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839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甚至可以说他还挺讲道理的,比如说那五房妾室,也都是“自愿”跟他的。

  再比如说李怡看到李宝臣就烦,宝臣大帅也没把她软禁,还是想着将来直接迎娶过门,跟李唐宗室联姻。

  现在那些关于李宝臣的不好传言,都是韦坚那帮人,故意在私底下派人散播的。

  李宝臣的私德,没有外人想的那么不堪,他就是个正常人罢了。

  但同样的道理,李宝臣说话办事,总是透着一股寻常人都有的小家子气。

  喜欢算计些许细节,不顾整体。他缺乏战略眼光,也缺少大气魄。

  没有人主之相。

  简单点概括,就是缺少了一方统帅所必须的豪气和霸气。在李史鱼看来,宝臣大帅身上的气势,还不如那种见到美女,就下定决心要将其霸占的色魔呢。

  这不是能够成大事的人啊!

  李史鱼在心中暗暗感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悄然退下。

  等李史鱼离开后,李宝臣却又后悔了,又觉得还是分兵比较好,因为一旦集中兵力,就会被对手看出虚实来,这样造成的后果有可能会更加严重。

  可惜李史鱼已经去传令了,李宝臣无奈之下,只得强迫自己不要胡思乱想。这样一来,搞得他一连好几天都是提心吊胆的。

  ……

  宝臣大帅还在犹豫到底是要分兵还是要收回兵马固守。

  但他的敌人已经开始磨刀霍霍了!

  汴州府衙大堂,方重勇端坐于主座,其麾下文人与武将分列两旁,商议出兵洛阳之事。

  “颜杲卿带着颜真卿的亲笔信来了。

  他们会在二十四节气的大雪这天,正式出兵。

  诸位以为如何?”

  方重勇环顾众人询问道。

  这里多了两个本不该出现的人。

  一个是亳州刺史封常清,一个是青州刺史刘展。

  他们先行来到汴州参加军议,麾下各有两千团结兵已经在路上,尚未抵达汴州。

  换言之,作战方案的前奏部分,方重勇早就安排下去了。这两个州的团结兵,之前都经过了长达数月的训练,属于半脱产武装里面,比较精锐的那部分。

  这次作战兵力稍显不足,需要有兵马防御侧翼,方重勇只能矮子里面拔长子。

  李璘派出三子李侦前来列席旁听,也不知道这位十来岁的毛头小子能不能听懂。永王倒是很想派次子来听,只可惜因为之前宇文氏的事情,次子李儹来了,只怕要跟何昌期打起来。

  李璘现在也希望跟方重勇精诚合作,不想计较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了。

  “节帅,此番的胜负手,其实在坐镇邺城的李归仁手中。特别是他还有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骑兵,冬天黄河结冰后,可以来去自如。”

  严庄对方重勇抱拳说道。

  大堂内众人顿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谁也没想到,严庄会说这个话,但细细想来又不无道理。

  此前方重勇、严庄和李筌等人秘密商议军略的时候,就得到了一个重要共识。

  此战若败的话,其要害便在侧翼。也就是说,只要能守住侧翼,基本上就不太可能会输。

  侧翼是哪里?

  黄河对岸的李归仁部。

  而对于从洛阳方向而来的李宝臣部兵马,银枪孝节军可以先拿下荥阳城,然后在荥阳以西不远处布防,一个河北叛军都冲不出来!最差也能打成对峙的局面!

  看到大堂内众人都是频频点头的模样,方重勇大声问道:“谁愿意去邺城规劝李归仁?”

  这话如同石破天惊,本来满是嗡嗡声的府衙大堂顿时安静了下来。

  去劝李归仁啊,那要怎么劝?

  所有人心中都是一紧,这活计可不是好玩的。


第576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次的战斗,计划是配合长安那边的军队,两路夹攻李宝臣,夺取洛阳。

  这么大的动静,想不惊动黄河对岸的李归仁,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方重勇必须要派一个能言善辩之人,去说服李归仁按兵不动。

  当然了,要是能说服李归仁归顺,那自然是更上一层楼。

  但那种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李归仁自然也懂。能让他按兵不动,显然是需要一个心思敏捷又极具口才之人,也需要方重勇能开出一些价码。

  那么,这次派谁去承担如此重要的游说任务呢?

