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生计。
所以本地猎户对棉花种植颇有些意见。
这点也不能怪他们,这是生存问题,跟对错无关。
刘知州惊奇道:“我以为你知道,所以才把滇州棉放在广宁卫去种。”
纪楚倒不是知道,纯粹是因为,那边自己可以掌握罢了。
没想到意外规避了麻烦。
纪楚解释之后,直接开口:“不管猎户们答不答应,这棉花肯定是要种的。”
“再者,这也不冲突啊。”
以本地的寒冷程度,棉花加上皮货一起穿,才最保暖啊。
当然,这话说得颇有些何不食肉糜。
谁家也没那样的财力,把两者都购置齐全了。
刘知州听此,就知道纪楚心意已决,又指点道:“那你应该知道,这事要说服谁。”
本地同知晁盛辉晁同知。
他跟本地猎户很熟悉。
方才刘知州说了。
见纪楚心思缜密,刘知州这才放心。
不愧是年轻有为的纪大人,跟聪明人交谈,果然省心啊。
昌河州各地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
最后就是靠海的四个县。
那几个县靠着渔业为生,兼卖些珍珠,还有两个盐场,盐场自然属于官府来管。
但海盐不如井盐纯净,这里说不上利润丰厚,顶多是能吃。
心中有数之后,其他事情也慢慢接手。
纪楚本意是想去下面各县看看,但刘知州没有这个意思,显然是不爱活动的。
倒是下面十二个县的县令主动前来拜见。
新官上任,下面人肯定上心。
一直到过完中秋,刘知州也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但离开之前,有一个地方肯定要去的。
广宁卫。
其他十二个县可以不去,但广宁卫肯定要跑一趟。
八月十八清早。
纪楚跟即将离任的刘知州便带着亲随去往广宁卫。
广宁卫那边也早就接到通知,早早在卫所门口等待。
前来迎接的,正是马上要接手广宁卫的邓副将邓融。
纪振跟李纹介绍道:“邓叔很好说话的,对我们也很照顾。”
作为邓成的大哥邓融,知道二弟跟纪楚关系好,自然让两个年轻人喊自己一声叔。
说起来,纪楚跟邓将军,还有邓融虽然没见过面,可来往已经不止一次。
所以见面之后,没有半点生疏。
不出意外的话,以后的昌河州就是纪楚跟邓融两人,一个管民政,一个管军务,算是正式搭档。
刘知州跟邓老将军看着,都是颇为感慨。
把昌河州交给他们,两人也能放心了。
他们会在九月初离开,一起前往京城述职。
正因如此,邓老将军话并不多,显然已经交给儿子邓融去做。
不过私下里跟纪楚见面,还是万分感谢。
原因自不用说,所有人都明白的。
如今还多了一条。
“纪大人能主动过来,实在是昌河州,广宁卫的幸事。”
甚至自己还没来,就让人把滇州棉籽送过来,还派人专门种植。
不管成与不成,广宁卫都十分感激纪大人对他们的挂念。
听着邓老将军的话,纪楚只觉得受之有愧,他不过是知道得多了一点。
要论坚守,谁也比不过广宁卫的众人。
只是无论邓老将军,还是刘知州,对他的期待似乎都很高。
李师爷私下也道:“岂止,听李纹说,昌河州跟广宁卫的军民都在期待好日子。”
李纹跟纪振齐齐点头,连先一步过来的温淳温书吏等人,也是这般说的。
“四月份那会,消息就传来了,几乎大街小巷都在说这事。”
“大人您名字响应,所以很多人都抱着极大的期望。”
就连纪振都比划:“我们一直说,您就是过来当差,让大家降低期待,可是没人听。”
李纹纪振两人在外面做事时间长,之前又跟着纪楚那么长时间,自然知道纪大人还没来,大家就这样期待,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可这话说了,根本没人听。
这就跟,事情还没做呢,牛都已经吹出去了。
办成了还好,没办成怎么办?
岂不是名声尽毁。
纪楚怕的还不是声名全无。
就是觉得要是做得不好,反而让百姓们失望。
不过这也能证明一件事,那就是本地人对好日子有多向往。
即便只是听说,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越是这样,他们越要尽心办事才对。
纪楚摇摇头,把这些闲言碎语放在一边,看向温淳温书吏。
说起如今跟着纪楚的长随等人。
基本是曲夏州出身,这点大家都知道。
可他离开,并未带着更为熟悉的谢主簿傅主簿等人。
不是谢主簿他们不想跟,而是纪楚离开时特意说了,不能他一走,就把班底全都带走了。
那安丘县跟沾桥县怎么办。
自己固然要紧,可大家更是中流砥柱。
也是这样的话,才让众人安心留下来。
带出来的,基本是成为谢主簿傅主簿的书吏们。
这温淳便是沾桥县出身,以前在傅康傅书吏手下做事。
纪大人离开时,他主动站出来,请求跟着大人。
没想到这鼓起勇气,就一路从曲夏州到原化州,再到京城,之后来了昌河州。
算是跑了三分之一的平临国。
不过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能主导种植滇州棉。
这对温书吏来讲,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信任。
所以他收到种子之后,立刻带着来到广宁卫,请求一块官田,夜以继日地种棉花。
作为沾桥县出身的书吏,对种田还是颇有研究的。
但即便如此,该紧张还是紧张。
以前大人身边能人辈出,自己好不容易能熬出来,绝对不能出错。
否则就辜负大人的信任了!
这会纪楚看向温书吏后,这位温书吏先是深吸口气,然后有条不紊地说出他收到棉种后的情况。
从棉籽状况,到种了多少亩地,再到发芽,生长,浇水,施肥,还有天气对棉株的影响等等。
温书吏准备得充分,事情做得也仔细。
如果放在现代,一定是个做汇报的好手。
纪楚越听越惊喜,他是知道温书吏能力的,却没想到比想象中还要厉害。
就听纪楚开口道:“不错,非常翔实,也很用心。”
原本稳重的温书吏眼睛马上亮了,被夸得差点嘿嘿笑出来。
他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
很棒!
还被大人夸赞了!
温书吏带着的众人,自然也很兴奋。
他们先一步到昌河州,还是很有用的。
李师爷看着众人的表情,心道:“不怪大家对纪大人期待极高,谁让大人带出来的手下都如此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