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就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高青俊非说是沈正信做错了事情故意污蔑他是幕后主使以此为自己脱罪。
而沈正信就差指天发誓说是高青俊给出的主意。
没有人证物证,沈大河心里再恼恨高清俊带坏了自己儿子,也不好对着高家人发脾气。
他心头窝火,眼看四子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越听越火,反手就是一巴掌:“蠢货!难怪人家不找其他人,只来找你,就你蠢成这样,被卖了还要帮人数钱。”
他甩了儿子两巴掌。
沈正信都十好几岁了,最近正在谈婚论嫁,只觉得特别丢人,满心屈辱的他眼睛血红,又不敢冲父亲发脾气,只捂着受伤的脸缩在角落。
沈大河疼儿子,打了两下就收手了。他临走时,狠狠瞪着高青俊:“高家主忒会教孩子,沈某佩服。此事,沈某记住了!”
语罢,带上儿女转身就走。
沈大海轻哼一声:“高公子这人,记性可真好。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沈某以后也要跟高公子学一学,长一长记性!”
话里话外,这次的事情他不会轻易放过。
沈宝惜更是不客气:“小肚鸡肠,锱铢必较,本来错的就是你,还好意思报复,脸呢?我表姐没嫁给你,那是老天有眼,这叫有福之女不入无福之门。”
高家主脸色很难看:“沈姑娘,既没有证据,便不可乱说话。”
沈宝惜呵呵:“多谢高家主教诲!也请高家主记得自己说的话。”
语罢,扬长而去。
客人都走了,高家主看着面前的孙子只觉得头疼:“你要是闲得无聊,多去花楼转转,少在外头惹事。一下子得罪两家人,你可真能干,比你爹能干多了,回头被人打死了都是活该!”
高青俊灯会那天被人打到半死,家里人就怀疑他是在外头惹了仇家。
那会儿高家主就跟他说过,做人留一线,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了。结果,高青俊惹祸的本事简直超出长辈们的预料,上次打他的凶手都还没找到,这又招惹了两个沈府。
高家主越想越气,找来了儿媳妇臭骂了一顿。
原本公公不该管教儿媳妇的,可他实在是忍不住了。这次的事情,如果不是儿媳妇打听到那些乱七
八糟的事情再告诉了孙子,孙子也谋划不出这一场算计。
*
沈宝惜出门后就想着报复高青俊。
沈大海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你忙你的,别做多余的事情,此事有爹呢。高家和我们家的一些生意有重叠,之前看在胡家的份上,我对他们多有忍让。从今往后,全凭各自本事!”
他不会再相让。
父女俩回家不久,胡家人就到了。
胡欢喜心里很清楚,沈大海有这一场麻烦,多半是因为表妹帮着她退亲而起。
胡家人心中很是歉疚,送了丰厚的礼物,再三强调了若沈家需要帮忙,胡家一定不遗余力。
送走了胡家人,裴清策又到了。
沈大海夫妻俩如今看这个女婿是越看越满意,把人接进门来,胡氏立刻就让厨房准备晚膳,要留裴清策用了晚膳再走。
“今日张榜了。”
沈宝惜在见过沈正礼后就气着了,后来见到胡欢喜都没想起来问这事。
而他们家正在气头上,胡家人也不好主动提。闻言,她好奇问:“我那未来表姐夫考中了吗?”
裴清策笑道:“中了,第七名呢。”
“那就好。”沈宝惜是真心替胡欢喜高兴。
表姐妹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一直都挺好,小时候还经常睡一张床。不然,沈宝惜也不会多管那些闲事。
裴清策和她在园子里慢慢游走,试探着道:“贺夫子要去灵山书院,那边盛情相邀,贺夫子说他欠了人情,必须得去一年,不过他又放不下我们,就打算带我们一起去。”
灵山书院据此有四五百里路,沈宝惜长到这么大还没去过。
“啊?”
裴清策看着她的眉眼,眼神里都是不舍:“我要去!”
不知何时,他对沈宝惜的感情已经变了。
他没有耀眼的家世,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长相和功名。
区区秀才功名,配不上她的美好。
如果没有贺夫子,裴清策没把握在乡试中得到好名次。
沈宝惜回过神来,压下心里的那点不舒服:“那就去呀,除你之外,还有哪些人啊?”
“城中二十岁以下的秀才,都在贺夫子的邀请之列。”裴清策解释,“灵山书院是云国三大书院之一,招收弟子条件苛刻,光是考核就有七项,贺夫子带着我们,能够免试入书院。”
沈宝惜听明白了,就是别人辛辛苦苦才能进,他们能走个后门,当即笑了:“这么好的事,可千万别错过。”
“我这一去,大概要乡试过后才会回来。”裴清策神情低落,“这大半年内,怕是见不到你了。”
沈宝惜一乐:“我们本来就是假的未婚夫妻呀,你为自己的前程打算是对的。至于见不上面……即便不见面,你也还是我的未婚夫,这就行了。”
裴清策:“……”
他感觉心里有点堵。
但又不敢太急,怕吓着她。
他修长的手指抬起,想摸一下她的秀发,最后,手顿在了半空。
就不该贪图未婚夫妻的名分默认了这假名头。
沈宝惜心思已经被贺夫子要带走的几人给吸引了,“岂不是我未来表姐夫也要去?”
