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穿书文艺杠精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洛水伽楠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41 KB   上传时间:2025-05-09 19:40:37

  牛新星想啊想啊,终于想起来了,这个宋知南是有些耳熟。

  大家伙帮他一起回忆:“宋知南,又名宋一刀,宋钟,宋治男,专治疑男杂症,擅长针灸,动手能力强。打过王红兵,怼过军代表。本地一大祸害白继业,刚想整宋知南,没几天人就没了。你就说厉害不厉害吧?你还敢惹,不要命了。也就是宋主任现在长大了,人变得稳重仁慈了,要不然,你今天肯定得鸡飞蛋打、屁股开花。”

  牛新星目瞪口呆,后背发凉。

  考试结束后,有人欢喜有人愁,大多数人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结果。

  半个月后,教育局通知一部分人去体检。有小道消息说,被通知体检的都是有可能考上的。没被通知到的人更加绝望。

  令人兴奋的是纺织厂的女工竟然有三百人被通知去体检了。

  更令人振奋的还在后头,刚进入一月份,陆续有通知书开始寄来。

  “啊啊,我考上了。”

  “天呐,我也考上了。”

  ……

  吴明珠和陆诗月考上了河东大学,宋知夏考上了河东师范学院,收到通知那天,宋知夏喜极而泣,她本来以为自己要落榜了,没想到啊,完全没想到。

  宋湘考的稍差些,是青阳师专,但她也十分高兴。何梅和宋自强乐得合不拢嘴。王翠花的大女儿还有隔壁院里的梅小玲都跟宋湘一个学校。

  好消息一波一波地传来,边月考上了河东政法大学。何黛章无双跟宋知夏一个学校。

  宋知南的通知来得迟些,不出意外的是河西大学。

  “哇,不愧是宋主任。河西大学可是好大学。”

  宋知南所经之处,是哇声一片。

  大学通知书成批成批地送到红星纺织厂,工人和领导们先是震惊最后是麻木。

  记者们兴奋了。

  胡记者第一个打电话到宋知南的办公室:“宋主任,你该不会忘了我这个老朋友吧?这么大的新闻,你都不通知我?”

  宋知南笑道:“我不是觉得时机未到吗?我数了数才考上几十人,我觉得怎么着也得考上二百多人吧?”

  胡记者咂舌:“你们一个纺织厂才多少人?你竟然觉得能考上二百多个?我的姐,你知不知道今年的竞争有多激烈?570万考生,只录取不到30万人,录取率4.7%。何况咱们河东省还是人口大省,竞争尤其激烈。”

  宋知南微笑:“老胡啊,不信你等着瞧。”

  胡记者等不及了,他放下电话收拾东西就跑来采访,必须抢先报道。

  胡记者跑得快,其他记者跑得也快。

  大家挤在纺织厂大门前,把宋知南的办公室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家争先恐后地提问:

  “宋主任,听说你从去年年初就开始办夜校了?”

  “夜校我早就开始办了,只是以前的权限比较低,自从当上女工委主任后,权限大了,能办的事就更多了。”

  “我们注意到,你们纺织厂考上大学的女工占大多数,你觉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宋主任:“这说明,女同志更适合读书,更适合考大学。她们的脑子天生就好,有耐力又有爆发力,前劲足,后劲更强,任何时候都强。我敢肯定,以后的女大学生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要不了多久就能超过男生。”

  人群中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有人问道:“可是宋主任,我听说的跟你说的不一样。”

  宋知南用十分笃定的语气说:“你听说的那些都是错的,只有我是对的。纺织厂出了几十名女大学生就足以证明我的话是对的。不信你们可以再等等,后面肯定还有更多女工考上。”

  那个记者的杠瘾上来了:“可是……”

  宋知南强硬地打断他:“你知道你为什么没能当上大记者和主笔吗?就是因为你的思想太因循守旧,太僵化了。天新地新思想更要新,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知道胡为先胡记者吗?”

