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927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那些人将来会成为“高一层次”的存在。

  李勉一行人来到府衙门口,便看到很多人也都提前到了。不过却始终没看到萧颖士的身影。

  午时一到,果然府衙大门洞开,有个皂吏将他们引进府衙大院。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的叫,单独进入府衙书房内参加“面试”。谁也不知道其他人跟考官说了些什么。

  只是,每个从书房内走出来的人,都是面色凝重不苟言笑,也不肯对其他人说自己究竟遇到了什么。


目前的情况还是要说一下

  现在这本书,基本上没有什么新读者了,后台数据有显示。

  具体原因是老生常谈,我也不想赘述。

  要是以“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的话,我是应该速速完本开新书的。

  一直坚持在写,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这本书的剧情还没烂,后面还有很多东西要写,草草结尾太过可惜。

  第二个也是一直以来牙兵弟兄支持我这个节帅很久了,我不能背刺你们。

  网络文学,终究不能去掉“文学”二字。

  哪怕现在“不可明说”的风气不好,也不能自甘堕落。

  干净的水洗脸,脏水只配洗脚。

  若是你自愿成了脏水,那就只配给人洗脚了。

  我只求一点:别养书了,再养就真养死了。


第630章 同名不同命

  “不必拘谨,你我之前已经见过了。”

  府衙书房里,方重勇对之前已经见过面的李勉摆了摆手说道。

  李勉实在是太紧张了,脖子都是僵直僵直的。

  “拜见官家。”

  李勉对方重勇叉手行礼说道,哪怕方重勇很随和,他还是感觉很紧张。

  “听闻你是宗室出身呐,难道对本官没什么意见么?

  外面很多人,都说本官是大唐的曹操呢。”

  方重勇很是随意,用开玩笑的语气询问道。

  坏了!

  李勉心中暗叫不好。

  他的宗室身份,是这次科举最大的阻碍。

  李勉是李元懿的曾孙,而后者是李渊的第十三子。说是宗室,以前盛唐还在的时候,占到的便宜也相当有限。

  宗室成员太多了,非太宗一脉的,除了姓氏相同,其他啥也不是!

  要是比血统,李勉甚至还比不过萧复。因为萧复的母亲,是基哥的亲生女儿啊!

  李勉这个李唐宗室的旁支,他都不是太宗这一脉的,真是好事没他份,坏事跑不脱!

  大唐对于他来说或许很重要,但远远没到赴汤蹈火,与国共存亡的地步。

  “官家,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官家所做之事,乃是为了天下人,又何必在乎那些愚昧无知之人的妄念呢?”

  李勉很是客套的说道,至于其他的,也不能多说了。

  “本官原本想拉你一把,但是你考得很好,倒是让我多虑了。

  官府如今在推广公学,教授百姓识字五百。你愿不愿意到公学里面去当教习?

  包吃住,但是没有俸禄,时间为一年。

  官府会考察你授课的情况,然后在一年之后授予你官职,看你表现而定。

  一般是外放州县,但也不排除在汴州本地任职。”

  方重勇笑道,就像是在聊家常一样。

  “李某愿意接受。”

  李勉点点头道。

  此事非常出乎意料,但想想也算情理之中。

  他们这些考生刚刚来汴州时,就听说了官府请人开公学,教授百姓识字的事情。

  原本李勉还在怀疑,官府哪里有那么多钱请人当教习。如今看来,似乎早就挖好了坑,等着他们这些中进士的人呢!

  该怎么说呢,李勉有些不理解。

  “官家,李某有个问题不太明白,不知道官家可否为鄙人解惑。”

  想了又想,李勉对方重勇躬身行了一礼问道。

  “但说无妨。”

  方重勇点点头,没有推辞。

  “乡学县学,自然可以提供读书的机会。官府又何故要多此一举,办这种只识字却不明道理的公学呢?”

