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丞是个什么官职?
三公九卿之中,有一官职名为少府,少府丞则相当于少府的副职。
少府位列九卿之一,此前为宦官担任,但都在诛灭十常侍之中,全部被斩,所以少府依旧空缺。
毫不夸张的说,大家都看出来皇帝这意思,是想要着着令诸葛了为少府啊!
可就是看在诸葛亮年岁尚且,还没有天子十五岁之年龄,为少府实在是惊破天人了。
“臣!诸葛亮拜谢吾皇天恩,岂敢不为大汉朝廷尽心尽力!”
诸葛亮面色严肃,叩首一拜,再拜、三拜。
刘辩这才颔首道:“爱卿免礼平身,我大汉因跋扈将军梁冀乱政,随后又有宦官乱政,眼下已经是风雨飘摇。
朕有心坐那中兴之主,学志向于先祖光武皇帝,令我大汉中兴!”
说着,皇帝缓缓站起身来,其余诸多大将刘备等人,也纷纷肃容起身,目光凝重的看向皇帝。
“朕与诸公今日立誓,中兴大汉,死不改志!”
众人面色严肃,齐声喝道:“中兴大汉,死不改志!”
刘辩心中很满意所有人的表现,现在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这样纵横无敌的猛将,文有诸葛亮、卢植等人运筹帷幄,天下再乱,也终究有平定下来的时候。
“少府丞诸葛孔明,你此前所说鼓动刘焉发兵攻曹操之计策,朕全权准了,如何运作,则凭你一人而定!”
这个时候,皇帝的话说出口,诸多大将们并没有不服之色。
傻子都知道这计谋绝对能成!
只是,用什么诱饵,引诱刘焉发兵攻打曹操?
诸葛亮拱手道:“启奏陛下,若想要令刘焉发兵攻曹操,还需陛下先下两道圣旨,方才可行。”
刘辩挥了一下手:“姑且言之,朕自无不许!”
“这第一道圣旨,册封曹操为益州州牧。”
刘辩道:“这是让曹贼将目光看远些,不要只会盯着左扶风之地,益州也是一块肥肉,就在他嘴边上,看他流不流哈达子!”
本是很严肃的唱歌好,却被皇帝一番话弄的气氛活跃起来。
诸葛亮也忍不住笑道:“陛下所言甚是!”
“那么你这第二道圣旨,就是要朕册封刘焉了?”刘辩眼睛一眯,随即道:
“刘焉占有益州之地,富饶且足,先帝更册封他为阳城侯,现而今能令他东西的,恐怕只有册封他为王了吧?”
诸葛亮拱手拜道:“陛下圣明!刘焉谋逆之心不死,若是以册封他为蜀王作为筹码,着他攻打曹操,他必定欣然而从。”
刘备忍不住道:“话虽如此说,可刘焉如果领了王爵,却不发兵攻曹操,则岂非空欢喜一场?”
“皇叔言之有理,可刘焉不想攻打曹操,未必代表着曹操不想攻打刘焉呢?”
诸葛亮眼眸含笑:“站在曹操的角度上来看,东进洛阳眼下断然不能。
可洛阳也一样没法办法发兵打他,他在左扶风,需要站稳脚跟。
可是等到他站稳脚跟以后,我们洛阳这边的饥荒也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秋天丰收的时候。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曹操不说必死无疑,也将无路可逃!”
刘辩赞同道:“长安之地的天险就是函谷关和崤山,眼下崤山和函谷关都在朕手中,长安确实是无险可守。
若非是这次渑池之战的时候,洛阳闹饥荒,则曹贼必死无疑!”
“所以,若是有了天子之令,册封曹操为益州州牧,则曹操必定不顾一切发兵攻打刘焉。
如此一来,得了王爵的刘焉,就算是不想和曹操交战,也不得不发兵攻左扶风。
常言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刘焉兵强马壮,绝对会率先一步发兵走陈仓道攻左扶风!”
刘辩听到诸葛亮的话,下意识的看了看诸葛亮,心中暗自想着,这家伙正是上六出祁山,就是为了攻打左扶风,可却一直都没成功。
没曾想,自已来到这个时代,一下子就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眼下就看刘焉出蜀,攻左扶风了。
“此外,还需要防备曹操被刘焉进攻的时候,他找上张鲁。”刘备忽而道:
“若曹操先一步找到张鲁,联合张鲁明面上背叛刘焉,到时候刘焉进退两难,也无力进攻曹操。”
“这就需要以为说客了。”诸葛亮含笑道:“更需要陛下的诏书,安抚张鲁!
张鲁虽未一地割据诸侯,但却有实无名,若在张鲁举棋不定的时候,陛下册封他为汉中侯,到时候只需一句话,张鲁必定作壁上观。”
“哦?”一边上憋着话的张飞实在是忍不住了:“这么神奇,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让张鲁作壁上观?”
诸葛亮看着张飞那小灯笼一样大的眼睛,心里惊讶不已“好大的眼睛”,随即也笑道:
“不错,只需要一句话,这话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妙计!”张飞尚未听出这话的意思,刘辩却已经忍不住赞许道了:
“如此,张鲁必定会对刘焉表现得足够在忠诚,在刘焉认定他不会谋反的时候,对刘焉发动致命一击!”
诸葛亮拱手拜道:“陛下圣明,只是此事或许有些难度。”
“难度?”刘辩眼眸一眯:“爱卿所说的,是册封刘焉为蜀王曹操为益州州牧吗?”
