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穿书文艺杠精_分节阅读_第103节
小说作者:洛水伽楠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41 KB   上传时间:2025-05-09 19:40:37

  千里马,伯乐,打开被动的局面,孙副主席,吴厂长,孙主任,都是一帮老油条。

  他,空降的,年轻的书记,如果能有宋知南这么一个年轻的、人缘不太好的手下应该也不错。最关键的是她办事能力强,敢说敢上,还很靠谱,事事都向他报备汇报。

  周一的例会上,大家说完正事,杨主席再次正式提起,联妇办公室应该有一个妇联主任,她认为宋知南完全可以胜认,并且向大家说了宋知南在在三八文艺汇演上的突出表现。

  孙主任道:“三八节汇演的事我也听说了,小宋的表现确实很抢眼,但也只能说明她在文艺表演和演讲方面有才能,并不能证明她有当妇联主任的能力。”

  贺主任有点怒了,这要是换成一个男职工,这些领导还不把她夸成花儿?

  杨主席给了贺胜男一个安抚的眼神,她心平气和地说道:“老孙,我明白你的意见了。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吴厂长孙厂长和谈书记的意见。”

  孙主任无奈又不甘心地闭上了嘴。

  吴厂长慢条斯理地说:“我没什么意见。你们觉得呢?”

  谈林接着说道:“宋知南口才好,文笔好,工作认真负责,为人靠谱,她当妇联主任完全没问题。唯一的短板是年龄太小,但年轻有年轻的好处,有干劲有冲劲,我们应该多多提拔年轻人。毕竟领袖说,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嘛。”

  孙副厂长眉头一皱,果然,他的直觉没错,谈林想拉拢宋知南。

  宋知南这人是一把锐利的刀,若是被对方阵营用来刺他们,那可就不好办了。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迟疑,便用坚定的语气说道:“其实我早就想提拔小宋了,只不过是看她年纪小,想多锻炼她一段时间,现在看来,时机已到,我同意她来当妇联主任,接管小贺那一摊子。”

  厂里的一二三把手都没意见,妇联的杨贺二人又鼎力支持推荐,其他人不同意也没办法。

  宋知南终于升了一级,从宋干事变成了宋主任。

  贺主任和杨主席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消息传到妇联办公室,何黛十分高兴,她还担心宋知南升上不去,厂里会再派一个主任来。至于她自己,她觉得她还不行,当领导可是要担责任的,她现在没信心担起那一摊子。

  宋知南举起茶缸跟何黛碰了一下杯:“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你想吃什么?我请客。”

  何黛:“宋主任,我还是想吃饺子。”

  “可以,给你安排。”

  宋知南的升职在纺织厂引起了轰动,她才工作半年,年仅16岁就当上了妇联主任,很罕见。是纺织厂自建厂以来最年轻的妇联主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况且,宋知南不光秀于林,她还用枝条抽人。

  宋知南走在路上,都能收获一波羡慕的妒忌的愤恨不平的目光。

  有一部分人心里越想越不平衡。凭什么好事都让她宋知南一个人占全了?

  这些人没事就瞎琢磨,一琢磨还真找到了突破口,房子。

  当时,宋知南申请到刘富贵家的房子时,就有很多人心怀不满,但大家们觉得着她一个小姑娘家住进那样的凶宅,肯定住不长久,到时候房子肯定又回到厂里,他们就可以去申请了。

  但是半年过去了,人家住得好好的,根本没有要挪窝的意思。

  现在宋上进和宋秋实不在了,李玉华改嫁了,宋知南家的另外一套房子也空出来了,他们一大家子住得挤挤巴巴的,宋家姐弟三人却占着两套房子,凭什么?

  大家越想越不平衡,那些儿子多房子小的职工成群结队地也来找领导要求分房,同时也要求宋知南搬出刘富贵家的房子。

第113章

  纺织厂的效益这几年几乎没有增长, 负担却在不断地加重,哪有余钱给职工盖房子?

