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一身力气,做苦力岂非觉得无所用?”刘辩看着比自已高了一头的壮汉,似有所指地说道。
壮汉喝了刘辩的水,倒也不好不接话,便说道:“话是如此说……尤其是咋们这里几万的难民,吃的都是皇粮。
皇帝老爷还出材料,帮助我们重建家园,分给我们田地栽种粮食,本该以死相报的。”
刘辩嘴角微不可查的上翘,附和着说:“皇帝为民众,确实是做了一些实在事情。
但天下各处都已经生出谋逆之心,听闻皇帝有意招募新军,保护洛阳这人间最后一块净土。
却不知老哥为何不去从军?
我看你有一身力气,若是去从军的话,那必定能有一番作为。”
“非是我胆小,不敢从军卫国。”壮汉紧皱眉头说道:“而是这也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投军才是。
再者,这位郎君有所不知,不仅仅是我有从军追随皇帝的想法,我们这些庄稼汉,一直都有这样想法。
皇帝让我们有口吃的,不至于饿死,还给我们筹备建造房屋。
说句杀头的话,这样的皇帝,可把老皇帝做的好多了,要是老皇帝有新皇帝一般的贤能,也不至于让天下大论呢!”
“嗯?”陈琳脸色大变,正要斥责,却听得皇帝哈哈大笑起来:“不错不错,说得对,老皇帝要是有新皇帝一般的贤能,也不至于令天下大乱。
我方才从洛阳城出来的时候,听着人说,明天皇帝就会派遣以为将军,到各处去招募兵马,如果老哥真的有意从军,倒是不要错过时机。”
“哎呀,若真的是如此,我们还修筑什么房屋?明天就去从军了!”壮汉大声嚷嚷着:“别弄了!别弄了!兄弟们,皇帝明天就要招募新军,我们明天就去从军!”
“大哥说真的?”
“皇帝真的打算招募军队了?”
“可不是吗?那位小郎君说的!”
壮汉回过头去,正要找人,那小郎君的模样,却不见了。
刘辩早就已经骑着马,到了另外一处,开始去和下一位老哥套近乎去了。
不多时,刘辩就已经踏上了归途。
他大致看清楚了,这些灾民之中,有许多精壮,都巴望不得从军卫国。
大汉四百年江山社稷,刘汉正统的观念,早就已经深入人心。
皇帝从民众身上拿走的太多,现而今把原本就是他们的东西,用来救活他们的性命。
她们就已经感恩戴德的跪在地上山呼万岁,愿意为了皇帝,把自已的性命献出去。
大汉铁血,果真强悍!
“陈琳,朕欲组建新军,你都看在眼中了,那依照你看,这新军该取一个什么名字?”刘辩随口问道。
陈琳一番沉吟,随后目中带着几分迟疑之色的说:“陛下组建这一只大军,人员全部来自于难民,何不取名‘乞活军’?”
第116章 军户
“乞活军!”刘辩斟酌一二,赞道:“好名字!诸多难民,无非乞求活命而已。
但是在诸多叛贼眼中,完全不把百姓的性命当做一回事。
此军名出,天下都要为之震动!”
陈琳强颜道:“陛下,臣只是触景生情而做此感慨,这毕竟是陛下招募新军,若是当真以‘乞活’为名,岂非不雅?”
“不雅?”刘辩摇头:“何曾来之不雅之说?天下汹汹,民有倒悬之危,绝非空言诳语。
乞活军名字一处,天下人都知道这一支大军是为了活下去而奋战,并非是为了某个人的野心,也不是为了建立什么万事不朽的功业,只是单纯的为了活下去而已。”
陈琳有些惊讶于皇帝所说的话,但仔细想想,却又还真是如此。
朝堂之上,总是有人故意掩饰着什么,而忽略了这个世界最本质的东西——活下去!
人生在世,生活本就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了。
生于乱世,那就更加艰难。
甚至有人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陛下深谋之,臣惊服。”陈琳马上拱手拜道。
刘辩道:“此前征兵,是以大将军何进和司空蔡邑二人着手做这件事情。
今天你跟随朕出宫,把一切都看在眼中,所以这件事情,你来全权负责。”
陈琳道:“臣定然竭尽全力,却不知陛下打算征多少精壮入伍。”
刘辩道:“洛阳之地,灾民百万,然若是征兵太多,那必定影响农业生产,反而导致国力大减。
且养活太多的大军,对于朝廷也是非常大的压力,所以朕决议十万为准。”
“十万军……”陈琳颔首,随即又道:“灾民颇多,陛下决议征兵十万,臣打算以开一石弓作为挑选土兵的标准,从这百万灾民之中,挑选出十万军。”
刘辩颔首:“挑选之前,你先分发人中,暗中去查看,各地的灾民不说是能吃饱,至少是都能有一口吃的。
若这些民众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尚且可以开一石弓,稍加训练,修养精气神,绝对可以成为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利剑。”
“陛下圣明!”陈琳颔首:“如此,防守洛阳的军力,便可达到三十万之众。
我朝无论是震慑天下宵小之辈,还是收复叛贼占据的疆土,都将有了最为坚实的后盾。”
刘辩有些感慨的说:“是这么个理儿,这事情你着重去做,先挑选出来的兵马,给各军将领规定每人统帅三万的军队数目补充足额以后,在按照十万的名额去挑选。”
陈琳颔首:“臣记下来了。”
刘辩勒住缰绳,马匹缓缓地停了下来,他向着皇后的马车走了去,吩咐周围同样乔装打扮过的侍卫们:
“去忠烈侯府。”
“喏!”
