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安丘县也经历过这种场景, 不过那时候来的是油菜贩子, 这次来的, 却是纯粹的商人掌柜。
这些在永锦府摸爬滚打的掌柜们, 哪一个都不好相与,被他们稍微抓住漏洞,必然要吃干抹净。
相比那些贩子, 这些掌柜更有经营智慧。
他们聚在这里的目的也不是买东西,而是卖东西。
十万套棉衣棉裤需要多少布料,多少针线,他们算得清清楚楚,自家能吃下多少,也算得清清楚楚。
纪楚并未多看他们,直接往县衙门走。
但来的掌柜们见识不凡,只看这些人走路,便觉得与众不同。
“这是?”
“是户司工司的纪大人。”
纪大人,纪楚。
是他。
马家掌柜盯着对方背影,他还跟纪楚说过话,自然记得。
旁边还有永锦府另一家纺织大户丁家掌柜,丁掌柜开口道:“看来这次的关键,就是他了。”
丁家自然也想做白叠子的买卖。
但马家先一步要到知府的信函,直接去了曲夏州,然后就被打脸了。
丁家甚至还在庆幸,自家没去凑那个热闹。
不说这些了,白叠子且先放放,把布料针线单子拿到手才是真的。
这转转手就是大笔银子啊。
纪楚刚来,就在商贾圈子里传了个遍,自然也传到衙门众人耳朵里。
纪大人来了!
从典吏升为县丞的马泰马县丞最为高兴。
还有如今是主簿的傅康傅主簿,同样站起身。
这沾桥县多少人,都是纪大人的学生故吏啊!
如今沾桥县县令颜骥也起身道:“终于来了,快快快,我都要愁死了。”
他们衙门氛围一向轻松,颜县令说起话也没什么遮拦。
旁边的董千户,纪振,李纹也有点高兴。
反正现在事情已经说了,沾桥县这边接到这么大的订单,先是高兴,随后又怕自己做不下来。
当然了,他们谁也没想把这么好的买卖拱手相让。
只要这十万订单做下来,对沾桥县来说,就能做长久的棉被服生意。
到时候的沾桥县,只怕后发先至,蒸蒸日上。
极为喜欢棉花的颜县令,哪能不去做。
他在京城就觉得棉花极好,还跟人辩论过。
但辩论哪有实际做成,更让人信服?
颜县令无比感激纪大人,真的给他这个机会啊。
所以知道这件事后,便立刻向各地收购棉花,弹好的是一个价,没弹好的又是一个价。
不出意外的话,曲夏州各地多数都会送来弹好的棉花。
实在没时间的,那也没事,沾桥县好几台大型弹花机呢。
总之第一时间,颜县令便带着众人操办此事。
随后一拨拨商贾过来,让颜县令意识到事情没那样简单。
是啊,这是做棉衣棉裤。
不仅要棉花,还要布料针线。
还要熟练的缝纫工。
需要花钱的地方好说,这棉衣棉裤也不是不挣钱,那董千户他们还把定金给了,剩下的银钱已经写信回广宁卫,很快就能拨过来。
重点是,熟练的纺织工,这要哪里找啊。
而且给士兵们缝制,必然要结实耐用,一点都不能马虎。
好在李纹跟纪振提前过来,就是说明这事的:“纪大人忙完州城的事,便会过来了,他让您放心,只要做好前期的事,到缝纫的时候,自然有好办法。”
自然有好办法?
这是什么意思啊。
换其他人讲这些不着边际的话,颜县令肯定生气。
可说这话的人是纪大人,便让他开始期待了。
现在纪大人一来,颜县令便立刻去迎接。
说起来两人不过一年多未见,纪大人已经成为正六品官员,这个升职速度是真快啊。
纪楚带着公事过来,众人也是稍稍寒暄,便开始了解十万棉衣的进程。
颜县令介绍道:“今日三月初七,派出的人已经在各地收购棉花,跟去年冬天的价格一样,分为弹好的跟没弹好的,陆陆续续会运到沾桥县。”
“沾桥县腾出几个库房,专门用来安置棉花,而且地方都比较干燥,不会出问题。”
也就是说,棉花,以及棉花的前期处理,都不用担心。
第二步,便是购买其他材料。
布料针线。
预计在四月十五之前采购完毕,同样分批次运过来。
第三步,开始进行缝制。
“现在有两个方法,一个是马上开始招工,幸好四月到七月中旬,这期间田间的活不算多,应该能招到不少女工缝纫衣裳。”
“二是把这个活分出去,周边几个县,乃至永锦府都能帮忙。”
颜县令细细盘算过,其他东西还好,三个月时间做完十万套棉衣棉裤,实在太吃力了。
平均到每天,至少要做一千一百一十二套棉衣棉裤。
要做到这个数量,则需要六千七百多人左右同时开工。
六七千人的行当,放哪都不小了。
整个沾桥县,哪里找来那么多熟练女工。
而且这还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所以才会有颜县令说的方法。
把活分出去,让更多人一起做。
这也是个方法,但期间的时间成本,以及中间产生的误差,就更要计算。
总之一句话,沾桥县吃不下这么多买卖,实在太勉强了。
如果提前分出去呢?
现在就分给永锦府?
颜县令考虑得已经非常全面。
可马县丞却突然道:“咱们知道自己紧急,那边肯定也知道咱们紧急,万一抬价呢。”
一旁的董千户欲言又止。
能拿出这么多银钱,已经是广宁卫的极限了。
若再要拨钱,他们还要写信请求,一时半刻只怕不成。
纪楚却看向马县丞,他跟对方认识也有四五年时间,有些奇怪他为何这样讲。
马县丞见被看出来了,也不再隐瞒。
“永锦府的织造马家,最近登门到我家攀亲。”
说是都姓马,以前多半还有亲缘关系,竟然真的七拐八拐扯到祖宗十八辈。
总之借着这个机会,想多卖点布料针线。
“不止如此,还提到咱们人手够不够。”
马县丞跟着纪大人做事的时候,听他提过这些细节,尤其是安丘县油菜买卖,给他提醒。
故而听到这句话,下意识有了戒备。
现在听大家提起人手不够,可能要分摊出去时,自然而然想到这一点。
“马家没安好心。”李师爷直言,“这次让他们丢了人,肯定会要找补回来。”
州城发生的事不用再赘述,总之那马家确实有问题。
估计他们也没想到,县里的县丞也会如此敏锐。
纪楚微微点头:“分给他们,肯定会有问题,”
毕竟是做给广宁卫的,质量肯定不能出事。
如果没有马家之前的事,纪楚大概率也会选择让分给永锦府去做,只要能保质保量交货,谁做都一样。
可这家明显包藏祸心,不得不防。
众人叹气,只能召集沾桥县周边百姓,让他们过来帮忙了,当然这成本肯定会上来。
颜县令道:“既然是作为将士们的,那就不说什么利润,就当给大家做工。”
该给工人的给工人,该给原料的原料。
顶多是他们县衙门白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