  若是一个两个人也就罢了, 这么多人一起来闹事,厂里必须得好好处理此事。

  吴厂长很是头痛,宋知南的房子当初是他批准的,现在让他去要回来,他实在开不了口。

  不要吧,这事又不好解决。吴厂长只好把事情交给孙副厂长处理。

  孙副厂长也是万分头痛,这些闹事的职工不好处理,可是宋知南更不好对付,他是两头为难啊。

  他思来想去,还是找宋知南谈谈吧,毕竟她只有一个人, 那边却有几十个人。

  孙副厂长一脸愁容, 唉声叹气。

  “小宋, 你年纪轻轻就升了职,还住着好房子, 两样好事都被你占了, 某些人心里不平衡也很正常。

  现在他们都来找厂里,你现在也是个干部了,你说说这事怎么办好呢?”

  宋知南说:“孙厂长,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我当初申请房子是符合厂里规定的,现在我又是主任了,更符合分房政策。”

  杠精值50。

  孙厂长:“我知道, 你完全没有错,可是他们一直闹, 我们也很为难。”

  宋知南犀利地反问道:“他们一闹,厂里就牺牲我的利益?下次别人有样学样,也跟着闹,你们打算再接着牺牲谁?如果他们下次看不惯你和吴厂长住好房子呢?你们也要让出来吗?”

  杠精值加50。

  孙副厂长耐心解释:“不是这样的,现在厂里就你一个人占着一栋房子,我们都是拖家带口的。而且你那个房子比较特殊,当时,刘富贵父子俩突然意外去世,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你先下手申请了。其实按照常规来说,你是不太符合分房规定的。分房得先紧着更需要房子的职工,比如说那些家里人口多的,要结婚没房的职工。”

  宋知南拿出厂规:“孙厂长,厂规里说了,有几类人优先分房,一是住房特别紧张的,二是要结婚的年轻夫妻,三对厂里有突出贡献的特殊人才,我符合第三条,我是特殊人才。”

  孙副厂长:“啊?特殊人才?”

  宋知南拍出自己的作品集:“您看看,这是我的作品剪报,我编的节目,我在报上发表文章,我带队到乡下演出,我在三八节上演讲,如果这都不叫特殊人才,那请问谁是?”

  杠精值加50。

  孙副厂长一想也对,点头:“你说得对,你是特殊人才。可是……”

  宋知南接着说:“孙厂长,我当然理解你们的难处。你们也不是真想收回我的房子,只不过是想平息众怒。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牺牲我一个,成全那些闹事的,你们会让大家伙寒心。因为分到房子的不止我一个。今天牺牲我,明天就有可能牺牲别人,大家是不是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再有一个就是,我爸被杀了,我哥自杀了,我妈改嫁了,我现在没有大人撑腰,厂里在这种时候收走我的房子,是不是有欺负孤女的嫌疑?”

  杠精值加50。

  孙副厂长面带惊讶:“怎么可能会欺负你?谁敢欺负你?”

  宋知南打断他:“我说的是你们在外人眼中有这个嫌疑。你也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感情也是相当感性的,他们觉得是就是。当然,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我理解你们的难处。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

  “我打算这样,他们不是说我一个人住着房子别人觉得不公平吗?那好,我就把私房公用。我打算把星星之火文工队的办公地点设在我家里,另外,我还要弄一个妇女之家。

  你看我们妇联只有两间办公室,一间要接待来访人员,一家办公用,两间都不大,我们体谅厂里的困难,也不好意思提要求。我现在把办公室也挪到我家,既能平息了那些职工的妒忌心,又能替厂里分忧,还能让你们摆脱不良的社会影响,三全其美,你说是不是?”

  孙副厂长面带犹豫,宋知南接着又说:“另外,这房子我只是暂住,6年以后,我就把房子还给厂里,到时谁有本事谁申请,跟我没关系。”

  宋知南算好了,1977年就恢复高考了,她到时肯定要参加。考上大学后,她也不可能再回纺织厂了。这房子按规定应该会收回去。

  既然注定要还,那就提前说明,给他们一个期限,让大家伙安心。

  你要说有的人连6年都等不了,那就接着再闹呗。厂里要真是按闹分配,她比谁都能闹。

  孙副厂长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点头答应,但是他也没把话说死:“这样,你先试一试,只要那些职工不再闹事就行。房子分给谁都是分,厂领导要求的是稳定和没人闹事。”

  宋知南说道:“放心,这事我来解决。”

