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923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朝廷的科举,如今也对淮南百姓开放,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你也可以向朝廷申请,派一些人过来,到地方州县上打理政务。

  淮南的赋税,你按照开元时期的规矩上供,送到汴州就行了。当然了,不必如从前那样,向皇宫大量输送绢帛。

  如此一来,你不必担忧治下的问题,朝廷也不会对淮南道敲骨吸髓一般的压榨。如若不然,即便方某不派兵进入淮南,难道你就真能长期守住扬州吗?

  须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呀,希望盛王你好好的思虑下。

  正统大义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淮南向朝廷缴纳的税负,如果你觉得高了,还可以再商量商量。

  将信看完,高适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跟李琦去解释。他只好将信递给李琦,后者看完了以后,又给来瑱看。

  偌大的书房,陷入鸦雀无声的静谧之中。

  “岑兄,事关重大,不如你先回驿馆歇息,明日再来王府如何?”

  高适轻声询问道,语气相当客气。

  “这是自然,那岑某告退。”

  岑参对众人行了一礼,随即施施然的退出了书房。

  等他走后,书房内众人面色都有些难看。

  因为今年夏天,浙江台风,把沿海州县席卷了一遍。之后,台州大疫,当地州县又拼命征税。台州胥吏袁晁在唐兴县(浙江天台),杀官造反揭竿而起!

  淮南道北面是河南,南面则是江南东道,也就是袁晁造反的地方。

  现在起义军势如破竹,大有席卷江东之势!

  为什么起义会发展得如此迅猛呢?

  一来,是大唐的统治核心,向来远离江浙。二来,则是如今的大唐,长江以北都是四分五裂,再也无法形成一呼百应的向心力。

  发生那种“一人反,继而人人皆反”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显然,方重勇是个消息灵通的人,也是看到了李琦的软肋。

  你现在还不打算抱大腿?

  你再不抱大腿,怎么能断定淮南就不会出一个“袁晁”呢?

  到时候再求救,我开的可就不是这个价了哦!

  李琦也不得不佩服方清是个高手。

  “二位,你们觉得如何?”

  李琦有些担忧的问道。他这个人性子比较软,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其实李琦觉得方清说的话,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

  “来将军迟早要出兵,渡江后南下剿匪。否则,扬州乃是膏腴之地,必定会让台州的贼寇惦记上。

  以高某之见,暂时答应下来也好。”

  高适微微点头说道。

  来瑱没吭声,但没开口反对,他也没法反对。

  带兵渡江剿匪,本身就是计划中的事情。

  目前淮南道已经有些不稳的趋势,似乎是有人希望响应袁晁。再说了,李琦这个淮南节度使,本身就有些“权力过期”。

  说是内忧外患也不为过。

  到底是南下台州剿匪,还是北上淮南跟方清的精兵对峙,又或者是被荆襄来的兵马吞并?

  这前有狼后有虎的处境,来瑱也不敢多嘴。

  毕竟出去跟别人硬刚的就是他本人!甩锅都没地方甩!

  “孤觉得先答应下来,让方清派兵来帮咱们灭火,也是一样的。方清就是再坏,他现在也是打着朝廷的名义,前些时日还开了科举,想来我等的性命是可以保住的。

  但若是袁晁的贼兵杀来,我等的性命还在不在,那可就难说了。”

  李琦长叹一声说道。

  方重勇逼迫得不算很厉害,只要承认汴州朝廷的正统地位,再像开元时那样交点正常赋税就行了。扬州从前的经济压力大,那是因为基哥派了专人,来扬州常驻抽血!

  哪个州郡又经得起这样的摧残呢?

  而现在方清只是说按正常的赋税交到汴州,路上损耗小,还可以商量一下赋税数量。

  这个方案,从长远来说,当然对李琦的权势是有害的。比如说将来能不能世袭罔替,都是后话。

  只是目前这个内忧外患的节骨眼,汴州朝廷有强兵在手,保淮南无兵祸之忧,还是很靠谱的。

  以后的事情,谁又说得明白呢?

  台州那边的叛乱,速度是很快的,如今已经聚集了数万人!攻占了台州及临近的衢州、越州、明州等地。

  打到扬州很难么?

