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特意编造这条,只是想在四月给某些人炒作一下——就说试镜被刷下去了嘛,既能蹭到凌穗岁,还能面向粉丝卖一波惨。在不损害作品利益的前提下,剧组通常不会主动出来辟谣,那样面上不好看。
现在嘛,问这些年轻人还愿不愿意来,他们肯定是愿意的;但要说会不会被流言蜚语影响到心态,恐怕他们很难给出一个坚定的回答。
凌穗岁也觉得有点头疼,以前被审判的焦点是她一个人,她咬咬牙就扛过来了。
可能是因为她拿奖了,地位刷得太高了,网友们默认她这支股短期内跌不了,大量关注就转移到“新人”那边去了。
她该不该恭喜他们,在官宣后可能会获得一张“顶流体验卡”?
这不是好事,但也未必是坏事。凌穗岁很期待,是否有人能脱颖而出,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第346章
惊!海外岁丝竟然比她们还能打!
凌穗岁团队最近要关心三件事,《功夫大师》的预告、《易如反掌》的拍摄前准备,以及《如梦令》的收官。
其中,转发预告片算是最简单的工作。
不同于年前的概念版,这次的预告拿出了真东西。
隐世修炼者李茉登场亮相,一面是世外高人,一面是鬼马女大,预告总要在正经的谈话中穿插几句美式冷幽默,看上去充满了爆米花合家欢的味道。
但这毕竟是纯正的超英片——剑拔弩张的氛围始终贯彻,几个开大片段闪现而过。预告片的结尾,是前面被质疑、被指责、被反派压着打的李茉,用格外坚定的眼神准备释放大招。
大招的效果当然要在电影院里才能看到,先抑后扬的套路固然有点烂大街,但它好用啊。
当然,既然电影叫“功夫大师”,预告片里肯定也展示了不少功夫元素。
李茉所在的门派出现在空镜里,环绕着大山的白雾营造出世外桃源的氛围感,还有几个她练功的画面。
在打戏片段上,观众也永远可以相信凌穗岁的实力。那种拳拳到肉、高手过招的华国功夫,又要杀回大荧幕了!
迪兰德选在这时候放预告,既没影响到原定的宣传节奏,还蹭到了凌穗岁拿下奥斯卡的热度。《功夫大师》在全球平台的想看数据都迎来了猛涨,国内甚至不是涨幅最快的。
岁丝在内娱称霸多年,万万没想到就这样迎来了对手,海外粉丝比她们还能打!
岁丝从不和别家比,但从今天起,她们要和海外粉丝比。华国才是凌穗岁的大本营,本土岁丝对凌穗岁的爱不会输给外国人!
在金字塔顶端待久了,最近略有懈怠的岁丝们又重新支棱起来,眼里燃起了战斗的火焰。
凌穗岁也是没想到,粉丝连这个都要争……很好,不愧是粉随正主,人均top癌。
《功夫大师》的预告反响不错,这个译名是迪兰德那边定的,不过在国内备案时,凌穗岁听说有人想改成“功夫少女”。
凌穗岁立刻表示反对,还特意找了人脉,确保译名不会有变动。
老实说,凌穗岁不觉得“功夫大师”这个名字有多好听,但凡事最怕对比。改成“少女”是什么意思?这时候倒是凸显出女性了。
大师和少女,哪个更具有文字上的力量感,又分别能给观众带来怎样的感觉,取名的人不可能不懂。相反,他们就是太懂了,才做出这种恶心人的事情。
还好,她往日攒下的人脉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作用。这事还没进入到讨论阶段,就被她掐死在摇篮里了。
《易如反掌》的拍摄时间已经定下,五月初开机,预计六月中旬杀青,这还是在已经预留足够多时间的情况下。如果剧组拍摄进程快一点,六月初就能搞定。
毕竟是现代电影,不需要特效,也不用搭棚,三十天内都属于正常速度。
这在电影圈里算是常识,奈何有些人什么都不懂,但就是喜欢跳出来大放厥词。
凌穗岁上网冲浪时,还刷到有人说她拍好莱坞电影就是几个月,小半年也不嫌长,国内电影就是一两个月敷衍了事,看来她这奥斯卡影后,是西方奖励她崇洋媚外的勋章。
凌穗岁:……
人在无语时真的会笑,就这种言论竟然还有人点赞,可见很多人上网时根本不思考。
不过,这不需要她或者岁丝反击,这已经是连黑粉都看不下去的程度。
他们不是好心,只是不希望有人用这么低级的话术去嘲——这不是显得凌穗岁的黑粉都是傻子吗?
