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这些虫豸们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让他们一边凉快去吧!
……
陈留县的天子行宫内,虽然天色已晚,李璘依旧是焦躁不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走一步,叹三次,好像积累了什么天大的苦楚,无处发泄一般。
“陛下,外面寒气重,还是进书房歇息吧。”
跟在李璘身后的高尚,低声建议道。
“朕,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李璘转过身,有些责备的看着高尚询问道:“那时候你怎么不打断方清的话?”
一听这话,高尚当场愣在原地!
他万万没想到,李璘居然幼稚到了这样的程度。
高尚是个宦官啊,哪怕是个皇帝身边的宦官,在朝会的时候,又怎么能开口谈政务呢?
除了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外,还有哪个宦官在朝会的时候对政务,特别是太子废立的事情指手画脚的?
更别提,李璘还是个傀儡皇帝!
高尚那时候要是敢开口,方重勇就敢当着众臣的面,将其当场斩杀!
外人还说不出什么来。
区区一个宦官,我们这些文臣武将在商议立太子的事情,哪里有你说话的份!
死了也是活该!
“陛下,那时候奴实在是没办法开口,奴只是宦官而已啊。”
高尚无奈叹息道。
“罢了。”
李璘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方清提出立太子一事,你怎么看?”
李璘轻叹一声询问道,依旧是背对着高尚。
“回陛下,此乃阳谋无解。现在不需要问用不用立太子,只要考虑立谁为太子就行了。”
高尚小心翼翼的建议道。
不得不说,他这话说得很在理。
立太子,对于他们这个初创的政权来说,是不是必要的?
是!
是不是会得到绝大多数官僚的拥护?
也是!
现在的情况,便是李璘在与大势对抗。哪怕荥阳郑氏的人,也不敢帮他说话,即便这对于刚刚入后宫的郑妃很不利!
“三日之后,真的要确定太子人选么?”
李璘无可奈何问道。
他转过身来看着高尚,只见这位向来足智多谋的宦官,也是沉重点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今的情况来说,立太子,就是所谓的“道”。
但立太子,也就意味着方重勇手里,凭空多了一条勒在李璘脖子上的绳索。
这件事,实在是太不妙了。
“陛下,恐怕大势不可违。”
高尚想了很久,也没想出该怎么缓一缓目前的局面,他只好实话实说。
“朕之前以为,方清是打算拿侯莫陈氏立后做文章。
没想到这只是他虚晃一枪罢了。
太子啊!朕怎么就没想到,他是要逼着朕立太子呢!”
李璘后悔不已,他深恨自己没看出方清的诡计。但这个计策,又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哪怕是当年的基哥那种实权皇帝,都无力抵抗立太子的大势,如今的李璘又怎么挡得住呢?
“你以为,谁为太子最好?”
李璘沉声问道,目光灼灼的盯着高尚。
既然非立太子不可,那便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选一个对自己威胁不那么大的太子了。
“嫡长子李偒不可,他有名分大义,又年长,若是他为太子,恐怕方清稍稍撺掇一下,就能让陛下变成太上皇。”
高尚摇头说道。
李偒懂一些兵事,再加上又最年长,还是李璘登基以前的嫡长子。
他当太子,可谓是实至名归。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
李偒若是当太子,也就意味着方重勇将其扶正,也不会造成什么波澜。换句话说,这样就显得李璘有些多余!
正因为李偒太合适当太子,所以他反而最不合适在李璘是傀儡天子的时候,当傀儡太子!
李璘不由得感慨,如果说谁还能跟方重勇在权术斗争中过招的话,高尚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人之一了。
“那谁为太子更好呢?”
李璘不耐烦的问道。
“次子李儹,前妻宇文氏,被方清勒令改嫁其部下。
李儹与方清仇怨很深。更兼有他不久前迎娶了荥阳郑氏的一位寡妇。
没人比他更合适了。”
高尚凑过来小声建议道。
“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
李璘微微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第605章 光速滑跪
“好高啊!”
汴州钜富何大富家的纺织工坊中,方重勇看到了大贞惠提过的纺织机。
他也像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青年一样,发出这样那样的惊叹。
一个身轻如燕的孩童在上面,按提花纹样逐一提综开口。他母亲坐在下面,脚踏地综,投梭打纬。
二人配合默契。
以唱曲的形式,传达信息。
至于这家的男人嘛,肯定是在田地里面劳作。事实上,纺织业之所以能取得最快的发展,也是与传统“男耕女织”相对应的,将闲置的劳动力利用了起来。
一句话,科技都是根据社会需求发展出来的,没有凭空变出来的技术革新。
统治者哪怕什么也不做,底层的百姓也会自己找到出路。若非困窘到无以为继,绝对可以活下去。
方重勇也是唏嘘感慨了一阵,没有斥责何大富为什么招募童工。如果开了口,那就跟“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一样了。
这个纺织机有个别名叫挽花机,也就是执行“挽花”工序所需的机器,学名又叫束综提花织机。可以用来编制各种花纹的绢帛,甚至可以不同质地的线进行混纺。
这玩意织出来的布,美则美矣,然而方重勇从它产出的成品看,就知道绝不可能便宜,纯粹是为贵族服务的。
普通人也就看看罢了,一辈子都未必能有机会穿一次这样的绢帛裁剪成的衣物。
事实上,这种贵重的布料,方重勇自己都不怎么穿。
想到这里,他脸上顿时露出失望的表情。
“大帅,您可是对这挽花机不满意?”何大富搓着手,带着些许谄媚询问道。
他这个工坊,官府已经“参股”,现在他也算是没有官爵的“官员”了。
挽花机好不好用,事关他在当权者心中的地位如何。这款挽花机,何大富敢打保票,不敢说全大唐最先进,起码是在河南地区首屈一指。
“唉,东西虽好,可惜普通百姓用不上。”
方重勇轻叹一声。他当然知道东西好,可是产出的绢帛,都是权贵府库里的珍藏,又有什么意思呢?
何大富这辈子都在跟钱打交道,如何会不知道方重勇怎么想的。
他也是无奈叹息,然后附和说道:
“大帅,就算草民这工坊一文钱都不赚,按本钱直接卖出去。这布料的价格也不可能低呀,蚕丝是蚕吐出来的,蚕是吃桑叶长大的,桑树种在土地里。
一年就那么大的量。蚕丝不便宜,布料就不可能便宜,就这么点产出,普通人如何穿得起呢?
哪怕挽花机的效率再提高一倍,也不可能便宜多少呀?”
他不知道方重勇说这话的最终意图是什么,只能向对方大倒苦水。
丝织业就是这么个行情,产品受到了原材料的限制。这不是奸商在恶意抬价,而是生产力就这么个水平,桑树的种植,制约了整个丝织业的发展。
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
今天来何大富的工坊参观,没有白走一趟,这让方重勇更加确信,要加大棉花的推广力度。
生产力的发展,要惠及更多更广泛的人群,社会才会进步。
推广棉花种植,就是第一步。这虽然会遇到阻力,但值得推进。
“阿郎有些不高兴?”
大贞惠将方重勇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问道。她原本以为,自己的男人看到纺织工坊里面一派忙碌的景象,应该会很高兴才对。
至少也应该是非常矜持,也就是对方经常说的“谨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