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队属于纺织厂,不属于咱们宣传科。行啦,就这么着吧。”
何科长说完回他的小办公室去了。
宋知南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她一边收拾一边大声跟李群英说话。
“群英,我走了。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叫我。你是我的好朋友,为了你,我可以插别人两刀。”
周有光钱解放三人面面相觑,这是说给他们听的呗。
李群英面带笑容:“有你这句话就够了,你放心,我现在今非昔比了。”
宋知南:“咱俩团结为一体,试看天下谁能敌。”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周有光和钱解放抬头望着天花板,敢怒不敢言。
宋知南抱着东西离开了,李群英去送她。
两人刚一离开办公室,身后就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宋知南笑着说:“这几个也真够含蓄的,在背后欢送我呢。”
李群英笑而不语,果然,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宋知南回到妇联办公室,何黛嗷嗷欢呼起来,李群英把东西放下,黯然离去。宋知南最终还是回到小何身边去了。
年后一上班,纺织厂的人事就有了大变动。
先是有人举报李副厂长贪污受贿、骚扰女职工,有关部门来厂里调查情况,吴厂长全力配合,经调查情况属实,李副厂长被带走隔离审查。
接替李副厂长位置的则是孙主席,杨主任则接替孙主席工会主席的职位。据说,贺主任有可能接任杨主任原来的位置。
有人事变动的不仅仅是纺织厂,还有隔壁的机械厂,霍峥嵘的父亲霍副总工不用说,早被发配到边疆劳改去了,跟他有牵扯的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这些人宋知南不认识也就不再关注。
过了两天,吴明珠告诉宋知南,本周日上午九点,让宋知夏来广播站考试。合格就上岗,不合格她就招别人。
宋知夏接到通知后,既激动又紧张,“三妹,你说我真的能行吗?”
“这些日子你不是一直在练习吗?绝对能行,别紧张。”
广播站的考试内容分笔试和面试,主考官就是吴明珠。吴明珠也没特意放水,宋知夏是高中毕业,文化基础不错,再加上这段时间又是练普通话又是练习写文章的,多少有点效果。
两个小时后,宋知夏神色激动地跑回来,宋知南一看就知道事情成了。
她激动地抱住宋知南,哽咽道:“三妹,谢谢你。我以前不是个好姐姐,我以后一定会对你好的。”
宋知南不太习惯这种亲热,轻轻推开她,说道:“行啦,别煽情啦。以后好好干,别丢我的脸。”
“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吴明珠真是个好人。”
“那当然,也不看是谁的朋友。”
宋知夏成功进入广播站后,在厂里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有人羡慕,有人酸,朝里有人就是好做官。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消息先传到李玉华和宋上进耳朵里,两人又是一阵恍惚。
李玉华对宋知夏的感情也只是比宋知南略多一点点而已,母爱非常有限。女儿有正式工作,她有点高兴,但不多。
而且她还有点愤愤不平,这么好的工作怎么就便宜了陈家?同时,她又想到,这么看来,三女儿也不是彻底冷漠无情,她至少还知道帮自己姐姐,那她是不是以后也会帮助冬宝呢?
李玉华思来想去,心绪十分复杂。宋上进跟李玉华想得差不多。
两人同时又想到大儿子宋秋实,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的痛苦已经减轻了很多,再加上他们把注意力放到了宋冬宝身上,宋秋实在家中的地位在一点点下降。但不管怎么说,宋秋实也是他们精心培养并给予厚望的长子,一想起来,心口还是隐隐作痛。两人相顾无言,只剩叹息。
“如果当初小四肯把秋实弄回城,也许他就不会出这档子事。”
“秋实毕竟是她亲哥啊,这个狠心的东西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哥哥进火坑。”
“养不熟的白眼狼。”
“事已至此,说什么也没用了。”
……
宋知南的大伯母何梅得知宋知夏进了广播站后,既诧异又服气:“嚯,这个小南还真有本事,我以前竟小看她了。”
她转头对女儿宋湘说道:“湘湘,你以后多跟她俩来往,你们毕竟是堂姐妹,总比外人亲吧?”
宋湘点头回应:“嗯,我也觉得小南挺不错,她跟她妈不一样。”
何梅想了一会儿,又说:“你有空去找一下小南,让她和知夏来咱家吃饭。上次我就说让她们有空来家里玩,这俩孩子一直忙,也没时间来。”
“哎,行。”
宋湘穿着浅黄色呢子大衣,踩着坡跟皮靴出现在妇联门口时,何黛的眼睛都亮了。
宋知南热情招呼道:“湘湘姐。”
宋湘打量了一下办公室,笑着说:“小南,你忙你的,我就是来告诉你一声,这个星期天中午,我妈请你和知夏到我家吃饭,你俩一定要来哦。”
宋知南爽快答应:“好的,我们一定准时到。”
宋知南送宋湘出去,还顺嘴夸了一下她的衣服:“姐,你这身衣裳真好看。”
宋湘说道:“我毕竟是服装厂的嘛,我在学做衣服,等以后有空了也给你做身衣裳。”
“谢谢姐。”
宋知南一回来,何黛就夸道:“你姐长得真好看,身上的大衣也挺好看。”
宋知南说:“她在服装厂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
“哇,怪不得呢。”
下班时,宋知夏跟着宋知南回家,宋知南顺便告诉她大伯母请她们吃饭的事。
宋知夏有些诧异:“大伯母这人特别精明,一点亏都不肯吃的主儿,怎么突然要请咱俩吃饭?”
