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928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萧颖士毅然选择了留在汴州,教授百姓认字。这对于他来说,乃是典型的大材小用。可是萧颖士却不觉得委屈。

  他要弄明白,方重勇为什么要推行这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政策。

  萧颖士走出汴州府衙书房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身着布衣的年轻人。此人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对接下来的面试,似乎信心满满。

  “果然是哪里有名利,你就往哪里跑。”

  错身而过的时候,萧颖士停住脚步,头也不回的对这位年轻人说道。

  此人就是元载,曾经向萧颖士拜师学文,但后者觉得两人道不相同,故而婉言谢绝。

  因此他们不仅没有交情,反而还有仇怨。

  “萧先生,你还看不到么,新时代已经到来了。如你这般的腐朽之人,就应该跟大唐一起殉葬。

  不该来汴州的是你才对。”

  元载毫不客气的回怼道,说完大步走向书房。

  萧颖士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要怎么回应才好。某种程度上说,元载说的也是事实。

  然而,正当元载走进府衙书房,打算开始自我介绍的时候,严庄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在方重勇耳边嘀嘀咕咕的说了半天。

  等他说完以后,方重勇这才微笑对元载解释道:“本官现在有点急事,你先回住处等消息吧。”

  说完,便跟着严庄匆匆离去,留下元载一人,跪坐在原地,像个傻子一样,最后被张光晟客客气气的请了出去。

  ……

  位于开封城内的“枢密院”衙门,虽然刚刚兴建不久,但早已实质性运转起来了。

  此刻衙门大堂内,方重勇正皱着眉头,聆听岑参从扬州带回来的重要消息。

  “官家,歙州民变,势头很猛,如今贼军已经超过万人。这位是歙州刺史庞濬。”

  岑参对匆匆赶来的方重勇叉手行礼道。

  一旁那个穿着红色官袍的歙州刺史,战战兢兢,满身的尴尬惶恐无处安放。

  歙州?

  这个名字,对于方重勇来说,其实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它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徽州。

  后世徽州被人熟知,其实也从侧面证明,这个地方非常要害。

  它算是江西与江南、淮南都接壤的一个边缘地带。

  此地看似边缘,实则控制这里,北上可取淮南,东进可取苏杭,西进可取鄱阳、豫章,南下可以入福建。

  乃是后世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四省的中心地带。

  明清两朝,此地处于极盛,徽州走出来的徽商更是大名鼎鼎。

  “小小民变,你身为一州刺史,居然弹压不住?”

  方重勇看着歙州刺史庞濬质问道,不怒自威,令人不敢直视。

  “台州有反贼袁晁在闹事,乱军已经有数万规模。江西有反贼陈庄在闹事,规模也有万人。湖州也有反贼朱泚、沈皓,规模未知。

  方清这反贼可能,可能只是看到有人闹事,所以也跟着效仿。”

  庞濬战战兢兢的说道。

  江东为什么会民变?这里的土地矛盾再大,大得过关中河北么?

  那显然不至于。

  江南的土地大开发,那还是历史上晚唐到五代时期的事情。这个时候,江南缺的是人,土地倒是有相当大的富余。

  那么为什么一下子,江南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么多闹民变的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大唐对长江以南地区,已经没有掌控力了!

  反贼只是站在前台表演的,他们身后,是江东甚至是淮南的大地主大豪强!

  那些人用这些反贼来探路,等成气候了,再想办法摘桃子。

  类似套路,历朝历代都不少见。

  如果这些农民起义失败了呢?该怎么办?

  答案是不怎么办,反正死的也不是地主豪强呀!

  乱军赢了血赚,未尝不能改朝换代;输了也不亏,反正屠刀不可能砍到他们脖子上。

  双倍的快乐,输都吃糖何况赢!

