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小丫鬟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67 KB   上传时间:2025-04-27 17:14:49

  就是有点烦恼的是她娘总送吃的来,桌上都堆了糖炒栗子,桂花糕和炸的肉圆子了。锦娘只好喊阿盈进来道:“你端去前厅吃吧,我现在吃不下。”

  一直到初三都没什么生意,她还没急,她娘就抱怨起来了。

  其实锦娘知晓她娘是何意?这么多年她都被人嘲笑婚事的问题,如今好容易许得一个才貌双全的男子,自当得意一二,出去到处转转,否则就如锦衣夜行。

  锦娘则道:“娘,上回插钗就已经让她们自惭形秽了,凡事也不能过犹不及。否则,就真的遭人怨恨了。”

  她如果跟她娘说专注自己别管别人,以她娘的性格肯定不够解气,因为她这大半辈子就没舒心过,总是被人看不起或者打压。所以,锦娘只能这般说,让她娘能够消消气。

  “您看您现在儿子也上了鹿鸣书院,女儿呢也嫁进书香门第,谁不羡慕您啊?”

  罗玉娥心想也是,她也只能和丈夫儿子一道过去荣娘家中了,但荣娘问及锦娘为何没来时,罗玉娥道:“她都定亲了,也不好出门啊。”

  “这倒也是。”荣娘见罗玉娥她们拿过来的礼,不过是寻常的一只鸡,一篓果子,她如今也知晓从人家送的礼去看人家的态度,顿时有些觉得二房没把她们当回事。

  罗玉娥则想你送的那糕点还吃的我肚子疼拉了半夜呢,我给你送只烧鸡算便宜你了。

  不过,见到官哥儿还在咳嗽,又道:“怎么还没好啊?”

  荣娘也是提起这个就心烦,她现在其实是有些心力交瘁了,因为冯胜对她的要求太高了,孩子生病的锅全部甩在她身上,没有人去问冯胜孩子怎么这般了?

  但她也不会对长辈挂脸,只淡淡的“嗯”了一声。

  倒是莹娘的婆母正问起她来:“你女儿婚期定了没有?”

  “定了,今年三月二十八,到时候亲家可是一定要过来。”罗玉娥现在最热衷的就是说自己女儿的婚事了。

  安母是跟着儿子们走亲戚,她这个年纪也是爱聊这些,又问道:“半年前插钗我也没去?那户人家我听说是大户人家。”

  罗玉娥道:“只是说祖上是当官儿的,现下还好,主要是我那女婿生的好,也会说话。”本来还想夸几句,但想起锦娘的忠告还是住了嘴。

  她娘这里是住了嘴,香茗却是把蒋羡如何去蒋氏那里说话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还道:“今年我们大老爷二少爷都放了外任,冷冷清清的,正好大夫人让你上门一趟。我估摸着,也是想赏些东西给你。不过,这也真是多亏了十六郎君。”

  “我记得十六郎并非是大夫人嫡亲的侄儿,怎么大夫人对他如此好?”锦娘有些不解。

  香茗摇头:“我也不知晓,之前我只是一个三等丫头,有时候房里都进不去。”

  锦娘笑道:“好,那我收拾一下随你过去。”

  随即,阿盈帮她打扮起来,锦娘正想蒋羡竟然亲自去蒋氏那里去说项,若非香茗和自己关系好,可能她都不会知晓这些,无论如何,主动解决问题的男人还是很好的。

  要说爱情,她根本没想过,与其去找一个只对你好的,不如找一个本来就很好的人。

  她能这么快和蒋家定下,完全是因为蒋家有诚意,人家直接把家底告诉她娘。蒋羡不管真心还是假意,也的确有才有貌,说话也很符合她的心意。甚至整个定亲的流程走完,蒋家都没有任何一点有瑕疵的,不像别家因为聘礼财礼吵架。

  蒋羡年纪虽然小几岁,但很小的时候就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样的聪明人交往起来才不费劲。至少人家知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就像婆媳问题,儿子在中间转圜的好就没事儿,儿子隐身起来,婆媳关系更容易恶化。

