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兰连敲门都顾不上了,直接推开门小跑进来,“冒犯了小主,姚妃和杨贵人来了,正在永寿宫门外,原先一同送东西进来的人早就走了。”
第21章 他躲到哪去了
穆晏清立马就懂了,事情很明显,眼前这高高帅帅的小伙一时半会走不掉了,“那……让他在我屋里躲一会儿?”
采莲却先反应过来,说:“不行啊主子,杨贵人这么会来事儿,搞不好撺掇了姚妃娘娘要来咱们这儿坐坐呢?”
对啊!还有个恶臭营销号也来了!穆晏清只好将求助的眼神投向岳兰,可看岳兰那无助的表情,显然也是经了采莲这么一说,才意识到人不能留在这里。
“不为难主子和姑娘们,奴才想,可否就去后院的僻静角落躲着?娘娘们再怎么说也不会去那些地方吧。”顾甯川倒是不慌不忙。
岳兰觉得可行,说:“奴婢先出去招呼着,免得惹人疑心,等主子们都进了正殿,采莲,你认识路,再把他带去后院的树丛里藏一会,我再找两个机灵的过来,也许可以帮忙看着点。”
采莲视死如归的模样狠狠点头,岳兰已经小跑出去迎接贵客,简直是来去如风。
在这些紧张的小变故里,没有发挥空间的穆晏清突发奇想,按剧本发展,通常这种时候……进展都不会顺利。主角们会有一百种机会露馅,大到摔了花盆,小到踩了树叶。反派们也会有一百种平时不会有的心眼,比如突然就想去后院那些鸟不拉屎的角落瞧瞧。
她在那些假设的离奇巧合中没忍住扑哧一笑。
采莲伸手探着穆晏清的额头,“主子也没发烧啊,您到底什么时候把脑子烧坏了?”
穆晏清一掌拂开采莲的手,撇了一眼顾甯川,说:“我是在想,万一小川苦苦躲藏还是被发现了,要怎么收场?”
采莲脱口而出,“被发现了也只有一种可
能,就是主子您去告密了。”
顾甯川:“……”
穆晏清:“……”
外面在一阵脚步声后又回归了安静,只隐隐约约听到几个女子说话的声音,时机也合适了,顾甯川轻声说:“小主尽可放心,奴才绝不会被发现。”
穆晏清确实也很放心,脑海里虽然假设过各种各样的意外,却发现不论哪一种安在顾小川身上,都不合理,“这几日若有需要你的时候,再劳烦你过来。”
“是,那奴才先行告退。”顾甯川迈了没几步,忽而又转过身,轻声道:“小主,易妃心思缜密,您万事当心。”
穆晏清一怔,还没来得及点头道谢答应,顾甯川已经迈着大长腿出去了。告退?他只是躲躲又不是直接走人,告退什么?楞了须臾,穆晏清才发现,两人一直都是互相打哑谜,我知道你想整易家,你也知道我的对手是易妃,可咱俩就是不说破。
她津津有味地继续打开把那本民间番外,看了好一会儿,采莲才鬼鬼祟祟地推门进来。不出穆晏清所料,那丫头就差额头刻着“我心里有鬼”几个字。
“主子定是久等了,”采莲合上门,兴冲冲地跑过来,“奴婢知道主子也在挂心着骁嫔娘娘,所以送走了小川公公之后,去正殿那边听了一会儿。”
“我说怎么这么久呢,原来去当狗仔队了。”手中的番外顿时不香了,穆晏清甩到一旁,兴致勃勃地向采莲凑过去,问:“骁嫔娘娘表现怎么样?”
“主子料得不错,姚妃果然是为何劝骁嫔而来,娘娘按照您说的,一直顾左右而言他,反正就是显得有口难言的样子,偏又不说清楚怎么回事,奴婢听着杨贵人一直在试探又碰壁,可好笑了。”采莲虽没听懂“狗仔队”,也不妨碍边说着边幸灾乐祸。
穆晏清都能想象杨贵人当炮灰的样子,说:“等她和易妃自己脑补一番,坐实了骁嫔对周将军的情意,不等我去买热搜,杨贵人自然会想法子把事情传到皇上那里。”
这么好的一个扳倒秦佩英的机会,易桂华断不会错过。
采莲靠坐在穆晏清的腿边,给她慢慢捶着腿,说:“不过,主子,奴婢觉着这小川公公……总是有点奇怪的感觉,奴婢嘴笨说不出来。您真的这么信任他么?”
“这种美强惨人设当然不简单,我不敢全然信任他,我更信这里面的利益关系。他和秦家是世交,有手足之情在先,骁嫔是个直性子,按她今日所说,且的确能轻而易举把顾甯川找来,她关照顾甯川不假。更何况,易妃容不下顾甯川,骁嫔和秦家若是倒台,对他更是百害而无一利。”穆晏清一口气给采莲梳理完,才发现采莲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怎么了?”
