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711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得令!”

  段秀实离开后,立刻掏出竹哨,猛吹了一声!尖啸之音让人心悸!

  听到这话,李岘一脸古怪,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一个时辰架设好浮桥啊,还是在黄河河面,他都不知道该不该骂方重勇无知小儿了。

  然而接下来一幕,让李岘瞠目结舌!

  他就看到一艘又一艘小船,如同摆积木一般,朝着北面铺开。每一艘船,早就被绳索套牢,一艘接一艘,船头套船尾!

  那几艘原本在黄河中央的渔船,划过来负责牵引绳子到对岸去打桩,一切都如同精密机器一样配合着,有条不紊,十分娴熟。

  原来还可以提前在渡口,就把停泊在此的小船事先用绳子套好!

  我踏马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岘大为懊恼的摸摸脑袋,这些小船停在栈桥边毫不起眼。谁也不曾料到,它们在此番架桥之前,就已经被“处理”过了。

  真正要架桥的时候,只需要收紧绳索,将它们牵引出来即可,压根不用费什么劲!

  而这种状况,必须是北岸的河北叛军斥候,亲自来卢县岸边栈桥仔细侦查分辨,才能看出来的。

  以如今这情况来说,类似操作几乎没有可行性。

  也就是说,河北叛军吃这个亏是必然的,事先不可能察觉。

  李岘忍不住苦笑,换了他在聊城当守将,也一样防不住。

  很快,这些小船便已经通过绳索的连接,铺到了黄河对岸,并被人在对岸将绳索固定在牢固的桩子上!

  一座浮桥已经初见规模!

  看到这一幕,方重勇忍不住嘿嘿冷笑,心中暗道:

  皇甫惟明,你想不到吧,老子当年在陇右的乌兰关还造过浮桥呢!那边水流叫一个急啊!比今日造桥不知道难多少倍!

  “节帅,桥桩已经铺好了!”

  段秀实跑来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

  “铺桥板!”

  方重勇沉稳下令道,他的心脏也在剧烈跳动,不过脸上看起来还撑得住,依然是那副古板不惊的模样。

  这种造桥之法他在乌兰关用过,就是因为当时河流湍急,不方便铺设木板,所以要事先造“模块”,减少铺设次数!

  用此法可以快速造桥。

  但这里的黄河河面更宽,也不知道好不好用。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就算不好用也要硬上了。

  “得令!”

  段秀实领命而去,看上去信心满满。

  很快,银枪孝节军的士卒便几个人扛着一个长方形,拼接而成的巨大木板,跑向那些用绳索连起来的小船。

  这些士卒用事先准备好的大铁钉,将其钉在小船上,远远看去就像是平坦的木桥桥面一般。

  他们如同接力比赛一般,第一组钉完了就撤走,第二组铺上第二块木板接着钉,来回往复不休。

  李岘仔细查看那些下面加了木条作为加强筋,四周有包边的大木板,忽然间想起银枪孝节军假模假样包围卢县的时候,似乎是在打造一种“攻城器械”,营地里热火朝天的模样。

  他现在才后知后觉恍然大悟,这些人哪里是在打造攻城云梯啊,他们就是在打造浮桥木板!

  方重勇和他麾下丘八一连忙了几天,便是为了此刻!

  李岘忍不住看了看始终保持着扑克脸,抱起双臂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方重勇,感到一阵阵的心悸。

  甚至是不可名状的畏惧。

  银枪孝节军想来应该是很能打的,但是方重勇并未以此骄傲自满,认为老子天下无敌。

  相反,对方非常注重战斗细节和后勤保障,非常喜欢使用计谋。

  连架设浮桥,都在前面好几天做足了准备,其中不乏大大小小的战略欺骗。

  其实在李岘看来,聊城守将或许根本就关注不到这些,而方重勇却依旧是把套路玩得一丝不苟!连打造渡河木板,都要让敌军以为是在准备攻卢县的攻城器械。

  不用大楼船,也是为了麻痹对岸守军,让他们以为银枪孝节军没有渡河的意图。

  其心思之缜密,当真不可小觑!

  李岘有点明白方重勇此前征战西域,硬抗吐蕃,是怎么把那些大战恶战赢下来的了。

  比起方重勇和他麾下的银枪孝节军严密部署,步步为营。

  李岘觉得他自己,还有永王麾下的那些军士,当真是一群鱼腩笨鸡啊!

  不仅菜,而且还懵懂无知。

  他们这样的废柴,怎么打得过银枪孝节军这样的虎狼之师?

  李岘不由得为永王李璘的命运担忧起来。

  正当李岘胡思乱想之际,段秀实走到方重勇面前,抱拳行礼道:“节帅,浮桥已经架设完毕!不到一个时辰!末将前来交令。”

  “准备几艘渔船,沿着浮桥来回巡视,打捞不慎落水的弟兄。

  其他人,骑马渡河!”

