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434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什么,有人不给?

  还是先看看唐军手里的刀再决定比较好吧?

  这年头西域兵荒马乱的,搞不好殃及池鱼盗匪跑沙州来,弄出点意外可就令人扼腕叹息了。

  至于这些借出的粮秣与牲畜,基本上都是肉包打狗,有去无回。

  本地大户借此跟朝廷结一个善缘而已。

  仅此而已。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将来方重勇得胜而归,携带大量西域珍宝回沙州,然后将这些珍宝赏赐给在场之人。

  方重勇敢送,他们敢收么?

  收了是交易,不收这笔账就是人情,谁比谁更傻呢?要不就别借,既然借了就不要寄希望于对方还钱。

  “某赞成!砸锅卖铁也支持方节帅远征西域!

  不管方节帅要什么,兵员也好,粮秣也好,牲畜也好,我们阎氏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阎朝一脸激动拍胸脯保证道。

  其实他这么积极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因为阎朝本人也要随军出征,这个时候不多出点力,难道要等自己战死西域的时候,才会想起钱乃身外之物这句话么?

  阎氏出钱,只当是自带狗粮了,好歹也是便宜自己人啊!

  “某也赞成,别人的话,老朽不信。但是方节帅在沙州为政多年,人品和能力都信得过。”

  说话的这位来自敦煌宋氏,在敦煌本地深耕两百年以上了。

  周成王时封微子启于商朝发源地商丘,建立宋国,以奉商祀,宋国被齐国灭后,宋国子孙遂以国为氏,此支来源为宋姓正宗。敦煌宋氏便是自东汉末年那一波人口迁徙,最后到河西走廊定居的。

  万事开头难,有人捧场了,自然是不乏跟随之人。一时间,大堂内沙州各大户派来的代表,都纷纷表态,支持安西远征军,愿意出钱出力。

  其实,方重勇要他们那三瓜两枣的,也只是有备无患而已,并不是说缺了这点粮秣,在西域那边就玩不转了。

  不过是担忧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绝对绰绰有余罢了。

  这帮人要是不入伙,万一他们想不开,被人怂恿一下,在后方捣乱怎么办?

  他们当然不可能被吐蕃人收买,可是如果是朝中的政敌呢?

  方重勇不想去猜人心,也不想去“考验忠诚”。他只想在前方厮杀的时候,可以后顾无忧。唯有利益联系起来的纽带,在没有更大的利益将其打破之前,能保证没有人会背刺!

  不过,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敦煌张氏的张弥还没有表态,像是在思考什么一样。

  在场众多本地大户的代表,已经有不少人若有所思的看向他,像是想从这张波澜不惊的脸上,看出什么花来一般。

  “张弥,你不表态,是因为收了吐蕃人的好处,故意给本节帅难堪么?”

  方重勇冷不丁的问了一句,语气极为不善,隐约带着怒气。

  他这句话,如同惊雷,在府衙大堂炸响!

  “方节帅说笑了,某视吐蕃人为仇寇,又怎么会收吐蕃的好处。”

  张弥强笑道,只是笑容很是勉强。

  “噢?张氏乃是沙州第一大户,首善之家。

  你父张悛可是本节帅的老朋友了。

  如今在场诸位都表态了,你却不表态。

  还说不是对本节帅有所不满?”

  方重勇皮笑肉不笑询问道。

  张氏当然不可能跟吐蕃合作,这点方重勇是知道的。

  但是换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似乎也说得通。

  因为在河西,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方重勇领兵出征西域持拥护态度,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从中受益。

  比如说,凉州就有人觉得方重勇不该当这个远征军统帅,而是应该由他们家的人来当!

  “不敢不敢,在下对方节帅是非常尊敬的,没有半点不满。

  只是支持远征这样的事情,事关重大某年轻不懂事,要回去与家中族老商议一下。”

  张弥努力辩解道,只是怎么描怎么黑,傻子也看出来有问题。

  方重勇也猜出来一个大概,于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他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道:

  “张弥你虽然年轻,却也是老成持重呐,本节帅很欣赏你!

  那你就先回去等通知吧,接下来要谈的事情,你与张家的人,就不必知道了。

  来人啊,送客。”

  在一众复杂的目光下,张弥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不得不悻悻的离开沙州府衙。

  “节帅,是不是凉州安氏那边搞鬼啊?他们不是一直提议让安重璋当安西远征军主将么?”

  何昌期凑到方重勇耳边不动声色的询问道。

  “你丫闭嘴!”

  方重勇没好气的低声呵斥了一句,他如何不知道是安氏那边对他挂帅出征不满呢!

