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886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李侦伏跪在地上,压抑着内心的兴奋说道。

  确实,方重勇只要鼎力支持哪个皇子,哪个皇子就能名正言顺成为太子,没有任何疑问。

  只不过,代价是什么呢?

  方重勇看起来如同一座许愿的神像,可他并不是神像,而是活生生的人。既然是人,就有七情六欲。

  更何况就连神像都要香火供奉,李侦又如何能够什么都不拿出来呢,就企盼对方保举他为太子呢?

  “殿下,干扰立储,并非是臣子该做的事情。本帅在这件事上,没有多少可以做的。”

  方重勇一脸正色说道,这已经是在明确拒绝李侦了。

  他现在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大帅,只要您保举我为太子,将来,将来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呀!”

  李侦有些急了,慌不择言道。俯跪在地不肯起来。

  今夜李侦是悄悄来这里的,如果让李璘知道这件事,他不死也要脱层皮。

  可是正因为李侦知道他根本竞争不过两位兄长,所以才来此“求神拜佛”的。不开大根本打不过,那么拉外援显然是合适的做法。

  毕竟,李璘的那些子嗣之中,只有李侦是作为“监军”,呆在汴州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李侦在得知今日朝会的内容以后,便马不停蹄的来到府衙,向方重勇恳求。

  “殿下,有些话要慎言啊。你说将来什么都可以给本帅。那若是本帅到时候要你屁股下面坐的皇位,你也肯给吗?”

  方重勇冷声质问道。

  李侦无言以对,方重勇若是讨要皇位,那就是逼迫自己禅让。

  这怎么能行呢?

  若是真有那么一天,那还不如不当这个傀儡皇帝呢!

  “是在下失言了,请大帅勿怪。这便告辞,告辞了。”

  李侦一脸尴尬的退出汴州府衙书房,模样十分狼狈。

  待他走后,方重勇这才露出悠闲的姿态,翘起二郎腿。刚才的怒气满面早已消失不见。

  大贞慧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看着方重勇满不在乎的模样,疑惑问道:“李侦为什么会觉得阿郎会扶持他为太子呢?”

  连她这个妇道人家,都知道利益交换的基本原则。

  李侦为什么就敢“空手套白狼”呢?

  还是说,压根就只是来碰碰运气?

  “他们还不懂一个道理。”

  方重勇让大贞慧坐在自己大腿上。

  “这些帝王贵胄啊,总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们总是认为,别人捧他们是应该的,因为他们有所谓的大义在手。

  可以荒唐的画大饼,许诺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压根不去管这些东西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听到这话,大贞慧俏脸微红,以为方重勇在说她。

  毕竟,她也是渤海国的贵族。

  “李侦等人就是不明白。杀了他,那些东西我自取便是,何必需要过问他的意见?”

  听到这话,大贞慧便感觉到一股霸气迎面扑来,让人心尖微微颤动。

  强权与强人,乱世就是他们的舞台。这是一个粉碎旧规则,树立新权威的时代。

  而这种男人,往往可以为女人撑出一片天。

  “阿郎,明日有没有空?陪妾身去看看开封县郊外的大纺织作坊,里面出现了一种以前没见过的纺织机。”

  现在二人亲密的坐姿,几乎就是搂抱这一起。

  大贞慧实在是有些害怕,方重勇会顺势把手伸进自己衣服里面抚摸,连忙岔开话题说道。

  “纺织机?什么样的纺织机?”

  方重勇顿时来了兴趣,也顾不上对大贞慧使出咸猪手了。

  “就是那种啊,长得很高很高,要人爬上去操作的。

  一般就是孩童在上面弄,母亲在下面忙活。”

  大贞慧站起身,踮起脚尖,举起手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

  “高?”

  在方重勇印象里,好像没见过那种很高的纺织器械,不过看看倒也无妨。

  大贞慧松了口气,连忙服侍他喝茶,喝完茶又连忙收拾茶具离开了书房。生怕被方重勇逮到,一亲起来就没完没了,让人站都站不稳。

  待大贞惠离开后,方重勇的眉头这才紧锁起来,想起来一件糟心事。

  李璘等人的那些事,不过是个笑话而已。一笑而过也就罢了。

  真正艰难的,反而是事关民生的“小事”。

  从初唐到盛唐,以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四地为主的丝绸纺织业,发展极快!