  “官家,盛王那边已经服软,并请朝廷派兵过江剿匪。”

  岑参对方重勇行礼说道,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对方。

  此前,包括这次,方重勇都以大义名分为核心,跟李琦和他手下那些人博弈。通过不流血的方式,逐步掌控淮南的军政大权。

  现在李琦的反应,跟方重勇对于局势的判断相当一致。

  不过问题也来了,既然说了这个话,那么汴州这边也必须要出兵剿灭江南的叛乱,以展现强大的军事实力。

  若是成功平叛,不仅可以彻底消化淮南的领土,妥善处置李琦和他的“党羽”,还能将触手伸到江南。

  若是不能成功平叛,那么想来李琦也会生出一些不必要的心思。

  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处理了。

  这一战看似只是要对付那些农民起义军,但实际上却是对方重勇这个领袖,对汴州朝廷的一次严峻考验。

  万万不能有失。

  “你先下去驿馆歇着,至于你丢失歙州的罪责,本官以后再来跟你算。”

  方重勇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庞濬如蒙大赦,慌忙不迭的退出了枢密院大堂,健步如飞。

  如庞濬这样的官员,便是方重勇力推新科举的主要原因。基哥时代任命的很多官员都是不合格的,都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

  留着他们,就像是不处理身体里面的小肿瘤一样,这些人迟早会带来大麻烦的。

  “诸位,你们以为如何?”

  方重勇环顾众人询问道。

  “请官家亲自挂帅,集中银枪效节军主力,先去寿春修整,待辎重齐备后出发。

  调登州的车光倩部,走海路到杭州,并在杭州组织防御,防止几路贼军汇合。

  调李光弼的河西军,屯扎于荥阳,以拒李宝臣。

  调李嗣业屯于郭桥,以防李归仁反水。

  发圣旨给李归仁,任命其部将刘龙仙为魏州兵马使,分散李归仁的力量。

  发圣旨给史朝义,任命他为卢龙节度使,让他跟史思明继续纠缠。”

  李筌一口气说了好几道军令。

  “如此甚好。”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他总算是体会到有人才可用的好处了。李筌这番安排,可谓是又伐谋又攻城,算是最佳应对。哪怕是他自己来想,也未必比这个操作要强。

  “官家,歙州方清这个贼人,与官家同名,影响极坏。他的部曲离叛军主力有点远,官家可先除之,再挥师东进!”

  李筌拉住方重勇的衣袖,苦苦劝说道。

  这样当然会让袁晁做大,估计车光倩在杭州也会面临苦战。

  但是,李筌认为:这个天下,只能有一个方清。

  多的,那便要在第一时间扑杀!


第631章 要不要当人渣,这是一个问题

  在封建时代,出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并且出兵和调动军队,更是两码事。后者的难度,要直线下降。

  所以方重勇这次选择的策略,是先开拔,再到寿春整军,同时等辎重到位。这样便可以节省很多等待的时间。

  在枢密院内一直商议到入夜,总算是敲定了各种细节。方重勇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汴州府衙书房,只觉得身体都要累散架了。

  “考生们都走了?”

  看到张光晟在值守,方重勇漫不经心的询问道。

  张光晟欲言又止,不过还是低声说道:“都回去了,他们等了许久才离开,似乎都有些遗憾。”

  遗憾那是一定的。

  之前没面试,那么几乎可以确定,以后也没有机会再面试了。

  方重勇明日便要挂帅出征,先动身,再走朝廷的程序,以抢时间为第一原则。

  至于面试什么的,等以后吧,如果方重勇这个大忙人还记得这件事的话。

  反正不影响这些考生明面上的官职,但对未来的前途,却影响巨大。以后想获得“越级提拔”,很难很难。

  不得不说,世间的公平确实是相对的。哪怕排队的先后,也会影响命运。

  时运不济这个成语,经常有人用,嗯,不是世人在无病呻吟。

  “以后再说吧,江南民变如火,等本帅带兵到那边的时候,只怕贼军二十万人也是有的。”

  方重勇长叹一声,要改天换地,这些事情就是必须要去承担的压力,无法逃避,也无法找人替代。

  “官家,李光弼就在寿春,何不让他带兵平叛?

  汴州这边,您也走不开啊。”

  张光晟有些迷惑不解的问道。

  “这些事情,是不能让他人代劳的。”

  方重勇摇摇头说道,态度非常坚决。

  张光晟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没有追问。

  其实他也隐约猜到,如果让李光弼带兵南下平叛,最终平叛成功。那么现在的朝廷还能不能控制得住这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以及他麾下那些丘八,就很难说了。

  最起码,方重勇要给李光弼分权,如此一来,便会影响大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9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8/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