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个走私的商贩都被抢了货物,空手回来。
其中几个人若不是遇到常备军,回都回不来。
因为这些人穿着棉衣去做交易,不仅要买的东西被抢,棉衣棉裤都被扒了。
说到底,便是原有的脆弱平衡被打破。
以前就是关外更加依赖关内的交易。
现在有了棉衣代替兽皮,交易就更加失衡。
可要他们大卖肉类,肯定也不现实。
黄百户说完,还安慰纪楚:“这不是你的问题,外族本就对关内虎视眈眈,若不是岳将军防御,每年夏收秋收,他们都蠢蠢欲动。”
这些事本地官员大多都知道。
五万常备军驻守,让本地少了很多兵祸。
本地百姓多也知晓,否则不会为了给士兵们做棉衣,而同意低价卖棉。
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都有数的。
就连走私的商贩们都道:“要不是有咱们常备军,我们这命肯定就要丢了。”
常备军的人也是无语,让他们赶紧滚蛋,走私就走私,还委屈上了。
几次三番之后,岳将军派人去交涉。
毕竟是自家国家的商贩,不能让他们平白抢东西。
随后还帮忙夺回来一些,让关外部落老实点,不要再打抢劫的主意,省得喂大他们的胃口。
纪楚心道,这却治标不治本。
说到底,还是交易失衡的问题。
他们有了棉衣,就不会再大量收购兽皮,这才是缘由。
可就算是他,也算不到这种地步啊。
谁能想到,他们只是想冬衣自给自足,便不小心砸了对方的饭碗。
薛明成则道:“肯定不是咱们的问题,巨人走路带风,总不能怪这阵风把人吹倒吧。”
纪楚感觉他在拱火,但找不到理由。
其他长官同僚也忍不住笑,确实是个道理。
不过随后继续看向黄百户。
后面的事,便是关外几个小国跟部落发现事情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兽皮交易,这个冬天物资肯定匮乏。
为了仅有的物资,他们中间免不了打起来。
事实上他们确实已经开打了。
前来平临国意图劫掠的一个部落,便是被打输之后,想来背水一战。
只要能抢到足够的物资,他们就能回草原上打回去。
平临国国境线极长,难免会有疏漏。
放在之前,大家肯定不会找死。
而这次要么等死,要么找死,总要有个选择。
“所以这种事,还会继续发生。”廖知州沉声道。
从九月天气寒冷,再到明年三月才会逐渐变冷。
这段时间,关外因为物资不足的问题,必然会继续厮杀,而他们的关口,同样不会安全。
岳将军让人把情况告知,便是让大家一起想个对策。
以及若有大的战事,便会需要物资补给,他们要随时做好准备。
缺物资,是件天大的事。
还是在冬日里缺物资,更是恐怖了。
纪楚听完之后,颇有些无奈。
他想过边关或许会有战事,但没想到是因为棉衣带来的交易变化引起的战事啊。
现在好了,他从冶炼处被喊回来了。
曲夏州百姓也不放烟花了。
这不是耽误事吗。
谁料这还不算完。
黄百户最后道:“若是只缺物资还好点。”
“他们现在不仅想要物资,还想抢另一样东西。”
“棉籽。”
棉花有多好,不用多讲。
关外的人同样需要,可这东西不允许外售,那些走私的贩子们心知肚明。
买卖点日常用品就算了,倘若再买卖棉籽,几条命都不够砍头的。
也就是说,曲夏州有他们想要的各类生活物资,还有棉花棉衣棉籽这类极有吸引力的东西。
本来双方交易就是失衡的。
如今更加不平衡,意图南下劫掠,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怀抱财宝的国家,势必会被其他国家惦记。
倘若西北关口不是岳将军在,估计早就南下了。
所以这不是对方的一时兴起。
绝对是长久的拉锯战,直到找到新的平衡。
可这里面,肯定会让曲夏州损伤无数。
这件事让曲夏州所有官员严肃起来。
怪不得以前小打小闹,岳将军并不会特意告知,这次则专门派人前来。
他们曲夏州要做好打仗的准备了。
谁让他们这里,有太多对方想要的东西。
怀璧其罪,何其无辜。
纪楚坐直身子,眉头紧皱。
曲夏州百姓轻松的氛围一扫而空,都因这个消息变的谨慎起来。
他们就是想过个舒坦日子,怎么那样难啊!
第80章
黄百户回军营之前, 还特意去纪楚家中吃了顿便饭。
大家都是熟悉的,也不用太客气。
黄百户直接道:“说起来,咱们跟关外部落也有十好几年没有打过大仗, 如今棉花是个由头,让他们蠢蠢欲动罢了。”
这是在安慰纪楚, 并非为棉花的过错, 实在是局势如此。
边关时常有摩擦,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纪楚心里明白, 但黄百户过来则是跟其他人表明态度,军中才不会因为棉花的事, 跟纪楚有嫌隙。
所以纪楚更关心的是接下来要怎么做。
时时防备?
还是找个机会,让对方吃些苦头,打消念头。
黄百户笑:“这就不用管了,反正边关百姓安心过年即可,有我们常备军在,不会出太大问题。”
也就是说, 做两手准备。
常备军该给对方教训, 会给对方教训。
同时曲夏州, 以及陇西一带,甚至朝廷, 则要想个解决之法。
军中治标, 政策治本。
两者要结合起来才是。
州衙门其实给了主意, 说要不然他们收购一些羊毛羊皮。
曲夏州百姓虽然暂时用不到, 内地却有大把人等着购买。
可这个提议刚说出来, 就被大家一致否决。
交易是要做。
收购羊毛羊皮更没问题。
但如今的关键,不能这样收。
倘若对方打过来,就立刻顺着他们的想法, 来解决贸易失衡,岂不是会让他们觉得这一招很好用。
以后但凡想要点什么,便带着人马过来骚扰,必然麻烦不断。
说白了,贸易失衡,并非平临国的错,更非自家百姓的错。
要让对方知道,贸易往来这种事,平临国想做就做,不想做拉倒。
用这种强硬的态度逼他们就范,肯定要予以还击。
等把对方打服了,才能重谈贸易之事,而且如何交易,是掌握在他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