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一个月做出闻所未闻缝纫机的事,人家不可能接下啊。
小宋训导道:“只是你这一去沾桥县,肯定更加坐实这次的名声了。”
“永锦府那边肯定会不满意。”
“而且听说,许知州跟永锦府知府,商议过棉花买卖。”
这样一来,坐实纪楚巴结新知州的行为,甚至是真的背刺许大人一样。
而且狠狠得罪了永锦府。
作为陇西右道第一大府,有的是手段。
“还有,你们要买十万套棉衣棉裤的布料,必然绕不开永锦府,他们不卖怎么办。”
其他的担忧就算了,最后一条完全不用担心。
纪楚笑着道:“永锦府的纺织商贾极多,这家不卖,其他家也不卖吗?”
“他们既然以利益为导向,必然不会舍弃利益,即便是这次来的马掌柜马家,同样不会放弃这次的大买卖。”
“他们联合起来不卖,岂不是能倒逼咱们卖棉花。”小宋训导追问。
纪楚又笑:“联合?如何联合?想做白叠子生意的商贾多是大户人家,那些小商贩就算做了白叠子也没有销路,他们为何要联合。”
“有一位大人物说过,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资本家会卖出吊死自己的绳子。”
所以这个计划从一开始,纪楚根本不担心那么多布料针线从哪里来。
这么大笔买卖,永锦府各大纺织行,咬着牙也是要做这个生意的。
那边说是陇西地带的江南制造。
不少人家都是做纺织行业的,大家作坊开在一起,难道就没竞争了?
那可不是铁板一块,说什么就是什么。
“咱们这里也不是啊,会不会有人故意高价去收棉花。”
说完之后,小宋训导自己都打脑袋。
不会的,这次高价收购了曲夏州的棉花,那来年呢?曲夏州这边会给他们好脸色吗。
而且这次广宁卫的订单,曲夏州知州点头,广宁卫邓将军要的。
这些商贾,不会冒着得罪他们的风险,强行收购。
很多人也不是傻子。
知道这批棉衣棉裤最终去处。
跟常备军抢东西,他们不要命了?
永锦府的兵司跟附近的守备军都会来找他们麻烦。
所以这些人的恨意,只能朝纪楚发泄,肆意败坏他的名声,以及做无用功。
此时的永锦府对此议论纷纷。
对纪楚自然恨意交织,其中也有人提出:“十万套棉衣棉裤,还要在三个半月里面做出来,他们行吗?”
“他们有那么多布料跟针线吗。”
“我们都不卖给他们!”
“没错!谁卖谁是叛徒!”
“反正我家不卖!”
最后说话的掌柜,被人直接指出来:“真的假的,怎么听说你们最好的账房已经去往沾桥县,准备接单子了?”
这位掌柜面不红心不跳:“我家只是去看看虚实,万一能买回来棉花呢。才不是卖给他们针线布料。”
“不卖?那还带那么多样品?”
商贾们掩面笑道,至于多少人心虚得不行,那就是私底下的话了。
那么大单的买卖,不做才是傻子!
十万套,这买卖实在可观。
如今生意越来越难做,能多卖点货就多卖啊,管那些有的没的。
坐在最上面的马家老爷脸色难看,他也派了人去做布料针线的买卖,自己家大业大,肯定要多点份额,否则怎么维持这样大的家业。
而且他开口便是:“那位纪大人为了讨好新知州,确实没有底线。”
“但生意该做还是做,我不会责怪大家。”
啊?
您吃了那么大的亏,还能咽下去。
这也太能忍了。
不愧是永锦府制造行业的掌舵人。
有了马家这句话,越来越多织造作坊的账房掌柜前往曲夏州沾桥县。
十万套衣服裤子的布料跟针线。
吃下去一点,今年都不愁了。
要说什么白叠子,也不过少部分人受益罢了。
这才是他们的普通作坊的大买卖。
可也有人低声道:“这事不对劲。”
“马老爷真的那般大度?”
“还能为什么,不就是觉得纪大人太冒进,那是十万套棉衣棉裤,三个半月时间,给你家,你家能做完吗。”
买布料针线有什么用!
重点是还要做出来啊!
那是什么简单的事吗。
倘若十万订单到永锦府,肯定能按时交货。
放在曲夏州一个小小的沾桥县,做什么青天白日梦。
所以马老爷在这等着呢。
只等着纪楚领着的沾桥县交不出货,狠狠敲他一笔,再把订单拿到永锦府做。
那才能吃口大的。
所以不能急躁,一切都慢慢来。
“看着吧,也就一两个月的事,肯定会再找人接手的。”这人笑着道,“马老爷可以两头吃。”
还能狠狠给纪楚一个教训,让他妄自尊大,还想惠及士兵。
殊不知纪楚出发去沾桥县不过三日,曲夏州官学数科的夫子们就啧啧道:“也不难啊,这原理很简单。”
“就是需要调试,还需要精细的零部件。”
蔡夫子道:“有什么难的,能设计就能做。”
“效率会不会有点慢。”
“不要搞得太复杂,到时候不好再造缝纫机,纪楚至少要五百台啊。”
“这么多,他疯了?”
数科夫子们越研究越起劲,以至于学生们都没法带,只能日日锯木头玩。
如今的数科学生,已经从十五人,增长到三十五人,后来的二十个都是秀才。
他们探头探脑,夫子们干什么呢,屋里还有斗大的四个大字。
一战成名!
成什么名啊,在干什么啊。
第72章
曲夏州数科潜心研究, 一定会在四月初五之前,把纪楚要的东西做出来,成功之后的批量生产并不算难。
一群数科大佬聚在一起, 更多天才想法油然而生。
纪楚根本不担心他们。
他从三月初五,带着李师爷等人出发, 终于在初八赶到沾桥县。
一年来没来这里, 本地发生不少改变。
麦田,油菜田接连成片, 中间不少道路也修缮得整齐。
上面工司下令各地修缮沟渠水利,同样在照做。
这般景象, 便是最好的田园风光。
而且这里的房屋也在仿照安丘县,明显好了不少。
再回来一次,还真让人感慨。
纪楚身边还跟着户司的书吏差役,惊讶道:“沾桥县竟然这般好。”
看着整齐的田园风光,丝毫不亚于州城城郊啊。
怪不得百姓们对纪大人交口称赞,果然不一般。
众人没有再多说, 直接进了沾桥县。
而沾桥县县城, 则更加热闹。
本地商业街不多, 加起来一个集市而已,县里三间酒楼, 如今住满了人。
这场面纪楚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