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南知道对方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泼妇骂街文章也不是那么好写的,你得写出泼的精髓同时又不用脏字,这个水平能是一般人会有的吗?这也愈发说明,她选的这条赛道竞争对手很少。宋知南忍不住夸了自己几句。
因为心里高兴,宋知南下班时嘴里哼着今年的新歌,一边唱歌一边走路:
“东风吹,战鼓擂,
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
宋知南正唱得起劲,半路上出现个宋知夏。
宋知南一看到宋知夏就充满警惕:“你又要干吗?”
宋知夏无奈地说:“我是你亲姐,你对我怎么跟对待阶级敌人似的?”
宋知南:“防火防盗防亲人。”
宋知夏叹了声气,说:“我是来通知你的,这周日我跟你姐夫要补办酒席,你来不来?”
宋知夏说到这里赶紧补充一句:“你还没成家,也不用随礼。你就去吃个饭,给我撑撑场面就行。”她办酒席亲妹妹不去,别人指不定说什么呢。
说到这里,宋知夏小心地观察着宋知南的脸色,生怕她犯倔不去。
宋知南考虑片刻,爽快答应:“不就去吃顿饭吗?我就去呗。”
宋知夏听到她答应,不禁松了一口气,接着说:“大姐一家,还有大伯他们也会来。”
“陈安华那边的亲戚也来?”
宋知夏说:“只来一部分吧,你姐夫说,那边的重要亲戚另请。”
宋知夏还是不放心,想了想又嘱咐道:“那天是我大喜的日子,你能不能别跟我婆家人吵架?”
宋知南奇怪地看了宋知夏一眼:“这话你应该对你婆家人说,只要他们不挑事儿我闲得发慌才去跟他们吵。”
宋知夏不确定地说:“他们应该也懂得这个理儿吧。”
宋知夏一边说着话一边跟着宋知南回了家。
宋知南一开院门,小狗黑米就摇头摆尾地迎了上来。小虎也从墙头一跃而下,砸在宋知南的右肩上。
宋知南摸摸猫头,又低头撸撸毛茸茸的狗头,一脸满足地说道:“每次回家看到两个毛孩子,心情都变好了。”
宋知夏一脸羡慕地看着妹妹:“有自己的房子就是好,想养啥就养啥。”
她在娘家没有自主权,到了婆家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而妹妹现在就有。
当宋知夏看到院子里的沙袋和圆盘时,吃了一惊:“三妹,你还练习踢沙袋?你打人还不够厉害吗?”
宋知南淡声说:“对你们这种人来说我是很厉害,但遇上更厉害的还是不够。谁会嫌武力太强啊。我劝你没事也要练练,你结婚了,以后肯定用得着。”
宋知夏哭笑不得:“你就不能盼着我点好?”
宋知南嗤笑一声:“我当然盼着你好,但现实并不以我的盼望为转移。”
宋知夏不想跟妹妹纠缠这个话题,她相信陈安华不会动手打她的,再说了,她也不是那种懦弱的女人。
宋知夏接着问道:“知南,你这样练下去,变得太壮了会显得不好看吧?”
宋知南瞥了她一眼:“你懂个啥?等你将来跟人打架、遇到危险时就知道哪儿重要了。再说了,壮怎么就不好看了?”
宋知夏尽管心里不赞同,但也没敢多说。
宋知南也没留宋知夏吃饭,宋知夏呆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宋知南吃完晚饭,休息半小时,便在院子里练习踢沙袋,捏泥球。
她练习到天黑,待到身上的汗干了,去洗个澡,换上睡衣,开始阅读写作,9点半,功课结束。宋知南带着家里的两个成员,打着手电筒在院子里及外围巡视一圈,无异常状况,锁好大门和房门,回屋准备睡觉。
第二天清晨,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宋知南飞快地做早饭吃早餐,喂猫喂狗,各撸了猫狗一把,跟它们道别后去上班。
中午休息时,何黛去传达室拿信,顺便把宋知南的包裹也拿回来了。
何黛好奇地问道:“看上面地址是黑省的,是你哥哥寄来的吧?”
