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市井发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岑清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8 KB   上传时间:2025-05-05 13:40:51

  虞蘅一顿,栽在自己前脚上……

  “人与人不一样啊,王二郎顶好的脾气,谢郎君亦是心宽量大的君子,王三郎却是人家住在乡下的穷亲戚,万一发火,你一个姑娘家如何招架?说出去也是我们没理。”阿柳难得的条理清晰,将阿盼一顿说得哑口无言。

  见虞蘅也颇赞同阿柳话,肃着脸在一边频频点头,阿盼吐吐舌,作揖讨饶道:“几位姊姊饶了我吧,下回不敢了。”

  兰娘纵容她小孩子气,和稀泥道:“好了好了,快来帮我看看这菜火候。”

  小型批斗会议就此散场,为了赔礼,虞蘅赠了两位王郎那桌一碗凉拌豚皮,蘸点清酱与萝卜泥,和着葱丝一道送入口,清清爽爽。

  “这豚皮脆得很!”凡吃过的客人,就没有不喜的,“越嚼、越有味儿!”

  有些见地的客人,知道河豚皮上虽有毒,却能去干净,不免诧异:“虞记庖厨手艺竟如此精妙,连豚皮都敢拿来入菜。”

  也有那担心的:“这豚皮吃了——没事吧?”这种事情,求个心安啊。

  虞蘅请他们放心:“小店里河豚菜肴都有厨子先尝,这豚皮我已试过,去干净了的。”

  众人见她好好地站在那儿,便又兴冲冲去尝,果然爽脆,无怪乎士大夫们多是“河豚”粉。

  见王献今日来,一副高兴放松的样子,模样也清爽,容光焕发,不比备考时邋遢,虞蘅便猜到了,特地端着酒来送祝贺:“恭喜郎君啊,金榜有名。”

  王献讶异:“虞娘子哪里得来的消息,竟如此灵通!”

  

第51章 金麟池中物买下宋家酒楼

  “郎君这般聪慧的若都考不中,也太没道理了些!”看他眉眼间藏不住的喜色,虞蘅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王献得意一笑:“那是,那是自然。”

  又问王三郎与裴垣,知道都中了,一个吊车尾,一个比王献名次还好些。

  “今日两位郎君的饭钱,小店给免了,就当是提早给几位道喜了!”认得的食客考中了,虞蘅也着实高兴,豪气又不失恭维,“还望郎君们日后授了官,多多地光临小店,令小店蓬荜生辉。”

  “还早着还早着,且还得看殿试结果呢。”王三郎摆着手。

  王献也有些不太乐观:“今科士子中佼佼者众多,还真不一定能进翰林,只怕殿试结束,便要暂时与虞记吃食道别了。”

  虞蘅感慨着宽慰他二人:“国朝进士科举入仕,前三年外放才是常态。其实,比起汴京锦绣,能有机会出去游历游历,做些实事,也是一番长进啊。”

  “便如郎君们所说的,今年佼佼者众多,几位能在其中脱颖而出,已是优异,何必妄自菲薄呢。”

  三郎久日以来一直在为自身前程担忧挂心,此刻听了她的话,琢磨一番,豁然开朗:“还是虞娘子通透!”

  王献与她打惯了交道的,倒还好,只觉得这话熨帖极了,笑道:“实不相瞒,谕之亦是这般开解我的。”

  虞蘅笑了起来:“哦?那看来是慧者所见略同了?”

  她转目从门口看见个熟悉身影,诧异地挑挑眉:“说起来,近日怎么不见郎君与谢郎君同饮?”

  “许是他太忙了不得空。”王献含含糊糊。

  “谁说我太忙?”

  这兴师问罪的语气,不是谢诏,又是哪个。

  虞蘅看热闹不嫌事大,笑道:“谢郎君来的不巧,店里座都满了,不介意与两位王郎君拼一拼桌吧?”

  谢诏瞥王献一眼,“那便要问他愿不愿了。”

  虞蘅觉得自己一定是眼花了,竟然从温润如玉的翩翩谢郎脸上看出了冷笑。

  王献头皮发麻,连忙挽救这摇摇欲坠的友谊:“自然是要一桌的,我与谕之何曾这般生分了!”

  虞蘅笑道:“好嘞,那我去给郎君添一副碗筷,郎君们看看,可还要再加什么菜?”

  三人只再加了一道河豚脍。

  这道河豚脍是虞蘅亲自操刀,片得薄薄的生河豚肉,用冰垫着,这样能使肉更紧脆,料汁便是一点清酱、一点芥泥提鲜。另还有一盘子里装了切得细如发丝的葱姜蒜丝,供怕腥的人配鱼脍来吃。

  河豚肉极鲜甜,入口起初脆,而后糯,并不腥,比起“金齑玉脍”流行的鲤鱼,其实要更适合做脍得多。

  当然,因为料理难度,价钱也上档次得多。

  虞蘅忙碌之余,不忘拿余光瞟他们这一桌。

  谢诏在王三郎对面坐下,瞧着似是真恼了,这下,换王献讪讪的。

  王三郎个愣头青,是真不知道汴京城水有多深,一口一个“二堂兄”、“谢兄”,竟还问谢诏“谢兄何时下场,幸有些浅薄经验,可供参考”,场面越发的难堪。

  王献脸上精彩得能开染坊。

  终于捱到吃完一顿饭,他忍不住对三郎道:“你先回,我与谕之有话说。”

  王三郎走后,王献灌了自己一杯酒,借着酒意遮脸,终于赔罪道:“你便大人不记小人过,忘了我那族弟说的蠢话吧!”