  宋知南火速行动,先在她家的大门左边挂上牌子:星星之火文工队办公室,另一边挂上红星纺织厂妇女之家。

  这两个名头一挂上去,房子都显得小了。

  牌子挂好后,宋知南特地拍下一张照片,照片连同一份6年后搬出房子的承诺书,一起贴在厂里的公告栏里。

  宋知南还写了一封告全体职工信,大意是我申请这房子符合厂里规定,现在这房子是私房公用,成了办公室,6年后我会把房子还给厂里,到时你们再去申请。如果谁对这个结果不满意,欢迎来找我辩论,我在妇联办公室恭候你们。”

  大家一边看一边小声议论:“她说的真假的?6年后她真的舍得还房子?”

  “小宋这人说话还是算话的。”

  大家一想也是,尽管她爱怼人爱骂人有时也打人,但是人家有一条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说话算话,有信誉。她说打谁就打谁,说干啥就干啥。而且白纸黑字的,她应该不好抵赖。

  至于说去找她辩论,他们想了想,自己还是算了,要是别人去,他们肯定大力支持。他们每一个人都这么想,最后是谁也没去。

  因房子而起的闹事风波渐渐平息下来。

  宋知南家以前独占一栋房子,现在房子摇身一变成了办公地点,这倒真的堵住了一部分人的嘴。

  再加上那份承诺书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家一想,6年是有点长,但也不是不能等。现在他们的关注点是6年以后,谁家能分到这栋房子。

  厂里的领导见宋知南这么快就把风波平息下来,齐齐松了一口气。这样处理其实是最好的。

  杨主席趁机表扬了这个得力下属:“小宋当上干部以后,人都变得沉稳了,也知道顾全大局了。你们看这事办得多漂亮。”

  贺主任也接着说:“确实。如果让小宋让出房子,对咱们厂的名声也不好,显得咱们没有原则,工人一闹事就妥协了;不让出房子,工人又不停地闹。现在倒好,两全其美。还为厂里解决了办公室不够用的大问题,小宋真是个人才呀。”

  吴厂长笑着点了下头,孙副厂长不置可否。

  谈书记给了回应:“年轻人嘛,思想比较灵活开通,不僵化不拘泥。”

  孙副厂长等一帮老家伙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意思?我们都僵化拘泥?

  现在,厂里隐隐有两股力量在无声地角力。

  谈书记:这帮老家伙果然不好对付。

  孙副厂长等人:这个年轻人这么迫不及待地想夺权。

  而宋知南则是,趁着水浑就摸条鱼,顺便给自己争取点好处。两方要是打得太激烈了,她还得下场劝劝。

  宋知南顺利解决了房子的事,宋知夏和宋冬宝也跟着高兴起来。

  宋知夏说:“我都把房间给你收拾好了,想着你有可能搬回来住,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地解决了。”

  她就感觉这世上就没有三妹解决不了的问题。

  宋冬宝说:“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怎么办,我也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我就赖在三姐的房子里不走,不论谁搬来我就不走,气死他们。”

  宋知南笑笑:“这也是一个办法,留着下次用。”

  对付无赖还真要用更无赖的办法,好在他们三个都会用这种办法。

  现在宋家三姐弟形成了相当明确的分工:宋知夏负责管理后勤和生活,宋冬宝充当助手和打手,而宋知南则是家中的智囊和决策人。通常是她发号施令,两人负责具体执行。

  三人都没觉得不妥,适应良好。

  宋知夏和宋冬宝在宋家生活这么久,早形成一个共识:家里谁强就听谁的。宋知南最强,听她的没毛病。关键是她强,还给底下人好处,他们两人听得心甘情愿。

  像是宋秋实那样,没有实力只是仗着父母的宠爱当家里的老大,他们口服心不服。

  当然,也有居心叵测的人跑来跟宋冬宝悄悄嚼舌根,说大家都偷偷议论他仿佛是宋知南养的一条狗,宋知南让他干啥他就干啥,让他咬谁他咬谁,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

  而且,家里就他一个男丁,户主理应也是他,怎么户主反成了宋知夏这个离了婚的姐姐?

  宋冬宝当场给撅回去:“当狗能经常吃肉,有什么不好?你们想当狗,当得上吗?”

  说怪话的人一脸震惊地离开了。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页  当前第1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1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穿书文艺杠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