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都说户司是钱袋子,说户司是财神爷。
他们要是财神爷就好了,直接凭空变出银子,那该有多好?!
衙门里这里要钱,那里也要钱,还要给朝廷送过去银钱。
他们一个偏僻小州,哪有那么多银子啊。
而纪楚呢,他在安丘沾桥两地的能力自不用说。
凭借油菜就能把安丘县盘活了,连带其他地方也开始油菜产业。
什么是财神爷!
这才是财神爷啊!
而且说实话,他们对蔡一繁到曲夏州,暗地里是很支持的。
倘若不进官学,只在本地做事,估计大家都会前去祝贺。
可转念一想,若不给点实际的好处,人家凭什么过来。
其实咸安府那边若是胆子大一点,也把人弄到府学,估计他们也没机会。
所以说这事有利有弊。
对户司来说利大于弊。
就是纪楚要被些迂腐的人为难了。
一个上午时间,纪楚拜见两司同僚,关系都还不错。
不过他人刚到,还处在适应阶段,跟着同僚们熟悉两个部门的事务,等熟悉之后,再正式上手。
一开年,衙门各处都在忙碌,纪楚等人也算进入正轨。
跟在安丘县不同。
在安丘县内,县令便是最大的官职,想做什么都很方便。
到了州城,从六品官员不说遍地抓,也有七八个人,再往上还有不少上司。
各部门之间关系错综复杂。
总之一句话,不仅要做事,还要做好人际关系。
就连陶乐薇都被拉去吃了几场宴席,都是必不可少的。
她刚开始还有点忐忑,不过在安丘县时,好歹牵头做过几件重要的事,再加上如今识文断字,话虽然不多,却颇有些见底,没有在众人面前露怯。
再加上刑司刘大人家的夫人指点,两人也算很快融入里面。
两家都是从县令刚到州城,处境差不多。
刘夫人出身小官之家,知道得也多些,帮了陶乐薇不少忙。
李娘子陪着她去交际,都忍不住道:“还不如在安丘县呢,人至少自在。”
陶乐薇颇有些紧张,却认真学习,也道:“不可能一成不变,咱们也要好好学,省得给他们丢人。”
后宅都如此,前面也差不多。
但纪楚在工司的处境,却一日比一日更好。
为何?
还不是因为最开始送的棉被。
其实纪楚送大家棉被,并未大张旗鼓,只说是刚来送同僚们的土仪。
至于棉被这东西,名声不好,也是众所周知的。
再加上工司一向清闲,官员们之间也没什么利益往来,故而只当个小玩意儿。
谁料当天下午,纪楚就让自家师爷把东西送到各家。
工司正式的官员有五人,下面书吏十二人。
除了最上面的主事之外,其他每个人都收到两床棉被。
刚开始还有人说:“都说是俗气的东西,只有最下等的百姓才用,直接收到库房吧。”
还有些人则是好奇:“拿过来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何接触过的百姓都在夸。”
“别说了,今晚就用上,听说好用得很。”
这三种态度,决定大家不同的做法。
至于后两者的体验,自不用说。
用上的夫妇都震惊了。
又软又暖和。
就连羽毛被也比不上的,也就最好的皮货比这强一点?
二月份的晚上,还是有些凉意的,盖着这样的被子,都不用点炭火了。
“如果冬天盖棉被,那是什么感觉?”
“肯定不冷了啊。”
“如果做成棉衣,穿出去呢?”
那还用说!?
怪不得百姓们都喜欢,怪不得好多地方农户,都要种棉花。
天啊,这么好的东西,名声却那样臭!
都怪周大人,要不是他胡言乱语,说不定大家都用上棉花了。
可以说工司但凡用了棉被的人,几乎立刻倒戈。
要不是京城那边都说棉花不好,他们真想帮棉被翻案啊!
也就把棉被收到库房的同僚面面相觑,当晚就让人取出来用上。
有一家最是好笑。
老爷让下人把东西收到库房,那家下人竟然偷偷把被子取出来,晚上当值盖,气的这位老爷直想打人。
但再看看下人的表情,就知道这东西确实错不了。
不到三日时间,曲夏州工司,除了工司主事之外,各个都认定了棉花的好处。
要说比棉花好用的保暖物件有吗?
自然有。
但贵啊。
不是每个当官的,都是家财万贯。
即便家财万贯,没听说过有钱人更抠门吗。
有了更好的保暖方案,怎么会不想要。
不管穷人还是富人,夏天会热,冬天怕冷,都是人之常情。
有钱人不可能更抗冻啊!
纪楚过去的时候,不少人目光殷切看向他。
那个,还有没有多余的棉花了。
他们家爹娘孩子,甚至妾室,都需要这么好的东西啊。
纪楚也直白道:“没有了,去年整个曲夏州,种了不到三千亩的棉花。”
才三千亩。
确实不够多。
而且多数都被农户们自家分了。
一想到贫穷的农户们家家都有棉花,他们却没有,有些人只觉得不自在。
但也没办法,谁让棉花名声太臭。
周大人是一回事。
京城那边贵人开了金口,又是一回事。
“那今年呢,没记错的话,今年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获?”工司左都事问道。
他最心疼家里小孩,可他家孩子还多,所以更是关切。
左都事为正六品,比纪楚高一级,算是他的上司,所以他回答时候很是客气,而且非常细致:“等五月份麦子收获就可以种了,不用额外开耕土地,直接在麦地上种就行。”
“一亩地可产棉花一百八十斤上下。”
“所以一家种一亩地,就够穿了的。”
纪楚说得这么详细,自然不只是跟上司讲,同样跟同僚讲。
种一亩地,就够普通一家子用的。
那就种啊。
可众人表情凝固。
不好大张旗鼓地种,省得被贵人知道,他们有忤逆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那位贵人是谁,纪楚也知道。
京城的二王爷,重点是,他跟脾气很好的太子是同胞兄弟。
就算是不顾及王爷的面子,也要顾及太子的地位。
纪楚直接道:“各家农户都愿意种,让他们去种不就好了。”
看似把风险丢给百姓,实际上百姓们也不介意什么卑贱不卑贱,什么俗气不俗气,好用就行。
其他人连连点头。
没错,让农户种,实在不行他们去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