采莲这才回过神,挠了挠脑袋,“可能是奴婢想多了……奴婢总觉得,主子您真的和从前太不一样了,可是具体说不上来哪里不一样。”
毕竟,这仍然是一个疼她顾她的好主子。
“你就当……是我去鬼门关绕过一圈回来,很多事情都醒悟过来了。”
采莲觉得有道理,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不一会儿,岳兰终于过来汇报战况,说:“小主,姚妃和杨贵人已经走远了,我们主子按照您说的去做,她们果然起了疑心,估摸着事情很快会传到皇上那儿去。他……那位也可以离开了,劳烦采莲姑娘去知会一声。”
采莲只道了一声“好”就迈开步子要走,被穆晏清一把扯回来。穆晏清谢过岳兰,说:“我还有些小事,没来得及和他说,我去会一会。”
“需要奴婢找人给小主提个灯?”
穆晏清摇头婉拒了,说:“永寿宫灯火通明,我带采莲就行。更何况,就后院的几步功夫而已,不必劳烦,岳兰姑娘放心回去吧。”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尤其是今日一番出谋划策,岳兰和荣姑姑对穆晏清都已是另眼相看,自然是信得过这些小事。
岳兰走后,采莲在前边带路,低声问:“主子,您是真的还有什么事要叮嘱小川公公么?”
穆晏清不由惊奇,“你怎么知道不一定是真的?”
采莲甚至有些得意,说:“直觉吧,主子有没有觉得奴婢聪明了些?”
穆晏清默默翻个白眼,“确实没什么要紧事,只不过,总觉得让他一个人待在那么又黑又冷清的地方,我想和他道个别,或者送一送他也好。”
一想到他这么孤苦伶仃地活在这个深宫高墙里,穆晏清越想越觉得总要去见一面,而不是打发了采莲去冷冰冰地告诉他可以走了。
第22章 游园会前戏(一)
穆晏清正想着自己大概是见色起意,到了后院,看着一目了然的空荡荡,两人都互相疑惑。
采莲原地转了一圈又一圈,甚至都有点冤枉,说:“主子我发誓,我就带到这里的啊。”
面前只有高高的院墙和几棵刚发嫩芽的树,在月下薄弱地摇着,投影若有若无地抚着磐石和院墙。
穆晏清站在微凉的晚风里,无所谓地耸耸肩,说:“可能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就走了,咱们回去吧。”
采莲提着灯笼走在前面,沉默了一会儿,仍是不解,“不可能啊,正门一直有人,况且还是姚妃和杨贵人的宫人,他没法走啊。”
谁知道呢,走了就走了吧。
穆晏清搓了搓双手,觉得有些凉,“别想了,也别说出去,这种时候免得生事了,知道没?”
采莲小声“嗯”了一句。
清明的游园会向来是蔚朝开春后的重头戏,邀请王公贵族和重臣入宫同游。皇后自然是要统筹一众女眷的邀请与安置,连日来忙得晕头转向,偏偏临近了这样的关键日子,李煜玄连着两日都黑着脸过来中宫。
不为别的,正是杨贵人有意无意透漏出来的传闻,皇帝偏偏又从姚妃那里得到了一些佐证。
皇后才安排好宫宴的座次,让尚食局的人直接将宴饮菜单与座次安排带去给易妃过目,这才得以抽出空先后召见了骁嫔。
秦佩英从景仁宫出来,一脸愁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时半刻也没有立刻回宫的意思。
杨贵人在后面跟了好一段路,发现秦佩英都在出神,压根没有留意到她,才加快了步伐跟上来请安。
“姐姐万安,”杨贵人担忧道:“看姐姐这脸色,可是因为皇后娘娘?”
秦佩英兴致不高,只淡淡地扫了她一眼,说:“皇后娘娘是六宫之主,不管是训斥还是劝慰,都是我该领受的。”
杨贵人苦笑道:“姐姐深明大义,妹妹怎会不知?虽说不管如何也不该有怨言,可人活一日就定会有烦忧的时候,看姐姐这样,妹妹心里也难受。既不好明说,不如我陪姐姐走一走,散散心也好?”
骁嫔没有答应,却也没有赶走她。
荣姑姑趁着上前搀扶一把的空隙,轻轻扯了扯骁嫔的袖口,骁嫔这才会意,闪过一丝勉为其难,说:“你也觉得,本宫这烦忧太惹眼了是吗?”
