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83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方大福摆了摆手道:“郎君行事有王者之风,令人叹服。”

  “王者之风?”

  方重勇一脸错愣,不明白方大福想说什么。

  “此人是阿郎在幽州革除军籍的,郎君只要将其扭送官府即可,自然会有人来处置。

  但郎君的处置方法,是恢复其军籍,化解这段恩怨,甚至可以说是化敌为友结下善缘。

  光这一点,就已经比阿郎更强了。”

  “这就是你不懂了。”

  方重勇无奈摆了摆手,继续说道:“风起于青萍之末啊,谁都有龙游浅滩的时候。说不定将来我也有落难的时候呢?到时候就看从前积德积得够不够多了。”

  方大福呵呵一笑,什么也没说,对着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礼。

  “福叔很能打啊,崔乾佑可是幽州墨斗军的边将。”

  方重勇笑道。

  方大福不以为意一笑,用很是平淡的口吻道:“当年奴是阿郎的苍头,专门阵前搏杀,垫后救主的。崔乾佑跟奴比单打独斗,岂不以短击长?至于厨艺,那是成家后慢慢练的。”

  听完这番话,方重勇看着他和善的面庞,很难想象十多年前,这位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阵前武夫。

  方大福退出卧房后,方来鹊又兴匆匆的过来,一见方重勇就激动说道:“郎君,今天奴表现很好吧,看到那贼人我就立刻点了火把!”

  “嗯嗯,你今夜还蛮机灵的嘛。”

  方重勇有口无心的说道。

  “郎君,上次你答应的那个唐锦的袍子……”

  方来鹊一脸扭捏,两只手的食指来回拉扯着。

  “怎么就这点出息!”

  方重勇一巴掌打他头上。

  “以后,我让你娶宰相女!不过是一件袍子而已嘛,整天挂嘴边羞不羞啊。”

  方重勇对方来鹊破口大骂道。

  等安史之乱一来,天下大乱,到时候只要手里有兵马,什么世家女啊,什么公主郡主啊,都跟超市货架上的礼品一样,那是要多少有多少的!

  只要手里有兵马,随便你去拿!

  “可是……”

  方来鹊瘪着嘴抱怨道:

  “那件袍子,郎君送奴不过举手之劳,奴当然盼着啊。

  可是宰相女,那是奴想都不敢想的,更别说良籍贱籍不可通婚了。

  这明显是郎君的戏言而已。”

  方重勇一愣,没想到方来鹊这傻子居然还能说出如此有道理的话来。

  方重勇前世的时候,有人让他捐十亿,他绝对眼睛都不眨,反正也没有那么多钱。

  但是有人让他捐一辆车,那他肯定不能答应,因为他真有一辆车。

  “别吵,我在想崔乾佑的事情呢。”

  方重勇不耐烦的呵斥了一句。

  “崔乾佑,安史叛军悍将,其害不在安禄山史思明之下。如遇则必杀。”

  方来鹊的声音,在方重勇耳边炸响!

  “你刚才说什么了?”

  方重勇按住方来鹊的肩膀,激动的来回摇晃着!

  “啊?我刚刚说话了么?”

  方来鹊一脸莫名其妙看着方重勇问道。

  “崔乾佑!崔乾佑!崔乾佑!崔乾佑!崔乾佑!崔乾佑!”

  方重勇瞪大了眼睛,在方来鹊面前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

  可是对方看上去没有任何反应。

  “你小时候,有没有学过读书写字?”

  方重勇沉声问道。

  方来鹊点点头道:“阿郎好像经常让我背书,只是我脑子笨,背过就忘记了,到现在一点都记不得背过什么。”

  听到这话,方重勇面色骇然,似乎明白了什么。


第61章 好办的和难办的

  第二天,方重勇去了一趟京兆府,正好赶上京兆尹在衙门办公。

  说明来意后,京兆尹韦坚哈哈大笑,当即命人办手续,把崔乾佑从官奴变成私奴,再由私奴变成部曲的步骤给走完了,其间完全没有任何波折。

  至于其中需要多人担保的那些细枝末节,全都略过不问,充分显示了什么叫“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专人专办”。

  这年头,奴仆跟物品等同,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明明白白写在唐律里面的。

  方重勇要办的事情,在本质上属于“财货交割”,出点钱就完事了。

  官奴变私奴,等同于官府的牛马被良家子在路上捡到并牵回家了,理论上是要“归还”的,实际上则可以“特事特办”,比如说赎买。

  这种操作很常见,某些官员因为犯了事被抄家,家人变成了奴籍,他们的去处与际遇都很复杂。

  而私奴放还后变成了部曲,也是约定俗成的路子。只要主人首肯,答应“放还”,就能按程序走完,这也是世家私军部曲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这两件事情都好办,甚至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然而当方重勇来到城外龙武军招募兵马的军营,去打听招募条件时,顿时如同三九天被泼了一盆冷水。

  他万万没想到,待遇优厚的龙武军,对于军人本身应该有的素质没怎么提,反倒是幺蛾子特别多!