宋知南摇头:“肯定不是他,应该是我嫂子寄来的。”
她一边说话一边用剪刀拆包裹,东西还真不少:一小袋小米,一纸包花生,另外还有榛子、干蘑菇、干木耳,竟然还有一小袋用油纸包着的肉脯。宋知南拆完包裹洗干净手,捏起一块肉脯尝了一口,有点辣有点咸,吃起来还挺劲道。
宋知南招呼何黛吃肉脯,何黛挑了一块最小的慢慢嚼着,“真好吃。你嫂子对你真不错。”
宋知南说道:“是不错,可惜眼光不太好,竟然看上我哥了。”
何黛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包裹的最下面还有一封信,信是林六宝写的,很短,说她感谢宋知南寄过去的礼物,他们囤子里的人都夸她是个懂事知礼的好小姑子。隔着这么远,她们连面都没见,她竟然给她写信送礼。还说他们俩过年前打算回来探亲,到时候她们就可以见面了。
宋知南一边看信一边吃肉脯,她抬头看了一眼何黛,见她停下了,又给她拿了一大块肉脯:“挺好吃的呀,怎么停下了?”
何黛不好意思地说:“这么稀罕珍贵的东西,尝一块就够了。”
宋知南说:“几块肉脯而已,你就吃吧。”
宋知南把蘑菇和木耳分出一些给何黛,何黛推让了一下也就欢喜地收下了。
她心里不由感慨,宋知南真是大方,有这样的同事真是幸福。
宋知南把剩下的特产分成四份,自己一份,魏芬和李群英各一份,还有大姐也有一份,等参加二姐婚礼见着她时再给。
很快就到了星期日,宋冬宝特意来接宋知南一起去陈家。
陈家离他们家不远,住的院子比宋家住的大杂院从外观上瞧着好多了,但里面一样拥挤。
陈家门前有一间新盖的小房子,目测也就七八平米。这是宋知夏和陈安华住的婚房。
院子里摆了七八张桌子,人来人往,吵吵嚷嚷。
他们刚到不久,大姐宋知春来了。
宋知春过来拉着宋知南说话:“小南,你最近怎样?”
宋知南说:“一切都挺好,工作顺心,同事和气,生活幸福。”
宋知春听着挺高兴,终于不是苦哈哈的了。
宋知南把准备好的干货给宋知春,宋知春惊讶了一下,“都是好东西,你从哪儿弄来的?”
宋知南没说是大嫂寄来的,说是朋友寄来的。因为宋上进夫妻俩还不知道她跟林六宝通过信,这事最好先瞒着。
宋知春心情愉悦地收好东西,笑着看向宋冬宝:“冬宝你最近咋样?”
宋冬宝挠挠头:“还那样吧。”三姐搬出去后,没人打他和使唤他了,可他总觉得缺点什么。
他们正说着话,就听见一个略有些尖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来:“哟,这不是她大姐吗?来来,快进来坐。”
宋知南循声看去,就见一个四十七八、眉眼凌厉的女人向他们走来。
宋知春拉了一下宋知南小声说:“这就是你二姐的婆婆王桂兰。”
待王桂兰走到他们跟前,三人齐声叫了声王阿姨。
王桂兰把飞快地打量了一眼宋知南,热情地说道:“来来,咱们快进屋去。你爸妈你大伯娘他们都在屋里呢。”
宋知南三人跟着王桂兰进了堂屋,屋里坐满了人。宋知夏赶紧找出几个小马扎来让他们坐下。
宋知南刚坐下,就被一个满脸精明相的中年妇女拉了起来,“哎哟小南,你咋大变样了?”
