方吃得死死的,压根不敢造次的情景。

  时间过去了许久,也发生了很多事情,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历练和成长

  但那种被人完全掌控不能动弹的感觉,此刻却依旧如故。

  甚至更令人窒息了!

  辛云京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

  河东军内讧的事情,李宝臣并不知道,但是李史鱼带回来的消息,却是让他心头一紧。

  这天刚刚入夜,雍县府衙书房内,李宝臣正在跟李史鱼、李惟诚等人商议大事,众人脸上都浮现出凝重的神色。

  方清开出来的条件很简单:什么都好说,只要宝臣大帅去修道,不要管军政事务就行了,其他的都可以谈。

  这个条件,可谓是让李宝臣不知所措。

  修仙什么的,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再次享受了权力的滋味以后,宝臣大帅多少还是有些迷恋。

  而且,他这一退,麾下将领,包括他那几个儿子,必定会将力量分散。

  到时候方清东拆一波西扯一波,宝臣大帅的实力就被无形中拆得七零八落,再也无法形成合力。

  这跟兵马被吞并,兵权被剥夺,也差不了太多,就是面子上好看点而已。

  “惟诚啊,你答应得太草率了。”

  李宝臣长叹一声,有些不满的呵斥了李惟诚一句。

  李史鱼刚要开口替李惟诚解释,却见宝臣大帅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既然这样,那我就去华山,继续修道吧。军中事务,交给你们了。”

  李宝臣忽然话风一转说道。

  “父亲!”

  李惟诚和李惟岳同时开口喊道,语气里充满了慌乱。

  “方清大势已成,为父不服不行了。

  当年为父修道就是为了长生不老,现在继续,好像并无不可。”

  李宝臣摇头叹息,似乎已经不打算再争辩什么了。

  听李宝臣这么说,李惟诚和李惟岳也不好再劝,全都面露难色。

  “听闻汴州军已经屯兵华州郑县,不如你走一趟郑县,让方清派人来此接洽吧。”

  李宝臣看向李史鱼吩咐道,随即意兴阑珊的摆摆手,走出了书房。

  大哥,你撂挑子了没问题,好歹交待一下后事啊!

  李史鱼连忙追了出去,扯住李宝臣的衣袖低声询问道:“大帅,那军中主将怎么安排?”

  “让李惟岳担任主将,难以服众;让李惟诚担任主将,同样是难以服众。

  所以,把兵符交给方清,让方清去操心吧,贫道不想管了。”

  李宝臣随口应付了一句,只留下李史鱼愣在原地,风中凌乱。

  看样子,宝臣大帅是想直接离开此地去华山了,他怎么能这么任性呢?

  李史鱼看了看追出来的李惟诚与李惟岳二人,无奈叹了口气。


第754章 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长安城东,灞桥以西,有一座“驿道终点站”:长乐驿!

  长安东面而来旅客们都会在此下车,徒步前往长安城。

  而长安城内的“都亭驿”,名为驿站,实为衙门,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去的,需要官府的“告身”和朝廷的政令才行。

  毕竟,没有文书,连长安城都进不去,想从外地坐马车直接进长安,多少有些小看皇权的威严了。

  所以,长乐驿是长安兴衰的晴雨表。长乐驿兴旺,则长安兴旺。反之亦然。

  此时此刻,方重勇站在已然荒废的长乐驿前,看到这里杂草都已经长得没过他膝盖,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才好!

  当年,就是在这里,基哥将三位皇子挂在驿站大堂内,以至于无人敢收敛尸体。

  方重勇也是因为替三位倒霉蛋收尸,事后被基哥封为“挽郎”,多少算是个官员了。或者换句话说,他的官场生涯,其实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如今物是人非,基哥早已殒命,长安也不知道被兵祸肆虐过几回,甚至就连这长乐驿,也被荒废了许久。

  这才过去多少年,竟然恍如隔世。

  “官家,车将军已经带兵在长安城内打前站了,一切无碍。”

  看到方重勇站在荒废的驿站前停留不去,身后的张光晟凑过来小声说道。他还以为方官家是担忧长安会不安全。

  “一国养一城,值得么?”

  方重勇转过身,看着张光晟询问道。

  “官家,长安毕竟是都城,天子曾经住在这里,谁会不想把自己家弄得兴旺点呢?至于其他地方的困苦,帝王们又看不到,眼不见心不烦而已。”

  张光晟吐槽了一句,实在是切中要害。

  他毕竟是在长安为官多年,算是老牌金吾卫,自然是对官面上的那些东西,和帝王排场知之甚详。

  什么边镇兵祸啊,什么黄河发大水啊,什么江南流民作乱啊,对于大唐而言,确实很严重。

  但那又怎么样呢?

  天子无法亲眼看到,朝中的相公和尚书侍郎们也无法亲眼看到,又能有多少切肤之痛呢?

  所以既然看不到,那就当做不存在好了。一纸政令交给地方官府处理,到时候问责便是。

  反正,洪水猛兽也来不到自己家不是么?

  好像有什么不对劲,但仔细想想,却又觉得十分正常。

  简直是人之常情,几乎不值得单独拎出来说。

  “走吧,去春明门。”

  方重勇轻轻摆手,已经收拾好了心情。

  他原本还考虑要恢复一下长安城的元气,只是现在看来,长安要做的不是维持景气,而是……拆房子!

  现在的长安城太大了,很多地方空置着,滋生罪恶,无法有效管辖。

  破窗效应十分泛滥,而且很占地方,还碍眼。

  唯有拆大留小,方能轻松上路。

  既然战略重心从关中转移到关东,那么拆掉长安城,再设一个规模较小的新城,也是应有之意。

  心里琢磨着事情,方重勇快步穿过春明门。眼前一百多米宽的春明门大街空无一人,看上去更显空旷,颇有些赛博鬼城的味道。

  道路两旁的树木倒是繁茂,没有受到兵祸的影响。原本夯实的土路,已然有青草冒出,一小片一小片的,带着些许绿色的生气。却是让长安这座巨城,显得更加衰败。

  “陛下,您是想去大明宫看看,还是想去兴庆宫看看?”

  忽然想起李琦来了,方重勇转身对身后的天子李琦询问道。

  他觉得,这位傀儡天子,心中的感慨应该更多才对。因为李琦自出生起便在长安,然后在这里渡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那是荣华富贵,以及被皇权压抑的苦闷。

  “朕还是回新丰驿吧,长安有官家主持大局就行了。”

  李琦干笑道,其实他对长安一点都不感冒,因为自从开始懂事起,基哥就像是一座大山,十王宅就像是一座监牢,将李琦压住困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1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05/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