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大暴君_分节阅读_第74节
小说作者:零七度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54 KB   上传时间:2025-05-13 12:19:59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皇帝方才并没有开口问“翼德啊,你怎么看呢?”

  否则的话,这位新晋的震军侯,只怕就要在朝堂诸公面前丢人现脸咯!

  “皇叔!”刘备正在大感无奈的时候,忽而得见以身材魁梧的大将挡住了自已的去路,他抬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冠军侯赵云。

  赵云拱手拜道:“皇叔,子龙有一事请教,还请皇叔指点一二!”

  “岂敢!”刘备面露温和笑容,看了一眼身边的护卫,“将二爷看护好,我与子龙有要事商议。”

  “遵命!”

  护卫们扶着醉醺醺的张飞,直接上了马车。

  刘备则和赵云两人翻身上马,边走边聊。

  “却不知子龙有何事?”刘备开门见山的问道。

  赵子龙道:“皇叔,此前宴会上朝议的时候,我朝渑池之战,折损两万军卒,俘获四万西凉精锐,那一共就是十一万之中。

  此外,汜水关大军总计五万之众,再加上大将军何进和司空蔡邑在洛阳招募军卒,的兵员三万之中。

  这么加起来,我朝就有大军十九万之众。

  此外,洛阳有一万守军,皇城侍卫,也有一万,这么加起来,便是二十一万之中。

  按照皇帝的意思,大军分发下来,除了西园军为五万之众以外,其他的诸侯和将军,各自领兵三万。

  那皇帝手中,便没有什么可调用的兵马了,这……”

  说着,赵云有些惭愧地说道:“这话,本该在宴会上就禀明陛下的。

  但是那个时候陛下正在兴头上,且对于我等手握重兵的将领无比信任,且诸位大臣都赞同,所以子龙不敢触怒上意。

  这会儿,忍不住想要和皇叔明言。”

  刘备沉吟道:“御林军三万、禁军三万、虎贲军一万……那就是七万之众,这相当于是我二弟关羽,你赵子龙,还有三弟张飞,就掌握了整整七万大军。(纠正一下,此前把刘备写成卫将军,刘备是卫尉,也就是执金吾,执掌宫廷侍卫军,而马日磾是光禄勋。卫将军是关羽,执掌的才是御林军。)

  西园军统率兵马五万,但西园军元帅王越,副帅张辽,都是陛下最为亲近之人,故而不可能生出叛乱之心。

  那这二十一万大军,就已经去了十二万。

  此外,荡寇将军、龙骧将军、镇东将军,各自统帅三万大军,那就又是九万,加在一起,就已经是二十一万了。

  皇帝这是把自已手底下所有的兵力全部分出去。”

  说到这里,刘备都有些无奈的苦笑起来:“某家身为执金吾,本应该是我负责宫廷侍卫军的,结果现在侍卫军都被分出去了。

  陛下的意思,子龙还不明白?”

  赵云愕然:“那陛下的意思……是要从难民之中征兵?可是我朝现在控制的范围不过数千里之地,供养二十万大军,已经是极限,若是再度征兵,恐无力供养!”

第109章 氏族弊端

  “这个,子龙就无需担心了。”刘备表情讳莫如深。

  赵云愣了一下,随即低声道:“子龙乃是一介武夫,还请皇叔指点一二!”

  刘备沉吟了片刻,这才说道:“有人说,世家大族,才是我大汉根本所在,但是这一次我调动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诛灭十三大世家。

  子龙看朝堂之上,皇帝陛下,是何神情?”

  赵云似乎是回忆了一下,这才说道:“看陛下的样子,似乎是非常窃喜?”

  “便是如此了。”刘备道:“陛下的意思,我已经揣摩清楚,世家大族不仅不是我大汉帝国的根基所在,反而还是我大汉帝国的蛀虫和吸血鬼。

  他们手中掌控者我大汉的经济命脉,这次饥荒,民众无可食之粮食,但是在世家大族之中,陈年粮食堆积如山,被老鼠虫子吃掉的更多。

  却不愿意拿出半点来救济穷人。”

  “如果陛下在这个时候,去那些灾民之中征发精壮入伍,那可以预见,这些人对于陛下的忠心,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叛。”

  赵云微微凝神,思量了片刻以后,有些惊异的看了一眼刘备,随即拱手道:

  “子龙此去驻守成皋,皇叔可有什么想说的?”

  “成皋之地,一旦开战,就会承受来自于东边的诸多叛军合力进攻。相信此前袁术十万大军扣关的时候,子龙已经体会过那等滋味了。”

  赵云颔首:“还请皇叔指点一二。”

  刘备含笑道:“指点不敢,子龙到了成皋以后,可以分出兵马,占据黄河以北的怀县,成皋以东的荥阳。

  荥阳以南的京县!

  如此一来,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怀县、荥阳、京县三座大城池,就像是一条竖着的扁担。

  从东边来的敌人,想要进攻洛阳,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这三座重镇。”

  赵云紧蹙眉头:“某家麾下,只有三万禁军,该如何才好?”

  “请陛下增派兵力!”刘备正色道!

  赵云沉吟片刻,随后道:“却不知,何人可以领军镇守这南北纵横上千里的三座古城?”

  “非西园军不可!”刘备似乎早就已经盘算清楚过:“西园军元帅王越统帅大军镇守黄河以北的河内郡,驻扎在怀县。

  西园军副帅张辽,统帅大军镇守最南边的京县,至于中间,则必须将军亲自统帅大军镇守。”

  刘备继续说道:“目前而言,东边最大的势力就是袁术,袁术佣兵十万,乃是目前除了董卓以外,第一个发兵攻打天子的叛贼。

  假以时日,袁术必定率军再度来攻洛阳,到时候将军驻守荥阳,背靠成皋,左依怀县王越,右托京县张辽,是战是和,是攻是守,战争的主动权都在我朝手中掌握着。”

  “此计妙计!”赵云拱手道:“我回去以后,即刻写奏折,明日清晨就递交皇帝陛下?”

