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157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你说得很对。”

  方有德站起身,一步一步走到那位回纥使者面前,盯着这个比自己矮一个头的回纥人。

  这位回纥使者也是胆大,与方有德对视,竟然毫不示弱。

  这次他并非无脑,而是要试探大唐对于会盟的态度。如果大唐对这次草原会盟势在必行,那么是不会在意回纥使者的一点点“无礼”的。

  毕竟,这点面子比起真金白银的牛羊牲畜来说,完全不值一提!

  然而,就在回纥使者愣神的一刹那,方有德猛的从腰间拔出短刀,直接捅进了这位回纥使者的腹部!

  随后刀柄转动,十死无生!

  这位回纥使者面容扭曲,万万没想到指挥打仗颇有水平的方节帅,居然如此不讲武德!

  使用这般的下流手段袭杀使者!

  很快,他双目圆睁的倒下,似乎根本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来人啊,回纥使者行刺本帅,但学艺不精,被本帅反杀。将刺客尸首送到回纥牙帐,转告骨力裴罗:大唐皇帝乃九五之尊,行刺本帅就是对大唐不敬,对皇帝不敬。

  不过这可能并非是他的本意,而是下面的人在仇视大唐,意图不轨。

  为了会盟的大义,本帅就不计较这点小事了。如果骨力裴罗给我军赔偿九百五十匹骏马以示对大唐圣人的尊崇,并且立刻去办。

  那么此事本帅可以当做没发生过,下不为例。

  如若不然,此次会盟大唐还会不会邀请回纥,可就两说了。”

  方有德指着回纥使者的尸体睁眼说瞎话,帅帐内的颜杲卿、张巡等人,全都是见怪不怪,一点意见都没有。

  在军队里面,只要谁能带领三军将士们打胜仗,最后能落实战功赏赐,那他就是神一样的人物,说话比皇帝的话管用。

  而跟着方节帅混,总结一句话就是:打仗死得慢,战时立功多,封赏不拖欠,当兵有尊严!

  等尸体被拖走后,方有德这才环顾众人,若无其事一样的辩解道:“这些回纥人就是欠收拾,你们说是不是啊?收拾一下,他们就会老实一段时间了。”

  “节帅英明!”

  众将一齐行礼道。

  “嗯,今日拔营,目标回纥牙帐,先沿着河流行军五十里,看看骨力裴罗到底识相不识相。”

  方有德随口下令道。

  于是众将便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好像对这样“任性”的军令已经麻木了。毕竟,再大的事情,也大不过跨防区用兵不知会隔壁藩镇。

  连这种事情都做了,张巡等人相信,方有德其他的事情,除了谋反外,他都干得出来。

  ……

  开元二十七年冬,吐蕃出兵攻鄯州,与唐军最前线的安人军交手。安人军兵力过万,乃是开元七年,鄯州都督,陇右节度大使郭知运所设的王牌军。

  吐蕃人来势凶猛,安人军且战且退,短暂击退吐蕃人后,便回撤到了东面不远的绥戎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这里是鄯城(西宁市)以西,青海湖之东,北临祁连山,南连拉脊山,境内山高水长,坡陡崖峭,地势险要,屹如关隘。

  安人军堵着这里,一连十几天,吐蕃人也没有寸进,只得讪讪退回青海湖以东。

  不久后,吐蕃继续在鄯州南面的区域发力。

  开元年间,唐军在鄯州以南的廓州西面高原有所斩获,把兵力延续到了高原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几个小军镇以为前哨。

  分别是:镇守黄河洪济桥的金天军、镇守百谷城的武宁军、镇守宛秀城的威胜军等。

  这里是大非川东部的边缘,是陇右节度使面对吐蕃的第一道防线。

  吐蕃人再度发力,三座军镇在短时间内再次失守,残兵退到廓州境内的积石军驻地。

  随后吐蕃军兵锋直指廓州,与镇守廓州的积石军交手。

  积石军共计七千兵员,比安人军稍微少一点,但镇守的位置却是自古以来雪区进入天水的交通要道,十分险要。

  聚集了陇右精锐的万余大唐边军,跟吐蕃人血战五日后,吐蕃军终于退去。

  吐蕃人不寻常的举动,让陇右节度使杜希望寝食难安,他向朝廷写了一封奏折,言明吐蕃人在陇右节度使的防区内蠢蠢欲动,似乎是在试探防守弱点,这个举动很是怪异。

  杜希望预言吐蕃人的目标,很可能就是当年被信安王李祎用计谋所占领的石堡城(吐蕃人称之为铁刃城)!

  希望唐军可以增兵陇右,加强石堡城外围的防御。

  不过因为之前的事情,基哥对“毫无主见”的杜希望产生了成见,因此恨屋及乌,对杜希望写的奏折也没当回事。如今他的心思,都在灵州那边。

  与草原铁勒各部会盟,再现当年太宗的光辉,这才是基哥目前最想做的事情。

  ……

  虽然有阿娜耶一路细心照料,但方重勇在路上还是因为风雪交加而偶感风寒,不得不暂时停留肃州州府酒泉城,暂住养病。

  等病好了以后,再去沙州敦煌赴任。为了不给人抓到痛脚,方重勇让严庄带着自己的印信去沙州那边报道,并禀明生病不能赶路的情况。要不然,官员赴任异地,逾期可是重罪!

  因为老爹方有德的关系,方重勇得到了肃州刺史史继先的殷勤关照,养病的住所,在城内最大的一户人家中最好的别院。吃的用的,无一不是精挑细选。

  如果不是方重勇不太信得过不认识的人,只怕身边服侍的下人都不止十个了。

  老实说,比方重勇在甘州时的待遇要好不少。堪称是“殷勤备至”,有求必应。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方重勇虽然生病,但脑子还是清醒的,越待在肃州,就越感觉情况好像有点不对劲。

  正在方重勇缓慢养病,同时又心怀犹疑的时候,朝廷那边居然送信过来了!

