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请出示证件!”战士威武喝令,嗓音字正腔圆。
苏麦麦拿出临时工作证,主动解释道:“我是十一旅的军属,这几个月担任报社编外记者,时常过来报到。”
战士一丝不苟地检查完毕,敬礼放行。苏麦麦走进大道上,陆韬已经提前在等候了,怕她刚来不熟悉,找不到办公室。
伊坤的分报社总共就六七个人,这么大的军分区,难怪人手那么紧缺呢。
负责的领导姓欧,大伙儿都叫他欧主任,是个三十多岁带眼镜的正营级干部。性格也比较温和,看见苏麦麦,便拍拍手掌转向门里大声说:“来给大伙儿介绍下,这位就是咱们分报社新来的编外记者,苏麦麦同志了。小苏同志才结婚随军没多久,今后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来,给点掌声欢迎一下!”
办公室里除了欧主任,已经熟悉的陆韬,其余有三名男干事,以及秘书员代凤兰和通信员高彩云是女兵,都眼神亮亮地瞅着苏麦麦笑。
苏麦麦打开随身背的帆布包,从里面掏出蜜饯和饼干来,招呼大家吃:“这些是贺衍战友送给他的江浙点心,对了,还有猪油软糖,同志们都来尝尝。我初来乍到还不熟练,请多多指教哦。”
虽然小苏才第一次来六旅,但是卫生院那边早传开了。总军区老政委的孙子贺辞琅就在炮兵连,卫生院的护士传话说,贺辞琅竟然管十一旅大名鼎鼎的贺副团长,叫“四叔”。那么小苏,岂不就是贺总政委的小儿媳妇了。
原以为小苏应该比较难接近,没想到却是个如此美貌又亲和的女同志,看着顶多刚满二十的模样。如果不是因为没领章,估计都以为她是个才参军入伍的小女兵呢,水灵葱嫩的。
闻着那葱油饼干和软糖的香味,大家顿时不见外的一拥而上了。
眼下战术演练马上结束,而关于模范军嫂的文章宣传,在十月中旬应该就告一段落,从十月下旬要着手开始美丽新军嫂的宣传了。
国家号召扎根边疆,建设富饶祖国,新军嫂的宣传既要具有正能量,号召力,又必需有典型代表性,不能随随便便瞎编凑写。
既然人员算暂时到齐了,欧主任便让大家围坐在办公桌前开个小会,商议一下从哪入手开始这段采访工作。
伊坤军区的陆军主要有六旅、九旅和十一旅,重点宣传对象也从这几个旅里抽取,大概抽十个典型出来,把文章上交给总军区报社。
“但是,怎样能精准抓取出典型新军嫂来宣传,就是个问题了,大家不妨都说说,各抒己见!”欧主任皱着眉头严肃地说道:“小苏刚来,也可以说说你的看法。就从小魏这里说起吧,一个个轮着来。”
小魏先说:“宣传新军嫂的任务虽然重要,但我们手头上不只有这项工作,如果安排记者一家一户去采访,估计效率打折扣。”
高彩云随后道:“关键是,该怎么才算是新军嫂,这个时间范围怎么定义?有些军嫂刚结婚随军,还没做出什么具有代表性的事件,那就没必要花时间去采访了。”
欧主任想了想,琢磨着:“那就从结婚两年以内的算起吧,这样可选择范围增加一些。或者让符合条件的军人或家属,自己填表申请报名,就不用我们一家家去摘选了。”
陆韬提醒道:“还有一点,有些战士或者家属文化水平不高,但本身又具有宣传价值,如果让他们自己申请,可能会遗漏掉一些好素材!”
说得也是,大家纷纷点头。欧主任见到苏麦麦若有所思的样子,便随口问:“小苏怎么想,畅所欲言。”
苏麦麦的确在思考这个解决办法。
一来,要解决每个驻地家属院一家家挑选的费时费力;二,又要考虑个别家属文化程度不高,自己申请容易遗落素材。
这个时候呢,她就觉得有个家属委员会的好处了。家属之间互相最是了解,由家属委员会推荐人员,再通过采访来摘选,会省事不少。
苏麦麦说道:“我的想法可能不成熟,我先说出来大家给提提意见。组织部是经手部队结婚的单位,不如我们给各旅组织部提供一份表格,表格上的内容大概有,结婚两年内军人和家属的姓名、文化水平、籍贯,以及结婚申请理由,随军后的表现。”
“除了随军后的表现这一栏,让组织部做个简单调查,其余的资料他们都有,这样我们筛选起来就容易多了。只是怕给组织部额外增加工作,或者可以问问,六旅和九旅那边有没有,类似我们十一旅这边的家属委员会,由委员会先筛选过一遍,我们再做细致的采访?”