  如果有军队去镇压,那就很难。但是如果镇压不下来,扬州陷落也不过是一两个月后的事情罢了。

  “末将负责带兵渡江剿匪,其他的事情,由高长史负责。”

  来瑱对李琦抱拳行礼道,算是默认了这个方案。

  虽然这对于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来说有点耻辱,但是也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了。战争是要为政治服务的,不是为了战阵拼杀。

  如果可以避免战争,那还是尽量避免比较好。

  来瑱选择了在关键时刻闭嘴。

  “高长史,明日你把岑参请来王府,就说孤同意发檄文。至于向朝廷输送的供奉,便以开元二十六年,淮南道各州的账册为主。

  若是有哪个州不愿意交,请朝廷自己派税吏去收。”

  李琦轻叹一声说道。

  淮南节度使,居然收不上来淮南道某些州县的赋税!

  这种事情乍一看很荒谬,却又是大唐四分五裂后的常态。当然了,这里的“收不上税”,并非是简单的刺史不给扬州供奉。

  而是本地州县衙门,会以各种理由推诿扯皮,象征性的给一点点。

  李琦又不可能说派兵去镇压。

  派兵多了,得不偿失,连军费都要不回来。

  派兵少了,本地大户与本地官府沆瀣一气,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

  李琦这个淮南节度使,并不能完全行使自己的权力,当然了,这也跟他“权力过期”有关。他不能给麾下兵马太多权力,以防军中大将哗变。

  真要闹起来,李琦连自己奉谁为朝廷都说不明白,他怎么说服治下那些丘八?

  第二天,高适亲自去驿馆,将岑参接到盛王府,并且李琦等人在书房里备下了几道小菜,一边吃酒,一边把事情谈妥了。

  李琦给方重勇写了一封信,以表达臣服之意,而且同意淮南各州县的百姓去汴州参加科举,也向朝廷提出了“补缺”的要求。

  其实,李琦也早就看那些淮南州县的“土皇帝”们不爽了。

  席间气氛极为融洽,高适和岑参二人还轮流作诗,互相吹捧。

  然而,正当众人喝酒喝大了的时候,一个亲兵急急忙忙推开门,带着一个穿红袍的刺史走了进来。

  那人一见到盛王李琦,便直接跪下哭嚎道:“殿下,方清反了!反了啊!”

  哈?

  岑参手里的筷子掉到桌案上,一脸懵逼。

  李琦和高适等人也惊呆了。

  方清如今已经是个大权臣,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势头如旭日东升,甚至都开始推行科举了!

  他现在谋反,是疯了吗?自己反自己?

  还是高适反应最快,他一把将那个刺史扶起来,疑惑问道:“阁下是谁,哪里反了?”

  “某乃是歙州刺史庞濬,本州治下刁民方清揭竿而起,杀官造反,如今歙州已经沦陷,叛军正在四处攻城略地啊!”

  哦,原来是同名同姓的,吓老子了!

  书房内众人都松了口气。

  如果汴州那个方清要是反了,那天下局势,便如同山崩海啸一般,谁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了。

  方清这人,就是以手腕灵活,长袖善舞而著称,做事都很讲究信誉和分寸。这个人要是安分守己,以他的权势和地位来说,那便是天下人的福分。

  可是如果连他都反了,那接下来就是人杀人,人吃人的世道,这谁受得了啊。

  “有事就不能好好说吗?方清乃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朝廷右相,怎么能跟一个歙州的反贼混为一谈呢!”

  李琦面色不悦的呵斥道。

  “殿下说的是,只是现在该怎么办呢?”

  庞濬抬起头疑惑问道。

  是啊,你们会装逼,但是谁去歙州把那个刁民方清给剁了?

  要知道,歙州离扬州,那是真的不远!

  “这样吧,岑某现在就回汴州,将此事禀告方大帅。庞使君,你要不要跟岑某去一趟汴州?”

  岑参看着庞濬询问道。


下午要去医院补牙

  rt,去年车祸的后遗症,今天上午牙齿又掉了大半颗。


第628章 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汴州贡院的对面,便是新建不久的“科举一条街”。

  专门租给外地考生居住的独户小院,卖胡饼卖汤饼的摊子,卖文房四宝的店铺,煮茶说书的茶楼,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今天是贡院“张榜”的日子,只要是进了榜单的,都算是“举人”。

  那么“举人”有什么作用呢,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新的称谓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9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3/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