“不错!”诸葛亮正色道:“臣与此处进言,自然好说,可是等到了洛阳朝堂之上,公众朝议的时候,恐怕就不会那么言论意一致了。
毕竟,那刘焉乃是大汉叛贼,曹操更是谋逆之贼,若册封谋逆之则为益州州牧,大汉叛贼为诸侯王,恐朝堂上下,惹人非议!”
刘辩闻言,忍不住大笑起来,和刘备对视了几眼,刘备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拱手道:
“少府丞或许有所不知,就在不久之前,陛下方才册封一个逆贼为凉州刺史!朝堂之上的诸公并无人反对。”
“哦!”诸葛亮闻言,满脸意外。
刘辩正色道:“自黄巾之乱后,天下诸侯割据一方,自以为政,已经有不少时日,朕与朝堂之上的诸公,就算是不承认,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眼下,既然可以用这种册封,为我大汉朝堂谋取喘息的时间,从而为天下一统谋求可能,如何不可为?
朕,与诸位王公大臣,绝非沽名钓誉之辈!”
第102章 大计已定
诸葛亮目露敬畏之色的看着皇帝,并非是因为皇帝的身份,而只是因为皇帝这番话。
不知变通者,将无法适应这个时代。
“陛下有如此之心,何愁我大汉不兴盛?”诸葛亮附身拜道
刘辩颔首道:“爱卿免礼,朕虽然有如此之心,但大汉中兴,并非是朕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朕希望能与诸位爱卿,能否名留青史,流传千古。”
三言两语,就已经说的所有人目中露出强烈渴望来。
名留青史渑池之战自然可在史册上留名,只是流传千古,那就远远不够了。
谁不想流传千古?
“臣等愿意陛下共展宏图!”
众人齐声喝道。
刘辩非常满意的颔首,看向诸葛亮道:“诸葛爱卿,既然这计策是你提出来的,那你就与太常卿两人一并谋划此事,事情进展如何,要随时向着朕禀告!”
原本看着诸葛亮面露羡慕之色的陈琳一听,心中又是一阵火热,皇帝并未忘记自已啊!
他急忙拱手出列,与诸葛亮一并附身拜道:“臣等领旨!”
刘辩颔首说道:“此外,如何勾连函谷关、新成、成皋、平阳四地方的防线,此乃大事,一旦勾连成功,洛阳之地,将会变得固若金汤。
在回到洛阳之前,孔明你需要速速拿出来一个章程,朕会召集太尉卢植、司空蔡邑、司徒王允等列为臣公,一并商议此事。”
诸葛亮又拜道:“臣领旨!”
刘辩目光一转,落在了刘备身上:“皇叔尚且需要费心费力,想要令这些世家大族出力,他们只怕不愿意。
所以……”
感受着皇帝身上陡然升起来的杀气,刘备沉声道:“陛下大可放心,这洛阳之地,天子脚下,谁敢做出那等离心背德之事,刘玄德第一个不饶了他们!”
“俺张飞第二个不饶他们!”一边上的张飞也雷声喝道,双目血红的模样,似乎恨不得即刻就领兵诛灭那个世家大族不可。
刘辩颔首道:“如此,朕就放心了……朕今日得孔明,前几日又击溃董卓贼军,威震天下,实乃双喜临门,王垕传令下去,摆设酒宴!”
诸葛亮心里一暖,随及拱手拜道:“陛下,臣已经深受皇恩,又怎么敢把自已和击溃董卓贼军这样的大事并列,还请后赏诸将以及三军将土!”
王越等诸多大将听到诸葛亮这话,越发的看着小子顺眼,挺会说话,哈哈哈……
“这个嘛!爱卿只管放心!”刘辩眼睛看向诸多大将,咧嘴笑道:“诸将此战劳苦功高,朕已经记在心中,已经飞书往洛阳而去,我等归于洛阳庆功之日,便是诸将封赏之日!”
说着,刘辩目光赞许的看着众人:“诸将奋勇杀敌,朕决议封侯,但至于封侯尊号,尚且需要朝廷尚缺雅定,若一国诸侯,尊号却差了气度,岂非令人发笑?”
“哈哈哈……”王越、文丑、张辽等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心中那是快意无比啊!
这些人,全部都是刘辩自已一手提拔起来的,有战功在身,刘辩当然不会吝啬封赏。
毕竟,忠臣这种东西,也是需要维持的。
很快,宴会开始,但刘辩方才举杯劝酒之后,王垕就来禀告,单膝跪在刘辩身前:
“启奏陛下,司徒王允到了!”
“哦?”刘辩眼眸含笑:“王司徒到了,速速请来!”
不多时,一脸春风得意的王允,便快步走了进来,拱手拜道:“臣王允拜见吾皇万岁!”
“无需多礼,赐座!”刘辩伸手道。
王允一看赐座就在皇帝边上,顿时心花怒放,急忙谢恩,随即和皇帝坐在了一起。
“启奏陛下,臣奉太后懿旨而来,所为两件事情,一者乃是陛下的婚事,二者,则是册封诸将封赏,还请陛下过目。”
这说话的功夫,王允就已经从衣袖中取出一份竹简来,恭敬无比的呈给刘辩。
刘辩嘴角微微一翘,太后和诸多大臣商议之后,却又着王允送到自已这里来,看看自已的意思。
这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