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331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然而很快,这些人就发现他们实在是太年轻,想得太天真了。

  ……

  就在鉴查院成立的第二天,就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大事!

  当中枢官员们进入皇城内的各部衙门办公以后,皇城所有城门落锁,不许任何人进出!鉴查院开始纠察中枢百官风纪!

  位于门下省衙门旁边的议政堂内,左相李适之,右相李林甫正在办公,桌案正好是面对面。

  二人虽然同为李唐宗室,但他们的关系却很一般,确切的说,李林甫当宰相前都没跟李适之说过话!自然也谈不上什么私交。

  当然了,李适之并无过人才干,也没有被李隆基视作心腹股肱,所以李林甫也没太把他当回事。只要不妨碍自己办公,李林甫就当没这个人存在。

  今日,李林甫正在议政堂内琢磨南方地税改革的问题,简单说,就是更好更快的从远离长安的富庶地区捞钱!再通过运河送到长安!

  方重勇前世很多政治小白,都认为横征暴敛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是个昏君暴君都会玩。

  其实不然,这是一件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历史上玩得好的君王并不多见。

  古今中外,无论是不是封建时代,都有很多不懂这项高深技术的统治者。经常弄得民不聊生的同时,自己也没能捞到多少钱。至少是个人所得与弄出来的动静完全不成正比。

  近期陇右边军欠饷的问题,牵扯了李林甫不少精力,让他迟迟无法出台在江南收税的新政。

  这位大唐右相认为,补齐陇右军饷并不是做不到,而是无法解决陇右那边的根本问题,施政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效果并不好。

  表面上看,陇右那边是边军军饷偶有拖欠,实际上则是陇右数十年与吐蕃对峙,民生凋敝,已经无以为继了。这就是为什么河西那边打仗打了几十年也不叫穷,陇右这几年没打仗都叫穷的真实原因。

  河西那边可以自己造血,陇右则不行。哪怕是超发军饷,也不能解决陇右当地资源欠缺的根本问题。

  以陇右节度使所在的鄯州为例,唐初时这里还有户口五千多,开元中的时候就只剩下不到四千,现在更是快跌到三千以下了!

  陇右户口实际上多年以来都是负增长!这在大唐不说是司空见惯吧,至少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了。

  边军军饷发下去以后,这些人的家庭,需要用拿到的绢帛,去换取其他生活必需品。但本地商业断绝,道路崎岖,人口还因为战乱不断减少,产出也越来越少。就算拿到军饷,这些军户家庭的生活又怎么可能好起来呢?

  当地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起码是长安这种高消费地区的两倍!

  只要是本地不产的,无论什么都贵;本地产的东西(如畜牧业产品)又没办法大规模贩运出去交换生活必须物资,所以生活水平一直上不去,又加速了人口外流。

  这也是为什么长安天子没有打开自己的内库,去发军饷的重要原因。

  高价物和奢侈品在陇右当地,压根什么都换不到。

  基哥总不能把一个西域来的夜光杯,交给某个陇右边军丘八,然后对他说:这宝物价值一千贯,够你一辈子的军饷了,拿好慢走,给朕好好在陇右当狗看门。

  这位陇右边军丘八拿了价格不菲的夜光杯,他又能干啥呢?

  而限于陇右的交通条件,运送基本生活物资,物流成本是很高的,而且每年的运力都十分有限。后勤方面的欠缺,极大限制了陇右边军的战斗力。

  一方面陇右本地户口越来越少,造血能力越来越差;另一方面陇右驻军又越来越多,所需靡费庞大,全靠关中输送。

  而运输条件又没有本质性的改观,最后陇右边军的穷困已经无需赘言,这不是补齐军饷就能解决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以前没有这个问题呢?

  因为以前是府兵啊!

  就算有什么优惠,也不是送给丘八本人,而是给他们所在户籍的家里!无形中就省了一笔运费。

  而现在是募兵,军饷就是丘八们唯一的收入。不把军饷亲自送到他们手里,人家就会造反,没啥好说的。

  所以李林甫想的事情就是,如何更大规模的贩运江南与蜀地的布匹,以补足长安的缺口。然后加大关中输送陇右的规模。

  可以预见的是,关中绢帛加大规模输出陇右,已成定局。就算现在没有,以后逐年加大供给也是必然,已经到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想着这些让人头大的事情,他忽然抬起头,发现自己面前站着一个人,似乎已经站了一会。自己刚才想事情居然都没发现!

  “颜御史……呃,颜院长到本相这里有何公干呢?”

  李林甫面带微笑询问道,心中非常不爽,却是没有发作。

  “本官是来给右相执法的。”

  颜真卿也是面带微笑,对李林甫叉手行礼道。

  “本相犯了何事?颜院长可否言明呢?”

  李林甫一脸错愣反问道。

  李林甫平日里经常跟儿子女婿们吹嘘,自诩他当官的技术一流,不贪污也能搞钱,明面上不会违反任何法令。

  颜真卿要是能找他的茬,估计以前早就有别的人下手了,何必等到今天。

  “右相,您这三份奏折里面,都有好几个错别字,乃是对圣人不敬。”

  颜真卿从袖口里掏出三份奏折,放到李林甫桌案上。

  噗!

