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能打出去,被人困死是迟早的事情。看来,攻略河南的事情必须按计划执行,明年春天一定要办。
心里想着这些烦心的事情,李宝臣一只手扶着女墙,一只手抬起来挡着刺眼的阳光。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事一样,却又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事。
“大帅,李史鱼求见。”
李宝臣身后传来一个亲兵的声音。
“带来见我。”
他转过身,随口吩咐了一句。
亲兵走后,李宝臣这才回过味来,想起他忽略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了。
史思明啊!
这狗贼手里起码还有五万幽州老兵!现在若是再扩编一下,十万兵马那是轻轻松松啊,搞不好实力根本就不在自己之下。
不一会,李史鱼来了,他刚刚抬起手,准备对李宝臣叉手行礼,没想到这位大帅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史思明怎么说,他是不是投靠关中朝廷了?”
听到这话李史鱼一愣,随即苦笑道:“他若真是投靠关中,倒也罢了。史思明是想自立为王啊,他连个傀儡都不愿意立起来,一个劲的在幽州厉兵秣马呢。”
果然如此!
李宝臣狠狠的握紧了拳头。
他也算是看出来了,史思明这厮极为阴险,看到苗头不对,就回幽州老巢补血了。史思明若是带兵进击中原,现在河北叛军的局面,肯定大不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史思明这么做,也有个实际问题:那就是形势大好的河北叛军,到底谁当老大,谁来听谁的指挥呢?
史思明也不会对李宝臣称臣啊!
反过来也是一样!
所以现在的局面,与其说史思明是在处心积虑,倒不如说他是顺势而为,把李宝臣推到前台,让他去消耗敌对势力,自己躲在后面伺机而动。
“你有什么想法么?”
李宝臣看向李史鱼,小声问道。
后者面色纠结不吱声,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直接说嘛!痛快点!”
宝臣大帅变得不耐烦起来,忍不住呵斥了一声。
“大帅,下官的建议,就是从河内方向撤军到邺城,放弃洛阳退守河北,跟李归仁合兵一处。
然后往河北纵深略地自保。
现在我们的处境有点危险,洛阳兵多地狭,这是要被人夹成肉饼啊。”
李史鱼小心翼翼的规劝道。
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一下子就看出洛阳地形的不利之处。
李宝臣麾下的兵马确实不少,但有个问题就是……在洛阳这块地方无法展开兵力,无法执行各种战术操作。
就算含嘉仓里面粮秣充足,这么多军队也就只能困守城池而已。
那样又有什么用呢?
但退回邺城就不一样了,在黎阳这里屯扎重兵,进可攻退可守,怎么玩都可以。
还可以往河北纵深掠地,前后左右,东南西北,哪里去不得?
拉扯的空间一展开,敌军势大可以诱敌深入,敌军弱小可以聚而歼之。
那样不好么?
李史鱼感觉宝臣大帅简直就是个木鱼脑袋!
“失去洛阳,本帅就失了根基,不可取也。”
李宝臣摇摇头,显然不同意李史鱼的建议。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李宝臣脑子不清醒。其他人坐他那位子,保不齐也是一样的。
比如说,世人都说酒色伤身,好酒好色的人通常比较短命,这也是人尽皆知。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酒色,以至于不能自拔呢?不就是因为这些对身体不好的玩意,实际上用起来却很香很过瘾嘛!
这富庶的洛阳城,这花花世界,谁又真的舍得?谁又真能放得下呢?
李宝臣觉得李史鱼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史思明还说了什么没有?”
李宝臣继续追问道。
李史鱼想了想,压低声音说道:
“说倒也没说什么。
不过下官打听到,史思明庶长子史朝义,似乎对其父很是不满。
史思明不知为何,迷恋正室夫人辛氏,娶其过门后便不再纳妾,以至于现在子嗣只有庶子史朝义与嫡子史朝清二人。
史思明子嗣不旺,将来史朝义或许有别样心思。他麾下一众将领,也可能会有二心。
大帅也不必过于担心史思明。”
嗯?