  “知道,同行。”今天他也来了呢。

  “人家胡记者那思想真是一日千里,既有男记者的风格也有女记者的特点,他看问题完全超出了狭隘的纯男性视角,敢于质疑一切权威和老思想。只有这样的记者才是好记者,你们这些人都得向他学习。”

  众记者:“……”

  姓胡的那个杠头能被她吹成这样?不会是姓胡的□□宋知南了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就姓胡的那姿色,谁那么重口味呀。

  人群中的胡记者听得老脸微红,这被人当众夸奖真是让人羞涩啊。

  “好了,今天我的采访就到此为止吧,我建议你们采访一下这些考上的女工们,采访一下我们的贺主席,还有调到市妇联的杨主任,以及我们厂的各位领导们。我还建议大家伙过一个星期再来,到时还会有更爆的新闻。”

  宋知南的话很快就见了报。

  大家议论纷纷,充满怀疑。女同志更适合考大学?不可能吧?你要说不是,为什么纺织厂那么多女工考上了?

  她夸胡记者的那番话也上了报纸,胡记者一看,心扑通扑通直跳。

  他在宋知南心目的地位那么高吗?

  他仔细一看,再稍稍一想,觉得这也很正常。他确实是思想独立还先进,领先同行几十年。唉,估计以后同行肯定会妒忌他。

  胡记者午饭都没吃,用尽毕生之笔力把宋知南全方便地夸了一通。他们跟那些人不一样,不是商业互吹,他们是真心地欣赏彼此。

  夸完宋知南还不够,她想起宋知南提起过她的两位领导,贺胜男和杨奋斗,必须得采访跟进。

  杨奋斗听到有记者要采访自己都有些懵,再一听跟宋知南有关,便了然一笑,欣然接受了采访。贺胜男也跟杨奋斗差不多。

  几天后,一篇人物专访:《奋进新征程,巾帼绽芳华》出现在《青阳日报》上。

  这几天本地报纸被红星纺织厂给屠版了。有的人麻了,有的人酸了。

  再开会时,谈书记吴厂长和孙副厂长都开始向宋知南抱怨:“小宋,这几天真把我们给累够呛,净应付这些记者了。”

  宋知南:“累点好呀,别厂的领导想累都没机会,我听说隔壁厂的那谁天天黑着脸,一开口酸气冲天。”

  孙副厂长矜持地笑道:“你说的是钢铁厂的刘厂长吧,他这人就是好面子。那么大一个钢铁厂考上的职工和家属还没我们纺织厂多。”

  宋知南接着说:“现在谁不夸咱们红星,说领导班子思想先进,有大局观,肯替职工着想。我觉得这个夜校还是得继续办,明年高考,咱们要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虽然在产能福利方面比不上他们,但在升学率方面他们拍马也追不上。我听说青阳地方志已经考虑把咱们厂写进去了。”对方的确是在考虑,还是宋知南建议他们考虑的。

  宋知南这一番话把在座的各位鼓动得热血沸腾,即便有人想泼凉水,也不敢破坏这个气氛。

  宋知南鼓动完大伙,回家吃饭去了,晚饭吃的是肉饼。

  宋知南吃着香喷喷的饼,忽然心生感悟:饼,是人类的好朋友,锅里的饼好吃,画的饼更好吃。她以后闲着没事就得多给人画画饼,大家都爱吃。

第127章

  宋知南和宋知夏宋湘姐妹三人一起考上大学, 在厂区引起了轰动。他们再一琢磨,宋湘的哥哥宋晋却没考上, 这宋家的风水果然是利女不利男。

  大伯母何梅这几天嗓门洪亮,走路带着强风,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别人问她培养孩子的心得,何梅说得头头是道:“我这人跟别人不一样,只要是我生的,我都重视;不是我生的,我也重视,像小南和知夏,我也疼得很。”

  宋知春听说两个妹妹都考上了大学,激动得一夜没睡好,次日早晨就骑着自行车来了。

  “咱们家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宋知春说着要给两人钱:“你们上学得花不少钱, 给你俩一人三十。”

  宋知南推辞不要:“大姐, 我工龄满五年了, 按规定可以带工资上学。何况这几年我也攒了不少钱,不用你给。”

  宋知夏也说:“我也有钱, 不用的。你跟姐夫还得养孩子呢。”

  宋知春硬把钱塞到两人手里:“养孩子的钱有, 这是我悄悄攒的,拿着。”

  宋知南想了想,还是收下了:“谢谢大姐,以后家里有难处就告诉我们,你妹妹马上就有大出息了。”

  宋知春抿嘴一笑:“你现在不就挺有出息的?俩孩子都说要向你们学习呢。”

  “他俩怎么没来?”