  李勉有些疑惑的问道。

  “官府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教百姓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也没那个必要,他们自己会明白的。

  多一个人识字,便少一个愚民,仅此而已。

  本官的想法是很纯粹的。”

  方重勇一脸正色说道。用极为正经的语气,说着外人看来荒谬绝伦的事情。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唐代,哪怕想带来一点点正向的改变,也是很不容易的。

  方重勇没法跟李勉说明识字的好处,就好像读过万卷书的人,不明白文盲看到书籍时的感受一样。

  人与人不同,生来就没法互相理解。只有相同的境遇让他们抱团取暖,才能在群体中形成共识。

  “去吧,当授课先生是辛苦了点,你就当是朝廷在考验你们吧。”

  方重勇微微点头,示意李勉可以出去,面试已经结束了。

  李勉前面已经有很多人面试完了,他们当中,大部分都对给“泥腿子”们当教习感觉不适应甚至反感。只是碍于朝廷的淫威,不敢造次罢了。

  好不容易科举中了,还获得面试机会,明摆着要被重用。

  这时候却因为一点小事而被取消做官的资格,那种得而复失的感觉,会令人抓狂到想死。

  不就是一年么,咬咬牙就过去了。很多人便是这么想的。

  李勉也没多话,直接行礼告退。

  正当方重勇思索的时候,下一个面试考生走了进来,他便是那个名叫“肖颖”的考生,其考卷让方重勇印象深刻。

  之前他没机会细看,如今近距离的面对面,方重勇忽然感觉对方看起来似乎有点眼熟。

  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

  “阁下不是萧颖士么?何不以真名示人?”

  方重勇恍然大悟,面露古怪之色。

  他随后用揶揄的语气继续询问道:“你以为你换个名字,本官就认不出你了?当年李林甫在长安杏花楼做东,宴请群臣。你好像当时就在场。”

  他毫不客气揭了萧颖士的老底,事实上,李林甫是很欣赏萧颖士的,甚至还宴请过他。

  但萧颖士却认为李林甫是不学无术之辈,压根不配宰相之位。

  于是萧颖士便写了一篇《伐樱桃树赋》,此赋以古人之言,引出自己对自然界中樱桃树的处理意见,接着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樱桃树该伐的原因。

  暗示对于李林甫这样的奸邪之辈,朝廷应该以除恶务早务尽、无遗后患的方式去对待。

  显然,哪怕李林甫再有涵养,也容不下别人这么恶搞他。于是萧颖士被**爷一脚踢出长安,到外地赴任了。

  “萧某只是很好奇你到底想做什么罢了。”

  萧颖士轻叹一声说道。

  阎伯钧之死,让萧颖士沉下心来,暗地里调查了在汴州等地发生的许多事情。

  不查不知道,越查越是让萧颖士感觉疑惑不解。

  方重勇所做的一切,都让萧颖士看到了新生政权才有的大气磅礴。

  很多事情,甚至都是前人提都不敢提的。

  比如新式科举,比如推广百姓识字。

  很多人想做,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办不成。

  就好像孔子说:有教无类。

  然而后来的儒生,谁又真把这句话当回事了?

  方重勇却敢提出,让普通百姓也能学识字。至于未来是人亡政息,还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如何。

  普及识字,便已经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壮举了。

  萧颖士很好奇,方重勇这个权臣,最后能走到哪一步。对于他这样的聪明人来说,方重勇的最终意图是什么,那都是明摆着的。

  萧颖士只是不明白,方重勇要当曹操也好,司马懿也罢,直接朝着目标去就行,为何要做那些“多余的”事情呢?

  “你是打算回长安呢,还是想在汴州做官?又或者只是教那些普通百姓识字呢?”

  方重勇有些无奈的问道。

  对于萧颖士这种喜欢玩票的人,中不中进士实在是无关紧要。以这位的水平,当考官都是绰绰有余了。

  如今朝廷求贤若渴,自然是不介意萧颖士这样的人做官,也是向外人展示朝廷虚怀若谷的胸怀。

  不过很显然,萧颖士其实官瘾并不大,他只是有些事情没有弄明白,心中不顺畅而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9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7/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