  安氏的人认为,他们来自西域,跟那边关系熟络,自然好办事,也是利益攸关退无可退。

  在那些人看来,方重勇是“西域经略大使”,总揽大局就行了,军事上没必要当主帅。

  其实安氏的想法也不能说错,毕竟方重勇太年轻了,西域那边的情况也很复杂,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

  还是要找个能打的,也熟悉西域事务的人来办,反正也不耽误大事。

  更何况赤水军还出了那么多兵员呢!

  他们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凉州大户的想法,其中自然也包括凉州张氏。

  敦煌张氏的人,被凉州张氏的态度所影响,不愿意支持方重勇,看起来是意料之外,实际上也是情理之中。只有懂行的人,才看得懂方重勇这一趟的好处有多大。

  凉州安氏出自昭武九姓,他们自然是懂的。

  张弥走后,方重勇微微一笑说道:

  “现在多余的人已经走了,开始说正事吧。

  刚才本节帅谈的是你们付出了什么,现在本节帅就来跟你们讲一讲福利。义务与权力是一枚铜板的两面嘛,本节帅找你们要了粮秣,自然不会不给你们好处。

  比葱岭以西更远的原波斯都护府,以及更远的地方,听说那里可是遍地都是黄金的,货物到了长安价格要翻十几倍。

  之前河西不是有商队嘛,等唐军打通了葱岭,攻克了小勃律后,这商路就彻底通了,而且我们掌控了大局,不必再看某些胡商的脸色。他们再也不能垄断西域货物的定价权!

  本节帅会发许可证给你们经营,而你们集体入股,风险兜底可控。

  以后只要本节帅在,就是军民一体。有唐军一口饭,自然少不了你们一口吃的。”

  方重勇侃侃而谈,变成大忽悠,宣讲“经营许可”与“股份所有制”。唐军数量有限,去了再回来,经济利益便无法保证。只有发动河西的大户与商贾一起去冒险,才能动用“看不见的手”,来经略西域。

  一手商贸,一手刀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场众人呼吸都沉重了几分,没有谁是傻子,毕竟以前都是合伙玩过走私的。

  而现在,方重勇是要把以前的走私,变成现在摆在台面上的“许可证贸易”,顺便在西域推广交子。

  这也就意味着,西域传统的胡商,如果不入局,那么将会成为被唐军打击的对象!下场可以预料!

  那些人会不会入局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越是早入局,能够得到的好处就越多!随着唐军在前面开路,他们这些河西大户就可以跟在后面去摄取自己的利益,并且还可以得到唐军的保护。

  这里头有多大利益,还需要多想么?

  “方节帅,鄙人康居亭,我要鼎力支持您!我要入股!全部身家都给您支配!”

  坐在靠门位置,一个围着头巾的胡商高喊了一句,语气激动说话颠三倒四的。

  在他看来,支援唐军粮饷,这件事意思意思就行了,别人随礼随多少他就给多少。但是现在方重勇说的这个事情,不仅要搞,而且还要大搞!

  只要唐军在葱岭那边能打赢,他就会血赚,赚到他妈都不认识!

  “方节帅,别卖关子了,您这个到底什么个章程,快告诉我们吧!”

  阎朝大喊道。

  他对这个其实不是特别关心,更想用军功往上爬,现在叫嚷不过是给方重勇捧场而已。

  场面顿时热络起来!

  方重勇看到大堂内沙州本地大户代表,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躁动起来。他微微一笑,双手摆了摆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放心放心,到时候某会派人去你们府上详细说明。

  现在不谈公事了,是要吃好、喝好、玩好!

  胡姬呢?乐师呢?

  接着奏乐,接着舞!今日不醉不归!”

  方重勇心中已经乐开了花,脸上却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


第313章 百无一用是天子

  “这葡萄酒的后劲真是大,喝的时候没感觉。”

  夜深了,沙州老宅的卧房里,方重勇一边眯着眼睛看西域地图,一边对身旁端茶倒水的阿娜耶抱怨道。

  这小宅院是当年方有德小时候住过的,如今都算是沙州的“名人故居”了。方重勇婉言谢绝了沙州刺史王怀亮的邀请,执意住到这间条件相当简陋的宅院里,体会着当年方有德骤然从唐末五代回魂到盛唐时的心境。

  为了自省,方有德特意给自己起了个表字叫“全忠”,足见对灭唐的朱温怨念之深!

  “阿郎在想什么呢,一脸沉重的样子。当年吐蕃人围沙州也没这样吧?”

  阿娜耶用粗糙带老茧的小手抚摸着方重勇的面庞,一脸关切的询问道。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提也罢。”

  方重勇叹了口气说道,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聊下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4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4/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