杨贵人说:“素知姐姐是个爱憎分明的性子,喜怒都在脸上,妹妹反而觉得心安,与姐姐相处,不必各自猜着心意。”
“难为你还懂我,愿意陪我说说话,可是我的事,一时半刻也不是走几步就能消遣的,妹妹还是别陪我累着了。”
杨贵人霎时起了兴致,努力按捺着兴奋,皱着眉道:“姐姐说这话就是与我生疏了,咱们同为姐妹一场,姐姐有什么烦忧的解决不了的,大可与我说,妹妹就算人微言轻,帮不上忙,好歹也能听姐姐倾诉倾诉。”
她说着还将手搭上了骁嫔。
秦佩英差点没忍住心里的厌恶,在侧过头的间隙急忙翻了个白眼,心中暗道恶心也得忍着。她松了松僵硬的手臂,让杨贵人成功圈上来,“妹妹那日也陪姚妃来过,同为女人,妹妹应当知道我心里的感受,只可惜天不遂人愿,这命,到此我也认了,再没有回头的机会。”
杨贵人一怔,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荣姑姑忍不住开解道:“主子,木已成舟,您已是宫里的娘娘,家里也喜事将近,过去的事情万不可再去想了。”
杨贵人脑补完,一听就懂了,说:“妹妹也听闻,姐姐府上喜事将近,合该高兴才是,姐姐为何愁眉不展呢?”
“我高
兴不起来当然是因为……罢了,姑姑说得有理,木已成舟,我只是遗憾,连一个当面道别的机会都没有。”
“主子慎言,府上有喜,合该恭贺才是。”荣姑姑提醒道。
秦佩英也才反应过来,忙澄清说:“是,你说得对,不去想那些不该想的了。”
“姐姐既然要下定决心与过去道别,如今也被这些琐事烦着,就别留下任何遗憾才是,”杨贵人揣摩着骁嫔似乎为之动容的神情,说:“若连见一面都不能够,只怕要抱憾终生。”
“身处这偌大的皇宫,有些人是再没有机会相见的,你我同为姐妹,也愿意和我说几句私心话,足以宽街一二了。”骁嫔说完就不忍再回忆,要往回走。
杨贵人又是急忙跟上,说:“姐姐素来果敢,难道不尽力一试就要认命吗?殊不知那人是不是和姐姐想的一样,也想在尘埃落定前再见一见呢?”
秦佩英似乎被说中了心事,突然顿住脚步,思索再三,才似下定决心般,“此事不要再提了,谢谢妹妹陪我同走一程。”
杨贵人望着她远走的身影,心里默默感叹,昔日那么高傲不可一世的秦佩英,竟也会为一份年少情意而落寞成这个样子,还真是姚妃时常念叨的那一句:为伊消得人憔悴。可惜了这么一双璧人,将要成了易妃的手中刃。
“她当真这样说?”易桂华正从匣子里挑出一支金钗,头也没回,由着杨贵人在后面添油加醋地讲了好一会功夫。
杨贵人唯恐自己哪里没有说清楚,往前凑了几步,“千真万确呀娘娘,不信……您可以问我身旁的宫女,听得一清二楚呢。秦佩英向来有一说一,藏不住心思,看来果真是放不下那个旧情郎。可惜人还不算昏了头,嫔妾怎么教唆,她都没胆子答应见一面。”
易桂华冷冷一笑,说:“她放不下也是情理之中,若不是当了皇上和秦家之间的掣肘,可能秦佩英和那位小将军也是所向披靡的一对璧人。”
“虽是棋子,却心有不甘,可不怪咱们利用了。可是娘娘,骁嫔是直性子,人倒是不蠢,没那么容易在这件事情上出错。”杨贵人看着易桂华手上那支鎏金花树钗,不禁两眼冒光。
易桂华拿起另一支在对镜比划着,说:“那是自然,就算秦佩英想冒险出错,你当她身边那两个大宫女也是傻子?这件事本宫会有盘算,有用得着你的地方自然会再告诉你。游园会在即,本宫这里出入的人多了,你走的时候当心些。”
杨贵人见易妃无意再商讨下去,也只好作罢,说:“是,嫔妾告退。”
“等等,”易桂华终于回头,亲切地笑着说:“你过来。”
第23章 游园会前戏(二)
易桂华伸手将东西递出去,说:“本宫瞧着这支钗很适合妹妹,就赠与你了。”
杨贵人受宠若惊,一时不敢接过,“娘娘……这,这金钗太贵重了,嫔妾不能收。”
“我看你素来简朴,游园会那日也可以戴上。总不能到了大日子,在一众官眷面前也这么朴素。”易桂华直接塞进杨贵人的手里,颇为真诚地说:“妹妹近来走动辛苦,事事想着我,这一点点心意还不够我感谢妹妹的万分之一。”
杨贵人喜形于色,千恩万谢之后才走了。
闻铃过来给易桂华梳妆,觉得有些可惜,“主子何必送她这么贵重的东西,那金钗,奴婢记得还是四殿下过生辰时皇后赏的。”
易桂华不以为然,说:“皇后不过走个过场随手赏的,杨贵人这样小门小户出身的,那股子寒酸味也衬不起那金钗,能让她为我尽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