有点意思啊!
李宝臣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不算现在新收小妾有没有怀孕,宝臣大帅目前就已经有四五个成年子嗣了。
封建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条件也差,孩童夭折率不低。
为了保证血脉延续,权贵们纳妾是必然之选。家族为了正常延续,需要足够数量的后代,这与好不好色无关,只是时代的需要罢了。
而类似史思明这样的“霸总”,独宠正妻的情况,反倒是异类中的异类。
史思明虽然是胡人,平日里也够残暴,但他对女人很专一。不能因为他平日里的嚣张做派,就把“黄帽子”往他头上扣。
只不过所谓异类,那便是一定跟正常情况不同,也是极有可能因此出现大问题的。
子嗣不旺,会让手底下的小弟生出别样心思来。
李宝臣心中暗自揣摩,史思明这厮现在看似坐山观虎斗,实则内部隐患重重。
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当真不好说。
这厮不过是看上去比较强罢了,跟我比起来似乎也没强到哪里去。
李宝臣一时间又迷之自信起来了。
“你带着五千人马去荥阳,在那边给尹子琦出谋划策。让他注意汴州方向的动静。”
李宝臣沉声下令道。
“得令,下官这便去准备。”
“等等。”
李史鱼刚刚要走,又被李宝臣叫回来了。
“要不你还是带着五千兵马去陕州,支援武令珣吧。”
李宝臣忽然感觉,关中方向也有点危险,主要是陕州离潼关太近了。
虽说现在关中朝廷内斗很厉害,天子弑父杀君为人所不齿,在朝中没有什么号召力。但谁也说不好他们到底有没有能力打出潼关呀!
这么看来,李史鱼的建议确实是真知灼见,洛阳这地方有点危险。
一时间宝臣大帅也有些惆怅了。
洛阳不仅富庶,而且还是很多大唐官员养老的地方,城南郊区庄园无数,风景优美,是个养生的好地方。这里的水利设施也很完备,更是有大片的果园。
洛阳好啊!好地方啊!
不仅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可以作为都城,更是物产丰饶,自东周便开始开发至今有千年积累,一切设施都已经配套完备。
再想去找,哪里能找到一个同样条件的老巢啊!
想到这里,李宝臣哪里舍得走。
哪怕他知道李史鱼说的是对的,也不肯放弃洛阳这块最大的肥肉。
“大帅,下官建议部署的时候还是前轻后重比较好些,不如让尹子琦与武令珣各调回三千人到洛阳,不,到河阳三城屯扎。
然后在荥阳城广树旗帜。陕州之兵回撤到新安县屯扎。河内之兵龟缩到河阳三城屯扎。
全面收缩防御。到时候一旦有事,可以集中部曲应对各种情况。”
李史鱼苦苦劝说道。
现在李宝臣是把自己的势力当做国家一样,兵马外出镇守四方。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破绽极多。
这种情况若是换别处还好。若是换成是洛阳,那是万万不能的。
本来就地域狭小,还要分散兵力,这不是取死之道是什么?
“陕州兵马不用回撤,把荥阳的兵马撤回来,广树旗帜以为疑兵。
反正明年春天本帅也会去找那方清讨教讨教的。
至于河内之兵……不能收回来,本帅还指望着河内那边的财帛,退回来就收不到钱了。”
李宝臣有些惋惜的说道。
李史鱼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可是他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养兵是要钱的呀!地盘不是说放弃就能随便放弃的!都放弃了,军费从哪里来?
至于荥阳嘛,那边距离汴州太近了,不太安全,是李宝臣随时都准备放弃的。
所以把兵马撤回来也无所谓。
李史鱼叹了口气,对李宝臣叉手行了一礼,心中五味杂陈。
该说不说,这位宝臣大帅,确实不像是外面传言的那样,什么夜御七女,什么纳妾五十房,什么见到别家的漂亮夫人就要抢之类的好色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