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吐蕃人既然派兵偷袭,定然有全盘的计划,那时候河西军的主力,只怕已经跟吐蕃人的主力对峙于青海湖,准备决战了!
到时候,甘州腹地被袭,山丹马场被劫……这一系列后方失火的事件,会极大影响前线唐军的后勤补给。
这场战争鹿死谁手,可就难说得很了!
王忠嗣命郭子仪在甘州张掖附近练兵,未尝没有防备吐蕃人偷袭的意思。只是他没办法分出更多的资源来,一切都要靠郭子仪自己努力了。这未尝不是王忠嗣给郭子仪立功的机会,以酬谢这位“老乡”。
河西诸军,以赤水军为首。在河西节度使不管事的时候,赤水军使的军令,可以代替河西节度使的军令。王忠嗣的用心良苦,方重勇此刻也是感同身受了。
“这条路确实有些风险,只是……我能帮你什么忙呢?”
方重勇叹息问道。
“只需要方使君严格执行秋防令即可。此举势必会得罪甘州本地官员与百姓,最后也可能劳而无功,被人笑话胆小如鼠……唉!”
郭子仪一脸无奈,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大唐已经很久没有下秋防令了。河西本地,其实对此比较抵触,觉得这是多此一举,让本该换防的屯兵无法换防,没有怨气才是怪事。
不仅如此,还要坚壁清野,组织团结兵军训,增加人员巡逻,增加府库开支。没错,团结兵和滞留不能回家的边军,一样要给军饷的!这些都是从河西本地府库里面支出。
而且屯田所用的劳动工具,如直辕犁、耕牛、石磨等物,都是官府提供。边军们不能轮换,原本在家耕田的又被临时征发为长征健儿,所以官府管理的屯田就会无人耕种,只能妇女老幼上阵。
这对边镇经济的运行,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一切的一切,跟郭子仪关系不大,却与方重勇这个新任的甘州刺史,有着直接且重大的利益联系。
简单点说,作为“单车刺史”,就是专门监督边镇地方上干这活计的!
郭子仪言简意赅的将这些解释给了方重勇听,让这位从长安来的方衙内整个人都不好了!
方重勇的想法,是在甘州躺平兼旅游,当一个快快乐乐的甩手掌柜。反正他麾下不是还有甘州司马与甘州长史嘛,将任务摊派给那两人就行了。
反正甘州无战乱,放心浪就行。听闻张掖附近的风景很优美啊,前世他还来这里旅游过,感觉真不错。
甘州有“塞上江南”之称,乃是水系汇聚之地,空气好,没沙子,不缺水,物产丰饶人口不多!
方重勇想得很通透,建康军使欧阳琟兼任甘州刺史,平日里人都在建康军军营,驻地是肃州与甘州的交界处,离张掖城两百多里。
自己就算是个吉祥物,也不可能比几乎不管事的欧阳琟要差吧?
再差还能差到给甘州加负面buff?
基哥这职务任命虽然荒谬,但也不算是离谱到家。因为这种有节度使、营田使、度支使管辖的州县,其刺史的权责比普通州郡小不少。
那个二十四岁的衙内刺史,当了四年甘州刺史,不也没出什么事吗?
方重勇之前是这么认为的,只是现在听郭子仪一说,心情瞬间落到谷底。
吐蕃人来了,他要担惊受怕,体验兵祸,一不小心就要成为吐蕃人的阶下囚。
吐蕃人不来,他强硬执行秋防令,会被本地官员和百姓给骂到不敢出门,坐实自己“年幼无知”的人设。
总之,不管吐蕃人来不来,这一趟都是苦差事!
“方使君是怎么想的呢?”
郭子仪小心翼翼的问道。他很明白,背景强硬的方重勇,对这件事,是可以说不的。
谁也不能要求一个半大孩子去承担这样的责任,哪怕这个孩子真的聪明得不像话。
“我明白了,此事我会尽心尽力去办的。”
方重勇点点头说道。
“如此,那便谢过方使君了。”
郭子仪叉手行礼,神态甚为恭敬。
“明日郭军使可否安排一下,让军中儿郎们帮山丹县收割一下牧草以备军需?”
方重勇没有忘记方大福的嘱咐,对郭子仪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是应有之义,就算方使君不说,张掖守捉也要配合这件事。使君如此勤于政务,郭某倒是有些担心多余了。”
郭子仪拜谢而去,方重勇就看到阿娜耶凝神看着自己,目光很是诡异。
“你又在想什么?”
方重勇叹了口气,在草垫上躺了下来,习惯性的把头枕在阿娜耶的双腿上。
“什么节度使,军使,都跟你谈笑风生的。郎君才十岁就当了刺史,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形容才好了。”
阿娜耶苦着脸说道,很为自己的将来担忧。
这枝头有点高,不知道能不能攀得上啊!她感觉自己跟方重勇的差距越来越大,都大到让人害怕!
“来,给爷笑一个。”
方重勇恶作剧一般的伸出食指,按在阿娜耶挺拔的鼻梁上。
“甘州……很危险吧?”