  坐对面的李适之没绷住,直接笑出声来了。

  李林甫面色尴尬的打开其中一份奏折,只见上面有几个字被朱笔圈了出来。嗯,确实是写了错别字,而且还不止一个。

  但是这也没办法,李林甫办公是很忙的,一天要写好多个奏折,多的时候一天写十几个!

  他哪里有那个闲工夫去查错别字啊!再说了,以前这点屁事也不是个事啊!

  不过上纲上线的说,给大唐天子看的奏章里面居然有错别字!这好像真的有点“大不敬”的意思。

  往小了说,这是审查不严,态度敷衍。

  往大了说,这是戏弄天子,其心可诛。

  就看这事怎么解读了!

  “那颜院长想怎么处置呢?”

  李林甫没好气的问道,他是万万没想到,鉴查院第一刀居然开到他这个大唐右相身上了。

  但是,这有没有可能这是圣人授意的呢?

  李林甫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可怕的想法,随即他越想越怕,压住了自己的怒气,不再对颜真卿辩解了。

  “呃,按右相这个级别,罚款五千绢。”

  颜真卿从怀里掏出小册子,翻阅了一番后,对李林甫一本正经的说道。

  “行,本相下值后便派人送去太府寺。”

  李林甫无奈说道,五千就五千吧,他也不缺这点绢帛。

  只当是孝敬圣人了。

  “回右相,罚款不是送圣人内库,而是送去专输陇右边军的府库,仓满后便会送往兰州金城。”

  颜真卿行礼说道。

  这个府库并不是新建的,而是占用了长安皇城内一个规模不大的库房。

  “输送陇右边军啊。”

  李林甫若有所思,他大概明白基哥到底想做什么了。

  “本相明白了,颜院长请便,本相还要办公。”

  “告辞。”

  颜真卿施施然走出议政堂,还没走多远,忽然想起什么,恍然大悟一般返回议政堂,走到左相李适之面前叉手行礼恭敬说道:“左相,您当值的时候饮酒,这可是典型的玩忽职守啊!这是对圣人不敬。”

  左相李适之连忙将左手边的酒壶藏到身后,一脸疑惑看着颜真卿,企图装无辜蒙混过关。

  “左相,还是拿出来吧,这美酒香气本相都闻到了。”

  对面的李林甫爽朗笑道。

  “罚五千绢,与右相一样。”

  ……

  如果说宰相家资丰厚,又顾及颜面,被罚时气氛友好而祥和的话,那针对长安权贵子弟的纠察,则充满了暴力与激荡!

  长安郊外,一百多个纵马驰骋的权贵家子弟,被神策军精锐统一“邀请”到一片草地上集中。

  而他们的女眷与家奴,则早已被驱散,各回各家报信去了。

  新任鉴查院院长的郑叔清,亲自带着三百神策军精锐,在长安郊外“抓捕”踏青的权贵子弟。当然了,也包括家里并没有人当大官,也不是勋贵或者皇亲国戚出身,但衣服穿得很好的倒霉蛋。

  为了震慑这些不学无术的宵小之辈,郑叔清今日还特意佩剑,以示威严。

  只是他穿了龙袍也不像太子,身上带把剑反而显得文官不像文官,武官不像武官,在外人看来有些另类滑稽。

  “本官怀疑你们当中,有人穿戴逾制僭越。

  你们是自己脱,还是本官下令让人替你们脱呢?

  呵呵,你们当中肯定有人想事后让你们家中为官的长辈状告本官。

  请随意,不过那也得等你们回去以后再说。

  现在,你们脱还是不脱!”

  郑叔清环顾众多长安权贵子弟呵斥道。

  听到这话,在场诸多权贵子弟,五陵年少们的表现各不相同。

  少数人不以为然,对郑叔清嗤之以鼻,但绝大多数人居然都是面色大变!

  甚至有人吓得瑟瑟发抖!原因就出在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上!

  其实,唐高宗时期就已经下令,开元以后又得以加强的某个规矩,就规定了贵族与百姓平日里的服饰要如何穿戴,穿衣服不能乱穿。

  某个人处于什么阶级,就必须穿什么类型与样式的衣服。其中最严苛的规定,就是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色!

  明白点说就是:如果你不是皇族,那身上的衣服就别带赤黄色,一点都不行,无论是主色还是配色。

  然而,即便是这样,长安城内赤黄色布料的销售,仍然是供不应求,经常性脱销。

  试问,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宗室子弟,有那么多皇族宗亲在买赤黄布呢?他们这点人又消费得了多少赤黄色布料?

  所以答案就是:包括很多朝廷官员在内,很多人就是喜欢外面套普通常服,看起来平平无奇。但里面的袄子和半臂(一种穿里面的衣服),都是赤黄色为底色或缀色。

  这就是典型的逾制僭越了!

  禁忌的衣服穿在里面,普通的衣服套在外面。既满足了自己内心“高人一等”的虚幻优越感,又不会穿出麻烦来。

  这种习惯,在长安权贵圈子里面,已经成为“不是秘密的秘密”。大家都在玩,但谁也不说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3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1/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