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都在家,不用人吩咐就跑出来迎接两人。
“二姨,小姨。”
这俩孩子,男孩七岁,叫吴松;女孩子五岁半,叫吴桐。两人都养得白白胖胖的挺可爱。
大姐夫吴江也在家,听到声音忙出来打声招呼:“二妹三妹来了,快进来坐。”
吴家大嫂王青玲和婆婆牛菊花一听宋知南来了,探出头来看了一眼,又嗖地一下缩回去了。
缩回去就缩回去呗,缩了一会儿,两人又悄悄探出头来。
吴江见此情形十分尴尬,他特意告诉老母亲一声:“娘,小桐的二姨和小姨来了。”
你既然知道了,就大大方方地出来打声招呼呗,这探头探脑的算是什么事?
牛菊花不得不出来应付:“哎哟,她二姨小姨来了?我这眼神不太好,没看清楚,还以为是谁呢?”
王青玲一看婆婆出来了,转念一想,吴江也在家,这个宋知南应该不敢当着她姐夫的面怼她吧。她觉得她又行了。
王青玲假装大大方方地出来打招呼,还大方地端上来一小碟瓜子。
宋知春给两个妹妹倒上茶,端上点心瓜子,对婆婆和大嫂说:“娘,大嫂,我妹妹不是外人,你们不用招呼了,忙你们的去吧。”大过年的,可别再说些让人不爱听的糟心话。
两人像是没听见似的,就坐着不动。
宋知南也假装两人不存在,宋知夏正让两个孩子试穿新衣裳。
俩小娃有新衣裳穿,高兴得不得了。
吴松的那件外套,是仿照干部服做的,带四个兜。左胸前还绣着一颗五角星。把小朋友给美的不行,左看看右看看,越看越喜欢。
吴桐的那件是白底蓝花罩衣,中间还收了下腰,下面蓬蓬的像裙子似的。小姑娘十分喜欢,一直在转圈圈。
宋知夏在旁边说道:“小桐身上穿的花布是知南给的,这么好的布料我可弄不来。小松那件是陈安华做衣裳剩下的。”
俩孩子嘴也很甜:“谢谢二姨,谢谢小姨。”
宋知春既高兴又心疼,“这布多难攒呀,小孩子家穿那么好干吗?你们就该留着自己穿。”
宋知南说:“没事,我那儿还有呢。”
宋知夏也说:“大姐你就放心吧,我现在也有工作了,还跟湘湘学会了做衣裳,以后咱们不愁新衣裳穿。”
宋知春离娘家有点远,消息传得没那么及时,听到二妹的话不由得一脸诧异:“知夏,你说啥?你有工作了?啥工作啊?”
其他人也一齐目光炯炯地看着宋知夏,宋知夏说道:“在纺织厂的广播站工作,是知南帮忙弄进去的。”
众人的目光又刷地一下集中到宋知南身上。
王青玲和牛菊花有点难以置信,宋知南才上班多久,就有这么大能耐了?
她们随即想到,这个宋知南又是演讲又是写稿的,听说还弄了个什么文工队,他们这边的人都听说了。
两人都有些后悔,她们当初就不应该得罪这个宋知南,不过那也没啥吧,不过是争执了几句而已。她们这种亲戚关系,宋知南就应该帮她们。
王青玲抢先一步开口:“知南妹子,你可真有能耐啊。我娘家有个弟弟,工作还没着落呢,要不你给帮忙安排个工作?”
宋知春和吴江一脸无语地看着王青玲,这是咋张开的口?
宋知春刚要替妹妹回绝,宋知南阴阳怪气道:“王同志,你这就好比向河里泼一碗热水就想喝鱼汤,你可真敢想啊。”
杠精值加5。
王青玲闹了个大红脸,她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你咋能这么说呢?我跟你大姐是亲妯娌,咱们是亲戚,亲戚帮亲戚不是应该的吗?”
牛菊花也替大儿媳妇说话:“可不是嘛,亲帮亲邻帮邻。”
吴江无奈地插话:“娘——”
宋知春冷笑道:“这会儿你们觉得咱们是亲戚了,上次来你们咋不这么想?还给我妹妹摆脸色呢。最后我们俩去邻居家吃的饭,这附近谁不知道?你们现在咋好意思让我妹帮忙?”
吴江两边哄两边劝。
宋知南直接轰人:“王同志,牛大娘,我跟我姐好久没见了,我们聊会天,你们二位请回去吧。”
婆媳两人被宋知南当面拒绝回怼,此刻又被人轰走,心里憋着一肚子气。
她们看向吴江,吴江既尴尬又心累。大嫂和娘实在太不体面了。
宋知春觉得吴江在这儿,影响她们姐妹几个发挥,便找了借口支开他:“大江,你带着孩子去买块豆腐。”
吴江只能起身带着俩孩子离开了。
王青玲和牛菊花觉着反正宋知南也不肯帮她们的忙,那还讨好她干吗?
索性放开了嘲讽吧,宋家可是浑身是痛处,她们随便一踩,宋家人都得痛得直叫唤。
王青玲先开枪:“哎呀小南,我听说你哥出事了?现在怎么样了?过年回来没有啊?”现在他们这边都知道宋秋实被一剪没的事了。
宋知南语气平淡:“嫂子,你这么关心我哥干什么?你该不会又想男人了吧。啧啧。”
杠精值加5。
王青玲急声辩白:“谁想他了?我就是问问,我撕烂你的嘴。”
宋知南:“哎呀,你看看你又急了,多大人了,一点也不稳重。”
王青玲毫无形象地大声嚷道:“谁不知道你哥是个太监。”
宋知南毫无波动:“是不是太监的跟你啥关系呀,咋地,你问这么细,难不成也想学我嫂子来个一剪没?”