  谢诏本来听他说得诚恳,已经伸手去接酒盏,眼下却又顿住:“你要与我说的,就这件事?”

  “不然还……?”

  “……呵”谢诏气笑了都,

  “我与你送的贺礼,你可看过了?”

  “看过了看过了!”王献点头,“那些大家文集、孤本残篇,世上难得一见,我喜欢得紧,当真多谢你。”

  谢诏打断他,“我以为,你既看过便应明白,我并不介意。”

  “呃……”

  “是我平日太小心眼了?”他语气疑惑。

  王献连忙否认:“当然不是!”

  “那便是我高估你了。”

  王献:“……”

  “如此,倒也说得过去。”

  谢诏脸色缓和下来,喝了他的“赔罪酒”,又肃穆道,

  “那么我今日当着你面,再说得清楚,人各有命,我绝不会在入仕这件事上嫉恨你,因此生出不平。”

  得了“赦免”,王献忙不迭给他续酒:“这是自然,都是我狭隘,以后再不会当你是那起子小心眼人。”

  谢诏扭头:“他今日说这些话,恐怕明日转头就忘,还请虞娘子做个见证。”

  王献:“……”

  虞蘅忍笑忍得着实辛苦,这位骂人方式,当真是,字字珠玑。

  “郎君放心,我都替郎君记着呢。”

  虞蘅替二人壶里注酒,见王献缩着脖子蔫头耷脑着实可怜,便替王献说了几句缓和话,“若换了无关紧要之人,自是无所谓的,可见王二郎也是在乎朋友情分,才会担忧郎君情绪,以至于失了本末,也是情有可原啊。”

  王献点头如捣蒜,是这个道理!

  谢诏脸色这才好看些。

  吵过架认过错,两人又是要好的朋友了,王献狗皮膏药似的黏上去:“今晚不回了,就在你家住,也是许久没向伯父母问安。哦,你既说不介意,那便帮我看看策论。”

  虞蘅都怀疑裴五娘之所以喜欢这厮,除了皮相之外,便是因为他这股“不要脸”的劲儿。

  当然她不是五娘,无法证实这猜想真实性。

  外头又下起春雨,谢诏慢条斯理将伞撑开,把人推远了些:“可以。”

  看着两人背影走进如丝雨幕中,虞蘅唏嘘叹一口气,越发好奇,当年谢尚书究竟越了哪一步雷池?

  哪个读书人不想青云直上,不想做出一番作为?不想后世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便是虞蘅这样俗人,生意做得大了,也会做与“某云”“某腾”并列齐驱,甚至占着时代的便宜,站在他们面前的梦。

  可惜——

  那样清清淡淡翠竹般的人,君子端方,亦有少年人的柔软和尖锐,遭遇皇权不公,仍心怀入仕,还能不偏颇怨怼,真是可惜了。

  虞蘅转而又物伤其类起来,要是她就这么市侩一辈子,应当不至于沦落至此下场吧?

  兰娘深一脚浅一脚从后院走来,奇怪地看一眼空荡荡店门:“蘅娘子,还不睡?”

  虞蘅收起感慨,扬声应道:“就来!”

  她在物伤其类时,王献也与谢诏感慨:“从前我总清高,看不上这些圆滑世故,如今见识过别的士子考前是如何走动的,才自叹弗如。”

  “虞娘子当真可惜了。”

  “惜从何来?”谢诏停笔看他。

  “如此圆滑伶俐,从商自然是天赋异禀,但若是从政,恐怕更非金鳞池中物啊。”

  “可惜,我朝科举取仕唯有男子之途。”王献又是唏嘘,“或许她愿意去宫中当个女官……”

  谢诏微笑一下:“那她早依张兰娘举荐,入公主府了。”

  “子介,该替她们遗憾的,是她们自己,而你们都该庆幸。”

  谢诏口吻很不客气,还带点置身事外的嘲讽,王献却知道,他说的对。

  有时候王献极其佩服他,若自己生为谢家儿郎,偏于行商无意,肯定满心愤懑,不是对朝廷,便是对先祖。

  科举是国之根本,如何动摇得了?唉。

  可谢诏让他们“庆幸”……王献心下一咯噔,这是不认为谢老夫人做错了。

  “端王便要进京了,赶在寒食之前。”王献觑他神色。

  谢诏无动于衷:“随他去。”

  从他一反常态的态度中,王献好似读懂了什么,随即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你们将老夫人坟给挖了?!”

  什么挖坟说那么难听,谢诏不赞同地看他一眼,“只是另择一处风水宝地迁去了而已。”

  王献张张嘴,又闭上,但一想到端王一番肺腑之言不知将烧给哪个孤魂野鬼,就憋得辛苦。

  谢诏睨他:“想笑就笑。”

  “噗哈哈哈哈哈”王献再忍不住趴在桌上笑起来,“谁想出来主意,也太缺德哈哈哈哈……哎哟!”

  提起衣裳,发现墨汁沾了一袖。

  谢诏淡笑,一语双关:“活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市井发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