这部电影受到的关注太多,虽然唐冰可能不用担心收回成本的问题了,但保密工作又成了让她焦头烂额的难题。
如果是古装戏,还可以在横店进行封锁,严格控制人员进出,现代戏的外景可没法这么搞。只要黄牛提前把取景地的位置卖出去,拍摄当天就等着人山人海的围观吧。
为了减少泄密风险,唐冰只能尽量简化团队成员,很多本来能外包出去的工作,现在都要由团队亲自搞定。
被选中参演《易如反掌》的演员们,在开机前也纷纷保持低调,别说在互联网上炫耀了,有些连家里人都不敢告诉,对谁都藏着掖着。
一方面是不敢影响剧组的保密工作,另一方面嘛,当然也是希望能闷声发大财。现在就曝出去,是生怕资源咖找不到可以挤走的目标对象吗?
虽然剧组已经和他们签了合同,但在正式开机前,谁也不敢真正放心,毕竟空降抢角色的事,在内娱可不算罕见。
对这种事情,凌穗岁也是深有感触。虽然她早就过了担心被人抢饼的阶段,但她还记得自己拍《定风波》的时候,也是对谁都没说。
她当时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就是捡漏。所以,即使她开机当天就上了热搜,也还是等到秦娴的戏份都杀青了,才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换回常服抱着花束的照片。
恰好陈越宁找她聊剧本,凌穗岁就和他分享了自己的感慨。
其实她没指望他能共情——在她看来,陈越宁是童星出道,当时又签约了华彩,他不用担心自己资源被抢,是别人要防着他的公司才对。
但陈越宁和她吐槽,这就是他现在的感受啊。
不是只有配角演员想保住自己的角色,连他这个二番,这些日子也发愁呢。
普通演员确实撼动不了他的地位,但他在娱乐圈也有自己的竞品和对手,他还没混到可以在金字塔顶端单独开一行的待遇。
有一说一,到他现在的咖位,很少为了某个项目和别人起纷争了。原始部落可以天天打架,哪个文明国家隔三岔五就往别的地方扔导弹的?大家都是体面人,有什么事先坐下来聊嘛。
但能和谐共处的前提是没有特别大的利益冲突,凌穗岁事业再上一台阶后,《易如反掌》就很有可能打破陈越宁和对手们的微妙平衡,没有谁愿意看着竞争对手飞升。
所以,尽管陈越宁是凌穗岁的同学,也是唐冰教过的学生,但他仍然是目前的三角形里最薄弱的部分……有太多人想取他而代之了。
整个《易如反掌》剧组里,唯一不会被换的演员只有凌穗岁。除了她,每个人在杀青前都得提心吊胆,暂时关闭对外界的信任。
凌穗岁:“……老师不会换掉你的,你想多了。”
唐冰当老师时擅长因材施教,当导演时也会根据演员的特质去调整拍摄内容。
事实上,除非遇到不可抗力的特殊情况,《易如反掌》压根不会换演员,因为最新修改过的剧本内容,就是唐冰将演员和角色形象融合后的版本。
“道理是这么说。”陈越宁叹气,“这种事就和高考估分似的,即使对了答案,心里有底了,但在公布分数前还是会紧张。除非你已经保送了。”
这个例子让凌穗岁无法反驳。她只是想到,前几天还有人说她“资源降级”呢,殊不知在行业看来,有她在的地方才是顶级资源。
她没觉得得意,反而认为这不是一种特别好的风气。
说句有点凡尔赛的话,凌穗岁已经从希望有更多好演员和她合作,转变为希望有人能和她打擂台了。如果有多一点能让她产生危机感的良性竞争,其实对她,对整个内娱的环境来说,都是好事。
陈越宁为她点播一首“无敌是多么寂寞”,又回去看剧本了。
他有一个小目标,就是凌穗岁在上台领取最佳女主角奖项时,他在颁奖内场,也能手握奖杯和她合照。
——虽然他的戏份估计只能报“最佳男配角”,但这个名头无所谓嘛,有奖就行。
《易如反掌》的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凌穗岁继续她的看剧本、锻炼、上网冲浪日常生活。
没过多久,《如梦令》迎来了正式收官。
这部剧拿下了天线很多史冠——注意不是年冠,而是史冠。
光是“全集满广”这点,就足够天线把凌穗岁和《如梦令》当成祖宗一样供起来。更别说,这部剧还创下了最快加入云合百亿俱乐部,集均破亿、破两亿用时最短等等的记录,实绩多到数不完,战报都嫌太长做不下。
《如梦令》的热度峰值冲到了3w6+,从开播后没有一天的峰值低于3w4,要知道这部剧每天都单更,播出周期硬生生拖到了一个月。
有业内人士锐评,《如梦令》可能用一个月就完成了天线一年的kpi指标,这不得给平台爽飞了?