  她本来还有点担心日后嫁过去蒋家,若是遇到蒋夫人怎么面对?现在台阶来了。

  她把瞿凤霞送的两样时兴的尺头还有一盒干桂圆一盒红枣拿了去,私下给了香茗一件她新做的水红色的旋袄,这旋袄上是用贴布绣的牡丹,看起来富贵好看,香茗得了也高兴。

  阿盈一口一个香茗姐姐,叫的很好听:“我们姑娘一直都说我笨,针线总是学不会,没您当年那么聪明。”

  香茗笑道:“你若是能学的锦娘姐姐三分,也是受益无穷了。”

  几人说话间收拾好了,就先去拜见蒋氏,蒋氏看到面前的锦娘,藕荷色的袄儿配着百迭裙,头上戴着一簇绒花,整个人看起来就鲜嫩可人,难怪蒋羡喜欢她的。

  “起来吧,真没想到咱们再见,又是这般身份了。”蒋氏笑道。

  锦娘则装出害羞的样子,蒋氏见她不自在,遂道:“我听说你们婚期定了,日后大家见面就更方便了。”

  “您说的是。”锦娘笑着。

  蒋氏便不再说什么了,赏了她一对银闹蛾簪子,锦娘赶忙又福了一身。那边吴氏的人过来请锦娘过去,蒋氏就让她先过去。

  看着锦娘的背影,她眯了眯眼睛,从蒋羡那里说不通,她就从锦娘这里下手,否则,她就跟自家女儿成为妯娌了,周家怎么能丢的起这个脸。

  锦娘见了吴氏之后,吴氏送了个奁盒给她,二人说了好一会话,锦娘方才离开,从二房假山那里走过就听见两个下人在说什么,言语中还提到了蒋羡,说的隐晦暧昧龌龊,锦娘驻足听了一会儿就拉着阿盈离开了。

  二人回程途中,阿盈忍不住问道:“姑娘,龙阳之兴是何意?他们为何这般说姑爷?姑爷他有这个什么龙阳之好么……”

  锦娘勾了勾唇:“自是没有。”

  “您是怎么知晓他没有的?”阿盈不解。

  锦娘非常肯定的道:“反正我敢肯定他没有,这些话是中伤之语,你如今也大了,许多不三不四的话,听到了就把嘴巴闭紧当作不知道,知道么?”

  阿盈挠了挠头:“知道了,姑娘。”

第58章

  上元节当天, 锦娘当日卖了三条褶裙,一条白绮印金的褶裙,一条白绫百迭裙绣玉兰花的, 还有一条白山茶暗绣璇裙, 一共进账九贯。

  这个月过半,卖了一卷绣件,两件貉袖, 二十对荷包, 加上刚刚卖出去的三条,一共二十四贯。但是这般也是很累, 她这日倒是头一回没有夜里再绣了,准备歇下。

  不料, 这个时候陈小郎上了楼, 只喊阿盈过去, 说是刘豆儿专门送了一盏灯来。

  刘豆儿是蒋羡的小厮,这定然不是蒋家大人们送来的,是蒋羡自己的意思, 金色的鱼鳞配着红融融的烛光, 竟有一种难得岁月静好之意。

  “好美。”锦娘笑道。

  她很难得专门欣赏什么,因为有生活的压力,总是觉得停不下来。

  阿盈见锦娘披散着头发,脸只有巴掌的大小,看着灯的样子发愣, 她不知怎么有些心酸。在魏家, 事事都是姑娘操心,她虽然赚的多,但比她们都累, 但即便累也从不随意发火,总是很讲道理。

  这一年生意,绣坊的回头客特别多,几乎都是她自个儿撑起来的。她能最快速的知道客人们的需求,做出符合客人们期望的衣裳,且做的又快又好,从不懈怠。

  她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没客人的时候在一旁看书,但别以为她就很文弱,事实上,阿盈发现魏家父亲看着老实,其实有些糊涂固执,魏母性情特别情绪化,她们俩都是姑娘镇压下来的,不仅仅是她的父母,连很多难缠的客人,同行也都未必是她的对手。