  不是长安户籍的良家子,不收!

  有案底在身的人,不收!

  私军部曲就更不收了。

  至于和军人素质相关的武艺啊,军略啊这些,则完全不考。

  不太像是要招募一支能战敢战的精锐之师,反倒有点像个收容长安权贵子弟的粪坑。

  这年头大唐武德充沛,威震四海,谁也不觉得镇守长安的龙武军有什么仗可以打。混进龙武军里面的人,好像也没有多少是渴望建功立业的!大家都是冲着丰厚待遇来的。

  方重勇在招募新兵的大营内外转了一圈,就感觉这支军队必定不堪大用。

  他算是看出来了,李隆基想改革万骑,裁汰冗员,是意识到了从前的万骑,已经被养废了,成了宫廷政变的工具。

  除此以外啥用也不顶。

  李隆基想解散万骑,重组龙武军的这个办法虽然好,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懦夫的血盆里,诞生不了英勇的军队!

  来自京畿地区的富家无赖,勋贵纨绔,以他们为主要兵员的龙武军,将来能有什么战斗力呢?

  恐怕朝中明白人不少,只是李隆基自认为没有问题,认为靠精良的装备就能堆起来一支强军。

  毕竟,李隆基长于深宫之中,阴谋诡计在行,披坚执锐完全是个外行。

  方重勇又想起牛仙客给他看的河西走廊风土人情,想起那边成年男丁中,从军过的比例居然高达90%以上。

  两相对比,傻子都知道优质兵员在哪里了。

  由于李隆基下令进入龙武军者,可以免除徭役和部分赋税,因此京中官宦与富人子弟争相踊跃报名!

  军营都快变成了菜市场。

  现在龙武军的招募,可谓是炙手可热,风头太盛。因为关注的人太多,反而不好内部操作。

  方重勇在龙武军中也没啥特别的关系,又不想打着方有德的名号往龙武军里面塞人,因此崔乾佑入龙武军的事情,一时间竟然陷入困顿之中。

  方重勇深感自己与官府沟通的渠道太过狭窄,有满脑子的主意,却没有地方可以使用。现在的他,空有节帅之子的名声,却什么也做不了,形同废物。

  要是老郑还在长安就好了。

  如此一来,崔乾佑只得以“部曲”的身份住在方重勇家中,等待事情的转机。在闲暇之余,崔乾佑也不想吃闲饭,每日与方重勇“切磋”兵法。名为“切磋”,实则精讲兵法要义,算是手把手的传授军略。

  教方重勇怎么扎营,怎么行军,怎么组织队伍,从最基础的事情一点一点讲起。

  而加入龙武军的可能性,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兵员一天天饱和,逐渐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节帅之子的名头不是万能的,长安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在这里呆着,就像是奔跑中的人被捆住了手脚一般,怎么都觉得不爽利。

  方重勇有种想迫切离开长安的冲动。

  他觉得自己如果继续待在这里,整个人就废了。

  哪怕渣爹方有德是幽州节度使,单凭这一点,想在波谲云诡的大唐中枢搅动风云,一步步往上攀升,简直就跟白日做梦差不多。

  大唐的盛世如同烈火烹油,是长不了的。

  方重勇想多为将来打算一下,不想跟着这条船一起沉下去。他在等王忠嗣回归后去河西,然后利用这个机会去边镇历练。

  乱世要开启了,什么诗词文章,什么歌舞升平都是虚的。唯有手中的刀,才是唯一实实在在可以依靠的东西。

  方重勇觉得自己以后并不需要跟那些文人墨客们打什么交道,没必要在科举上浪费时间,更没必要留在长安中枢跟那些官僚们尔虞我诈玩什么权谋游戏。

  这些事情全都是浪费时间的辣鸡,哪怕玩出步步生莲花,大乱兴起后,也顶不住丘八们的致命一刀。

  武力和兵权,韬略和用兵之法,乃至管理一方,打理后勤的能力,才是未来生存所必须的,这才是他努力的方向。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等王忠嗣来了再去河西,那还不是因为吐蕃人太凶了,方重勇害怕自己到了边镇无人看顾,被吐蕃人冲一波就寄了。

  安全第一,保命要紧。

  ……

  就在方重勇每天上午跟着崔乾佑学兵法,下午去贺知章那边“练字”,日子过得平淡又无聊的时候,大唐中枢居然无风起波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