侍卫们应喏道,待的皇帝上车以后,便直接加快了行进的速度。
不多时,皇帝驾临忠烈侯府。
刘备一脸受宠若惊,无论在什么时代,皇帝亲临大臣府邸,那对于这位大臣而言,都是非常荣幸的事情。
更不用说,皇帝这一次到来,还携带着皇后一并来了。
“臣不知陛下亲临,有失远迎!”
刘辩看着跪在跟前的刘备,含笑道:“皇叔无需拘礼,朕方才从城南的安置灾民的地方回来,皇叔做的极好,朕路途所见所闻,灾民都在交口称赞朝廷仁政,这可全部都是皇叔的功劳。”
刘备摇头道:“若无陛下之贤明,臣下就算是在怎么有才能,也不可能造福一方的,所以陛下说这是臣的功劳,简直是羞煞微臣了。”
“且臣下有才能,最多就是造福一方;可帝王贤明,那就是福泽天下。
洛阳附近百万灾民,便是因为陛下的贤明,所以才得以活命,臣玄德岂敢贪天之功?而为自已之能?”
“皇叔谏言之功,俨然炉火纯青,令朕无话可说。”刘辩只能如此说,因为刘备这话,拍马屁的嫌疑,实在是太大了。
可偏生就算是刘备拍马屁,还让你挑不出任何问题来。
一边上跟着刘辩同来执金吾府邸的刘备,目中俨然露出敬仰之色来。
他不是没有听出刘备对皇帝的吹捧之意,但刘备所言确实是有道理。
一个人再怎么贤能有才,也只限于造福一方。
可如果皇帝不贤明,是一个昏君,那就算你在怎么有才能,那也照样无以为继。
诸如先帝临朝,面对种种弊端之下,太尉卢植这样贤能的人,也终究只能坐视大汉帝国江河日下。
可新帝即位以后,整个天下的情况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率先就解决了大将军何进和上军校尉蹇硕的内乱,随后更是解决了董卓这个自先帝在时的时候,就已经留下的心腹之患。
而今的汉帝国,虽然周围依旧群狼窥伺,但刘辩这头真龙从沉睡中苏醒,茁壮成长,终有一日会帝位盖压九天,龙威浩荡九州!
君臣很快入座,刘辩饮了一口起酒水,缓缓的说道:“十三世家破败,留下田产无数,皇叔此前是打算作何安排的?”
刘备道:“臣打算将这些田产重归国有,随后租给这些难民,让他们由为地主种地,转而为国家重地。”
刘辩道:“此举可以在最短时间之内,让这些百姓重新回到土地上耕种,对于恢复农业,也有极好的办法。
朕一路走来,却有另思一策,却又恐思虑不周,故而直接来到了皇叔府邸,与皇叔商榷。”
刘备顿时来了精神,坐得笔直,就听得刘辩道:“渑池之战的时候,我军大胜,董卓军溃败不堪,各自逃散。
那个时候,朕就想过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军在处于劣势的时候,却依旧可以沉稳不败?”
“这……”刘备不解,皇帝不是要说安置灾民的问题吗?怎么说到了行伍之中的事情?
刘辩当然不是要刘备来回答这个问题,他继续说道:“今日,朕在难民安置中走了一遭,这才明白。
若一个人心中有势必要守护的东西,那无论他面对什么,哪怕是死亡就在眼前,他也不会后退一步。”
刘备身躯一震:“陛下所说的是——军魂?”
第117章 监察天下
“军魂?”刘辩愣了一下,即却也颔首道:“确实可以这么说。
但朕觉得,军魂的说法,过于缥缈不切实际,所以朕决定和将土们说点实在的东西。
比如人人都想得到,人人都想拥有的东西。”
刘备发现自已的思维竟然有点跟不上皇帝的想法:“实在的东西?”
刘辩点头:“对,就是实在的东西,比如……土地?女人?钱财?亲人?”
“如这一次,渑池我朝战败,那洛阳之地的民众会如何?”
刘备变色道:“民众将会遭受西凉军劫掠,妻女受辱,财产被抢,甚至与自已的性命,都要丢掉。”
“对!”刘辩目光一震:“朕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上战场的土兵明白,他们但凡是后退一步,妻女就会被建银,亲人会被杀害,土地和财产,都会被掠走。”
“可……军中大多数普通土兵,就是军饷都经常会被上级将官,找各种理由克扣。”
皇后唐姬也忍不住道:陛下,妾身听说,宫中的大太监,在小太监发放月俸的时候,也会找各种理由克扣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