  但现在她看着这盏灯的样子,又很纯真。

  蒋羡此时正在樊楼,与人斗诗,见刘豆儿去而复返,微微颔首,又继续写诗。

  兴许是有一盏可爱的灯作伴,锦娘睡的很安稳,早上起来,身上完全没有任何酸痛感了。锦娘伸了个懒腰,起身开始梳洗准备上工,哪里知晓刚开门就遇到不速之客了。

  “魏娘子,怎么我昨儿派丫头买衣裳,说你不卖呢?”一位年轻高挑的小娘子进门来。

  她打扮的很是入时,梳着云尖巧额髻,顾盼之间倒是个美人,只不过这美人搞过几次事儿了,每次定下衣裙,付了钱之后,拿回去不过两天又要退回来,还要退钱,明显就是白嫖衣裳,锦娘当然不愿意跟她做衣裳了。

  故而笑道:“我们给您做了三次衣裳,您就退了三次,您不知道,这三件退回来的您又穿过了,可不就没人买了么?我都亏了好几件在手里了,哪敢还卖给您啊?”

  有些脸皮厚的人,就得把话说明白。

  这位傅娘子听了之后,很是不讲道理道:“你开了们就是做生意的,我试了不满意可以退啊,这不是你说的么?要不然我告到你们行首那儿去。”

  “那你就去告呗,谁也不是吓大的,我一个女娘能在开封开得起店,也不是被吓大的。挡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你想在我这儿耍横,也得掂量掂量,阿盈去把军巡铺的高铺头叫来,再喊几个伙计过来。”锦娘一拍桌子,怒瞪着她。

  似这样占便宜的女骗子,听了赶紧脚底抹油跑了。

  阿盈则出去叉腰又骂了几句,进来更是遏制不住道:“竟然还有这样的女骗子,还好意思告诉行首,咱们应该告诉行首,让大家都别给她做衣裳了。”

  “说的没错,等会儿你就去行首那儿说道一番。”锦娘可不怕事儿。

  开门被人一闹,人的心情也是很难好的了了,锦娘索性就停了一会儿,吩咐橘香熬桂圆水给她,最近熬夜加上吃的不规律,月事迟了好几日。

  只是没想到橘香又用那荷叶盏盛来的,上次蒋羡过来绣屋,那时正值夏天,她没想到当时一下就漏到胸前,倒是让蒋羡又面红耳赤,又艰难转移视线。

  这也是她早就知晓蒋羡只是生的漂亮,打扮的比寻常男子精致些,脾气比较体贴风趣,不介意让女子展示自己掌握主动权,可并非其他缘故。

  平息了一下心情,好在有客人登门,是想为她母亲做一件大寿的衣裳,锦娘贴心道:“要不然在领抹处绣寿桃,黑色的缎子打底,绣上喜气的寿桃,更能显老人家的尊贵。”

  那人也爽快应下,锦娘跟她推荐了几种料子,让她自己选了一样,如此去处布料和丝线外,工钱作价一贯八百文。

  只不过客人寿辰的事情也让锦娘想起仿佛三月初六是蒋羡十八岁的生辰,她也得做一套衣裳提前送过去,这次还是做印金的,但是只在牙子上做细细的一条。

  如此,她便做了一件球路纹直领对襟褙子、一件深褐色的百迭裙,袜子两双,和白绸交领上襦这般一套送过去。

  月底正在盘账,锦娘算了算,这个月只赚了三十三贯,远不如预期,她月事来了几日又晚上歇息了快十日,佛经也没绣,进项就少了。

  不曾想刘豆儿却送来两盆牡丹花并一对荷包,荷包里竟然各装了一对金银牡丹花开的锞子,刘豆儿道:“我们郎君说让娘子费心了,正好看到这些锞子寓意好,合了娘子的品格,就让小的送来。”

  牡丹雍容华贵,端庄典雅,象征着富贵,有富而能仁,贵而有品,贵能济人之意。

  她外表清雅纯真,实则并非人淡如菊随遇而安之人,平日总以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自诩。