  “我走得早,他们还没起呢。今年过年你们一定得去我家。对了,我跟你姐夫搬出来住了。在西边另盖了三间房子。”

  “好事, 终于摆脱他们家了。”

  “可不是嘛。”

  宋知南想了想,说道:“大姐, 这个星期天中午,我跟知夏在家里办升学宴,你们一家有空来不?”

  宋知春立即答应:“那肯定得来,我到时早点来,好给你们帮忙。”

  “行。”

  宋知春吃完午饭就匆忙回家去了。

  邻居们一听说姐妹俩要办升学宴,纷纷主动前来帮忙。

  宋知南想着这些人都退休了,有的是时间,索性大方地给王大爷和赵大妈钱票,让他们帮忙买菜买豆腐和肉,两人欣然答应。

  何梅一听说她们要办升学宴,决定两家合在一起办,这下更热闹了。

  宋知南请了自己要好的朋友同事,何黛章无双王翠花王王小雪陆诗月等人都在被请之列。厂里的几位领导她也去象征性地邀请了一下,来不来是他们的事,请不请是自己的事。

  几位领导说没时间就不来了,然后每人随了一块钱的礼钱。

  宋知南怔了一下,爽快收下了:“谢谢你们的赞助。”

  宋知南本来只打算请客,没想着要收礼,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非要送礼,有的送书,有的笔记本和笔,还有的直接送钱。

  起初是来吃席的人送,到最后那些没吃席的人也非要送。这些人多是厂里的女工,她们感念宋知南对她们的帮助,东西不多,算是大家的一点心意。就连白薇也送来了一份礼物。

  李书悦现在已经是图书馆馆长了,她给宋知南送来了十本最新的杂志,并走心地嘱咐道:“小宋,现在全国各地的杂志陆续开始复刊了,对文章的需求量会很大,文艺创作方面应该会有一个大爆发。你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写作。你以后哪怕恋爱了结婚了,也千万不要荒废自己的写作天赋。做为女同志,你一定要注意不要让生活的琐碎大量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人生看上去很长,但关键的时间也就几年,从现在开始到40岁,是你最宝贵的年华,一定要珍惜呀。”

  “李老师,我记住你的话了。张爱玲不是说过嘛,最恨有才华的女生忽然结婚,以史为鉴,我不打算结婚。”

  宋知南的升学宴越办规模越大,起初她只想请邻居和朋友们吃顿饭,没想到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只好再加两桌,两桌还是不够,又加了三桌。邻居们帮忙在院子里临时搭了三口土灶,把家里的大锅拿出来,会做饭的当大厨房,不会做的就帮忙洗菜摆桌子板凳。

  屋子里摆不下,就摆到院子里,最后摆到了巷子里。桌椅板凳不够,碗筷也不够,邻居们自发自动地拿过来,还有不少人自带饭菜,反正图的就是个热闹。

  整条巷子都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梅小玲家门口也摆了两张桌子,梅小玲的爸妈和弟弟躲在屋里说酸话,“有啥好得意的,宋冬宝还不是没考上。”

  梅小玲的弟弟梅小刚也没考上,他一想到宋冬宝也没考上,心里就平衡了,又不是他一个人没考上。

  让他奇怪的是自己那个又傻又笨的姐姐竟然也考上了,纺织厂的好多女工也考上了。

  梅小刚想了好久终于找出原因在哪儿了:今年的考题不适合男生。对,一定是这样。

  何梅不停地穿梭在各张桌子中间,笑呵呵地招呼大家:“大伙吃好喝好,别客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1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穿书文艺杠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