欧主任看过苏麦麦的介绍,高中毕业,成绩优异,但并没什么工作经历,没想到提出的建议却很成熟。
再想想苏麦麦的取景拍摄技巧,不由觉得捡到宝了,是个可塑的料子啊!
他便扶了扶眼镜,舒口气道:“这点工作量不算要紧,我们宣传他们驻地的军属,还给他们脸上增光了。那就这么安排下去,表格……小苏,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就由你和陆韬,还有小高、小代,几个人再优化一下。今明两天给我做好,打印出来了,然后分送到不同的旅去。”
大伙儿答应下,便纷纷忙碌去了。
八十年代初多是通过油印机印刷,尤其部队这种需要经常用到宣传资料的。印刷之前先要刻蜡纸,蜡纸上层是纸张、下层是蜡。把蜡纸放在专用的钢板上,用铁笔在上面刻写,刻好之后就是印刷的底板了,把白纸放好,拿油墨滚轮滚过去,就印好了一张。
按计划,每个旅部挑选六到十个新家属,组织部填完表之后,他们负责去收取。然后再挑选出五六个来分别采访,最后整合三个旅的资料,择出十个宣传对象撰写文稿,交给总军区报社。
陆韬还要负责整理战术演练的新闻材料,临时被政委叫走了。油印的事儿
就交给代凤兰和高彩云,配合苏麦麦一块儿完成。
苏麦麦在提出建议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几分钟就搞定的Word表格,等到折腾好一沓油印资料,才深深感慨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啊。还好有两个可爱伶俐的女兵帮忙,小魏还手把手教了她怎么用蜡纸刻字,不然得搞到啥时候呢。
……
周三下午搞定后,她就拿了十张表格回来。先知会过十一旅的组织部后,再召集了家属委员会的负责人,一块儿拟定名单。
乔秀芬把孙庆红、周枣花、马妹花和丁琳,都叫到了活动会场来商议。
十一旅的新婚军嫂不多不少,算算还是能凑十个的,比如汪婷就是一个,随军后主动申请担任工作,从怀孕开始就刮风下雨都在报刊亭里,几乎除了产科检查,没有旷过一天假。
还有小苏自己,自从住进了家属院,嫂子们关系和睦了,吃饭菜更香了,衣裳穿得美了。哎,你还别说,这一数起好处来,多到一只手指都掰不完呢。
还有王班长的妻子,比他大三岁,结婚两年了,也是每天都在食堂里打饭,谁家嫂子没空或者出门去了,她自掏腰包帮忙给他们孩子先买饭,回头再把钱还她,帮大伙儿省了许多事。
孙庆红忽地压低嗓音说:“那这么算,姚红霞是不是也算新军嫂啊?她这个周末一结婚,也就算正式的军属了,这表格填不填上去?”
丁琳不屑道:“咱们小苏都说了,不是所有结婚两年内的都填,得具有宣传表扬价值的才算。小姚她那样,大伙儿也不是不知道,能写出个什么?”
丁琳还在为姚红霞搅合李娜的事儿生气。
那天去市里,苏麦麦一个人买蛋糕去了,姚红霞突然说头晕去不了,丁琳才留在商店门口陪她的。结果姚红霞明明听到了李娜跟吴茂的对话,竟然回去后一直装作没事人一样,憋了一整星期,才背着大伙儿冲到现场搅局。
幸亏姚红霞没说出丁琳的名字,不然丁琳和她老公,之后还怎么跟郭团长夫妇打交道?丁琳想起这事儿就不待见。
周枣花则是老好人的性格,踌躇道:“那不放上,以苗素莲的性子,估计该不高兴了。”
马妹花比较客观,刀子嘴豆腐心肠地说道:“说来这小姚,也就是姑娘年龄小浮躁些,不懂事儿。要真说她没典型吧也不算没有,她来家属院帮她小姨带娃,平时也不闲着,去了部队幼儿园当老师,课余也跟着小苏排健美舞,周末教大伙儿跳,大伙说对吧?”
孙庆红:“但李娜这件事……如果给姚红霞宣传,那怎么平衡人际口碑?”
乔秀芬也为难了,晓得小苏看事情最有主意,便转向一边问:“小苏你呢,你怎么看?”
苏麦麦竟不知道姚红霞忽然就要结婚了,这么快。上周末看见自己和马妹花两个,她还躲着走呢,这周末立刻就要结了。
八卦之心人人有之,她便好奇道:“我这才去报社工作三天,红霞怎的就要结婚了,新郎是史排长吗?”