天线肯定不会公开承认这点,但从它给《如梦令》办了个超级风光的庆功宴来看,就知道有多少高层的嘴角根本压不下去了。
是的,《如梦令》就是这么强。选择相信凌穗岁,活该我们赚大钱!
第347章
如梦令剧评1
《如梦令》的强,是全方位的强。
天线官方出来发战报,只记录了站内数据和合作宣发平台的热搜,以及感谢了全集满广和线下联动的品牌。这就已经很多了,长长的一张图要很久才能翻完。
而岁丝们自己做的战报,内容就更多了。
《如梦令》播出期间,基本把内娱叫得出名字的榜单全屠了一遍。不管是云合酷云,还是灯塔猫眼,微指百指,以及剧集v榜角色v榜,以及各类平台的影视热度榜单,甚至还有浏览器的热搜榜……
只要你这个榜单和影视剧相关,那第一名就属于《如梦令》,属于凌穗岁扮演的云筝,角色榜单上的二三四五六名,也被主演们通通包揽,全员上桌。
别的作品吹爆剧,还要精挑细选对自己有利的榜单,岁丝从来不操心这些。榜单换来换去,第一名不都是《如梦令》么,对她们来说没区别。
顺带一提,在岁丝制作的战报里,还把海外成绩也算了进去。
虽然《如梦令》在海外的成绩没那么夸张,但也仅仅是指没有像内娱这样有榜必登顶,如果和其它出口剧相比,那它的断层程度更是遥遥领先。
别家吹海外影响力,吹来吹去还是在和内娱的剧做对比,但《如梦令》是真的能和别人本土剧对打的!
不管是网飞还是titok的播放量,岁丝都只拉该国家/地区的热播期总表,即使对上影响力辐射到全世界的美剧,《如梦令》也有自己的剧粉盘,稳得住前几名的位置。
都海外播放了,那肯定是和海外剧对比,内娱几部剧比来比去,又有什么意思?
除了发战报、搞庆祝抽奖外,岁丝最喜欢的就是收集剧评了。
再破新高的数据固然令人欣喜,但对剧情的分析和输出才是真正能破圈的东西。再说了,只有内核饱满的剧情,才能让博主写出言之有物的内容。
从播出到收官,转赞评数据最好,让岁丝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这几篇。
【@番茄肥牛不放葱:
对于《如梦令》,我的心情一直有些复杂。
开播当天,我就为它充了svip,每天都准时蹲更新。无论是谁问我这部剧好不好看,我都说特别好看,强烈推荐。
不过,打从心底里,我并不是很喜欢它。
“精彩”是客观描述,“喜爱”是我的内心倾向。我在追更时说不上来为什么,直到我又去重刷第一集 ,心中才隐约有了答案。
之前凌穗岁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塑造一个角色,并让观众陪伴与见证她的成长。就像种下一颗种子,我们看着它破土发芽,成长为茁壮的大树。
但《如梦令》不是这样的。刚出场的云筝,是一个很鲜活的角色,然而随着剧情推进,她好像被慢慢杀死了。
在故事最初,她是战场上亲冒矢石的猛将,世人笑她女子之身,偏偏她手中一把红缨枪,杀出了自己的血路,也杀得敌军闻风丧胆。
凌穗岁的打戏不必多说,我不懂枪法,也不懂武功,在技术分析领域就不献丑了。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最直接能感受到的,就是穿过屏幕和次元的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