“咱俩地位今非昔比了,你得适应。”
宋知夏无奈地笑笑:“只能是这个解释了,人心真是势利呀。我才上班两天,就感觉到家庭地位的变化了。陈安华和他爸妈对我突然客气了。”
宋知南有感而发:“这很正常。男人比女人还势利。他们习惯把女人划分成三六九等,你是什么等级就是什么待遇。他们对权力和阶级特别敏感,每一个人都牢牢握住自己的权力,自己有一点优势就大夸特夸,对于女人的优势则是尽可能的诋毁和打压,让你产生自我怀疑。他们接近你是想从你身上得到点什么,而不是给你点什么。很多女人跟他们一比就显得太没有斗争经验了。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咱们女人,毕竟人家男人围猎了女人几千年,经验特别丰富,还有很多案例可以学习。咱们女人才解放二十年,差得远呐。”
宋知夏默然不语,陷入了浅浅的思考。要是以前妹妹跟她说这些,她会觉得对方不正常,现在嘛,她也有点不正常了。很多以前习以为常、甚至深信不疑的东西,她现在也开始怀疑了。他们说得都是对的吗?凭什么呢?
很快就到了星期天上午,宋知南收拾妥当,喂完猫狗,提着个布袋,里面装着两包点心和一瓶黄桃罐头,罐头都是她用杠精值在系统商城买的。
自从知道杠精值可以兑换寿命后,在没有挣出105年的杠精值以前,宋知南花杠精值很谨慎,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了,非必要不下单,要买也捡便宜的买。这罐头不知道为什么就很便宜,一个杠精值能买两罐。
两人之前约好的在路口见面,宋知南刚到,宋知夏就提着东西匆匆忙忙地赶来了。
她一来就气愤地说:“我真是烦死我那个公公了,我出门他恨不得检查一遍,生怕我拿了他家的东西。”
宋知南劝道:“不要因为畜生生气,不值得。”
宋知夏叹了口气:“没事,我骂两句就过去了。还有,我公公和咱爸妈都要求我上交工资,我才上班几天,这就都惦记上了。”
宋知南反问:“那你呢?打算上交吗?”
宋知夏摇头:“我一分钱都不想上交。我跟爸妈说,我是嫁出去的姑娘,你们见过哪家的姑娘嫁人了还给娘家上交工资?你让我婆家怎么说?我对我公婆说,我这个工作是你托人买的,钱是找你借的,我得攒钱还你。反正他们旁敲侧击,我就装听不懂;他们要是明说,我就发疯。”
宋知南称赞道:“干得漂亮,就是要这样。”
宋知夏说:“估计他们两边都会骂我自私,但我无所谓了。”
宋知南笑着说:“他们说你自私,你就要真的自私,要不然就白担这个虚名了。咱们宋家的人都自私冷血不要脸,咱俩肯定也有这方面的遗传,咱俩要争取做到青出蓝而胜于蓝,要比他们更有见识更有文化还更不要脸。”
第92章
姐妹两人说话间就到了大伯母家, 大伯宋自强今天也在家。宋自强跟宋上进长得有三分相像,不过比宋上进个子高些, 气质斯文些。宋自强是宋家第一个中专生,也是宋家第一个进城的,宋上进就是他给弄进城的。
宋上进有点贪心不足,一会儿嫌工作不好,一会儿嫌分的房子不大,他觉得大哥家条件比他好,就应该多帮他。
宋自强和何梅也是不肯吃亏的人,两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再加上老家父母亲戚的瞎掺和,到最后兄弟俩形同陌路。两家也就婚丧嫁娶时会来往一下,平常很少走动。
小孩之间没那么讲究, 宋知南和宋知夏小时候去找宋湘玩, 回来被父母打了一顿, 以后也不敢去了。
“大伯,大伯母, 湘湘。”
两人挨个打招呼, 顺便把带来的礼物放到桌上。
何梅嗔怪道:“来就来了,还带啥东西呀。”
嘴里这么说着,何梅的眼睛扫了一眼桌上的东西,十分满意,这个小南是个大方的,比她那抠门的爸妈强多了。
宋自强和何梅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何梅拉着姐妹两人嘘寒问暖。
“哎哟, 小南,你又长高了, 比以前白胖多了。女孩子就是要胖些才好看。知夏你瞧着气色也不错。你说你俩,一个在妇联一个在广播站,都是体面的好工作。不像我,天天在药房窝着,身上总有一股散不去的药味。”
宋知南说:“大伯母,药房的工作多好啊,人人都离不了。”
“你这孩子真会说话。”
何梅说着话,突然想起什么,拿出两个纸袋递给两人,“这里面有治疗伤风感冒的药,还有三瓶枇杷膏,给你们。”
宋自强和宋湘一起说:“大过年的,你送人家药,合适吗?”
何梅讪笑一声:“咱自家人哪有那么多讲究?”
主要是这些药都是从单位低价拿的,拿来送人惠而不费,就是时间上不合适。
宋知南倒没有这些讲究,愉快地收下了:“我正好吃多了油腻的东西,嗓子有些不清爽,喝点枇杷膏挺好的。”
宋知夏也跟着表示感谢。
何梅满意地笑了,这俩孩子没随她们爸妈,大方懂礼节不说,还会说话。哪像那两人,自己一毛不拔,你送再多东西,人家都嫌少,好像谁欠他们似的。
宋湘送了宋知夏两条手帕,给宋知南一顶卡其布做的帽子,一双手套。
宋知南挺喜欢这顶帽子,戴上去一试,还真挺合适。
她由衷地夸道:“湘湘姐,你的品味可真好,你上次去我单位,我同事还夸你的衣服好看。”
宋湘被夸得不好意思地笑笑。
何梅却在旁边说:“这孩子,我说她好多回了,叫她朴素些,她非不听,挣的那点工资全花在穿衣打扮上了。”
宋知南替宋湘说话:“打扮好看多好啊,总比灰头灰脸的好吧?再说了,你们家条件好,不差湘姐那点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