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当县令_分节阅读_第222节
小说作者:桃花白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56 KB   上传时间:2025-04-29 19:47:29

  有这么多数学大佬,害怕研究不出来好用的火炮?

  小宋训导根本不知道,他的缝纫机单子还没做完,新订单就要来了,而且这次的新订单比缝纫机还要可怕。

  到时候催他的,就不是各地商贾了,而是各地的驻军?

  其他地方的驻军暂时不知道情况。

  可广宁卫的士兵们却在翘首期盼。

  随着一批批棉衣运送过来,越来越多的士兵已经知道这件事。

  虽说现在才七月份,可再过一个多月,他们这就要冷了啊。

  听说在九月之前,所有棉衣都能运到广宁卫,还会发给他们每个人。

  从去年开始,不少人就听说过棉衣的事,是邓将军的三公子寄过来的,数量不多,只分给了有战功的将士。

  就那十几件衣服,多数人肯定见不到。

  可但凡穿上的,一个冬天都不舍得脱下来。

  别说什么脏不脏,换不换洗的,能保命就行。

  其中一人还说过:“冬日里,这跟盔甲一样重要。”

  冬衣跟盔甲一样重要,这个话确实没错,看来这东西确实不错。

  不过又有消息传来:“京城那边说,富贵人不穿棉衣,棉衣俗气。”

  此话一出,引起广宁卫大伙哄堂大笑:“俗气?貂绒不俗气,你穿得起吗。”

  “大俗人还怕俗气,简直笑话。”

  “冻死你算了,还俗气。”

  所以那些乱七八糟的话,根本影响不了广宁卫士兵对棉衣的向往。

  更影响不了邓将军的决定。

  邓将军想办法从太子那拨到银钱,然后让心腹前去探探路。

  没错,董千户只是去探路的。

  真正派去谈事的,应该是他三儿子邓成,想借着两人的私交多买些棉衣。

  谁料他预备的后手根本没起作用,只派去一个董千户,十万棉衣的事便谈成了。

  这让一向受挫的邓将军,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转运了。

  如果自己在京城的事情也能这般顺利,那就好了啊。

  邓将军的大儿子直接道:“爹您就别做梦了,太子殿下对火器一贯有偏见,您又不是不知道。”

  邓将军摸摸胡子:“话是这么说,万一呢。”

  有了火器,还怕北边那些人吗。

  他们把野兽捕尽了,能砍的树都给砍了,没有活路了,就盯上关内?

  广宁卫辛辛苦苦发展几十年,不是给他们摘桃子的。

  “不提火器的事了,咱们这次欠纪大人的,听说为了给咱们做棉衣,又是得罪隔壁,又是抓紧研究出缝纫机。”

  “这般恩情,邓家,广宁卫,务必都要记住。”

  这不用说,随着棉衣运到仓库了,整个广宁卫都知道纪楚的名字。

  更知道他为了远在千里的大家都做过什么。

  大冬天的出去作战,谁穿得暖和,谁的战斗力就强。

  等全军都有了棉衣棉裤,还会再怕关外的人打过来吗?自然不怕的。

  广宁卫这个地方,听名字就知道是守备军驻扎之地,自古就是卫所。

  所以在这生活的百姓,不是士兵,便是士兵家眷。

  当地人自然挂心军中的事,也自然会感谢为他们争取棉衣的纪楚。

  一想到今年冬天能穿到棉衣,全家都是开心的。

  甚至有人道:“那边今年还有新棉花,以后普通人说不定也能穿上呢。”

  “不知道价格怎么样。”

  “好像不会太高,如今棉花分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咱们普通人买最差的就行啊,反正都能保暖。”

  “是这个道理。”

  等到董千户的书信送过来,邓将军父子先是高兴,随后傻眼了。

  属下说最后一批棉衣已经在路上,路上走得很快,他们会在八月底九月初就到广宁卫,望将军放心。

  而且棉衣的银钱也都已经付清,绝对没有问题云云。

  这些还在意料之中,邓将军只是点头称好。

  可接下来话锋一转,说是纪大人的亲侄儿,以及师爷的唯一儿子,都跟过来了,说是要参军打仗。

  先是介绍两人的情况,还说了两人来的过程。

  邓将军的大儿子拿过信件,眼里都写着问号。

  这合适吗?!

  他们还在想怎么感谢恩人呢,就把恩人的亲侄儿给拐过来了?!

  而且还是两个。

  饶是淡定的邓将军都有些坐不住。

  不说别的,就这一路过来,这两人能坚持下来吗。

  董千户还说他们走得很快,还要提前回来。

  可若为他们两个,耽误给将士们发冬衣,又是万万不可的。

  所以也能理解董千户的选择。

  邓将军最后感慨:“也不愧是纪大人的侄儿,确实有几分锐气。”

  两人过来之后,他必然会好好训练,让两人成为真正的将才,也算报答纪大人对广宁卫的恩情。

  等广宁卫将士们得知此事,更是傻眼,皆暗下决心,一定会好好帮这两个年轻人的!

  而消息到原化州纪家。

  纪家爹娘哥嫂先是傻眼,随后竟也在意料之中。

  大嫂很是担忧,也就看了四叔的信,才把心放在肚子里。

  振儿从小就要强,发烧变成哑巴之后,性子更是不同。

  这样的选择,确实是他能做出来的,否则当初也不会让他跟着老四。

  纪家能出这样的好孩子,是祖上冒青烟了。

  他家正在感慨,就又见有人登门。

  不用多说,肯定是求棉衣的,还有求老四办事的。

  纪家连忙关上门,肯定不会胡乱答应,让老四的官难做。

  等关上家门,大家又难免担心纪振的安危。

  听说去年那会,广宁卫就打仗了,今年会不会还有战事?

  这个疑问不仅纪家有。

  就连京城也不例外。

  去年过年那会,因为皇上的病,太子将此事瞒了下来,一直等年后父皇身体好一些,才把战事讲出来。

  皇上并未多说,太子的性子他知道,确实是为了他好。

  而且去年有惊无险,不算什么大事。

  只是今年开始,火器重启的事,再次提起。

  对于要不要继续研发火器,朝中意见一直不一致。

  户工吏刑礼兵六部意见各不相同。

  内阁的想法也有出入。

  工部兵部肯定赞同。

  户部跟吏部则态度暧昧。

  赞同的理由,自然是海上贸易增多,要预防水贼成气候。

  再加上去年广宁卫的战事等等。

  反对的理由,一个是火器有伤天和,威力实在过大,这个理由着实一般。

  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户部银钱不够,说是国库空虚,暂时拿不出研发火器的银钱。

  毕竟研发是一回事,回头大批量建造,又是一回事。

  皇上身体不好,朝中大部分事情都交给太子处理,此事也不例外。

  太子的意见也是暂时不要着急,等国库有钱了再说。

  可多了个广宁卫的事,又让他开始犹豫。

  再加上,现在的户部左侍郎为许大人,许大人自然赞同研发火器,甚至提到纪楚的数科,说是交给那边极为合适。

  那边既有银钱,也有合适的人手。

  而且岳将军忠勇,根本不担心出问题。

  这些理由加起来,颇有些无懈可击。

  太子的倾向自然开始改变。

  只是太子最近事情极多,前朝政务不用说,父皇又病了,以他的性子,肯定会去日日侍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7页  当前第2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2/4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当县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