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那就不用多说了,继承父兄基业,相当于什么都是张口就有。
曹操时代汉臣,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撑,就更更加不用多说了,甚至于政治条件上,曹操都有先天优势。
那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备有什么。
开局织席贩履,随手捡了个关羽、张飞。若是关羽、张飞乃天地一流武将。
可是曹操和江东孙权集团,那个手底下没有横勇无敌的盖代猛人?
所以,刘辩自我斟酌,就算是把他放在刘备的位置上,定然不如刘备。
这样一个人?
不可为大汉忠烈侯吗?
当然可以!
刘辩取来一张蔡侯纸,提起毛笔来,想了想以后,有伸手把蔡侯纸放才一边上,随即取来一张帛。
提笔写下册封刘备为忠烈侯的圣旨。
何太后见状,微微颔首,又继续说道:“太尉卢植、司空蔡邑、司徒王允,都是身居要职的人。
册立封侯,乃是遵从我大汉规章制度。
皇儿对此,可有什么看法?”
刘辩提起笔来,伸手取来一张蔡侯纸,缓缓的写下两个字“唐瑁”二字。
“母后不妨先说说此人,孩儿想看看母后对于此人的看法。”
何太后看了一眼纸张上写着的名字,目中充满了意外,随即伸手拉着刘辩的手掌,有力的握住,疼惜的摩擦了几下,这才放开了刘辩的手:
“为娘如何不知丞相乃是我大汉重中之重?其人官职乃天下权柄之所出。
但满朝臣公,卢植执掌军事,为娘最为信任的过。
可若是还想要找出一个人能执掌朝廷,为娘认为谁人都不合适。
尤其是皇儿此前说到豫州牧黄琬,此人本事非凡,先帝尚且在的时候,就已经被册封为关内侯。
哪怕他已经上书皇儿,说请求吾儿的诏令,好发兵功法袁术这个叛贼。
可哀家依旧不能相信他。
理由无他,哀家不能把自已和皇儿的命,交付在这样一个能力出众的人手中。
但,唐瑁不一样!
此人只不过是中人之姿而已,他坐在丞相的位置上,正好可以给我儿足够成长起来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它的中人之姿,所以他不可能对我儿构成威胁。
再有皇叔刘玄德忠烈侯在一边上从盘协助,就更加不用担心此人在朝野之上布置心腹。
最重要的是,此人没有儿子,也没有多余的女儿,只有唐姬一个女儿。
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哀家最能信任他的地方。”
刘辩听着何太后这番话,后背已经不自觉地惊出一身冷汗来了。
这还真是让他想到了正是上发生的一些事情。
比如说,现在是自已少府丞的诸葛亮,他对于蜀汉政权,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后主刘禅缺少了许多历练的机会。
以至于刘禅此人毫无血性忠勇之气。
最后更是终于大汉的将土们,发出“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的无奈忠烈喟叹。
何太后见刘辩目露思索之色,又缓缓说道:“司空蔡邑之女蔡文姬、司徒王允之义女貂蝉入宫侍奉陛下。
两人而今再度得封侯?若国丈不为丞相,何人可制约?”
第112章 话大汉封侯(下)
朝廷之上,为什么一定会有忠臣和奸臣共处一堂?
这个问题刘辩在很早以前,看过一个叫做“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电视剧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了。
皇帝不是傻子,但朝堂之上最重要的是平衡之道。
忠臣很多时候看起来是在为国为民;可是这在很多时候,却又不一定是真的在为国为民。
奸臣多数时候做的都是天人公愤的事情,可是在很多时候,却又不一定真的就是天人公愤。
岳飞是忠臣吗?
肯定是,但是他最后却被皇帝赐死了。
秦桧是奸贼吗?
他就是奸贼,再过一千年一万年,秦桧照样是奸贼。
可是他却混的风生水起,乃至于后世流传千百年的宋体字的原形,就出自于此人手笔。
刘辩以前抓在暗黑世界的时候,不会想太多。
因为那个世界谁的拳头大,谁就能掌控一切,至于所谓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完全不用在乎。
那是真正弱肉强食的世界。
可是这个世界不一样,自已身为皇帝,自已就要带头出来讲究礼义廉耻,讲究仁义道德。
那自已,或者说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的人,就是真善美的代表。
同样也是万恶源头。
可皇帝很多想做却又不能做的事情,就只能凭借另外一些力量达成。
比如,明朝的锦衣卫,随后设置的东厂西厂。
比如魏忠贤。
许多人都说,不杀魏忠贤,明朝或许可逆天改命……
或许可以,或许天命不可违。
刘辩觉得自已现在做的事情,就是逆天改命。
逆天改命,何须用常规手段?
一定就要挑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坐在丞相的位置上吗?
十全十美的人,只有一个大汉关内侯黄琬。
问题颇多的人,遍地都是,最合适的却只有一个大汉国丈唐瑁。
想明白这些问题以后,刘辩这才忍不住抬头敬畏却又赞美的看了一眼自已的母亲。
这种眼神,就像是在寺庙中求助神佛的信徒一样。
既想要得到神佛的恩泽,又担心神佛可怕的力量一般。
他现在敢肯定,自已的母后智商一定高的可怕。
这样一个人,背后没有强大无比的世家力量作为支撑,却屹立大汉皇后的位置上,那么多年依旧得到自已的便宜父皇的宠爱。
哪怕她无比善妒,后宫之中,说杀谁就杀谁。
谁先她怀孕,就斩杀。
这样一个看起来毫无城府,手段下作的老娘,却在世家大族林立的汉末宫廷之中,坐稳了位置,扶正自已那比之于常人都差点的儿子刘辩坐上皇帝的位置。
这……
真的是一个傻逼吗?
绝对的隐藏高手。
如果说,何太后后边不成器,那刘辩感觉这是真的飘了。
人一旦飘了,那距离灭亡,也不会有多远了。
就好比设下奇谋,一美人计,诛灭董贼,乱吕布的王允,也是在诛灭董卓之后,就飘上天了。
甚至于……刘辩这个时候感觉,何太后恐怕早就已经看穿自已说什么先帝提过那些隐匿于民间的贤者之名。
其实都是自已瞎编的。
作为母亲的人,自已的儿子身上发生变化,她绝对是一个感知出来的。
可……何太后为什么看出来,却没有指出自已?
或许,这就是母爱吧。
至少自已发生改变以后,汉帝国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新取来的一张帛上,皇帝提笔写道:“册封唐瑁为大汉丞相,孔融为会稽太守。”
何太后见状,微微颔首:“依照高祖皇帝的制度,丞相也一定要为关内侯才是。”
刘辩颔首:“那唐瑁本身就是颍川之人,将就册封为颍川侯,食万户!
母后觉得如何?”
何太后紧皱眉头:“会不会太大?这个赏赐?”
刘辩摇头:“姑且一试,更况且,母后不是说过,国丈唐瑁只有皇后一个女儿?
皇后现而今年岁不浅,唐瑁这样的人,身边自然不缺女人,为什么却一直都没有第二个子嗣?”
何太后眉头挑了一下:“皇儿的意思是说,那唐瑁极有可能已经没有生育能力了?”
“怕极是。”刘辩颔首道,“但这样的事情非常隐匿,绝对不能让人知道了。
再者,孩儿认为,为以防万一,倒是可以让御医查看一下。”
何太后眼里含着笑意:“皇儿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