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九月十月开始。
关外部落换了侵扰的方法。
十几个部落,分为几十个小队,每队二三十人,在边关一带查探情况。
看见异常就立刻回去,倘若能得手,就再往内里走个十几里。
最危险的一次,甚至已经快到附近的村落了。
倘若不是本地乡兵警觉,那些人又不打算,直接掉头就跑,必然会有伤亡。
这可不是普通匪贼,而是敌军!
曲夏州边境线极长,就算有城墙保护,也不是每一处都毫无破绽。
岳将军听着邓成这样讲,开口道:“不仅是在消耗,还在找我们最薄弱的地方。”
等他们找到之后,便一定会打过来。
一年了。
缺乏物资整整一年了。
如今又到冬天,曲夏州百姓准备过年的家伙事,关外的人同样要准备。
他们去年损失惨重,剥好的羊皮没人买,储存的也不够好的,年后更是卖不上价。
但好歹还有之前的积蓄。
今年不行了。
人饿到一定地步,一定会出事。
可对方这样做,怎么看都不对劲。
常备军对关外地形不熟悉。
他们对关内地形应该也不熟悉才是。
为何能布置这样的战术?
不得不说,这种打法似乎摸准他们这边必有最薄弱的地方,还在消耗他们为数不多的军备。
岳将军继续派人巡视。
可边关又出乱子的消息,还是传到曲夏州百姓耳朵当中。
其实比之去年,大家明显镇定不少。
“去年不就闹了这么一出。”
“是啊,应该没事吧。”
“今年有乡兵看到他们了,只怕更危险。”
“那不是掉头跑了吗,肯定怕咱们。”
一回生二回熟,这话也没错。
可到底对普通人有影响,尤其是偷偷走私的商贩们,这下是真的不敢再去。
毕竟那边也没什么好东西,走一趟不赚钱,还容易丢命,不如在关内找点事算了。
如今的曲夏州可不缺事情干,只要你肯卖力气,一定能赚到钱。
而这样的结果,关外物资必然减少。
曲夏州上下官员更加紧张。
真应了那句话。
两年内必有一战。
好在有火器。
提前造火器,真是个极为明智的选择。
怪不得新皇那样看重纪楚啊!
在廖知州,纪楚,以及工司景主事,数科小宋训导主持下。
工业作坊园的一大半作坊,都开始生产手榴弹所需的配件。
这跟之前造机器差不多,步骤工序都一样。
最后的组装,则是兵司派来的人手,绝对令行禁止,也能保障安全。
而这东西,也不能太要求速度,一切都要仔细再仔细,安全最为重要。
负责安全的穿云道长成了最忙的人,他带着手下一点点巡查,绝对不能出问题。
常备军那边也在进行手榴弹投掷的训练,第一批模型已经送过去了。
想来这边生产,那边训练,等真正的手榴弹送到,就能事半功倍。
工司跟数科不是头一次合作,基本不会出太大问题。
可户司那边则不同。
户司卓主事已经被永锦府,以及咸安府,甚至两浙官员都给他来信。
问的都是同一件事。
我们下的缝纫机订单,以及链条车订单,为何推迟了?!
普通的商贸,官员们也不至于会关注。
可这两样东西不同。
一样是织造,另一样是运输,对官府来说也很重要。
但他们这些订单全都推迟,大家肯定不满。
现在又不打仗,何必着急军备。
卓主事心态本就不算稳,被连番追问之后,信件都不想看了,以至于积压的事情越来越多。
“不是我不想看,而是看了也没用。”卓主事对手下谢右都事道,“工业作坊园的产能有限就罢了,主要是原材料不够用。”
“造了这个,就不能造那个,只能暂时推迟了。”
谢右都事道:“手榴弹需要的铁矿煤矿,不是不多吗。”
“积少成多。”卓主事无奈,“不多也是要的,再者还有火炮跟火铳即将动工,不省着点用不行。”
说到底,还是原料不够的事。
之前因为这件事,曲夏州内部都吵过很多次。
卓主事刚开始看重订单,毕竟订单能带来不少税收,对户司来说自然很好。
可经过最近许多事,他已经被廖知州,纪通判说服,还是火器最重要。
事实证明,人家两个说得没错。
眼看关外的事越来越多,还是留着铁矿煤矿造火器吧。
谢富欲言又止。
事情是这个事情。
火器跟其他订单确实也有冲突。
但有冲突已经要解决啊。
把这些文书信件押后不看,是个什么道理。
要是纪大人在这话,肯定会处理跟各地的关系吧?
卓主事很是头疼,半点都不想管了。
谢富只能闭嘴不谈,偶尔纪大人,总想把这事说开。
但纪大人又不是户司的人了,此刻把户司的难题说出来,又难免像越级报告。
这些事纪楚根本不知情。
手榴弹刚刚开始量产,他生怕出问题,一直在强调安全要紧,以至于制造速度非常慢。
一天两百枚的速度,确实极为缓慢。
不过也是这样的谨慎,才让火药至今还未出过大问题。
负责制造火器的十家作坊认认真真做事,不管谁来下订单都给拒了,要么直接延后。
这让特意赶来的商人们很是恼火,直接道:“你们做这精细活有什么意思?这么大的订单不接,就赚那一点钱?”
“又不打仗,何必呢。”
“就是,就算能打仗,用之前的武器也够了啊。”
一个是要细细打磨的手榴弹,一天也做不了多少。
另一个是早就成熟的缝纫机链条车。
哪个更能挣钱,一目了然。
平临国承平日久,除了边关的人之外,其他人对打仗并没有什么概念。
别说普通百姓,就连官员也差不多。
可这些作坊根本不搭腔,只道钱也想赚,但等手榴弹做完再说。
话说到这,本就算了。
谁料有人出言不逊:“我说爷爷们,你们有这手艺,怎么就不知道变通,这能挣多少钱?那纪楚就是让你们白做功,好让他快点升官!”
这话出口,作坊们都不乐意了。
说他们脑子不好,不想挣钱就罢了。
扯纪大人做什么?!
伙计都直接道:“数科跟纪大人能找到我们做事,那是看得起我们,不是哪个作坊都有资格给他做事。”
“就是,挣多少钱算钱?不是纪大人,你们会对我们这样客客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