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身浅粉色衣裙,伏在窗边回头,笑容甜美,裴清策只感觉她的笑容甜到了自己的心里,一时间愣住。
而就在此时,茶楼的大堂中已经有人在唱:恭喜裴清策裴老爷取中乡试第二名。
一时间,恭贺声四起,雅间外紧接着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裴清策还想着她的那抹笑容,有些回不过神来。
忽而又有香风靠近,沈宝惜手在他眼前挥了挥:“你发什么呆?”
裴清策伸手握住了她的手,故作镇定地吩咐:“进!”
裴石子和春夏两位丫鬟进了门,三人笑得见牙不见眼,进门就贺喜。
“春风,记得赏人。”
不光赏他们三人,还有一会儿报喜的人。
裴清策这一中举,名次还特别靠前,若是想就此捐官,都不用出银子。只需要递一份文书就行。
紧接着屋中热闹起来,小小的雅间之中挤满了人,裴清策面上带着浅浅笑意,对着众人拱手致谢。
一通喧闹过后,两人准备下楼往回走,下楼时还看见了吴明知母子俩。
吴明知不敢看二人,怕克制不住自己的心,吴夫人是不好意思看,刚才她言语之间满是奚落之意,原以为裴清策不会中,没想到竟然中了第二名。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众人也知道了第一名是谁,那是京城定元侯的外甥,祖籍在此处,特意赶回来参加乡试,人家考完就走了,如今压根不在淮安府。
众人都明白,那第一名多半还是占了他那舅舅的便宜。
除开他,裴清策就是第一!
当天晚上,裴清策所在的小院热闹非凡,他还在酒楼里席开三桌,宴请比较亲近的同窗。
至于裴家人,一直都没出现。
裴清策不相信唯利是图的裴家父子得到消息后会忍着不赶过来,多半是有人打了招呼。
等到客人散尽,已是午夜。
裴清策有些微醺地上了马车,马车刚刚驶动就被人拦住,他掀开帘子,看见了顾胜身边的师爷。
师爷一礼:“裴举人,我家大人已经等着了。”
*
顾胜看到儿子,上下打量一番后,连说了三声好,高兴地道:“不骄不躁,不愧是我儿子。清策,为父很高兴。”
为父?
裴清策听到他的自称,满脸的嘲讽:“我在大街上喊你一声爹,你敢答应吗?你想见我,也只能在这深夜之时鬼鬼祟祟,就跟贼差不多。”
这话戳中了顾胜的肺管子,他气得转了一圈:“你你你……这一次乡试取排名,你还没看出来吗?没有靠山,就只有被欺负的份,即便你是第一名,也只能落于人后。你的文章不比他差,甚至比他的好,可那又如何?清策啊,我是你亲爹,这些年一直都在默默护着你,我不会害你的,跟你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对着旁人我绝对不会这样操心……”
裴清策原本有点醉,不过,此时的酒意已经全醒,当即冷笑:“你是不是想说往后我得对你尊重些?求着你这个从小就不管儿子的亲爹提拔我?”
顾胜皱了皱眉:“扶你一把是我这个当爹的应该做的事,今天我想说的是,沈家那个姑娘不适合你。反正你要参加来年的春闱,赶紧将这门婚事退了,以后去京城等着大官榜下捉婿……实在不行,我让夫人帮你找门合适的亲事。”
裴清策气笑了,他也真的笑出了声来:“你呀你,半辈子过得糊里糊涂,自己抛妻弃子,就以为我跟你是一样的人。我偏不退亲!这一辈子,我就认准了沈姑娘!”
说到最后,已然是一脸严肃。
落在顾胜眼中,就是儿子在跟他置气。
“清策,你……你那么会读书的脑子可别在这时候犯糊涂……”
裴清策已经转身就走:“还是那话,你敢对付沈家,我就去告你抛妻弃子。”
顾胜气得跳脚:“你把我害死了,对你自己也没好处。”
“那又如何?”裴清策眯着眼,“我们父子俩都倒了大霉,顾家也毁个干净,只看你……怎么选了。”
顾胜咬牙切齿:“你这个疯子!我是你爹,你这是不孝。”
“有爹娘生没爹娘养的孩子,不孝顺不懂事不是应该的么?”裴清策看着他暴跳如雷的模样,笑容畅快,“顾大人,我婚期要到了,不想出任何意外,你也不想沦为阶下囚吧?”