裴清策格外耐心:“谢承志和吴家兄弟,还有蒋三公子,都会同行。”他沉默了下,解释,“还有许多人想让吴夫子带着一起,灵山书院名声很大,里面出了好几任首辅,即便是不科举入仕,只要在书院求过学,世人都会高看一眼。”
这是个镀金的好机会。
沈宝惜若有所思:“照这么算,同行的人中,就你手头紧巴些,这样,回头我给你准备行李,你缺了什么,记得来信。”
裴清策心中的那团火越烧越旺。
*
顾大人也知道了贺夫子要带着一群秀才去灵山书院的事。
于他而言,辖下的读书人去灵山书院求学,去得越多,他的政绩就越好。
在打听到儿子也在同行之列后,他让人给儿子送了一张百两银票。
裴清策拒绝了。
顾大人气了一场,却又拿儿子无法。
儿子和他不亲近,是他理亏在先。他都不能冲着孩子发脾气,且这事儿也不好往外说,他一个人在书房里发呆了许久。
忽然,门被推开。
顾大人眉头一皱,却没有出声质问。
进门来的人是他身边的贴身随从,伺候他多年,在他独处时一般不会强行闯入,除非是有要事发生。
不过,今日似乎有所不同,随从进来后没有立即禀告,而是欲言又止。
顾胜整理了一下桌上的册子:“何事?”
随从一脸纠结:“小的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来听听吧。”顾胜知道自己的随从不是个爱多嘴的,既然都要告诉他了,证明这件事情和他有关。
“是公子。”随从压低声音,“公子最近常去别院,小的今日才知,别院那边养着五六个大夫。”
顾胜好奇:“给谁治病?”
随从头也不敢抬:“似乎是公子,夫人也常去,不过夫人身子没有不适,倒是公子身上,最近时时带着药味。”
第36章 赵氏的隐瞒亲儿子生病了,做……
亲儿子生病了,做爹的不知道?
顾胜了解妻子的性子,夫妻这么多年,妻子一直认为他在家中的付出不够多,因此,家中的大事小情都会抽时间告诉他。
孩子生病了这种事,早就该跟他讲了才对。
既然没提,那就是不能让他知道。
孩子生病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为何不能让他知道?
顾胜眉头紧锁:“你还打听到其他的了吗?”
随从摇头:“那间别院是夫人名下的宅子,之前小的想要问事,还能问出个七七八八。此次……里面的下人换了很多,剩下的那些嘴都特别紧。住了几位大夫的事,还是小的从邻居的下人口中探听到的。”
顾胜忽然想起妻子最近对大儿子的重视,从来都对大儿子不闻不问的她,突然就开始关心大儿子的妻室……这里面多半有些关联。
他想不出里面的缘由,也不想在家事上多费心神,若是和枕边人都要耍心眼,那这日子也过得太累了。想着直接问妻子可能得不到实话,他沉吟一会儿,吩咐:“去请张大夫来,把人直接带到书房找我。”
随从立刻出去吩咐。
小半个时辰后,张大夫到了。
顾胜确定妻儿都在家,带着大夫去了儿子的院子。
他请大夫的事情没有瞒着妻子,原本赵氏还想问一问他是不是病了,转头得知顾胜带着大夫去找儿子,她吓得魂飞魄散,拔腿就往外奔。
顾胜和赵氏成亲后,生了一子二女,因为他这些年一直被岳家扶持的缘故,他没有纳妾,只有通房丫鬟,所有的孩子都是嫡出。
顾长安今年十六,十年前就启蒙了,却连童生试都没考中,从十四岁那年再一次落榜后,顾胜就不打算让他去试了。
当下的年轻人想要入仕,除了科举之外,还可以荐举,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从国子监中挑出自己认为能干的子弟举荐给皇上。
举荐的官员越得皇上重视,被举荐的人能力再强些,入仕后同样能得到重用。
顾长安的祖父是尚书大人,就连顾胜自己也是四品官员……他算是看出来了,儿子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与其逼着儿子读书,不如他自己用心往上爬,只要做到三品京官,儿子同样会前途无量。
他在此处做知府已经有几年,只要无过,做三品京官是早晚的事。
儿子若是一直屡试不中,证明他没有才华,举荐上去,多半会被刷。还不如不考,日后回京刷刷好名声,直接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