阿娜耶温柔的将方重勇的手放好,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谁说不是呢……总之,就是个硕大无比的深坑啊。”
方重勇疲惫的闭上眼睛,喃喃自语说道,很快就睡着了。
第99章 基哥的一己之见
这年深秋,天子寿辰,普天同庆。李隆基下令大酺三日为自己庆贺,各地刺史与节度使,很多人都以“进献祥瑞”为由,送入各种珍奇到长安,为天子贺寿。
李隆基龙颜大悦,大赦天下。轻罪的出狱,重罪等死的发配边疆从军,世人皆歌颂天子的仁慈。
虽然庆典很热闹,收到的礼物也很贵重,但基哥总感觉有些平淡无奇。过生日只能证明自己又老了一岁而已,其他的啥也不顶用!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那便是河西节度使萧炅进献来的药方,嗯,很好很强大!
如今基哥不仅自己喝,而且还将多余的药材分给十王宅里的诸多亲王享用。一时间顺气锁阳茶声名大噪,又因为白亭海现在是唐军与吐蕃冲突的最前线,已经变成了军事封锁区,寻常人等无法靠近。
因此这种原料并不稀奇的保健药,在流入长安坊间后,价格竟然暴涨到原料价格的几百倍,甚至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
只是始作俑者方重勇,并未从中得到任何肉眼可见的好处。如今此药的生产销售渠道已经完全被河西节度府垄断,萧炅除了承诺战后扩大白亭军的编制,提供足额的“私马”以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
参与此事的所有人,几乎都是白忙活了一场。
白亭军原士卒,屯守白亭堡的一部随着郭子仪到了甘州,作为秋防令中张掖守捉扩建的核心队伍;屯守白亭海马场的一部,则因为此前在突厥人的偷袭中“临阵脱逃”,依据军法,兵员在打散编制后被编入赤水军,军官级别人员则是被撤职查办。
辛云京因为“坚守”白亭堡侥幸逃过一劫,因为战功被“提拔”为甘州团练使,帮助郭子仪练兵,算是明升暗降。而这个职务,本应该由某位长安来的衙内兼任。
白亭海出产的药材虽然火了,然而却没有给白亭军相关人员带来任何好处。很难说这不是有人眼红药材的利益,从白亭军手中抢夺,以大欺小。
至于方重勇,他已经不是白亭军副军使,被调到甘州担任刺史,自然是无人再关注他会怎么想。
……
“今日,朕就册封你为都御史兼太常少卿。以后在朕身边,要鞍前马后效劳啊,就跟你那个忠犬老爹一样。”
李隆基将一卷黄色的帛书塞到方重勇怀里笑呵呵的说道。
“这可担当不起啊圣人。”
方重勇战战兢兢的接过帛书,躬身叉手行礼说道。
“诶,叫什么圣人呢,朕吃了你给的药,环环喊了一夜没停,美得很。以后你叫朕叫基哥就行了!
好好给朕当狗!”
李隆基故作不满的说道,很是亲切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
“这会不会太无礼了啊基哥?”
方重勇一边嘴里嘟哝着,一边右手无力拨开某人捏着自己脸皮的手。他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就发现阿娜耶那张精致的小脸上满是疑惑,看着自己不说话。
爽朗的阳光从帐篷的缝隙里照进来,原来已经是早上了。
“一路劳顿,竟然睡过头了。”
方重勇一脸心虚的爬起来说道,环顾四周,发现就只有阿娜耶在,其他人都已经出去了。
“基哥是谁?”
阿娜耶冷不丁好奇问道。
“哥”这个词在唐代用法比较飘逸甚至随意,可以代表兄长,也可以代表父亲,不常用却又能时常见到有人在用。
“基哥”这个称呼,说出来内涵很丰富。别说是阿娜耶这个凉州土妞了,就算是张九龄来了,恐怕也得多问一句。
“一个熟人罢了,没什么特别的。”
方重勇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表情管理很成功,并未让阿娜耶看出破绽。
昨夜居然梦见李隆基给他封官,还是什么“都御史兼太常少卿”这样狗血的官职,事实上唐朝并无都御史这个官职。而太常少卿是太常寺的二把手,有两位,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四品官。
这官当着没滋味,忙起来像条狗,闲下来也像条狗!
“山丹县县令在外面等着郎君会见,虽然他们都说睡醒了再见面也行,但我觉得还是把郎君喊起来比较好。”
阿娜耶不好意思的说道。
方重勇微微点头不置可否,心中却对郭子仪的办事效率大为惊叹。
山丹县令前来拜会,那说明“割牧草”的事情双方已经通过气了,这位县令十有八九是来表达谢意的。
唐代最基层的县令就是如此,谁的官都比他大。甚至那些偏远小县的县令,根本就不是科举人才当的官,而是在当地就近提拔,常常就是相邻县的人才自荐。
然而当方重勇与那位山丹县县令见面以后,才察觉到那种难以言喻的尴尬。
身着绿袍,胡须花白,看上去已经年过五旬的县令;以及他这位刚刚十岁,连官袍都还来不及定做的“单车刺史”。
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距,或许生下来就已经确定了。
这位县令过来不为别的,就是单纯来感谢方重勇体恤州县百姓,并询问需要什么差遣。当得到不需要差遣的回答后,这位县令便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还留下了几箱子山丹县本地的土特产。
腌制并风干过的羊肉,上好的甘草药材,本地特色的药酒等等,说不上多值钱,但看得出来,都是精挑细选过的。
这么短的时间,偏远小县,要准备齐全这些东西,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方重勇不由得心中感慨,在地方上当小官,要伺候好各路神仙,当真是不放下身段不行,逢官就要跪舔。
正在这时,他看到郭子仪正在指挥麾下的军士,拿着弯弯的镰刀在割牧草,顿时跃跃欲试,准备上前帮忙。阿娜耶连忙拉着他的袖口小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