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然而,吐蕃人既然派兵偷袭,定然有全盘的计划,那时候河西军的主力,只怕已经跟吐蕃人的主力对峙于青海湖,准备决战了!

  到时候,甘州腹地被袭,山丹马场被劫……这一系列后方失火的事件,会极大影响前线唐军的后勤补给。

  这场战争鹿死谁手,可就难说得很了!

  王忠嗣命郭子仪在甘州张掖附近练兵,未尝没有防备吐蕃人偷袭的意思。只是他没办法分出更多的资源来,一切都要靠郭子仪自己努力了。这未尝不是王忠嗣给郭子仪立功的机会,以酬谢这位“老乡”。

  河西诸军,以赤水军为首。在河西节度使不管事的时候,赤水军使的军令,可以代替河西节度使的军令。王忠嗣的用心良苦,方重勇此刻也是感同身受了。

  “这条路确实有些风险,只是……我能帮你什么忙呢?”

  方重勇叹息问道。

  “只需要方使君严格执行秋防令即可。此举势必会得罪甘州本地官员与百姓,最后也可能劳而无功,被人笑话胆小如鼠……唉!”

  郭子仪一脸无奈,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大唐已经很久没有下秋防令了。河西本地,其实对此比较抵触,觉得这是多此一举,让本该换防的屯兵无法换防,没有怨气才是怪事。

  不仅如此,还要坚壁清野,组织团结兵军训,增加人员巡逻,增加府库开支。没错,团结兵和滞留不能回家的边军,一样要给军饷的!这些都是从河西本地府库里面支出。

  而且屯田所用的劳动工具,如直辕犁、耕牛、石磨等物,都是官府提供。边军们不能轮换,原本在家耕田的又被临时征发为长征健儿,所以官府管理的屯田就会无人耕种,只能妇女老幼上阵。

  这对边镇经济的运行,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一切的一切,跟郭子仪关系不大,却与方重勇这个新任的甘州刺史,有着直接且重大的利益联系。

  简单点说,作为“单车刺史”,就是专门监督边镇地方上干这活计的!

  郭子仪言简意赅的将这些解释给了方重勇听,让这位从长安来的方衙内整个人都不好了!

  方重勇的想法,是在甘州躺平兼旅游,当一个快快乐乐的甩手掌柜。反正他麾下不是还有甘州司马与甘州长史嘛,将任务摊派给那两人就行了。

  反正甘州无战乱,放心浪就行。听闻张掖附近的风景很优美啊,前世他还来这里旅游过,感觉真不错。

  甘州有“塞上江南”之称,乃是水系汇聚之地,空气好,没沙子,不缺水,物产丰饶人口不多!

  方重勇想得很通透,建康军使欧阳琟兼任甘州刺史,平日里人都在建康军军营,驻地是肃州与甘州的交界处,离张掖城两百多里。

  自己就算是个吉祥物,也不可能比几乎不管事的欧阳琟要差吧?

  再差还能差到给甘州加负面buff?

  基哥这职务任命虽然荒谬,但也不算是离谱到家。因为这种有节度使、营田使、度支使管辖的州县,其刺史的权责比普通州郡小不少。

  那个二十四岁的衙内刺史,当了四年甘州刺史,不也没出什么事吗?

  方重勇之前是这么认为的,只是现在听郭子仪一说,心情瞬间落到谷底。

  吐蕃人来了,他要担惊受怕,体验兵祸,一不小心就要成为吐蕃人的阶下囚。

  吐蕃人不来,他强硬执行秋防令,会被本地官员和百姓给骂到不敢出门,坐实自己“年幼无知”的人设。

  总之,不管吐蕃人来不来,这一趟都是苦差事!

  “方使君是怎么想的呢?”

  郭子仪小心翼翼的问道。他很明白,背景强硬的方重勇,对这件事,是可以说不的。

  谁也不能要求一个半大孩子去承担这样的责任,哪怕这个孩子真的聪明得不像话。

  “我明白了,此事我会尽心尽力去办的。”

  方重勇点点头说道。

  “如此,那便谢过方使君了。”

  郭子仪叉手行礼,神态甚为恭敬。

  “明日郭军使可否安排一下,让军中儿郎们帮山丹县收割一下牧草以备军需?”

  方重勇没有忘记方大福的嘱咐,对郭子仪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是应有之义,就算方使君不说,张掖守捉也要配合这件事。使君如此勤于政务,郭某倒是有些担心多余了。”

  郭子仪拜谢而去,方重勇就看到阿娜耶凝神看着自己,目光很是诡异。

  “你又在想什么?”

  方重勇叹了口气,在草垫上躺了下来,习惯性的把头枕在阿娜耶的双腿上。

  “什么节度使,军使,都跟你谈笑风生的。郎君才十岁就当了刺史,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形容才好了。”

  阿娜耶苦着脸说道,很为自己的将来担忧。

  这枝头有点高,不知道能不能攀得上啊!她感觉自己跟方重勇的差距越来越大,都大到让人害怕!

  “来,给爷笑一个。”

  方重勇恶作剧一般的伸出食指,按在阿娜耶挺拔的鼻梁上。

  “甘州……很危险吧?”