马妹花撇嘴道:“不是史排长,能是史排长吗?你这几天不在,错过了消息,洗衣池那边都传开了!上周天姚红霞去找史排长,要求处对象结婚,还说不嫌弃他个矮脚板臭。那史铁锄也怂,却躲在连队里一整天没出屋,派了个兵出去,和她说以后别找他,他要娶老家媳妇了,拒绝她,把个姚红霞哭着气跑!”
“那找的谁?”苏麦麦更好奇了。
“和司机班的张垒,你见过的。小伙长得高高瘦瘦还行,姚红霞领着来了家属院一趟,送了她姨两板鸡蛋和红糖还有几块布。苗素莲觉得成,催着赶紧把婚事办了省心。结婚后就安排住在兰青嫂和张营长那个院里,他们那院不是刚巧剩两间房吗?新婚没孩子的小夫妻住正合适。”
原来还有这些弯弯绕绕,也够曲折的了。苏麦麦睨了眼马妹花,马嫂子人缘变好之后,性格也大方起来,现在八卦时效性简直飙升啊。
苏麦麦便建议道:“要不这样,我们先把合适的新婚家属,包括红霞都放上,最后让大伙儿又像选负责人那次,周五投票选出,就不会留谁有意见了。”
这主意好,公开公平!几个嫂子听了纷纷赞成,乔秀芬便答应下来,宣布散会。
第59章 你说啥就啥,咱俩之间都……
开完会出来,苏麦麦绕去供销店里买了点儿菜,鲜肉、土豆、胡萝卜和一块老豆腐,准备晚上做个臊子面尝尝。
正好供销店新进了山西的老陈醋,臊子面里淋上老陈醋当真是绝顶美味啊,她就打了一瓶。左手拎菜,右手拿醋瓶,往食堂去再买点凉拌菜。
抬头一看,竟然碰巧撞见姚红霞了,和一个头发根根竖的小伙迎面走过来。小伙子穿的便服,但瞧身板应该就是大院的军人。
苏麦麦定睛一看,认出了是张垒。张垒抱着收音机箱子,上面还绑着一朵大红花——买“三转一响”都属于大件,商店里经常会给扎个红花拎回家去。
姚红霞则穿着花色毛衣、直条长裤,手里提着满满一篮子东西,脸上笑嘻嘻的。
苏麦麦正犹豫是打招呼呢,还是让他们先过去,姚红霞已经看见她了。姚红霞笑意略一僵涩,马上又鼓起勇气主动叫:“麦麦姐,你去买菜呐?”
苏麦麦低头看看篮子,点头说:“是啊。你们呢,和小张班长这是去哪回来了?”
姚红霞满脸喜色地仰头睨张垒,张垒虽然也就比史铁锄高那么三四厘米,但身材比例好,显得挺拔多了。而且看着他也是个能扛事的干练人。
她别扭地甩了甩辫子,作羞赧的模样:“听说麦麦姐去军区分报社工作了,真厉害。这几天总没看见你,你估计还不知道,我马上要结婚了。和张垒,就这周天上午他们连队食堂办婚礼,安排的房子是和兰青嫂同院,到时给你们发喜糖!”
十一月新盖好的家属楼就能入住了,这些六七十年代建的旧家属院则会空出来不少。部队也鼓励符合条件的干部和老班长们家属随军,到时候估计还能搬来一些新面孔。不过眼前最重要的是,解决适龄官兵们的婚姻大事,这也是总军区报社宣扬美丽新军嫂的意义所在。
苏麦麦看了眼即将结婚的两人,笑道:“那得恭喜你们了,喜糖必须发。我原还想着有空找你和丁琳嫂排排新舞蹈,看来得等你忙完这一阵子才行。”
姚红霞上周就没去领健美舞了,这周也没脸去。本以为出了李娜嫂那事儿后,不会有人再稀罕自己领舞了,没想到麦麦姐竟然还提出编新舞。
姚红霞顿感局促,却又惴惴欣喜,点头说道:“好啊,也没啥可忙的,等周天结完婚,马上就可以开始了,你和丁琳嫂随时来找我。”
苏麦麦扬眉:“行的,到时提前知会你,你俩先忙婚姻大事要紧,周天我去讨喜糖哟!”
话毕,就让他俩先走,自己打算去食堂买几样凉菜。
姚红霞走了一段,忽地对张垒嘀咕一声:“我过去一下,你等会。”然后便向这边跑了过来。
呼哧呼哧地喘息站定,单独对苏麦麦说道:“麦麦姐,我结婚那天小姨在家里请吃饭,贺副团长会来的吧?”
