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方重勇不动声色问道。

  后世流传数百年的药方,那是经受住了长时间与无数人实践检验的好东西,要是出问题才是奇怪。

  “调出来,又有什么用呢?”

  李医官并没有松口,目光灼灼的看着方重勇问道。他腿瘸了,但是心没瞎。

  “长安的圣人需要的……不需要某说得太明白吧?”

  方重勇用食指,指了指头顶上说道。

  “知道了。阿娜耶,你将来会带她去长安学医术的,对吧?”

  “对,我还会让她跟她的生父见面。”

  方重勇慎重点头道。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

  李医官长叹一声,却是摇了摇头,断然拒绝道:

  “阿娜耶的母亲就葬在药铺的院子里,她只是个贪慕虚荣的可怜人。我也不是她的夫君,而是信安郡王李祎王府里的医官。

  当年石堡城大胜吐蕃,庆功宴上阿娜耶的母亲就是领舞的胡姬。

  年过六旬的信安王喝多了,然后就……跟阿娜耶的母亲在凉州城这里有了一段风流岁月。随后我因为对阵吐蕃时双腿受伤而废,不得不留在凉州城养伤,就顺便替信安王照顾当时已经身怀六甲的阿娜耶母亲。

  再后来,她难产去世,我也不想阿娜耶去找如今已经年近八旬的信安王了。

  就算找到了,又有什么意思呢?只怕他也不记得当年的事情了。

  所以,求你让她好好学医术可以自立就行了,她生父的事情,不要去说,更不要去找信安王。”

  一直以硬朗著称的李医官,双腿残疾都面不改色,此刻居然露出哀求的神色,让方重勇心中不忍。

  这是个在如今世道里很常见的故事,况且西域胡姬向来以攀高枝为荣,视廉耻于无物。妙龄少女倒贴六十多岁的李家宗室,好像也说得过去。

  只要身体好,妹子玩到老啊!

  这个时代真是权贵们的天堂,只要活着就能享受到顶级的奢华。

  方重勇忍不住心有戚戚。

  “我记得,当年信安王是用计谋夺取了石堡城,吐蕃人一直不甘心吧?”

  方重勇不想继续纠缠关于阿娜耶的话题,他想问问当年参与过此战的当事人,石堡城的情况究竟如何。

  “此言不虚。不过石堡城,将来也是一定会丢的,就看时间早晚而已。吐蕃人攻石堡城,只需要一分的气力,我们守住,却要十分的气力。

  就像两个人掰手腕一样,双方所需的气力本身就不一样多。

  长此以往对峙下去,若是想保持住均势,那大唐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得是吐蕃人的十倍不止,而且运粮途中的损耗更是惊人。就看圣人肯不肯在这个无底洞里面继续扔人命与财帛了。”

  李医官失望的摇摇头,他并不认为唐军在青塘一线跟吐蕃人对峙,是什么高明的主意。如果不能一战灭吐蕃的话,那么这样的战役打下去,哪怕二十年五十年都无法分出胜负来。

  对中晚唐边镇历史一点都不熟悉的方重勇微微点头,恳切说道:“那这个药方,就拜托李医官了。”

  “问题不大,找到试药的人了么?”

  李医官微笑点头,对于他来说,阿娜耶的事情才是大事,药方的事情反而不是。因为这些药材,单独使用的情况在凉州非常普遍,药性都很稳定,只是不知道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反应而已。

  但多半是不会毒死人的。

  像什么枸杞啊,肉苁蓉啊,锁阳啊都是凉州常见的药材甚至食材。这个药方明显就不是虎狼之药,试试倒也无妨。

  “找了,白亭军中十人。”

  “那好,试药时间得一个月至少,两个月也不稀奇。你可以等吧?”

  李医官继续追问道。

  “我可以等,但圣人能不能等难说,还是尽快为好。”

  看到李医官不表态,方重勇继续加码道:“我离开凉州后,阿娜耶会与我同行。到长安后,我安排她入太医署学医,不入宫。这样的安排如何?”

  听到方重勇郑重表态,李医官这才放下心来。他眼神复杂的看着方重勇,最后还是无奈叹息道:“将来对她好一点。不要学信安王一样,始乱终弃。”

  男人最懂男人。

  李医官很明白权贵是种什么样的玩意。

  方重勇长大成年后,不会放着嘴边的肉不吃,阿娜耶最后一定会羊入虎口。朝夕相处之下,在长安举目无亲,只有方重勇可以依靠。

  到时候就算方重勇忍得住,阿娜耶也会忍不住的。

  但这些,都是这个可怜女孩要向上爬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人生不易,从来都不存在不劳而获。

  为了更好的生活,阿娜耶将来就必须要为方重勇的起居保健服务,用医术为自己的身份保驾护航,必须作为妾室自荐枕席乃至生儿育女,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

  付出代价,换取更好的生活,这才是人生颠扑不破的真理。

  李医官看人很准,他知道这或许是人生中最后一个扶阿娜耶上“正轨”的机会。要不然,将来阿娜耶定然会嫁给一个所谓“家境殷实”的军户人家,命运随着战争而摇摆不定。

  运气好能在边军中当个低级军官,运气不好一战就没了。

  可是战场之上,谁敢说自己气运无敌,上阵一百次可以每次都化险为夷的?