  阿娜耶温柔的将方重勇的手放好,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谁说不是呢……总之,就是个硕大无比的深坑啊。”

  方重勇疲惫的闭上眼睛,喃喃自语说道,很快就睡着了。


第99章 基哥的一己之见

  这年深秋,天子寿辰,普天同庆。李隆基下令大酺三日为自己庆贺,各地刺史与节度使,很多人都以“进献祥瑞”为由,送入各种珍奇到长安,为天子贺寿。

  李隆基龙颜大悦,大赦天下。轻罪的出狱,重罪等死的发配边疆从军,世人皆歌颂天子的仁慈。

  虽然庆典很热闹,收到的礼物也很贵重,但基哥总感觉有些平淡无奇。过生日只能证明自己又老了一岁而已,其他的啥也不顶用!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那便是河西节度使萧炅进献来的药方,嗯,很好很强大!

  如今基哥不仅自己喝,而且还将多余的药材分给十王宅里的诸多亲王享用。一时间顺气锁阳茶声名大噪,又因为白亭海现在是唐军与吐蕃冲突的最前线,已经变成了军事封锁区,寻常人等无法靠近。

  因此这种原料并不稀奇的保健药,在流入长安坊间后,价格竟然暴涨到原料价格的几百倍,甚至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

  只是始作俑者方重勇,并未从中得到任何肉眼可见的好处。如今此药的生产销售渠道已经完全被河西节度府垄断,萧炅除了承诺战后扩大白亭军的编制,提供足额的“私马”以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

  参与此事的所有人,几乎都是白忙活了一场。

  白亭军原士卒,屯守白亭堡的一部随着郭子仪到了甘州,作为秋防令中张掖守捉扩建的核心队伍;屯守白亭海马场的一部,则因为此前在突厥人的偷袭中“临阵脱逃”,依据军法,兵员在打散编制后被编入赤水军,军官级别人员则是被撤职查办。

  辛云京因为“坚守”白亭堡侥幸逃过一劫,因为战功被“提拔”为甘州团练使,帮助郭子仪练兵,算是明升暗降。而这个职务,本应该由某位长安来的衙内兼任。

  白亭海出产的药材虽然火了,然而却没有给白亭军相关人员带来任何好处。很难说这不是有人眼红药材的利益,从白亭军手中抢夺,以大欺小。

  至于方重勇,他已经不是白亭军副军使,被调到甘州担任刺史,自然是无人再关注他会怎么想。

  ……

  “今日,朕就册封你为都御史兼太常少卿。以后在朕身边,要鞍前马后效劳啊,就跟你那个忠犬老爹一样。”

  李隆基将一卷黄色的帛书塞到方重勇怀里笑呵呵的说道。

  “这可担当不起啊圣人。”

  方重勇战战兢兢的接过帛书,躬身叉手行礼说道。

  “诶,叫什么圣人呢,朕吃了你给的药,环环喊了一夜没停,美得很。以后你叫朕叫基哥就行了!

  好好给朕当狗!”

  李隆基故作不满的说道,很是亲切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

  “这会不会太无礼了啊基哥?”

  方重勇一边嘴里嘟哝着,一边右手无力拨开某人捏着自己脸皮的手。他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就发现阿娜耶那张精致的小脸上满是疑惑,看着自己不说话。

  爽朗的阳光从帐篷的缝隙里照进来,原来已经是早上了。

  “一路劳顿,竟然睡过头了。”

  方重勇一脸心虚的爬起来说道,环顾四周,发现就只有阿娜耶在,其他人都已经出去了。

  “基哥是谁?”

  阿娜耶冷不丁好奇问道。

  “哥”这个词在唐代用法比较飘逸甚至随意,可以代表兄长,也可以代表父亲,不常用却又能时常见到有人在用。

  “基哥”这个称呼,说出来内涵很丰富。别说是阿娜耶这个凉州土妞了,就算是张九龄来了,恐怕也得多问一句。

  “一个熟人罢了,没什么特别的。”

  方重勇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表情管理很成功,并未让阿娜耶看出破绽。

  昨夜居然梦见李隆基给他封官,还是什么“都御史兼太常少卿”这样狗血的官职,事实上唐朝并无都御史这个官职。而太常少卿是太常寺的二把手,有两位,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四品官。

  这官当着没滋味,忙起来像条狗,闲下来也像条狗!

  “山丹县县令在外面等着郎君会见,虽然他们都说睡醒了再见面也行,但我觉得还是把郎君喊起来比较好。”

  阿娜耶不好意思的说道。

  方重勇微微点头不置可否,心中却对郭子仪的办事效率大为惊叹。

  山丹县令前来拜会,那说明“割牧草”的事情双方已经通过气了,这位县令十有八九是来表达谢意的。

  唐代最基层的县令就是如此,谁的官都比他大。甚至那些偏远小县的县令,根本就不是科举人才当的官,而是在当地就近提拔,常常就是相邻县的人才自荐。

  然而当方重勇与那位山丹县县令见面以后,才察觉到那种难以言喻的尴尬。

  身着绿袍,胡须花白,看上去已经年过五旬的县令;以及他这位刚刚十岁,连官袍都还来不及定做的“单车刺史”。

  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距,或许生下来就已经确定了。

  这位县令过来不为别的,就是单纯来感谢方重勇体恤州县百姓,并询问需要什么差遣。当得到不需要差遣的回答后,这位县令便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还留下了几箱子山丹县本地的土特产。

  腌制并风干过的羊肉,上好的甘草药材,本地特色的药酒等等,说不上多值钱,但看得出来,都是精挑细选过的。

  这么短的时间,偏远小县,要准备齐全这些东西,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方重勇不由得心中感慨,在地方上当小官,要伺候好各路神仙,当真是不放下身段不行,逢官就要跪舔。

  正在这时,他看到郭子仪正在指挥麾下的军士,拿着弯弯的镰刀在割牧草,顿时跃跃欲试,准备上前帮忙。阿娜耶连忙拉着他的袖口小声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