  这位驿站系统传递公文的驿卒,从敦煌而来,寻方重勇不得,得到严庄的提醒后,一路辗转,终于在甘州隔壁的肃州府城酒泉城找到了方重勇一行人。

  病床前,方重勇有气无力的对身旁照顾的阿娜耶说道:“念一下公文吧。”

  “沙州刺史王怀亮因罪免职,由礼部员外郎方重勇暂代其职,并处置其事。待朝廷补缺后另有任命。

  这是什么意思呢?”

  阿娜耶疑惑问道。

  “没什么意思,我先睡一觉,基哥来了都别叫醒我。”

  方重勇都懒得抱怨了,现在请病假,先让自己清静清静。

  基哥的那些破烂事,后面再说吧。


第115章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全忠曾住

  骨力裴罗并没有玩出什么幺蛾子,得知他的使者被唐军主帅方有德杀死后,他立刻准备好了九千五百匹骏马,派出使者前来唐军大营请罪!

  足足是方有德所提要求的十倍!

  至于跟大唐翻脸,骨力裴罗完全没想过。试探归试探,真要翻脸的话,需要付出极大利益,而且未必能讨到好。

  大唐通过灭突厥,已经造出了“大势”,会盟便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大唐非常机敏的抓住了这个机会,趁着草原势力还未形成新霸主之前,抢先会盟。

  这其中的眼光与手段,不可小觑!

  方有德的魄力,是骨力裴罗没有料到的,正因为如此,骨力裴罗才感觉大唐的决心很大,准备也很充分,自己必须要认真对待,不能再耍小聪明了。

  回纥人决定认怂,向大唐传递了愿意会盟之意。

  然而方有德的表现,再次出乎骨力裴罗意料。

  唐军只是接收了事先开出条件所说的九百五十匹马,至于骨力裴罗因为各种原因而“十倍奉还”的多余,则一匹也没有要,全部退还给了回纥这边。

  这个消息传到九姓铁勒其他部落当中,所有人都对方有德办事的公道与信义推崇备至。

  就连尚未表态要参加会盟的葛逻禄等部,立刻派使者前来唐军大营,表示自己愿意参加会盟。

  只要大唐皇帝亲临,则他们的酋长一定会到灵州捧场。

  方有德十分亲切的接待了葛逻禄的使者,并向他们保证:所谓会盟,便是冲着草原的长治久安而来。他日若是有人不守规矩,背叛盟誓,那么大唐一定会帮他们讨回公道。

  葛逻禄与回纥的关系向来都是九姓铁勒当中最差的,而现在回纥强盛,隐隐有在突厥之后一统北方的趋势。

  所以方有德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那简直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就差没直接说“回纥打你的话,你直接找大唐给你撑腰便好”。

  当然了,三姓家奴葛逻禄也不是什么好鸟,黑历史一抓一大把。

  不过话说回来,外交上的事情不就是这样的么。拉拢一个二五仔去收拾另外一个二五仔,这才是政治的常态啊!

  现在方有德犯难的并不是这些杂事,而是大营附近的阙特勤碑要怎么处置。

  阙特勤与毗伽可汗为兄弟,碑正面及左右侧刻突厥文,背面为中国唐代玄宗皇帝亲书的汉文,汉文内容为唐玄宗悼念已故突厥可汗阙特勤的悼文。

  这座石碑的诡异之处在于:背面是基哥所书文字,内容表达了强调双方自玄宗朝确定父子关系后,呈现了新的和平稳定,基哥在碑文结尾以诗为颂:“沙塞之国,丁零之乡,雄武郁起,于尔先王,尔君克长,载赫殊方,尔道克顺,谋亲我唐,孰谓若人,网保延长,高碑山立,垂裕无疆。“

  明显的亲善之意,浩浩荡荡的大国之风。

  但突厥文刻着的却不是那么回事了,里面大量文字都叙述着对大唐及汉人的怨毒诅咒和刻骨仇恨。

  大唐礼部多的是人才,自然不可能看不懂突厥人到底写了什么。然而基哥还是把字题上去了,究竟是什么心思,其实也不难揣度。

  活人对于死人,或者对于将死之人,总是会有几分包容心的。既然别人都要死了,难道还不许他们骂两句?

  或许在基哥看来,后突厥汗国周边强敌环伺,哪怕没有大唐,它也是长久不了的。

  突厥人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

  如果基哥不题字,那么方有德会命人将这块石碑带回长安,让专人将突厥文翻译成汉文,以供长安百姓“瞻仰”一番。

  可是基哥既然题字了,那就不能随意处置了,随意处置便是对圣人不敬,后果很严重。

  “军司马,这座石碑,你以为要如何处置才好?”

  阙特勤碑前,方有德对担任行军司马的颜杲卿询问道。

  “突厥人心怀怨恨,这不正好衬托我大唐才是正义的一方么?节帅不必去理会这碑文便是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非功过,让后人去评说吧。”

  颜杲卿叉手行礼说道。

  “如此也好。”

  方有德点点头,又补了一句道:“那就在石碑正面最上方加一句:背大唐誓约者,虽远必诛!”

  有这必要?

  颜杲卿一脸懵逼,随即还是点点头,他也不是反对这么做,只是觉得完全没必要而已。

  “节帅,大军出河套已经数月,如今后突厥汗国已灭,是否应该班师回驻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1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