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当县令_分节阅读_第363节
小说作者:桃花白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56 KB   上传时间:2025-04-29 19:47:29

  纪楚对他们的大恩众所周知。

  从棉衣棉被,再到热武器冷兵器,都是他直接或者间接提供的。

  邓老将军,以及即将接班的邓融,对纪楚也是赞许有加。

  纪振跟李纹能来迎接,都是他们特批的。

  可大家还有一个问题。

  “纪大人什么时候过来?”

  “肯定会来广宁卫看看吧。”

  “这还用说,大人的手下温淳温书吏都在啊。”

  此处说的温淳温书吏,指的就是纪楚提前派来昌河州的书吏,可以提前了解这里的情况。

  正巧赶上滇州棉籽送来,便派他们到了广宁卫种棉花。

  跟在纪楚身边的人,自然都有几分本事。

  这位温书吏对田地颇有心得,故而让他带头。

  其他七八个人,也都在广宁卫住下。

  只是都在照顾棉籽,脱不开身。

  以纪楚的性格,肯定也不会让他们去迎接,专心照顾好棉花地,就是他们最大的贡献。

  “也是,有他们在,还有棉花地,大人肯定会来广宁卫的。”

  这话说得确实没错,纪楚肯定是会去的,还提前给温书吏写了信,让他们安心待着,自己很快就会到。

  不过现在,还是先熟悉昌河州州城的情况最好。

  迎接他那日,主要的几个官吏都已经见过。

  八月初一到初三,则是见见下面的人。

  这都有刘知州领着,一切进展都很顺利。

  待了四五日之后,纪楚算是发现了。

  昌河州的人情简单,官吏之间也简单。

  这地方为军民府,穷是肯定穷的,虽然有上面拨钱,但一拨钱就要查账,所以账目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当地没什么士族,顶多有几个买卖木材的家族,还有做兽皮生意,或者药材生意的猎户。

  什么虎皮熊掌,人参鹿茸,都是猎户们的交易。

  因为有山泽税的存在,他们既不是商人,也不是农户,跟渔民同属一个行列。

  山泽税,便是山里的木头,野兽,还有鱼虾,买卖的时候都需要交税。

  否则一个劲地砍伐猎杀,也会竭泽而渔。

  还有就是把持鱼市的几个大头头。

  这些人颇有些侠匪气,跟晁盛辉晁同知关系都还不错。

  剩下就是普通百姓,种高粱,种豆子为生,算是顾得住温饱。

  也因为上面要查账,本地的税收也算合理。

  这是肯定的,这么边卫的地方,税收要是不合理,那是真的能直接反了。

  比曲夏州那边方便太多。

  所以说,本地人情简单,只要做好自己的差事,并不算难。

  可这里却没有冬日扶济。

  “冬日太长了。”刘知州也是在其他地方做过官的,直接道,“接近七个月的冬日,就算是衙门里的炭火都不足,何况扶济。”

  这就是个事少人少,且穷的地方。

  刘知州吩咐道:“千万别提冬日扶济,这里的人,一年到头就为过冬。”

  “你要是搞了冬日扶济,那就是养大家七个月,谁还干活?”

  话糙理不糙,确实是这样。

  特殊的温度环境,造就了这样的情况,也不难理解。

  纪楚默默记下,心道幸好有刘知州在,否则他是真的抓瞎。

  州城的事情熟悉完了,便是下面十二个县。

  四个县靠海,八个县种地当猎户,情况都有不同。

  但相同点就是,都穷。

  纪楚看了看刘知州,总觉得他话里有话啊。

  几次三番提到一个字。

  穷。

  刘知州摸摸鼻子。

  没办法,他不是故意的,但忍不住啊。

  在这里三年时间,很难不对昌河州产生感情。

  这里的人性子急,却热心肠,自己来这里的头一年,若不是本地人帮忙,早就死在雪窝子里了。

  要说刘知州这人以前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喝点小酒。

  被贬。

  不对,被派到昌河州之后,心里更加郁闷。

  这种地方,不是流放,谁会过来?

  他得罪了官场上的人,直接被弄到这了。

  故而他那喝点小酒的爱好,就成了喝大酒。

  “在我老家喝就喝了,在这却不成。”刘知州说着,就带了家乡粤地的口音,讲他来这头一年的事。

  那会还是安建三十五年,从最南边的粤地到最北的昌河州当知州,就是折腾他。

  到地方的时候,人已经没脾气了,处理完这里极为简单的公务后,剩下时间便是跟同乡喝酒。

  只是他们这些外地人不知道情况,九月份那会,在酒楼喝完酒,就敢醉醺醺地往衙门后宅走。

  这中间有段距离,明显能感觉到温度变了。

  可喝懵的几个人,反而觉得暖和,把皮衣一扒,靠在路边歇歇脚。

  但凡当地人都知道,这种情况就完了。

  偏偏那边天色已黑,路上行人又少,根本没人发现。

  而刘知州身边的随从也喝得差不多,根本顾不上大人。

  没多会,天空便飘起雪花,从小雪到大雪,也就一盏茶的功夫。

  还是酒楼的伙计越想越不对,赶紧出来寻找。

  可惜他们都不认识刚来没多久的知州,更知道这位的身份,压根不知道从何找起。

  附近小巷子那么多,倘若雪再大点,人都能盖住,那更找不到了。

  伙计并未放弃,而是按照本地的方法,把附近的邻居都喊出来,赶紧找找附近有没有酒鬼。

  最后在距离衙门几步路的小巷子里,发现烂醉如泥,但浑身冰冷的刘知州他们。

  刘知州但凡想到这个经历,便一阵后怕。

  他是被弄到这里心灰意冷,不代表他想离开人世啊!

  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些伙计还有酒楼邻居,则把这当为平常事。

  外地人不了解九月份的大雪,也不了解一夜之间雪能把地面覆盖,都是很正常的事。

  之后知道他们救的是知州,顶多也是笑几句。

  “实在是好汉,实在是好义。”刘知州感慨,“所以能把这里发展起来,就是本官最大的心愿。”

  刘知州不是没有能力的官员。

  但这地方长达七个月的冬季不能作假。

  他也想过种棉花。

  如果有棉花,说不定可以抵挡严寒。

  可惜西北棉在这里活不成,刘知州从拿到种子之后,年年试种,年年不成。

  甚至今年都种了,根本结不起棉铃。

  也就新来的滇州棉给了刘知州一点点希望。

  可滇州府那地方多温暖啊,他们这真的能种成?

  反正刘知州都有点失望了。

  再者,种棉花还有点阻力,它更想让纪楚帮这里发家致富啊。

  至少让本地不再那么穷。

  这也是他屡次提此地贫穷的原因。

  在刘知州感慨时,纪楚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种棉花有阻力?什么阻力?”

  刘知州一顿,再看看周围人,让其他人都退下,也不隐瞒:“猎户们不愿意。”

  保暖的物件是有冲突的。

  比如说曲夏州关内外冲突的提前爆发,就跟皮货交易锐减有关。

  而当地渔猎为生的百姓,其中猎户买卖也是大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7页  当前第3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3/4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当县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