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外集结兵马,意图抢东西的时候,事态已经发生变化,不再说单纯的贸易便能解决。
曲夏州坐镇的廖知州,以及新任兵司主事,对此十分熟悉。
其他几部主事意见差不多,谈判也有个谈判的步骤,暂时还没到谈的地步。
纪楚这会问常备军准备怎么做,便是想知道他们的态度。
黄百户此刻什么都没说,又像什么都说了。
他咬定不会打扰本地百姓过年,便是对此很有信心。
那信心来源,只能是一场胜仗,没有比这个更能短时间能让大家更安心的了。
纪楚点头,笑着道:“但有所需,一定开口。”
说起这个,黄百户笑:“肯定有需要,等着你重启火器呢。”
岳将军他们肯定也在上书,而且早就认定让纪楚来做这事。
纪楚倒是有点心虚。
因为他已经在做了啊!
只不过不能说出来而已。
故而纪楚只是再次点头:“希望到时候,不会让大家失望。”
“怎么可能啊。”黄百户脱口而出,“若信不过您,那还能信谁。”
当初西北常备军还未张口,纪大人就往军中送棉籽。
让兄弟们去年就穿上棉衣。
今年又为广宁卫弟兄们辛苦赶制衣服,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就算这样,今年沾桥县被服作坊都没忘了他们,还送了一批棉被到军营中。
有这些东西在,他们天然就比关外人有力气。
冰天雪地里,暖和便是战斗力。
所以曲夏州百姓们放心吧,这个年依旧能过得安心。
等黄百户回军营没几日,就传来几个好消息。
先是军中暗地里出兵,把抢商贩的货物都给“拿”了回来。
之后按着他们的头硬做交易,拉回来几百头羊。
不仅如此,还把他们抢到手的棉衣再次夺回来,一干人等全都交给敌对部落。
这些事做得干脆利落,让原本沉寂的曲夏州百姓瞬间松口气。
好消息传来,近半个月都不敢出门的百姓们终于敢逛街了。
“听说了吗!打赢了!”
“还把东西都给要回来了。”
“出兵五千,就把那个部落的人全部都抓住。”
“该!应该锉骨扬灰才是!”
对于这个结果,曲夏州官员们并不意外。
岳将军让人过来传话,就是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但大家同样知道,这不过是个序幕而已,算是扬汤止沸,暂时稳住局面。
以后这种冲突跟摩擦还会存在。
除非一槌定音,让对方永不敢来犯。
平临国官员们在这“居安思危”,殊不知关外多数部落都快被吓死了。
不过是抢了的点商贩的东西,不过是几股兵匪去试图抢粮。
都被你们打回去了吗,怎么还要报复。
如今关外日子愈发艰难,贸易还断了,这让他们怎么过这个冬天。
那么点东西,根本不够分的。
大部落还好点,能抢小部落的,那他们这些人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积攒力量,总要弄点东西回来,人毕竟要活下去。
关内有棉衣,如今还有很多很多蜜糖。
听说他们一天就能做够一个部落人穿的棉衣,一个村子所产的蜂蜜,够让所有人吃上蜂糖。
想到这,众人的眼神便看向关内,带着十足的渴望。
“要是能入关就好了。”
“是啊,他们的房子盖得越来越好了。”
倘若只是这些话,那还不妨事。
可已经有部落首领反而在笑:“看到他们的武器了吗,十多年了,还是一样的。”
说着,有人把散落的羽箭放到首领面前。
虽然经过精心维护,但还能看到风霜痕迹。
至少是十多年前的箭了。
还有那些用的刀枪,也不像新的。
“一身装备当中,只有棉衣是崭新的。”
有人直接道。
这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
“他们多年没有打仗,不代表咱们没有打。”
“那边并非铁板一块。”
“派出探子,再去探查消息。”
“现在天冷,他们保暖的东西更多,不好动手,等天气稍微暖和点,让兵马去各处看看。”
边关的骚扰会是常态。
因为他们已经看出平临国这头巨兽的虚弱。
“那位岳将军,今年多少岁了。”
“五十七。”
这个年纪,很快就会调回京城。
换个人过来,就不会那么难缠。
“带上礼物,以请求开放互市为由,去平临国京城看看情况,把这个岳将军早点弄走。”
放在之前,这位首领还不会这般迫切。
现在不一样。
兽皮收益大大减少,还有棉花在眼前,其实蜂糖对他们的吸引也极大。
只要能抢成功一次,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好的。
那边有太多想要的东西了。
如果这么来看,曲夏州官员的居安思危非常有必要。
不过此刻的曲夏州,确实恢复之前的平静。
临近年关,市面上终于多了些繁荣,大家都在采买年货,也在聊这次边关的战事。
“去年广宁卫就打仗了,没想到今年这也在打。”
“这不是常有的吗,也就这些年还算太平。”
“放心吧,咱们常备军可不是吃素的。”
“没错,这次可是大胜仗。”
衙门聊起此事也道:“总比提心吊胆过日子强,让百姓安居乐业,也是咱们的职责。”
“隐患不能不解决。”
“整顿武备的事,真的要提上日程了。”
“放心,此事已经禀告上去,京城那边肯定有回应。”
岳将军让人大张旗鼓过来,自然有催促朝廷重启火器的意思。
总之安建三十五年的下半年,平临国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边关暂时安稳,纪楚自然回了冶炼处。
但如同黄百户他们预料的那般,确实有人对纪楚颇带了怨言。
“好端端的,弄什么棉花,本来就被说俗气,现在还多了战事。”
“对啊,不是这东西,哪会打仗啊。”
“别说了,再让人听到了。”
“还是赶紧调离边关的好,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打过来。”
纪楚身边的书吏听了自然气愤,直接上前要理论,却被纪楚拦住道:“这些人本就对我不满,不过借机会发泄情绪而已。”
纪楚可没觉得,他在官场上没得罪过人,更不会觉得人人都觉得他好得很。
之前不说这种怪话,多是没找到机会,现在终于有空子了,肯定要立刻钻进去。
所以不必介怀。
“走吧,去冶炼处。”
那边才是最紧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