  锦娘笑着道:“那就多谢你家郎君了,我也祝他生辰快乐,一直都平安顺遂。”说罢又让阿盈赏了八分的银子给他。

  陈小郎还用帕子包了些零嘴给他,这小子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锦娘则是高兴看着手里的金银锞子,这可值十几两银子呢,本来说这个月的钱没攒够,不曾想还有意外收入。

  那边蒋羡也正穿着锦娘做的衣裳,衣裳的纹路是球路纹,寓意路路通达,官运亨通,魏娘子肯定是觉得自己将来必定能仕途通达,这松叶绿的颜色也好看,对襟上的领抹绣的是翠竹,也是寓意节节高升之意。

  他穿着新衣去爹娘处请安,再见哥哥还是穿的前年的直裰,颜色都褪色不少,兄弟二人站在一起似两辈人。

  蒋六夫人当然也发现了,但是长子成了家,他的起居都是许氏打理,即便她是婆婆,也不好说什么。倒是幼子这里,魏氏虽然还未进门,但是很妥帖,平日的节礼就不说了,知晓十六郎生辰,还特地送衣裳来,这一件褙子恐怕都十贯了,还别提里面的衣裳了。

  老话说的好,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

  蒋六夫人的女儿七姑也回来了,她倒是很会做人,送了一方瓦砚、两册新书、一担寿桃面糕,还与蒋羡道:“若有不懂的,只管请教你姐夫。”

  蒋羡笑着应是,方才出去。

  等他离开之后,蒋七姑则对母亲道:“您快歇息一下吧。”

  蒋六夫人摇头:“我哪里歇的下去,下个月十六郎就要娶妻了,总觉得一切都弄的寒酸了些。”

  这些话可就不是一个回娘家住的小姑子该说的话了,七姑知晓如今家中早不比她小时候那般了,那时候父亲还有伯父照看,还有祖父故旧都给面子。

  现在伯父都远去福建当哥学官,其余的堂伯父叔父也都混的很一般,甚至还有不如自己家的。

  七姑只能劝她娘道:“您也放宽心。”

  “我有什么不宽心的,你嫁的姑爷人好,家风也好,我看我那外孙读书更是比他几个舅舅还强。”蒋六夫人笑着。

  女儿没有对蒋羡的亲事说东道西,并非是赞成这桩亲事,而是她们一旦不同意,就会揽事在身。姑爷还在读书,女儿当年出嫁虽然有三千贯的奁产,但转眼这么五六年的功夫,她能敏锐察觉女儿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

  果然,七姑的养娘私下跟蒋六夫人请安的时候说道:“薛家老太爷出自河东望族,是名门之后,又是名臣,家中朴素勤俭为上。姑娘嫁过去亦是孝敬公婆,绩麻针黹样样都来,只是前些年薛老夫人生了病,大夫须要服用人参和蕲州产的白花蛇做药,为了治病,吃了一年的药,看着好些了,结果一场风寒又去了,丧事咱家姑娘还拿了嫁妆出来才勉强操持下来。如今手里的钱还要供姑爷和少爷读书,还要四处打点,日子也不好过。”

  若是以前蒋六夫人必得贴补一些,毕竟这是女儿最艰难的时候,帮她越过这道坎。就像之前儿女们还小的时候,她的日子也过的颇为滋润,从不为钱发愁,后来儿女亲事就几乎是破家败业。

  薛家是名门,很有名望,但亲家做官素来清廉,官声也很好,原本吃药延医就是一笔极高的费用,白花蛇四两可就要花十贯,人参更是不菲,葬礼还有诸多规矩,女婿也没个进项,女儿恐怕现在贴嫁妆过活。

  可现下自家也不富裕了,小儿子财礼五百贯,各种定礼聘礼也要出,她唯独还有点私房也得留给他。

  故而,蒋六夫人听了,也只能狠下心道:“等姑爷考中进士,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养娘有些失望的离去。

  而锦娘这边则把牡丹花搬了一盆放在绣屋里,另外一盆送给她娘,罗玉娥是非常爱莳花弄草的,只不过常年要做生意,没那么多功夫罢了。

  她看着这盆牡丹就忍不住道:“十六郎也是惜花人,不似你,总说花太香了都是臭味,桂花树也不让我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0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1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小丫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