“你别误会,其实……其实我没告诉过你,之前小姨安排我和贺副团长相过亲,也是以我姨夫请客吃饭为理由请
的他,他没看上我。为这件事我一直不甘心,谁介绍给我都拿来和贺副团长比,渐渐自己就虚荣了。就算接近麦麦姐,也是想看看他喜欢的女人到底是啥样的,哪里比我强了。”
“但是,那都是从前了。和麦麦姐你接触后,我自知道和你不能比,也就不比了。现在我只觉得张垒好,想和张垒好好过日子。但这件事儿憋心里好久了,结婚前说出来痛快许多,以后我也不惦记贺副团长或者谁了,希望麦麦姐你别见怪,贺副团长只管去吃饭,别有啥尴尬。”
姚红霞一边咬着嘴唇,吃力地吞吐着,一边又看看张垒那边,脸颊泛起红云。
两人打结婚报告后,她已经和张垒悄悄抱过,也亲过嘴了。姚红霞现在满颗心里都只装了张垒,没别的任何人。
他们在布置新家的时候,张垒说他其实知道姚红霞看不上自己,毕竟部队里那么多优秀的干部,可她既然选择了他,他就会为她赴汤蹈火。不敢说他能爬到哪个份上,但一定让她看到他的努力。对比一下史排长的怂包,姚红霞觉得自己选择没错。
苏麦麦还以为她啥事追上来,原来是为这个。周一去演练基地采访时,苏麦麦就问过贺衍了,问他之前和姚红霞相亲,咋没看上人家?你猜贺衍怎么着,大佬果然说他没跟姚红霞相过亲,还反问苏麦麦莫名吃的哪门醋,他没兴趣挂记她之外的女同志。
苏麦麦便笑着宽慰道:“他要是演练回来,应该能去吃饭。不过相亲这事儿,我替你问过了,我说咱们家属院里年轻的未婚姑娘有几个,比如红霞、晓艳等等,都长得挺漂亮的,怎么没安排给你相亲啊?贺衍说他工作忙的,眼里就没婚姻大事。你姨那回请客,要是不明摆地说相亲,他只当做去吃了顿饭,并未注意你。真没必要为这事儿内耗。”
回顾小姨苗素莲请客那次,的确谁也没直说相亲,只是让姚红霞多在贺衍跟前晃悠,就怕说了人不来吃饭了。
姚红霞顿时轻松许多,随后又说道:“那……我还能去领健美舞嘛?李娜嫂子的事儿给我整的,我都不好意思去大伙跟前露脸了。”
姚红霞自己要结婚了,才忽然发现,抢人老公是件多么让人气愤的事儿。比如她和张垒结婚十年,如果有个小姑娘十八、九岁正青春,卯足了劲儿想插足,姚红霞得扑上去跟人家撕扯呢。
苏麦麦说道:“这事我可说不上什么,要不你去找李娜嫂子道个歉吧。不管她原不原谅,至少你把态度做到了,大伙儿都能看在眼里。”
姚红霞点头,真心地说:“谢谢麦麦姐和我说这番话。对了,还有,其实我会跳交谊舞,等结婚办完了,以后周末我就抽一晚上教大伙儿跳!”
说完她就急匆匆跑掉了。
张垒在前面等她,问她说啥呢,咕咕叨叨的说好一会儿。
姚红霞说:“昨天买的两条围巾,你是不是放在新家里了?我拿一条送李娜嫂子,找她道个歉。”
张垒也知道姚红霞的那些事,但正因为都知道,姚红霞在他面前就不需要装,反正他都是在知道这些的基础上,才选择和她结婚的。
张垒挑起眉头:“那围巾是上沪产的,国营商店统共没进多少,限量一人只给买两条。你说其中一条给你姨,另一条再送了李娜嫂,你自己围什么?”
姚红霞不介意:“那就不围呗,等下次去市里了再买条别的款。既然去给李娜道歉,总得带点儿什么,不能空着手去吧。她又是个讲究时髦的人,送别的怕没诚意。”
看她一副认真的样子,张垒便笑了:“那我陪你去,等咱俩结婚了带上喜糖一块去!”
姚红霞点点头,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感觉脖子又能抬起来。
说来李娜嫂子,自从那天和苏麦麦聊完天之后,吃完了她带去的牛肉炖粉条。李娜休息了半小时,便爬起床来,把东西收拾收拾走出了卫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