  方重勇大手一挥,立刻招呼身边的何昌期说道:“你带着亲兵队打头阵!现在就走!”

  说完,何昌期领命而去,方重勇身后的亲兵呼啦啦走得一个不剩。

  李岘像个傻子一样,站在原地不知道该跟着方重勇一起渡河,还是回转卢县县城去睡觉!

  似乎想起李岘这一茬,方重勇转过身对李岘摆了摆手,笑着说道:“粮秣辎重,宣武军中会有专人来负责转运的。替某谢谢永王殿下。讨伐河北贼军,就不劳永王费心了。”

  说完,他便骑着马踏上浮桥,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河北龙潭虎穴,你还真是敢闯啊!我还以为你只是虚晃一枪。”

  李岘看着有条不紊渡河,消失在夜色之中的银枪孝节军士卒,他忍不住一阵感慨,喃喃自语说道。

  人与人,大不同,有人就是水里来火里去,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

  这个真的比不了。

  李岘不禁为永王李璘捏了把汗。

  这位皇子,当真是不知道天下局势之险恶啊。

  如方重勇这般的蛟龙猛虎,已经出来兴风作浪了!

  李璘面对这种人,要怎么跟他们打交道呢?

  ……

  博州州府聊城城头,一个守城的火长爬上女墙,对着城下嘘嘘。

  等嘘嘘完以后,他提了提裤子,一脸满足。

  忽然,站在高处的他,似乎看到城下有人影在晃动!

  这名火长再看,那些人影又不见了。

  他揉了揉眼睛,急忙跳下女墙,对身边士卒吩咐道:“城下好像有人影,要不你坐吊篮下去看看?”

  “不会有事的吧,外面黑灯瞎火的。”

  士卒心中暗骂自己的火长不是东西,自己不肯下去看,偏偏让他去看。所以始终不肯松口下城楼。

  “也罢,去那边巡视吧。”

  这名火长指了指城墙另外一头。站女墙上朝着城下嘘嘘,军法起码十军棍起步,这事追究起来还真不好解释。


第495章 怎么又打我?

  叮!

  正在聊城城头巡夜的一个士卒,忽然听到城墙下面,有一声莫名其妙的脆响。

  但是他没有在意,因为他只是一个在军中混饭吃的团结兵而已,连军饷都没有,只管一日三餐。

  夜晚巡视城墙,就已经是对得起官老爷了。

  武令珣麾下精兵,也就是那些来自幽州的边军,都不负责巡夜。武令珣让他们好好休息,准备接下来冬季南下河南的战役。

  然后把这些杂活烂活,都交给了州县本地团结兵。在武令珣看来,近期是不会发生战斗的,没必要让麾下野战军也累得半死。

  这跟院子里养条狗的道理差不多。狗未必咬得死贼人,但它看到贼人进院子会汪汪叫,而且贼也不是几天来一次,没必要把神经崩那么紧。

  叮!叮!

  又是两声脆响,这个团结兵终于忍耐不住,伸出头往下看去。

  正在这时,一根短矛,径直从下方以一个刁钻的角度,直刺他的喉咙!

  噗!

  随着刀剑入肉之声响起,阴影中的人直接抓着他纵身一跃,爬上了城墙!而这位团结兵,则是捂着脖子仰面倒地,血水流得到处都是!

  打头阵的正是何昌期,不过很是奇怪,他现在满身骚尿味,胸前还有鲜血,模样看起来有些狼狈。

  “上来!”

  何昌期伸出手,将自己身后的银枪孝节军士卒拉了上来!他们都是军中尖刀部队,战阵时冲锋在前,攻城时负责第一波登城,实战经验极为丰富。

  对付聊城这种城墙不过两丈的普通城池,何昌期用的办法很简单,他们甚至还在开封城外试验过。

  唐代城墙的规格有定制,讲究一个“因地制宜”。也就是在不超过基本规格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

  比如长安那边的大城,墙砖厚度(不是城墙厚度)可以达到三尺;而一般州县的城墙,好一点的也是用砖,只不过墙砖没有对应的作坊可以烧那么大,也不需要垒那么高。

  所以墙砖厚度一般在五寸到两尺之间,选择的范围很大。

  穷地方修不起砖墙的,便直接用夯土垒城。那种土城,随便找根可以承力的锥子便可以直接攀爬。

  何昌期用的办法,说简单也十分简单。

  墙砖与墙砖结合的地方,往往是用糯米石灰砂浆作为粘合剂。这玩意是经不起风吹日晒的,腐蚀得比墙砖本身要快得多。

  随便拿凿子凿一下就能凿出一个缺口来,时间长了还会坍塌。所以通常情况下,修城墙,也是唐代刺史的必修课之一。

  不过唐庭已经很久都没拨款修城墙了,聊城自然也是不例外,城墙上被侵蚀的地方很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7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