杠精值加10。
宋知春听到自己弟弟被骂太监,也被惹急了,直接攻击王青玲:“你哥你弟才是太监。”
宋知南斩钉截铁地说:“已经是了,不信可以让他们证明一下。”
王青玲气哼哼地离开:“你们姐妹三个简直不可理喻,我不跟你们说了。”
王青玲离开,牛菊花接着战斗,她想挑个软柿子捏,就假装关切地问宋知夏:“知夏侄女,我听人说你把你男人的蛋给捏坏了?”
宋知夏诧异地反问:“大娘,你问这干啥?难不成你也捏过?你今天是想跟我交流经验?”
牛菊花:“我呸。我会跟你交流这破经验?我可丢不起这人。你们宋家的姑娘可真厉害,啥事都能干得出来。”
宋知夏嗤笑:“你们老牛家的人才是啥事都干得出来,一把年纪了,还装上纯了。你什么世面没见过呀,真是的。”
宋知南在旁边接道:“老太婆没牙,人家才是真的无耻;牛粪上插菊花,又黄又肮脏。”
第94章
牛菊花气得嘴唇颤抖, 一时接不过话来。
系统播报,杠精值加10, 编号002员工贡献10个杠精值。
宋知南:二姐成为她的手下了?大好事啊。她现在有两个手下了,一个是边月,她一跟她后妈渣爸杠,她这边就能收到杠精值。
现在又多了一个宋知夏。连宋知夏都是了,为什么宋冬宝不是呢?大概可能是宋冬宝不擅长抬杠,他比较喜欢动拳头。
宋知南正在兴头上,就听见牛菊花哇地一声哭了。
宋知夏无语地看着哇哇大哭的牛菊花,这一届老人不行啊,随便说几句怎么就哭了?
宋知春气得脸色一变,这刚过完年是干哈呢?
宋知南一看这情形,立即起身说道:“我懂了, 她是不想让我们留下来吃饭。行行, 我们现在就走, 走之前,我得在附近吆喝一圈, 给你们老吴家扬扬名。”
恰在这时候, 吴江带着俩孩子回来了,牛菊花一看到儿子就更委屈了,眼泪汪汪地说道:“大江啊,你两个小姨子欺负你老娘,你管不管?”
吴江无奈地说道:“娘,你多大年纪了,她俩才多大?你就不能让让她们吗?”
牛菊花:“……”
吴松和吴桐特别喜欢二姨和小姨, 毕竟她们不光给他俩带好吃的,还给他们做新衣裳。这个奶奶他们早就不喜欢了, 现在更不喜欢了。
两人小声商量一会儿,吴桐跑过来拉着牛菊花一本正经地劝道:“奶奶,大过年的,我两个姨姨来都来了,她们年纪还小又都不容易,你忍一忍就好了。”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
众人:“……”
这些不都是他们经常说的话吗?
吴桐一脸得意地看着哥哥,她就说她聪明吧,这些话大人经常说,他们一定爱听。
宋知南摸摸吴桐的头,笑着说:“小桐真聪明真懂事,比那些活了几十年的人都懂事。”
说着,她瞥了一眼大姐夫,对宋知春说:“大姐,你这些年过得真不容易,我们在这里他们都这样。我们不在这里,他们得把你欺负成啥样啊。”
这一番话把吴江点得脸上火烧火燎的。
最终的结果是,吴江骑着自行车把老娘送到妹妹家去了。王青玲一看婆婆都狼狈败退了,自然更不敢出头,一直乖乖缩在屋里不出来。
宋知春家终于安静下来。宋知南没受任何影响,心情愉悦地吃完了这顿饭,宋知春本来有些心塞,一想到大嫂不敢露头,婆婆哭着走了,心情也变好了,姐妹三人有说有笑。
下午两点,宋知南和宋知夏告辞离开,路上还得骑两个多小时,她们得早点出发。
宋知春一家人把两人送出去。
4点半,两人到家,宋知南先去李家还自行车,回到家后,她摊开四肢躺平,今天还挺累的。
宋知夏有了工作后,按照之前约定好的,每月给宋知南上交三分之一的工资。这钱宋知夏交得心甘情愿,宋知南却想着,象征性的收几个月,以后就免了。
宋知夏这人说不上多好,但也算凑合,目前来看,挺懂事儿,有契约精神,勉强能处。
宋知南攒够钱和工业券,就买了辆永久牌自行车。她终于有自己的代步车了。之前要是硬买也能买,但是她的工资和工业券是固定的,别人一算就能算出来。
刚一上班就买大件,显得不太合理,再加上她上班的地方离家不远,用自行车的时候不多,她就打算等等再买,现在这个时机刚刚好。
宋知夏在宋湘的帮助下,花了六十块钱从服装厂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
她嫌自己家房间太小,就干脆把缝纫机放在宋知南家,反正她经常过来,用着也方便。
宋知南再接再厉,又买了台收音机,现在姐妹俩攒齐了三大件。
宋知夏双手叉腰看着缝纫机和收音机,得意地说:“真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凑齐了三大件。”
宋知南说:“跟着我混,你肯定有好日子过。”
宋知夏面带笑容:“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我妹妹是谁。”
宋知夏现在有了工作,在婆家的地位直线上涨,在广播站跟同事相处得十分愉快,日子过得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