  汴州府衙大堂内,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吭声。

  “节帅,某愿意去试试!”

  方重勇身边担任行军参军的大聪明举起一只手说道。

  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小白脸还挺有种的啊!

  如何昌期之流的武将们,顿时对其刮目相看。

  此行的危险性绝对是有的,甚至还不小。

  别看经常说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实际上使者被杀是常有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渤海国皇族里崇尚的文雅之风,恐怕会让大聪明跟李归仁没什么共同话题。

  李归仁是胡人,马背上长大的,怎么可能跟大聪明聊到一起?

  鸡同鸭讲还差不多!

  谈判如果不能形成共识,就不可能说服对方。

  而共同的话题,往往是共识的前提和引路人。

  大聪明勇气可嘉,但这里并不是该他出头的地方。

  “你一个行军参军来凑什么热闹啊!”

  方重勇呵斥了一句,他看向岑参说道:“岑判官有边疆从军的经历,你走一趟邺城吧。”

  岑参是个大诗人不假,但是他在边疆可是当过几年幕僚的。对丘八们的那一套习气很是了解。

  “请节帅放心。”

  岑参抱拳行礼说道,面色很淡定,就好像只是去邺城旅游一番似的。

  “宣武镇除了汴州与亳州外,其他四个州,各送一千团结兵来汴州整训。这些人用来护送粮草,占领城池。

  诸位,你们都没有什么意见吧?”

  方重勇环顾众人询问道。

  这又不关他们的事,而且兵员送来了,还听他们指挥呢。府衙里开会的这些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开会都是先易后难,麻烦的还在后头。

  果然,方重勇见众人没什么意见,直接吩咐严庄将此事记下,等兵员集中于汴州后再行分配。

  到时候负责供给粮秣的就是两部分人,一种是纯粹的民夫,他们只负责把后方的粮草转运到前线粮仓即可。

  第二种则是各州送来的团结兵,这些人不仅要在前线运粮,而去还会参与守城,参与占领城池,维护治安等工作。

  将来,银枪效节的兵员便是从这些人里面甄选,不再另行招募。

  “此战第一项,扫清滑州的贼军。

  此战第二项,攻克荥阳所在的郑州。

  郑州为主,滑州为辅,两边同步进行。

  李宝臣在滑州的兵马应该很少,但拿下滑州后,便要防着李归仁突袭,一样有风险。

  谁来攻打滑州,拿下后就该谁来镇守,一直守到此战结束为止!

  都听明白了么?”

  方重勇面色肃然,铿锵有力的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可置疑。

  作战计划其实此前就已经制定好了,严庄、李筌等人,跟方重勇讨论了整整三天!

  今日开会也不是把众人召集起来,闹哄哄的讨价还价,而是直接分配任务!

  除非有更好的计划,更充分的理由,否则作战计划就不会改变。

  区别只在于领取任务的人可能会微调,此刻听听众将的意思罢了。

  方重勇现在已经开始执行“专业化”的策略,把制定作战计划的人和执行作战计划的人分开,不再混为一谈。

  如果由领兵的人去制定计划,很多时候难免会有私心作祟。

  方重勇不想什么事情都讲人情,还是用制度去保证要好一些。

  比如说这次坚守滑州,就明显是个苦差事,但攻打滑州又是个优差。

  要是让武将们来制定计划,肯定有人只想吃肉不想啃骨头。难免不会把自己的部曲安排去打滑州,战功赚到手后,又把包袱丢给别人。

  “节帅,末将到任后寸功未立,十分惭愧。末将愿意为节帅守滑州!”

  刘展站出来抱拳行礼请战道。

  他的人马,跟银枪效节军的人不熟悉,或者干脆说就是不认识。如果把青州那边的团结兵和其他人混编,难免会出现配合不到位的问题。

  到时候又是扯皮,还很有可能会吃亏。

  所以刘展觉得干脆让自己打偏师,赢了全是自己的反正也没人抢功劳。输了的话,估计已经死在战场上,也就不需要再谈什么了,这样更加直接爽快。

  不过听到他请战,银枪效节军中诸将,都是一脸疑惑看着刘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8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9/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