  如果走这条路,阿娜耶当寡妇的结局是注定的。

  “明白了,我会的。”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

  面对一个身体残疾的老人郑重托付,虚与委蛇和装傻都是一种莫大的羞辱。唯有明确承诺或者干脆拒绝,才是大丈夫所为。

  看到方重勇已经完全听懂自己的话,李医官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道:“郎君且自去,待我先研究研究这方子要不要增减什么药材。我看药方很妥帖,配出来问题不大。”

  一听这话方重勇立马心中大定!

  作为一款“保健药”,药效如何是其次的,想办法中和主药中的毒性,才是历代名医所孜孜以求的,很多人因为一道好药方而名垂青史。

  对于基哥来说,效果有没有在其次,吃得安全放心,不会吃出毛病来,才是首要竞争力。

  李医官竟然只听一番话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只能说……不愧是信安王府里走出来的保健医生!专业人士就是明白其中的道道!

  方重勇听闻这位信安王如今在长安休养,七十多了还能舞刀弄棒。李医官当年的“日常保健”只怕是功不可没。要知道,信安王李祎可是六十岁还在河西征战多年的,在别处也打过不少仗,身体的暗伤只怕不少。

  若是没有人鞍前马后的保养,估计早就坟头长草了。

  方重勇只看阿娜耶那娴熟的按摩手法,就知道这位李医官是有绝活的,能在人文荟萃的凉州城内立足,绝非浪得虚名。

  “那就一切拜托了,圣人的事情……请李医官务必尽力。”

  方重勇对着李医官深深一拜,行了一礼。

  ……

  “李白,你先退下吧。”

  玉真公主府的一间偏殿内,穿着道袍,装扮朴素的玉真公主对身旁的李白说道。

  李白作为特殊的“翰林大学士”,乃是跟在李隆基身边,随叫随到吹“彩虹屁”的。入宫快一年,已经留下了不少描写宫廷生活的诗篇。这次他是跟在李隆基身边一同来玉真公主府的。

  李隆基名为看望妹妹,实则跟杨玉环幽会,此间秘辛,长安权贵圈子几乎人尽皆知,却又一个个装聋作哑。

  待李白退下后,玉真公主这才面带忧愁的对面前的大唐圣人李隆基叉手行了一礼。

  “妹妹何故如此客套?”

  李隆基大惊,连忙扶住他的嫡亲妹妹玉真公主。

  “兄长,外面好多人,对兄长扒灰的事情有诸多非议。妹妹想带着杨玉环前往济源王屋山灵都观修道,请兄长成全。”

  玉真公主对着李隆基深深一拜,长跪不起。

  “唉!你们!你们一个两个的,为什么要逼朕呢!”

  李隆基长叹一声,连忙将玉真公主扶了起来。

  他人生中早年的幽暗岁月,都是伴随着兄弟姐妹渡过的,因此李隆基对于兄弟姐妹的感情,远远胜过他那些随时可以宰了的儿子们。

  再说了,儿子们会篡位,兄弟姐妹则不会,李隆基的感情倾向,也有现实的考量。

  “兄长,寿王完婚以后,我带杨玉环出家修道,此乃功德圆满,请兄长成全。”

  玉真公主再拜。

  不过这次她也把李隆基给惹恼了。

  “这样的话,以后不必再提了。”

  李隆基也不管跪拜在地上的玉真公主,直接拂袖而去!


第87章 纯洁的婚礼

  寿王大婚,整个长安城都普天同庆。李隆基下令大酺三日,由官府提供面点、酒水等,隶属于太常寺的太乐署和鼓吹署,负责婚礼庆典的奏乐。

  太乐署既是音乐学院,也是国家的御用演出团体。当遇到重要的祭祀场合之时,太乐署的雅乐一定要现身,配合礼制,进行表演。同时还要代表国家形象,给那些前来朝拜大唐天子的外藩客人,进行国家级别的雅乐表演。

  一句话:这次虽然是二婚,但基哥对寿王那是真的好!热热闹闹的大办!

  能用上的排场都给用上了。

  这次大酺虽然因为经费不足,没有造“花灯塔”。但寿王府周边的烟花却管够,王府内外张灯结彩好不热闹。说实话,寿王李琩当年与杨玉环结婚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大的排场!

  不过这一次,李隆基并未如从前那样出席寿王的婚礼,整个婚礼流程,由岳父韦昭训主持。

  岳父不来不行,因为他女儿现在……才九岁!还根本不知道婚礼的意义!

  这是一桩地地道道的政治婚姻,新娘子甚至此刻都不在府里,整个热闹盛大的婚礼,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它只是向外人宣誓:寿王已经再婚,和前任王妃杨玉环的故事,已经画上句号。

  韦昭训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对于这件事,长安城内权贵圈子里的人,洞若观火的不在少数。

  在表面的恩宠之下,圣人对寿王,其实带着深深的嫌弃,没有一点作为父亲的慈爱。为了占有前任寿王妃杨玉环,圣人已经是急不可耐的给寿王安排一个新王妃,并且让他在未来几年内“守活寡”!

  为此,圣人的胞妹玉真公主,都气得远走济源王屋山灵都观“修道”去了!但丝毫没有改变圣人的初衷!

  李隆基为了掩人耳目,邀请已经是“道士”身份的杨玉环到兴庆宫内“做法事”,并且为她新建了一栋楼。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皇帝扒灰扒到这个份上,不说后无来者,起码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但是韦昭训知道自己什么也做不了,虽然他心中也有火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