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786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细心的人发现,他的头发已经变成了银白,身形似乎都佝偻了不少。

  脸上的落寞掩盖不住,似乎连路边的野狗,都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颓废味道。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方有德长叹一声,一句脏话都骂不出来。

  身后的山林里微风吹动,沙沙作响,似有歌声传来:

  “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

  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

  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喋喋不休,再也唤不回温柔。

  为何记不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

  在什么时候。

  ……”


第542章 水入江河,沙落滩涂

  这天夜里,方有德将众将聚集起来开会,商议军务。

  所有人都看得到,方有德脸上带着落寞的表情,丝毫没有战胜强敌的兴奋。

  “李光弼领五千人守蒲州,高仙芝领五千人守潼关,以你们的本部人马为骨干,可以自行招募团结兵。”

  方有德用平静中带着一丝疲惫的语气吩咐道。

  虽然搞不懂对方这种低落情绪是从何而来,但是这项军令却没有什么好说的,十分正常,属于胜利后的驻防操作。

  也意味着方有德要带着其他兵马回转长安了。

  “得令!”

  李光弼与高仙芝二人齐声抱拳行礼,接了军令。

  此战之后,方有德在军中的威信已经是如日中天,无人不服。

  “其他人跟随某回转长安吧,到时候自然会论功行赏。

  就这样吧,现在就开拔。”

  方有德轻叹一声说道。

  他这态度明显有些不对劲,但在场人多眼杂,想问的人又不好意思问。大家只好都当做自己什么也没看到一样。

  众人散去之后,李嘉庆凑到方有德身边,压低声音问道:“大帅,出了什么事吗?”

  此刻二人已经心照不宣来到一处无人关注的槐树下。

  “李琩杀了太上皇,要变天了。”

  方有德轻声对李嘉庆说道。

  然而,后者居然一点也不意外,而是用感慨的语气叹息道:“老而不死为贼,我若是天子,估计也要杀他。只是太上皇这个时候死,大帅可就为难了啊。”

  方有德深知李嘉庆的直爽脾气,没有在意这些从前在他看来有些“大逆不道”的话。

  “木已成舟,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

  方有德长叹一声,内心十分迷茫。

  “大帅,天子杀父,肯定坐不稳那个位置了。

  大帅何不废掉天子,重新扶持一个皇子上位,行当年曹孟德之事?

  这既是为了大帅,也是为了控鹤军,更是为了天下人啊!”

  李嘉庆压低声音蛊惑道。

  不就是天子杀太上皇嘛,天子何其多也!这个不顺心,再立一个便是!

  “韩建、李茂贞、朱温之流,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方有德又是长叹一声。

  这话听得李嘉庆云里雾里,但他也不好问什么,只得保持沉默。

  反正,李嘉庆也算听出来了,方有德似乎是无心权势,没想过要搞什么骚操作。

  甚至还隐隐防范被手下人拥立!

  “大帅,那您之后有何打算啊?”

  李嘉庆疑惑问道。

  “嘉庆啊,这控鹤军,以后就交给你跟怀光了。

  将士们浴血奋战才有了今日之威名,你要善待他们啊。”

  方有德拍了拍李怀光的肩膀说道。

  “大帅不可啊!”

  李嘉庆连忙跪在地上恳求道:“大帅,您便是控鹤军的魂魄,您这一走,让将士们如何自处?”

  他已经听出方有德有离别之意。

  “我自哪里来,便要回哪里去,长安不是我家。”

  方有德将李嘉庆扶了起来,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说道:

  “我自沙州敦煌而来,自然要回敦煌而去。这天下的纷纷扰扰,我已经不想管了。

  现在我便要启程离去,你去长安面见天子以后,凡事可以自行决断。

  你爱做什么,想做什么,我都不会干涉,你也不必派人找我,更不必与我商议。”

  听到这话,李嘉庆大吃一惊!

  方有德居然现在就要孤身上路!居然现在就要卸下全部的权柄!

  不过转念一想,李嘉庆就明白了方有德的苦心。

  他若是回长安,于情于理都走不脱了,肯定有无数人,跪在方有德面前说要让他“主持大局”。

  到时候若是不得已留下,有违初衷,更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何谈解脱?

  不留下,史书笔杆无情,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怎么编排方有德,将一大堆黑锅扣他身上呢。

  现在直接干干脆脆的离去,对他自己,对所有人都好。

  起码杜绝了被人栽赃。他“隐退”了,其他人也别将那些帽子往他身上扣就是了。

  “大帅,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啊!您这一走,到了沙州便成了凡夫俗子,不至于此,何必如此啊!”

  李嘉庆跪在地上哭诉道,拉着方有德的袖口不松开。

  “凡夫俗子又有什么不好呢?

  某这一生,都在为了维持盛唐而奔走。

  现在天下大乱之势已成,唯有先破后立才能解此困局。

  我老了,也累了,没有精力再陪着那些蝇营狗苟之辈们折腾了。

  入长安之后要如何,你自便即可,不用顾虑我的想法。”

  方有德将李嘉庆扶了起来,这回李嘉庆没有再劝了,只能微微点头无奈叹息。

  方有德万念俱灰,已经对于荣华富贵这些外物不在乎了,这就是一个想找个无人之处安度晚年的老人罢了。

  人还未老,心却已死,悲哉痛哉。

  “明白了,请大帅保重!”

  李嘉庆抹了抹脸上的泪水,郑重抱拳对方有德行了一礼。

  “人生世事无常,你也随遇而安吧。”

  方有德对着他摆了摆手,独自朝着拴马的树林边走去。

  ……

  这一年本该是天宝十三年,但因为太上皇李隆基“不慎”从勤政务本楼跌落摔死,天子李琩便下令改年号为“宝应”,遂为宝应元年。

  长安城内有“谣言”传得沸沸扬扬,说太上皇之死,其实是天子李琩所为,然而官府却一口咬定太上皇是自己不慎跌落摔死的。

  只不过,从金吾卫四处抓捕传播流言的人,以及太上皇灵柩草草送入尚未完工的泰陵来看,太上皇的死因很有蹊跷。

  并且天子很不待见太上皇,压根不想尽孝道,也是明摆着的。

  再有,当日在兴庆宫内值守的侍卫、宫女、宦官一百多人,在事发后,都以“疏懒懈怠”导致太上皇身亡为由赐死,也让外人感觉出这件事内幕重重。

  不过朝廷内部各种事务,在李泌的操持下,倒是出奇顺利的运转了起来。

  在官军大胜河北叛军后,李琩下旨,封李光弼为河中防御使,领兵镇守蒲州,可以自行招募团结兵补充兵员。

  同时封高仙芝为潼关防御使,领兵镇守潼关。

  然后朝廷下令,在长安以西的武功、虢县、雍县等地划分防区,设立凤翔府,将控鹤军安置于此。

  与此同时,李琩还册封李嘉庆为凤翔节度使,李嘉庆之子李怀光为千牛卫大将军,侍奉天子左右。

  颜真卿“转正”后担任中书令,右相;李泌担任侍中,左相。中枢内其他因为战乱造成的官位空缺,也都在短时间内基本补齐。

  毕竟,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想当官的文人一抓一大把。

  很难说如此老道的操作,是出于李琩之手。

  但不管怎么说吧,长安中枢机构开始重新正常运转了起来。看上去,一切都挺好,似乎无事发生一般。

  只不过未来会如何,谁也不知道。

  因为不只是全国各地,就连长安城内,都是暗流涌动。天子弑父杀君的流言,在权贵圈子里面传得愈演愈烈,几乎已经到了街知巷闻的地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7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6/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