  不仅纺织机越来越多,而且各种先进器械层出不穷,并且社会化大分工也开始迅速细化。

  起码细分出了五六道工序,甚至每一道工序里面还细分了更小的子工序。

  丝织业整体的单位时间生产率,那都是呈现几十倍的增长。

  所以当时间来到开元末期天宝初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丝绸价格下降,蚕茧价格上升,纺织业利润率暴跌的现象。更别提因为租庸调的存在,还有很多蚕丝需要自家织布,进一步加大了原料的消耗。

  只不过因为丝绸之路的存在,丝绸外销使得丝绸不愁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种趋势。

  但如今的情况,跟天宝时期又不一样了。

  纺织业在慢慢恢复元气,而蚕茧的数量,却没有对应的增长。蚕茧跟桑树的面积,是成比例增加的。桑树越多,蚕茧就越多。

  现在桑树因为耕地的限制,没法再大量增加了,而纺织业却依旧在不断的提高织布效率,这就导致原料供应远小于需求,进而利润倒挂。

  社会层面依旧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去织布,却没有那么多原料供给他们了!这样反过来导致纺织业的规模萎缩。

  这个问题短期内不会出什么大事,行业内部毕竟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

  但长此以往,阻碍国家经济发展,还会引起各种社会矛盾。

  不能丢着不管。

  在古代,纺织品,就是最大也是最多的手工业产品。纺织业发展不起来,国家就不可能富强。

  “是时候大面积种植棉花,大规模推广棉纺了。”

  方重勇陷入沉思之中,心中揣摩着要不要放一个大招。

  贞观时期的宰相魏征,曾在《河南府志》中记载:“今海内布采末尽制棉呢者,多从队月邑侯(今印度)卖来。”

  曾经棉花与棉纺业,在唐初的中原地区就是有过推广的。只不过后面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说当时的棉纺业利润率远不如丝织业。纺织技术,又不如麻布的成熟,所以就没有大面积推广开来。

  但棉花的成布率,却是要远远强于桑蚕!

  优势大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不考虑桑树也产出桑葚可以食用的话,那么同样面积的高昌棉与桑树,最后生成的棉布与丝绸,重量相差十倍都不止!

  数量级的碾压!

  如果仅仅从原料与成品规模这个角度看,种棉花对于民生的推动,比种桑树要强太多了,只要是水土适宜的话,种棉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一亩桑田产出的桑叶,喂养蚕生成蚕丝,最后经过一系列加工变成的丝绸,交易价值绝对高于棉花织成的棉布。

  但丝绸只能服务于富人,穷人是穿不起的。

  棉布却可以在民间推广,进一步造福更广大的人群。

  “种棉花的技术有,但是棉纺织比起丝织业,还是太粗糙了些,这也是棉布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不是应该从南方引进一些棉纺技术呢?”

  方重勇用食指敲击着桌面,想起另外一件事来。

  以岭南地区为核心,流行着一种称为“木棉纺织”的纺织技术,如果可以派人将其引进到中原来,然后在此基础上改进推广,使其适应高昌草棉。

  那就可以推广了,至少比丝织业改棉纺业要简单得多!

  “看来是得让车光倩派人去广州那边询问一下。”

  方重勇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

  百姓关注的,无非是衣食住行嘛,衣还排第一位呢!

  粮食方面,引渠灌溉,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

  服装方面,推广草棉,改进棉纺织技术。同时也不放松丝织业。

  方重勇心中暗暗揣摩,有衣服有粮食了还不够,手里还得有刀!

  “存量武库迟早要消耗干净的,必须兴修一个国家级的大工坊。

  一个制作除了火药火油以外,囊括箭矢到盔甲的大型工坊。”

  “家里屯着粮,身上披着衣,手里握着刀。

  如此一来,我便谁也不怕了。”

  方重勇喃喃自语道,眼中寒光一闪。

  大唐已经没救了,所以它固有的经济模式,也不必留着。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拆,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过去大唐太过于依赖丝织品作为流通的货币,无形中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现在大业初创,正好拨乱反正,把这一块掰过来。

  至于李璘这帮虫豸还在想着争权夺利那点事,方重勇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他们。

  不参与政务,不参与军务,不参与任何与之相关的建设过程。

  又怎么可能掌控得住权力呢?

  看到李侦这些人上蹿下跳的表演,方重勇除了冷笑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波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8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6/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