第62章 成亲无论顾胜对儿子的所作所……
无论顾胜对儿子的所作所为有多少不满,他也做不出真的毁儿子和毁自己的事。
裴清策考中了,还是隐形的头名,一时间,整个府城内外都在议论他的事。
有人说早就觉得他是个人物,若是普通秀才,也不会被沈大海招为女婿。
有人说沈大海运气好,提前半年定下了这女婿,且裴清策是个知恩图报的,得了功名也不打算悔婚。
有人说裴继宗不应该籍籍无名,做哥哥的这么会读书,他也应该考个功名,举人考不中,考个秀才也行啊。
……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外头的各种宴会裴清策是能推就推,他在准备十月初八的成亲大礼。
顾胜倒是想毁了这桩亲,但他又知道,儿子年纪轻轻在没有任何助力的情形下考中举人,除了脑子聪明之外,还格外有毅力和决心。
这样的人,不宜得罪。
顾胜不光自己不动手
,还拦住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
高青俊花了银子想要让人在嫁衣上做文章,顾胜很快得了消息,差点没气死。
姓高的缺德,让人往嫁衣上放痒痒粉,若这衣裳真的穿到了新嫁娘身上,新婚当天,新嫁娘说不定要当众出丑。
他的儿子儿媳,自己怎么欺负怎么训斥都行,却绝不允许旁人来欺辱。
一转头,他找了个罪名,将高青俊关入了大牢里去。
高家只觉晴天霹雳,到处找人说情。
但没有人敢接话茬,高青俊找人教训过一位公子,之前是没有人证物证,且被欺负的人家中远远不如高家富裕,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现在是人证物证都在,还是顾大人亲自过问,谁都帮不了。
*
十月初八到了。
成亲头一日,裴清策就搬到了即将要入住的沈家宅子,天不亮,沈宝惜就被人叫起。
她头一夜有点失眠,想了许多,上辈子都没有把自己嫁出去,如今真的要嫁人了。
惶恐害怕倒是没有,而是满心期待和欢喜。
胡思乱想的,时间过得很快,等沈宝惜回过神来,镜中女子已然娇媚无双,眼波流转间都是欢喜。
沈宝惜伸手摸着自己的眼角。
她有这么高兴?
胡欢喜急忙拉住她的手指:“妆娘废了半天功夫,你不要乱摸。”
胡氏看着女儿上妆,看一会儿又哭一会儿,哭完了又笑,笑着笑着又哭,多是不舍,哪怕是女儿只嫁到隔壁,她也还是不舍得。
别人家嫁女,当娘的总要嘱咐一些话,比如出嫁后好生孝敬公婆,凡事多忍让云云。
裴清策不和家中长辈一起住,女儿想要回娘家,抬脚就能回,从那边院子到这边主院,连半刻钟都不用,至于夫妻相处时多忍让……胡氏认为,女儿心里有数。
外面迎亲队伍到了,喜乐声越来越近。沈宝惜原以为自己不会哭,听到了喜庆的动静,眼圈还是红了。
胡欢喜急忙劝:“别哭别哭,哭了就不好看了。”
裴清策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一路很顺利地到了沈宝惜的院子,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往日两人即便能单独相处,也多是在园子里。
他想看看自己的新嫁娘,奈何盖头遮住了她的容颜,只隐约能看到她脸部轮廓。
“惜儿,我来接你了。”
他伸出手,递出了红绸。
沈宝惜伸手去牵,他却先一步握住了她的手。
顿时一阵善意的哄笑声传来,裴清策脸颊微红,却没有松开她。
两人携手去往前院,没有拜别长辈,因为一会儿沈大海夫妻俩会从小门去往隔壁,做高堂接受一双新人跪拜。
出门后,沈宝惜上了花轿,裴清策一路小心翼翼护着她。
花轿绕城,沈宝惜握着手中的玉如意,唇角的笑容就没有落下过。
沈大海让人备了不少喜钱沿街洒。
当下有不成文的规矩,接了新人的喜钱,就得说一句祝词。
花轿路过之处,喜乐声和喧闹声震天。仿佛满城的人都聚集在此处一般。
绕街一个时辰,又回到了沈家的另一个大门,原先这里是个偏门,沈大海给女儿隔了一个院子后,就把这边的大门也拆了重修,修得高阔又威严。
一双新人携手进门。
入门后先拜高堂。
前来贺喜的宾客看到沈大海夫妻二人居高堂之上,一开始的惊讶过后,便接受了此事,大部分人不知道裴清策那复杂的身世,只以为沈大海给了他太多银子,他无以为报,于是决定入赘,又因为自己是读书人,赘婿会被人鄙视小瞧,于是不背赘婿之名,但却承认自己赘婿的身份。
兴许,以后生下孩子还要姓沈。
沈大海运气真好啊。
得了一个这么能干的女婿,居然还是上门女婿。
喜庆的大堂之中,一双新人随着喜婆的声音跪拜。
三拜过后,新人被簇拥着入了后宅。
沈宝惜都不知道,到了新房之内,规矩繁杂得不比大堂内少,前前后后折腾了半个时辰才完。送走喜婆,沈宝惜立即摘下发冠。
“好重,我脖子都酸了。”
她早在做喜冠时就猜到了会有今日,当时想要做个小点的,被胡氏给拦了。
喜冠越贵重,代表出嫁女越得娘家看重,外人和婆家都会高看新嫁娘几分,身为沈家独女,喜冠小了怎么行?