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广宁卫,可比曲夏州苦得多。
纪楚手底下的人商议时,那边黎士杰可完全没有商议的地步。
他给纪楚当助手,完全因为是同乡。
钦差的差事了结,他也在吏部那挂名等待外放。
而且他可没得挑, 只能等吏部给官做。
好在吏部侍郎薛大人见过他几次, 让人提前给他安排, 如今已经分到川地,做一个州衙门的户司主事。
这对黎士杰来说自然是升官。
可他完全不想离开纪大人啊!
跟着纪大人做事, 虽然提心吊胆, 但至少是有把握的。
“人总有一别, 咱们还是同乡, 等致仕了, 说不定能见面。”
致仕?!
几十年之后?
黎士杰更绝望了啊。
不过官场上能有纪楚这样的同乡,实在是幸事。
黎士杰一行不准回家,只拜托纪大人带封书信回去, 到时候在任地等着家人,他要快点去赴任。
他可没皇上特批,恩准回家啊。
黎士杰心里难免感慨。
都是曲夏州起步,可各人的能力不同,境遇也不一样。
他如今能做个从六品的州衙门户司主事,已经很好了。
但纪楚,已经成为昌河州从四品知州。
而那广宁卫,便隶属这昌河州。
听说那地方极为宽广,至少有三个原化州那般大。
被称呼为州,也是因为人口不够多,州内粮食也不多,这才屈居于州的称号。
论土地面积,绝对是真正的府了。
纪楚这一路走来。
从七品的县令。
正七品的县令。
再到户司工司的从六品右都事,正六品左都事。
一直到从五品通判,正五品钦差。
从安建三十年起,至今不到九年时间。
九年,听起来似乎很长。
但对很多官员来说,不过是刚迈入职场第一步而已。
可今年只有三十二岁的纪楚,已经是从四品的知州。
这期间他甚至拿过建业侯的令牌。
此等荣耀,不是谁都能有的。
黎士杰一边感慨一边羡慕,但并不觉得自己能做到。
如今的他,早就心服口服了。
毕竟纪楚的意志跟能力,都不是他能碰瓷的。
黎士杰这边商议好。
剩下就是纪楚的人了。
不过黎士杰认为,那些人肯定不会离开,跟着纪楚才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大家都不愿意离开的,甚至说要给家人写信,让他们也去广宁卫的。
大有纪大人一声令下,大家举家搬迁之感。
纪楚见大家信念坚定,也就不再多说,不过先派一部分人去昌河州探探路,等他到的时候,事情也会更顺利。
而纪楚跟李师爷带着五六个人,轻装简行地回原化州。
这些安排好之后,也不过四月初十。
走之前,纪楚还给考生张文胜留了封信。
本来想等他考完之后见一见的,如今也是来不及了,信里多是解释,然后让他好好照顾自己云云。
四月初十早上,纪楚拿着自己新的身份通牒,直接离开京城。
谁都看得出来,他没有半点留恋。
明明这里是天下官员最想待的地方,明明这里的达官贵人们都对他另眼相看。
可他并不留恋,在这京城之外,有更多重要的东西等着他。
比如原化州的家人,还有昌河州的建设。
这么想想,大家就能理解了。
纪楚的娘子还怀着孕,肯定要回去的。
提到这个,皇上紧急下了令过去,算是要再给纪楚添份荣誉。
不过京城当中,暂时没人注意这件事,多是考完会试的学生们,在讨论纪大人的选择。
昌河州广宁卫。
纪大人竟然跑到那么偏远的地方?
尤其是广宁卫的学生们,他们太知道那地方有多苦,来了京城之后,才知道这里地方有多好。
可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乡。
看到有人主动去他们所爱的家乡当差,谁又会不感动啊。
众人不约而同给家里写信。
昌河州的所有学生都在写。
纪大人,要去咱们昌河州当知州了!
大家高兴吗?!
不过正值考试刚结束,家里人看到信件的第一反应,大概以为他们的成绩出来了?
考生们没工夫考虑那么多,他们只想赶紧把好消息告诉家里人!
以后的广宁卫,会跟曲夏州一样繁荣吧?
肯定会吧。
四月十九傍晚,纪楚一行人终于到达原化州州城。
连日赶路,难得休息一晚。
等第二天早上,当地柯知州赶来的时候,正好能给纪楚送行。
看着柯知州喜笑颜开,就知道他如今差事办得顺利了。
原化州最大的家族曹家已经没了,就连京城都已经结案,本地更不用说。
犯事的基本已经收监。
勉强逃过一劫的也要被追债。
眼看矿料价格一天比一天便宜,谁也补不上这个大窟窿,所以剩下的曹家人基本已经跑了。
再不跑,那债主就要登门了!
最大的刺头没了,知州说话自然更加管用。
剩下各家更因为原化州乡党党魁的意思,皆是老老实实,甚至已经开始自查了。
毕竟,让纪大人查到,跟自家自己查到,完全是两码事。
至于谁是原化州党魁?
这话更不用讲。
除了纪楚,还有别人吗?
原化州如今士族,尤其是武器作坊的五家,各个都听纪大人的。
而且人家年纪轻轻都要去做知州,这份青云直上的能力,是个人心里都有数,知道应该怎么做。
所以柯知州听说纪大人在州城落脚,说什么都要过来送一送的。
这边刚说上话,原化州不少人家急匆匆赶来。
尤其是黎家,黎家刚刚收到纪大人递过来的信件,便赶紧出发。
没想到其他人消息比自己还灵通?
大家这份热情,不说比去年回来的时候亲热了,对比上上回来,更是夸张。
黎士杰一直想要的衣锦还乡,大概就是这个效果?
最后还是黎家老爷懂事,赶紧道:“纪大人娘子生产在即,大家不要打扰了。”
是了。
他急匆匆回来,那是有正经事啊。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纪大人三月中旬去的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