宋知南很快就认出了眼前这人,是她的大伯母何梅。
“大伯母来了。”
何梅一直跟李玉华不对付,两家关系不好,平常也很少往来。来往少,不代表何梅不关注他们一家子。何梅最近没少听到关于宋知南这个侄女的消息,有好话也有坏话。
今天她一看宋知南,好家伙,整个人大变样。不但长高了长胖了,气质还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小心翼翼的。现在是大大方方的,眼神锐利。谁看她,她就盯着谁看,直到对方错开目光。
“你这孩子都到妇联工作了,还会写文章。谁能想到你这么有出息。那些以前看不上你的人不得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何梅又夸宋知南几句,一旁的李玉华脸色都变了,这个何梅是故意的吧?她明知道自个儿最讨厌老四,她还故意当着自己的面夸她。
李玉华张了张嘴,刚要回怼何梅几句,不想话头却被王桂兰截走了。
王桂兰的话也是对着宋知南说的:“小南,你二姐的婚房你也看到了吧?别看房子不大,可费了老劲了。邻居们都不同意盖,说我们占用公共地方,吵了不知道多少回,我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他们才勉强同意。”
宋知南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要对她说这些,她笑着回应道:“王阿姨,不是都说你们家条件好吗?你们家这条件应该不至于为了一间八平米的房子这么费劲吧?再说了,你家娶媳妇准备房子不是应该的吗?”
杠精值加5。
王桂兰:“……”这孩子咋那么不会说话呢。
宋知夏和李玉华不停地朝宋知南使眼色,其他人则是停下说话看向她们这边。
王桂兰干笑一声,接着说:“其实我们家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原先打算让安华和你二姐结婚后住在刘家的房子里,没想到你手快,被你先占去了。”
宋知南心中恍然,原来搁这儿等着她吧。他们想占房子没占着,觉着不甘心。
宋知南淡声说道:“王阿姨,我年轻说话直,你别介意。我给你捋一捋这件事。
按理说,就你儿子这种十里八村都找不出来的特殊长相,一生下来你和我叔就应该明白,家里条件不好肯定找不着媳妇,你们那时就应该准备好房子彩礼啥的,咋能说要用刘家的房子结婚呢?人家刘富贵才死多久?难道说你二十年前就开始盼着你亲戚刘家全家死绝好继承人家房子?再说了,你家跟他家是表亲,就算论继承也轮不到你家啊。肚脐眼放炮,你是咋(响)想的?”
杠精值再加10。
宋知南摇头叹气,她其实今天没打算赚杠精值,她就是来吃席的。但对方非要舞到她面前让她杠。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使着眼色。
王桂兰的脸色刷地一下变了,脸上的笑容也挂不住了。
宋知夏急得直朝宋知南使眼色,宋知南装作没看见。是你婆婆先招我的,你朝我使劲干啥?
宋知夏的公公陈志国一脸严肃地说道:“小南,你这话是咋说的呢?你姐大喜的日子你非得说这些?”
宋知南面带疑惑:“对啊,我姐和你儿子大喜的日子,你们为什么跟我说这个?我没结过婚不懂这里面的规矩,难道你们也不懂?你们为啥要提这个开头呢?”
陈志国被堵得哑口无言。
杠精值加5。
宋上进和李玉华异口同声:“小四,你少说两句。”
宋知夏赶紧拉着宋知南好声劝道:“小妹,今天是我结婚,你给我个面子行不?”
宋知南大度地说:“行啦,我看在我姐的面子上不跟你俩计较了,你们去招呼别人吧,不用招待我。”她今天就是来吃席的,吃完饭就走。
陈志国脸色阴沉,他居高临下地看着宋知南摇头叹息:“小南啊,我毕竟是你的长辈,我劝你一句,一个女孩子家最重要的是温柔和顺,你这样会吃亏的。”
宋知南笑着说:“陈叔,我也劝你一句:一个男人可以丑可以穷,但不能不宽容大度,不能心里没数。你这样不但会吃一辈子亏还会影响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