  刘备微微颔首,随即拱手道:“子龙为国为民,真乃是我大汉肱骨!”

  赵云笑了笑,抱拳道:“皇叔保重!”

  “保重!”

  两人就在街道上分别。

  与此同时,皇宫中!

  太后和皇帝正在低语说话。

  “唐家还算是有所表示,已经送上来了三十万石粮草,后续还有二十万石送到,依照哀家的意思,三公九卿之中,我大汉丞相和御史大夫的职位,都在空缺。

  唐姬之父亲唐瑁,本身是会稽郡守,倘若是依照此人为我大汉丞相,我皇儿岂非就有了依仗?”

  刘辩摇头:“母后有所不知,丞相的这一官职,位高权重,不可轻易许诺而出,若母后真的要恩典唐瑁,倒是可以着其出任御史大夫,以示恩宠。”

  何太后闻言,略有不快之色:“皇儿,唐瑁能把唐家所有的积存都送入朝廷之中来,难道还有什么不值得信任的吗?

  更况且,唐瑁只有皇后一个女儿,其人不可能有二心的。”

  “只有皇后一个女儿?”刘辩摇头:“这个,孩儿尚且不知……不过,丞相乃是重中之重的官职,母后可曾想过另外一人?”

  “难不成是那个刘玄德?”何太后面有不快之色:“皇儿可曾想清楚了?此人可是皇室宗亲,若是也学刘焉,岂非引狼入室?”

  “母后放心,孩儿自幼计较,但孩儿所说的,并非是此人,而是豫州州牧黄琬!”

  “黄琬?”何太后不解的说:“此人虽有贤才,但恐为我大汉丞相,尚且不足。”

  刘辩伸手从一边的矮几上,翻出来了一卷竹简,展开以后,说道:“这是今天中午才到洛阳的奏折,出自于黄琬之手。”

  “他在奏折上说,已经整顿大军两万,听从天子调遣,即刻发兵攻袁术。”

  “哼!只怕也是心怀不轨之徒。”何太后不满的说到。

  刘辩却知道,这个黄琬在历史上很有贤名,而且也是他和司徒王允合谋,弄死董卓的。

  只是后来,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二将攻进洛阳,黄琬这才被杀害的。

  且黄琬此人手段非凡,到了豫州以后,整顿兵马,围剿黄巾叛贼,政绩斐然,令天下震动,更是被册封为关内侯,也算是大汉朝廷之上,为数不多的真正依靠本事册封为君侯的。

  最最重要的是,大汉丞相一定会被封侯,这也是祖宗制度,为丞相官职者,必定会得到封侯。

  刘辩倒是认为这黄琬已经是关内侯,历史上贤名不差,为大汉丞相,定然不差。

  “母后放心,此人定然可堪一用,至于唐瑁,孩儿认为最高便是御史大夫,更况且三公九卿之中,此前多为宦官出任。

  而今百废俱兴,孩儿不仅要征辟黄琬为大汉丞相,还要征并州刺史丁原入洛阳,授予高官。

  此外,更有司空掾属孔融,张辽才从北军中候的位置上擢升为西园军副帅,我就已经收到了司空蔡邑的举荐孔融为北军中候的奏折。”

  说着,刘辩又伸手从一摞的竹简里边,准确的拿到了司空蔡邑的奏折。

  何太后皱紧眉头:“宴会结束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时辰,这些大臣的奏折,就已经递到了皇帝面前来……一个个的,都还真的是争着为自已门下的人谋取官职。”

  “哈哈哈……”刘辩无所谓的笑了起来,孔融、蔡邑这些人,忠诚不会有太大问题。

  更况且现在诺大的洛阳之地,二十万大军,全部被自已捏在手中,这才是最大的依仗。

  “那这并州丁原,皇儿又为何会想到招他入京?”

第110章 历史是一面照妖镜

  何太后皱紧眉头:“本宫若是没有记错的话,那个逆贼吕布,本是他的义子,现在已经反叛朝廷,丁原如何会入朝廷而来?”

  “母后无需担忧。”刘辩解释起来:“丁原是丁原,吕布是吕布,更况且,孩儿也有意考校一下这丁原是不是真的对我大汉有反叛之心。

  若其接到令书以后,即刻往洛阳而来,则是为忠臣,若是其本就有谋逆之心,那接到令书以后,一定畏惧他到达洛阳以后,会被朕处死,必定不来。”

  皇后颔首:“我儿言之有理……不过,我儿可曾想过,并州也是重要之地,若丁原当真来洛阳,那谁人可为我大汉朝廷,再度统领并州?”

  “皇皇甫!”

  刘辩缓缓地说道。

  何太后闻言作色道:“皇儿难道忘记了?他的儿子皇甫坚寿与已经被诛杀的董贼关系莫逆。

  当初皇甫嵩领军平定王固作乱的时候,董卓是皇埔嵩的副帅,但却不听从他的命令。

  后来,朝廷下诏着董卓前往并州出任州牧,把军队交给皇甫嵩。董卓却不遵从你父皇的圣旨,反而拥兵威胁朝廷派遣过去的使者。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就看出董卓有造反之心,劝说他杀掉董卓,可是皇甫嵩却当做什么都没有听到,任由董卓拥兵在河内郡,驻扎在安邑城,虎视眈眈的盯着洛阳。

  若是当初皇甫嵩不是顾忌董卓和自已儿子皇甫坚寿的交情,当初就已经斩了董卓,现在哪里还会有董卓作乱,渑池之战的事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页  当前第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1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大暴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