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天空蓝,我是妇联宋知南。”
……
宋知南说一段,大家鼓一会儿掌笑一阵,一段快板停顿了几次。
快板说完,大家热烈鼓掌,还有人大声喊道:“说得好说得好妙,再来一段。”
宋知南微微一鞠躬,笑着说道:“那我就应大家要求,再来一段。
“风和日丽天气暖,我是妇联宋知南。”
“哈哈哈。”
一阵欢快的笑声响了起来,从今天起,她们都记住了宋知南的名字。
宋知南继续往下说:
“一年一度三八节,我来上台说一说。
姐姐妹妹亲大姨,你们过得不容易。
一碗豆子两碗米,家里家外全靠恁。
娘家说你是泼出的水,婆家拿你当外人。
依靠男人都是假,睁大双眼不要瞎。
天下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高山顶上母鸡叫,我今天就要起高调。
粉碎传统旧观念,社会主义百花艳。
我们女人要参军,守护祖国铁大门。
我们女人要从政,从头到尾思想正。
……
我们发出战斗的誓言,预告灿烂的明天。”
这次的掌声更加热烈长久,笑声险些把文化宫的屋顶给掀翻了。
纺织厂的女同志们笑得直不起腰来,上次这么开心还是上次。
快板之后是另外两个节目,现在场子已经被宋知南预热了,大家伙也不像刚才那么紧张了。
大家圆满地完成了这两场演出,观众们鼓掌欢呼。
演出结束后是颁奖典礼,中间留出20分钟,以便观众和演员休息和上厕所。
观众们热烈地讨论起来:“最后一场的节目都是原创吗?”
“是的。是不是让人耳目一新?红星纺织厂真有两下子。”
“那个妇联宋知南太有意思了,这姑娘的话听着真有精气神儿。”
“听说她本人可带劲了。”
杨主席和贺主任也在观众席中,她们的嘴角一直往上翘着。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瞧瞧今天,宋知南这块金子亮得刺眼。
10分钟后,大家陆续返回座位。
主持人开始公布奖项,先是集体奖,县委文工团是一等奖,星星之火是二等奖,三等奖有三个,钢铁厂也在其中。
集体奖之后,是节目奖。《婚闹》获得二等奖,《宋知南说快板》荣获一等奖。
文工队获得了一面锦旗和十块钱。宋知南得了一个搪瓷缸子和一个厚笔记本。
颁奖之后,还有一场宋知南的个人演讲。
宋知南也不拿稿子,直接上台就讲。
“我今天说的是我家的事,家事国事天下事,咱们事事都要关心;我家的事,属于天下事的一部分。
这里面牵扯到我去世的父亲,远嫁的母亲和死去的哥哥,是我们家久久不能愈合的伤口,但我今天还是要在这里撕破这个伤口。
因为我是妇联干事,我一颗公心为人民,没有一点私心,我想让大家从中吸取教训。
我家这起惨剧的根源就是父母偏心,我哥哥从小倍受宠爱,养成了自以为是、好吃懒做、唯我独尊的性格。他的性格造成他后来的悲剧,他出了变故,身体残缺了,心灵也随之残缺了。
最终,他发疯杀死了我的父亲,也杀死了自己。
我在此呼吁各位家长:当父母的千万不要偏心,不要重男轻女。
父母一偏心,子女必离心;重男轻女,你伤害了女儿,也间接害了儿子。
凡是父母偏疼的儿子没有一个孝顺的,也很少有出息的。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惯子如杀子。
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不和睦,祸根也在于父母的偏心,不患寡而患不均。
你也别说让孩子体谅父母,她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想那么深?说这种话的人要将心比心,你单位领导偏心,你心里怎么想?你能没怨气?你一个成年人都做不到体谅领导,为何去要求一个孩子去体谅父母?
以上这些话,是我做为一个女儿一个妹妹想对大家说的话。
领袖说妇女能顶半天边,我希望有些人不要试图去遮这半边天;
歌里唱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希望所有的花朵都能沐浴到阳光;
太阳无私地照耀大地,我希望天下的父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女儿。
人人心里一杆秤,真心假意我们分得清。
父母的心不能歪,否则欠的都是儿孙债。
大家做人不要太假,因为我们谁都不傻。
我家警钟长鸣,为谁而鸣,就为你们而鸣。”
掌声,如暴风雨一般的掌声响起来,久久不歇。
今天大家伙不但记住了妇联宋知南,还记住了警钟宋知南,以及钟鸣鼎食之家宋家。
第111章
宋知南的演讲为三八节文艺汇演, 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妇联领导很满意,今年的节目挺圆满;各位观众也很满意, 今年的节目花样真多,让人印象深刻;红星纺织厂的女工们满脸带笑,今天她们红星真是有面儿啊。
红星纺织厂、宋知南成了今天的热词,被提及的频率相当高。
何梅和宋湘这会儿也成为了人群中的焦点。
“老何,你这个侄女不简单啊。”
“是啊,她来过咱们单位吗?”
“没有,这孩子身兼数职,忙,走不开。”
“这孩子也真够可怜的,爸没了,妈也改嫁了。”
“是啊, 所以我跟她大伯经常照顾她们三个。”
宋湘那边也跟何梅差不多。
“湘湘, 宋知南是你堂妹?她人可真精神。”
“下次有空让她来咱们服装厂呗。”
宋湘矜持地笑笑:“行, 等哪天我问问她有没有空。”
红星纺织厂的女工也被很多人搭话。
“这些节目你们经常看吗?”
“经常看,我跟你们说, 因为演出时间有限, 只演了三个,还有很多新的没演呢。”
“哇,下次我们能去你们那儿看吗?”
“能啊,就是你得早来,来晚了就没位置了。”
大家说说笑笑,现场十分热闹。
《青阳日报》、《青阳晚报》以及各县报的记者纷纷上来采访拍照。
有人去采访于主任,有人去采访获奖者, 还有人去采访现场观众。
一个姓胡的记者挤过人群来采访宋知南:“宋同志你好,我想采访一下你。”
大家的目光刷地一下聚集过来。
宋知南坦然自若地朝这个记者一笑:“可以。”
胡记者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掏出小本本,开始提问:
“宋同志,我看过你以前写的文章,有人评价说,你的文章文风大胆心思险恶,充满着对男人的偏见。你对此怎么看?”
哄闹的现场突然安静下来,大家用诧异的目光看着这位胡记者,这人问的问题好尖锐呀,这哪是采访,这是来吵架的吧?
宋知南上下打量了一通胡记者,此人二十七八岁,长相普通,看着挺斯文,得,又是一个斯文败类。
宋知南淡然一笑,朗声回答道:“这位记者的用词也是别有用心,充满着对我的偏见。”
杠精值30。
胡记者刚要开口反驳,宋知南接着又问了一句:“不都说记者都客观公正吗?就是这么个公正法?”
胡记者飞快地接道:“宋同志,刚才那句话不是我的原话,是别人对你的评价。做为一个作者,你得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不是?”
宋知南反问道:“那么请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你说出姓名和单位来,我想向他请教一下,问问我哪些话是别有用心?”
胡记者:“我不能说,但我肯定有人这么说过。我还听人说,你这人平常总喜欢攻击别人,在单位树敌无数,就是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现场一片哗然,人群中的何梅忍无可忍,大声骂道:“我看你这个记者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大家大笑起来,接着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始批评胡记者。
“你哪是记者,你是故意找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